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于草木 染于织物

来源 :科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xu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木染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古人根据不同的染料特性而创造的染色工艺,有直接染、媒染、还原染、防染、套色染等。染料品种和工艺方法的多样性,使古代印染行业的色谱十分丰富,古籍中见于记载的就有几百种,特别是在一种色调中明确地分出几十种近似色,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染料的组合、配方及改变工艺条件才能实现。
  可惜古籍中并没有关于草木染技法系统的记载,对于草木染,马丽美说她也只能结合现代学者的研究资料进行实验。草木染工艺主要包括采摘染材、挑选染材、萃取染液、测试酸碱度、过滤染液、染色、晾晒、设计、缝纫、熨烫、包装等十几道工序。在草木染中,红色是重要的颜色之一,除了草木染基本的工艺流程外,马丽美也为我们详细分享了红花染的具体过程。

采摘染料


  采摘染料是草木染的第一步,“明月染青天,草木染织物”,这是来自大自然的馈赠。茜草、紫草、苏木、黄芩、红花、五倍子、板栗壳、洋葱皮、黑豆衣……这些染材,有几千年前就被古人发现并使用的经典染材,也有中药材、粮食和蔬菜,有的染材是马丽美自己采集的,有的是采购的,它们来自全国各地。
  槐米是经典的染材之一,它染出来的色彩是黄色。除了资料中记载的传统染材,马丽美在山西运城的山野中又发现了一种扁核木的果实。“农历六月,扁核木果实由红变紫,逆光中色泽纯正而美丽,当地人采撷果实,品尝时先酸后甜,略感口涩,这种‘涩’,主要与扁核木的果实中含有大量的鞣酸成分有关。假如加些冰糖或白砂糖冷藏,口感会更好。我们就是选用这样漂亮又好喝的果汁作为染料,以少量明矾媒染固色,成就一条真丝丝巾。”马丽美说。

挑选染材、萃取染液等


  染材采摘回来后,还要经过挑选、萃取染液、测试酸碱度、过滤杂质等过程,不同的染料萃取方式也不一样,这是自然界给予人们的思考:你想要得到什么?你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得到?

染色


  到了染色步骤,浸染的深浅和时间的长短都作用于最后得到的色彩,浸的时间越长,颜色越深,就像人生,越努力越幸运。然而,浸染只是这一工序的第一步。那些看上去鲜艳亮丽的颜色也只是假象,没有经过媒染重复的浸染、漂洗、晾晒,再美的色彩也只是暂时的,都会褪色。只有一次次的历练,才能最终实现固色,得到我们想要的。

晾晒、缝制、成品

草木染之红花染


  我国从汉代起,大规模种植茜草,但茜草不是正红而是暗土红色,后世又逐渐发明了红花染色技术,得到了鲜艳的正红。红花里面有两种色素,即红色素和黄色素。提取红色素的过程十分复杂,马丽美失败了很多次,也作废了很多染材和布料。
  “首先要把黄色素全部提取出来,再通过另外一种媒介把红色素提取出来,如果黄色提取不彻底,红色就出不来。”马丽美说。
  1.准备新疆草红花500克。

