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随着高职高专等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素质和基础普遍有所下降,存在着自学质量不高,自学时间少、阅读面窄、独立学习能力较弱、学习能力下降的状况。这对大学生的学习进步十分不利。要改变这一状况,一方面在教学中要强调大学生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还要对现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及教材的修订进行改革。
关键词:高职高专 学习能力 终身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134-01
近年来,关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问题,已经成为数学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高职高专数学学习能力是对整个数学学习过程进行自主调节的个体特征,即主动掌握数学知识、获取数学技能的综合能力.可划分为自我定向、自我调控、自我反省三种能力。本文从高职高专数学教学的角度出发为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供探索性和指导性依据。
一、教材要具有专业特色
近几年来,在教学中我们普遍面临的问题是学习数学有什么用?很多学生问这个问题,很多老师也在探索这个问题。我们认为,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为学生更好的学习专业课和今后长远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数学的教学内容要坚持“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服务于专业为目的开展教学,所以教材的选用要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强化应用,突出实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强烈感受到数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使其学习不再盲目,培养学习的浓厚兴趣。比如,在经济数学教学中,应该较多的穿插经济学与数学紧密相关的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经济学中专业问题的能力。那么就需要教材的修订当中,应该较多的在数学的教材中有意的穿插经济学当中的概念和模型,并提供用数学解决该问题的办法,也可以让数学的学习与当今社会中各种经济现象与经济问题产生紧密地联系,并从数学的角度提供一个良好的解决办法,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二、教学要具有专业特色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当中,我们一般都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老师一味的教,学生盲目的学,这样就产生了数学学习与自身专业极大脱节,所以在我们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实践,突出应用,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贯穿到数学学习过程中。开设数学实验、开展数学实践性教学是高校数学教学的的重大改革,是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观念、数学知识和定量思维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素养的重要途径。加强“数学实验”就是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环节,使数学技术更适合现实问题的需要。如让学生从提出实际问题入手,通过课堂上由教师介绍一些相关的数学基本原理和应用软件,再让学生分组讨论,从多种角度运用各种数学技术建立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再到计算机上进行处理,写出实验报告进行答辩与总结。
通过联系具体的案例进行开放式或互动式的教学。这样可以改变“一支笔、一张纸、一块黑板”的单向传输模式,学生的参与性增强了;还可以改变由公式定理的推导、套用和手工计算,作为考试的唯一依据,而是以课题、研讨、数学建模、报告、结题、答辩进行综合考核,鼓励独创性,有助于促进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非常需要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可以灵活、实际地利用现代化手段的实现方式使这门课程的设置具有可行性;再就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批改本子和卷子已不是学生数学能力的唯一评价,教师也要学会建模,会计算机应用,善于在社会生活的动态发展中不断的更新知识、积累知识、选择案例,与学生一起共同回答现实提出的问题。
三、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当前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学习方式转向自主学习方式。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反复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试图通过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数学的形式化演绎推理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造成数学教学效率不高,学生数学学习失败的主因之一。针对这种现状,新课程标准要求转变学习方式,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安排教学情境。因为数学所具有的二重性(即数学内容的演绎性和数学发现的经验性)决定了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经由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的数学活动过程。只有让学生体验和经历这一过程,自主地“做数学”,才能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和利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起着关键作用。
数学自主学习作为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即数学学习前期,能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数学学习中期,能对学习过程、状态、行为进行自我监察、审视、调节;数学学习后期,能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反思、评价。而研究表明:元认知可以通过修正目标、激活改组策略、强化主体意识、监控过程等影响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表现为:元认知水平高则数学学习自控能力强、目的性、计划性强,善于选择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目标、策略,从而数学自主学习效率高。
四、加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现代数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产生积极
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需求,促进学习自觉性,主动性,才能使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得到培养。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过程,对数学知识学习来讲也是一个系统的工作,要有一种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良好的学习心态。如果自身的数学知识是孤立的、间断的,那么我们学习的内容和知识很快就会遗忘,所以对数学的学习来讲,应该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终身学习的过程。温故而知新,才能使我们的学习不断进步。
五、数学的学习要有一种良好的评价体系
在以往的数学学习评价体系中往往是以考试成绩的好坏定胜负,实行一票否决制。那么在大力倡导教学改革和实践的今天,这种评价体系显然已经落后,所以我们认为实行多元性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已经成为必需。那么多元性多样性的评价方式包括:
(1)评价主体的多样性: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
(2)定生与定量相结合:低年级主要采用定量评价的方式。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课堂内评价、学生成长记录、课内外作业的评价等。
(4)采用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比如: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等模式。
作为高校数学教师,以上是我们对高职高专数学教学和学习的一点感悟,希望能够对各位同行在今后的教学中,提供一点理论性和指导性的参考,不足之处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张建伟,陈琦.简论建构性学习和科学[J].教育研究,1999,(5):56–60.
