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实现YOF纳米颗粒在体内外的高性能荧光发射及造影,采用共沉淀法设计制备了YOF∶Yb3+/Er3+纳米颗粒,并对其相结构、显微形貌、上转换荧光性质以及体内外荧光成像效果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纳米颗粒的尺寸约为50 nm,且形貌介于六边形与圆形之间;在980 nm激光激发下可发射黄绿光,其上转换荧光光谱红绿比为3.287;在体内外可分别实现良好的上转换荧光发射及梯度荧光成像效果。
【机 构】
:
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
: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GXNSFAA198155),南宁市青秀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016051,2017034,201703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现YOF纳米颗粒在体内外的高性能荧光发射及造影,采用共沉淀法设计制备了YOF∶Yb3+/Er3+纳米颗粒,并对其相结构、显微形貌、上转换荧光性质以及体内外荧光成像效果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纳米颗粒的尺寸约为50 nm,且形貌介于六边形与圆形之间;在980 nm激光激发下可发射黄绿光,其上转换荧光光谱红绿比为3.287;在体内外可分别实现良好的上转换荧光发射及梯度荧光成像效果。
其他文献
利用一步溶剂热法制备了CuInS2可见光光催化剂,运用XRD、SEM、BET等对材料晶体物相结构、表面微观形貌、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分析。探究了前驱液Cu/In摩尔比、温度、时间和捕获剂种类对CuInS2在可见光下光催化还原溶液中U(Ⅵ)的性能。结果表明,当Cu∶In=1∶1,样品制备温度为200℃,制备时间为12 h的条件下,所制备的CuInS2材料光催化还原U(Ⅵ)活性最佳,对溶液中U(Ⅵ)的去除率为87.8%,去除量为12.1 mg/g
常用的负压波管道泄漏监测技术是通过计算压力下降拐点时刻,得到负压波到达上下游的时间差来定位泄漏点位置,但受负压波传播衰减、缓慢泄漏压力变化小、噪声干扰等影响,压力的下降拐点不明显,无法准确计算得到时间差,降低了泄漏点的定位精度。为了减少负压波泄漏监测技术的定位误差,基于管道泄漏上下游同时传播的负压波同源的特点,采用欧氏距离计算上下游负压波之间的相似度,可得到负压波向上下游传播的时间差,进而变换得到泄漏点位置。经现场应用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定位管道突发泄漏和缓慢泄漏的位置,定位准确度高,弥补了原有的
在管道行业中,燃驱压缩机组的健康状态不仅有利于企业稳定、科学、高效地运营,而且可保证管道输送安全、减少运行成本。参考并借鉴国内外相似平台的优点与成功经验,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为建立燃驱压缩机组气路故障预测诊断与健康管理(PHM)系统,开展了以下研究:使用模块化建模的方法建立气路性能分析模块,基于准确非线性机组模型的气路故障诊断算法进行气路故障诊断;提出一种模拟退火-粒子群优化(SA-PSO)混合算法进行故障诊断,该方法兼顾快速性、准确性;建立故障特征降级参数识别库,基于故障特征识别方法建立故障概率分析模型
通过三道次双温段热轧工艺制备了镁铝层合板,并采用不同退火工艺进行处理,并采用SEM和EDS对轧制态和退火态层合板界面的扩散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镁合金的减薄主要发生于高温段,双温段热轧中界面的氧化控制效果较好,轧制中的界面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表面破碎阶段、初步扩散阶段、增厚扩散阶段。在退火演化中,表面破碎阶段的界面在各温度下以氧化行为为主,而初步扩散阶段的界面扩散层厚度会随退火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少许增长,但并未出现扩散平台;增厚扩散阶段的界面在250~350℃退火时扩散层明显增厚,并由冶金结合向相变结
为解决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充放电效率低的问题,采用成本低廉的人造石墨,并掺杂微纳米多孔Si-Ag颗粒来改善石墨的导电性及提高充放电效率,利用化学刻蚀法制备了微纳米多孔Si-Ag粉体,并将70%人造石墨与30%的多孔Si-Ag粉体球磨形成夹层式复合结构。采用SEM、TEM、XRD及电池测试系统对多孔Si-Ag粉体材料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硅颗粒经高能球磨后粒径可达720 nm左右;在80℃刻蚀条件下,得到的微纳米多孔Si-Ag负极材料充放电比容量为2163.28 mAh/g;掺杂多孔Si-Ag颗粒后的
开展成品油管道输送过程碳足迹核算方法研究,可以为研究成品油输送过程中的碳排放特点和规律提供支撑。在确定功能单位和评价边界的基础上,建立了成品油管道系统碳足迹模型,并进行碳足迹核算,具体步骤包括:搭建输送管网结构、建立物料平衡、梳理排放清单、调整排放分配、计算碳足迹。以某企业在广西的成品油输送数据为基础,采用该方法对碳足迹进行了核算,并分析了不同输送路径碳足迹的形成原因,包括输送距离、介质流速、管道路由与高程、管道规格等因素。根据计算结果与原因分析,提出了降低成品油管道输送过程碳足迹的建议措施。研究结果可为
铁是湿法炼锌过程中的有害杂质成分,必须在锌电积前深度去除。研究了在臭氧氧化条件下,pH值对ZnSO4溶液中除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的去除率和锌的损失率随pH值的升高而增大,在pH值为4.5时,铁去除率达到99.98%,渣中Zn和Fe含量分别为1.52%和34.61%,沉淀渣主要是由FeOOH和ZnSO4·xH2O组成。随着pH值的增加,铁沉淀物颗粒趋于团聚,粒径显著增大,沉淀的可过滤性提高。锌通过包裹在沉淀物的晶格中或被沉淀物所吸附而损失在铁沉淀物中。臭氧氧
针对铜渣“焙烧—磁选”回收利用工艺的不足,探究了一种“湿法烟气脱硫—磁选”工艺的可行性。通过对比分析铜渣和模拟脱硫渣的磁选效果,主要考察了磁场强度对两种渣中Fe的回收及其他有害元素脱除的影响规律。XRD结果表明脱硫渣中Fe主要以磁铁矿(Fe3O4)和铁橄榄石(Fe2SiO4)形式存在。磁选对脱硫渣中Fe的富集有显著作用,Si含量较低的磁铁矿进入粗精矿中,Fe品位可达50%以上,满足铁矿石产品标准(GB 32545—2016)中磁精矿五级标准。铜渣直接磁选后可达到与脱硫渣相近的效果,其粗精矿Fe磁选效果(&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a0.87Dy0.13Mn1-xFexO3(x=0.1,0.2)多晶样品,并通过对XRD图谱、M-T曲线、M-H曲线等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组样品呈现出良好的单相性,属于正交结构,空间群为Pbnm;两组样品的居里温度TC分别在130、100 K左右,Tθ<T<TG区间为类Griffiths相温区;当T<130 K时样品处于铁磁态,当130 K<
为探究非共面重叠裂隙的扩展贯通规律,基于损伤理论建立了含非共面重叠双裂隙的计算模型,对单轴压缩下的裂纹扩展过程进行了描述,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同时对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了阐述,从细观的角度对不同倾角的裂纹差异进行了解释,最后基于断裂力学理论推导了翼裂纹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裂纹尖端产生“翼形裂纹”,预制裂纹倾角较小时翼裂纹从靠近预制裂纹尖端而非裂纹尖端产生,而倾角较大时则从预制裂纹尖端产生;含共面非重叠裂隙的应力-应变曲线呈现三个典型的阶段:弹性阶段、损伤阶段及破坏阶段。弹性阶段声发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