浅谈微格教学语言技能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完成教学工作的主要工具。教学语言的风格美,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语言要素进行别具一格的创新运用所表现出来的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的语言格调。它既是教师艺术性、创造性劳动的表现,又是教师艺术性、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教师的勃勃生气所营造的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气氛,诱发着学生的美感共鸣。
  关键词:微格教学 语言技能 思想政治 美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哲学、政治学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理论体系,具有严肃性、抽象性和深刻性的特点。要完成具有这些特点的教学内容,如果采取从观点到观点、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呆板枯燥的理论灌输,绝不可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常言道:“意美以感心,言美以感耳。”
  那么,政治教师的课堂语言怎样才能“美”起来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讲究教学语言的科学美
  
  高中的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具有科学之美。而科学知识必须用科学语言来表述,教师的课堂语言能否具有凝聚力,关键在于语言是否具有科学之美。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讲解这些理论的时候,必须用准确、清晰、规范的语言,精辟、透彻、深刻地将其科学之美表现出来。描摹事物,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分析义理,见微知著,深入浅出;发表观点,旗帜鲜明,简洁明快。切忌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甚至歪曲事实、主观臆造。因此,教师要吃透教材,在课堂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上下功夫。
  1、对基本概念的表达要准确。
  例如“规律”的含义,“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不能含糊地说成“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联系”,因为规律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是本质的而不是现象的,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联系,所以,一定要准确地进行表述。
  2、对基本原理的讲解要到位。
  例如,在讲授“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一定要注意这三点:①主要矛盾强调的是在“许多矛盾”中,其中必有一种矛盾是主要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强调的是在“同一矛盾”中,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其地位和作用不平衡,其中有一方是主要方面。②主要矛盾常常用这样的词语:中心、关键、重点、重中之重、突破口等;矛盾的主要方面常常用这样的词语:性质、本质、主流、方向、主体等。③主要矛盾一般适用于“办事情”、解决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一般适用于“看问题”,认识、评价事物。
  3、对社会热点的分析要中肯。
  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认为:“教育就是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影响力。”作为政治教师,对社会热点的分析要中肯,并始终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从而教会学生求真、求善、求美,比如对党内腐败现象的认识、对失业下岗的分析、对分配不公的认识等等。
  
  二、注重教学语言的逻辑美
  
  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是按一定的逻辑构成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一方面要揭示教学内容本身的逻辑内涵;另一方面,教学语言自身也要合乎逻辑,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符合逻辑的形式、规则和规律。为此,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逻辑学知识,提高语言和说理的逻辑修养,强化语言的逻辑力量,使语言具有逻辑之美。
  在学习经济学时,要帮助学生运用逻辑性的语言去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常用的方法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线索清晰地罗列出来,再辅之以简明扼要的板书,使学生一目了然。
  在学习哲学常识时,也是要把握一条逻辑主线,这条逻辑主线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整个哲学常识就是按照这样的内在逻辑联系有机构成的。
  
  三、突出教学语言的激情美
  
  思想政治课要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一定要有鼓舞和激励作用。政治教师的课堂语言能否具有精神感召力、能否有激励作用,除必须具备科学性和逻辑性外,关键就在于是否具有激情美。
  
  四、追求教学语言的含蓄美
  
  语贵含蓄。含蓄就是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正如苏东坡所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其特点表现在把烈火般的感情蕴蓄在冰冷的语言里,必须在细细体会之后才感到炽热逼人;它不是直截了当地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人自己去体味的一种“不言之美”。
  语言是教师思想智慧的表达形式,也是人格魅力显示的重要载体。语言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所以,作为政治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让自己的语言美起来,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层次和品位,让思想政治课焕发出迷人的魅力。
  
  参考文献
  [1]钱梦龙.教育艺术是影响人的艺术。
  [2]阎承利.《教学最优化艺术》。
  [3]钱冠连.《美学语言学》。
  [4]闫立宏.谈教师的语言美。
其他文献
进入《语文课程标准》落实的后时代,语文界将目光聚焦在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上。我市课堂教学效益年的“正在进行时”,旨在立足课堂,关注效益,全面用活新课程理念,让教学效果最大化,彻底改变“高耗低效”的落后的课堂教学局面。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语文老师存在着以下的困惑:为什么我的课堂总是千头万绪、拖泥带水、支离破碎、模模糊糊一大片?为什么即使在公开教学活动中使出浑身解数,而语文新课程所阐述的高效教
期刊
课堂教学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单位,它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师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其特点是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主要采取管、卡、压等办法以控制学生的问题行为,而结果往往是问题行为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现代课堂教学的组织则强调为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和争取成就的行为创设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同时预防问题行为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过程,是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是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可见,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现行课堂的小学数学探究学习规范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进行解构与重建。    一、现状扫描:数学课堂教学探究学习的误区    1、探究的庸俗化。新课程强调知识的形成以学生探究活动为
期刊
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有其多样性、层次性。《数学课程标准》提倡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训练和分类指导,做到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区别对待,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尊重和开发。本文就此
期刊
关于教师和学生谁是课堂教学主体的问题,好多人认为学生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主导。这种认识虽然有一定道理,符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方向,但是这种表达方式有些含糊其辞,让人难以把握,同时也给不少中小学教师带来了困惑。事实上,单讲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实现,都是很难的。  一堂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包括以下因素:一是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得到恰当的体现,二是教材的媒介作用不容忽视。如果不足以体现教
期刊
俗话说“得阅读者得天下”,这表明了英语阅读的重要性,英语阅读离不开理解。阅读理解能力是中学生使用英语的重要方面,在学习中是不可缺少的。阅读理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智力活动,是不断假设、证实、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那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势在必行。要提高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首先要研究影响中学生阅读理解的障碍,再探讨提高阅读理解的策略。    一、影响中学生
期刊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犹如吹来了一股温暖的春风。课程标准中将塑造良好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视为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和自身优势,在能力要求上又把审美教育当作语文课程的主要功能,特别提出“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这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设一些选修课对其目标的实现会有很大的帮助。  以下从三
期刊
摘 要:语文学习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学习课文过程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表演无疑是对话文本、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的最佳途径,也是学生内化范文语言、自主创新的过程。适时、适度地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课文表演,将会更好、更快地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教师 文本 目标 反思    语文教学中的表演活动是对课堂艺术的拓展,要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适时开展,一般要求语言简洁、有个性、侧重对话,着
期刊
“有效教学”就是指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就是教学中的效益问题。数学课堂上达成有效教学应做到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实践有效的活动操作和小组合作、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都必须在课堂中完成。于是,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实现有效教学成为迫切
期刊
《生命桥》讲述的是在狩猎队的追击下,老羚羊用死亡架起了一座生命之桥,使年轻羚羊井然有序地成功飞跃悬崖求得生存的故事。现代阅读理论认为,作为阅读者应该与作者的情感在一个节律上跳动,应该在作品描绘的情境中徜徉。若巧妙引导学生转换角色、渐入佳境,则又是一番奇妙天地。  师(指名一生读“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而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 下坠的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