  2.将草红花与清水按照1:10的比例浸泡一夜后,用少量白醋浸泡,反复揉搓过滤,去掉黄色。

  3.将去黄的草红花按照1:10的比例重新加入水,并加入食用碱面,调节pH值到10,加热至50 ℃,保温2小时。

  4.在保温的2小时内尽量搅拌、揉搓,使染液變成茶褐色,使红色素溶出。

  5.拧干退红的草红花,此时草红花的色素已全部溶解到水中。

  6.向红色素染液中加入白醋,把pH值调至6.5,呈弱酸性。

  7.将染液加热至60 ℃保温,准备染色。

  8.染色。染色过程中温度控制在50 ℃以内,反复搅拌织物以确保上色均匀。

  9.成品。圖中的两条丝巾,左边一条进行了扎染,右边一条纯色的丝巾复染了一遍。两条丝巾在染色过程中没有添加任何媒染剂,直接用草红花来染。
其他文献
欣賞中国古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从遗存的古建筑,你可以看到政治、宗法、风俗、礼仪、佛道、风水等中国精神。一座古建筑,甚至可以成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标志。  为古建筑“扎小样”,就是重新激活古建的生命,赋予古建以崭新的意义,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古建、了解我们的文化。目前,由祁伟成团队设计制作的古建筑模型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和专业院校收藏。他说:“中国古建是中国文化最具魅力的一部分,是前人
期刊
光陰,在季节的变幻中悄然流逝;暖春,伴着时间的低吟缓缓而来;残冬,随着沙漏的流失默默而去。春节到南国度假,那里早已是一片姹紫嫣红。2019春来早,我们告别一份飘雪依依的情怀,轻轻推开一扇早春的门楣。时光之书,展开一页崭新卷首;生命之曲,谱写一曲春之恋歌!  科技英才,在高速的发展中创新路径。看,人类首个“触日”探测器已经绕日第二圈;研究人员将脑信号直接转化为语言;新技术可让“人造皮肤”有感应;一种
期刊
汝阳刘毛笔之所以能够历经2 000多年而不衰,和其精湛的制作技艺密切相关。在60余代人的传承中,汝阳刘毛笔制作技艺不断精进,产品种类逐步增多。一代代汝阳刘制笔匠人用心钻研制笔流程,不断拓展、丰富制笔技艺,使得汝阳刘毛笔长期以来在中原大地上一枝独秀。  汝阳刘毛笔做工精细,具有“三义”“四德”的重要特点。“三义”指精、纯、美。“精”指百余道工序的操作一丝不苟;“纯”指选料严格细腻;“美”指笔头的形、
期刊
人类首个“触日”探测器绕日第二圈  2019年1月28日,美国“帕克”太阳探测器已环绕太阳一圈,1月19日抵达远日点;目前开始第二圈绕日,4月4日将再次抵达近日点。“帕克”于2018年8月12日升空,有望成为首个穿越日冕“触摸”太阳的人类探测器,预计在未来7年内环绕太阳飞行24圈,并在金星引力的帮助下调整轨道逐渐逼近太阳,最终抵达距离太阳表面约610万千米的地方。天文学家发现银河系边缘正形成恒星的
期刊
古琴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弹拨弦鸣乐器,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2003年,古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在2019年春节前夕,记者专程到太原市杏花岭区小窑头的非遗文旅小镇,拜访了山西省唯一一位古法手斫古琴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浩。  张浩的斫音琴社工作室坐落在非遗文旅小镇一处清净的小院内,寒冬腊月,周围环境有些萧条。前一晚一场大风吹进院子好多枯叶,一大早张浩便忙着清扫。张浩说小
期刊
在張浩的斫音琴社,记者看到一张张斫好的琴整齐悬挂在墙上。伏羲式、师旷式、仲尼式、落霞式、蕉叶式和如意式等,每一张琴的宽窄、样式略有差别,有的是按照唐琴做的,样式丰润、音色厚重;有的是按照宋琴做的,体态修长,余音绵长。变体伏羲  琴长:122厘米  隐间:112厘米  肩宽:20.5厘米  琴尾:14.5厘米  面板:百年老杉  底板:百年梓木  配件:老挝红酸枝  漆:朱漆伏羲式  仿故宫馆藏唐琴
期刊
蚁蛛:以假乱真的蚂蚁模仿者  跳蛛科是蛛形纲蜘蛛目中最大的科之一,全球有3 000多种,在我国分布甚是广泛。它们大多色彩艳丽,头部两个探照灯似的单眼(一种结构简单的光感受器,见于许多无脊椎动物,由视觉细胞、六角形角膜和圆锥形晶体组成,只能感受光的强弱,不能见物)是它们最显著的特征,非常容易辨认。然而,该科蚁蛛属蜘蛛却是其中的异类,它们善于伪装,混迹于蚂蚁堆中很难识别。  蚁蛛多栖息于山区田地与林间
期刊
人物简介  钱七虎,中国工程院院士,防护工程专家,陆军工程大学教授。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60余载,钱七虎从事防护工程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建立了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体系,解决了核武器空中、触地、钻地爆炸以及新型钻地弹侵彻爆炸等若干工程防护关键技术难题,对我国防护工程各个时期的建设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古城南京,岁暮天寒,朔风凛冽。位
期刊
人物簡介  刘永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1991年和201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是黑龙江省唯一一位两院院士,是我国著名的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同时也是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与技术的奠基人和引领者。  40年来,刘永坦领导和培育的创新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新体制雷达研究,技术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实现工程应用,在保卫祖国海疆中发挥着强大作用。  20
期刊
一年多前的“终朝采蓝”展览,我跟在马丽美的身后静静听完了她的讲解,然后在展厅内驻足了很久,深情凝望着那些丰富多彩的草木染作品,它们第一眼看上去并没有那么惊艳,色彩、纯度都不够高,马丽美说,这也正是草木染的另一个魅力——草木染想染出俗气的颜色都很难。  “终朝采蓝”的设计作品是马丽美的心血之作,是她进入草木染世界前五年的一个总结和汇报,也是她从事草木染研发的开端。“我希望通过新的艺术形式和语言,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