[2]涂荣豹.建构主义观的辨析及再认识[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3):1–3.
[3]王华.谈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S1).
关键词:高职高专 学习能力 终身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6-134-01
近年来,关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问题,已经成为数学教育的一个热门话题。高职高专数学学习能力是对整个数学学习过程进行自主调节的个体特征,即主动掌握数学知识、获取数学技能的综合能力.可划分为自我定向、自我调控、自我反省三种能力。本文从高职高专数学教学的角度出发为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供探索性和指导性依据。
一、教材要具有专业特色
近几年来,在教学中我们普遍面临的问题是学习数学有什么用?很多学生问这个问题,很多老师也在探索这个问题。我们认为,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为学生更好的学习专业课和今后长远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数学的教学内容要坚持“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服务于专业为目的开展教学,所以教材的选用要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强化应用,突出实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强烈感受到数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使其学习不再盲目,培养学习的浓厚兴趣。比如,在经济数学教学中,应该较多的穿插经济学与数学紧密相关的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经济学中专业问题的能力。那么就需要教材的修订当中,应该较多的在数学的教材中有意的穿插经济学当中的概念和模型,并提供用数学解决该问题的办法,也可以让数学的学习与当今社会中各种经济现象与经济问题产生紧密地联系,并从数学的角度提供一个良好的解决办法,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二、教学要具有专业特色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当中,我们一般都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老师一味的教,学生盲目的学,这样就产生了数学学习与自身专业极大脱节,所以在我们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实践,突出应用,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贯穿到数学学习过程中。开设数学实验、开展数学实践性教学是高校数学教学的的重大改革,是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观念、数学知识和定量思维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素养的重要途径。加强“数学实验”就是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环节,使数学技术更适合现实问题的需要。如让学生从提出实际问题入手,通过课堂上由教师介绍一些相关的数学基本原理和应用软件,再让学生分组讨论,从多种角度运用各种数学技术建立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再到计算机上进行处理,写出实验报告进行答辩与总结。
通过联系具体的案例进行开放式或互动式的教学。这样可以改变“一支笔、一张纸、一块黑板”的单向传输模式,学生的参与性增强了;还可以改变由公式定理的推导、套用和手工计算,作为考试的唯一依据,而是以课题、研讨、数学建模、报告、结题、答辩进行综合考核,鼓励独创性,有助于促进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非常需要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可以灵活、实际地利用现代化手段的实现方式使这门课程的设置具有可行性;再就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批改本子和卷子已不是学生数学能力的唯一评价,教师也要学会建模,会计算机应用,善于在社会生活的动态发展中不断的更新知识、积累知识、选择案例,与学生一起共同回答现实提出的问题。
三、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当前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学习方式转向自主学习方式。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反复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试图通过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数学的形式化演绎推理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造成数学教学效率不高,学生数学学习失败的主因之一。针对这种现状,新课程标准要求转变学习方式,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及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安排教学情境。因为数学所具有的二重性(即数学内容的演绎性和数学发现的经验性)决定了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经由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的数学活动过程。只有让学生体验和经历这一过程,自主地“做数学”,才能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和利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起着关键作用。
数学自主学习作为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即数学学习前期,能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数学学习中期,能对学习过程、状态、行为进行自我监察、审视、调节;数学学习后期,能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反思、评价。而研究表明:元认知可以通过修正目标、激活改组策略、强化主体意识、监控过程等影响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表现为:元认知水平高则数学学习自控能力强、目的性、计划性强,善于选择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目标、策略,从而数学自主学习效率高。
四、加强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现代数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产生积极
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需求,促进学习自觉性,主动性,才能使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得到培养。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连续的过程,对数学知识学习来讲也是一个系统的工作,要有一种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良好的学习心态。如果自身的数学知识是孤立的、间断的,那么我们学习的内容和知识很快就会遗忘,所以对数学的学习来讲,应该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终身学习的过程。温故而知新,才能使我们的学习不断进步。
五、数学的学习要有一种良好的评价体系
在以往的数学学习评价体系中往往是以考试成绩的好坏定胜负,实行一票否决制。那么在大力倡导教学改革和实践的今天,这种评价体系显然已经落后,所以我们认为实行多元性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已经成为必需。那么多元性多样性的评价方式包括:
(1)评价主体的多样性: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
(2)定生与定量相结合:低年级主要采用定量评价的方式。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课堂内评价、学生成长记录、课内外作业的评价等。
(4)采用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比如: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等模式。
作为高校数学教师,以上是我们对高职高专数学教学和学习的一点感悟,希望能够对各位同行在今后的教学中,提供一点理论性和指导性的参考,不足之处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张建伟,陈琦.简论建构性学习和科学[J].教育研究,1999,(5):56–60.
[2]涂荣豹.建构主义观的辨析及再认识[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3):1–3.
[3]王华.谈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