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懵懂自在也不失为可爱
索菲亚·科波拉扛着摄影机,跌跌撞撞奔波于东京的大街小巷,她租用不起宽阔的摄影场地,就从星巴克的窗子里拍摄东京外景;她因借了小旅馆拍摄内景却又超时,被旅馆老板停水停电以示惩罚;她违规在东京地铁逗留,冒着被抓的危险就为获取一两个满意的镜头。所有这一切,都源自于索菲亚·科波拉对东京的热爱之情。
在索菲亚·科波拉的镜头下,日本人变得既熟悉又陌生。中国观众是以美国人的眼光来看待日本人的,所以这情绪是隔了两层,就如同柏拉图的"理念"与"艺术"之间的距离,但就是因为这距离,《迷失东京》里的日本人才显得既懵懂天真,又麻木轻佻。
鲍勃站在凯悦酒店的电梯里,周围一众是年过半百的大叔,纵然鲍勃也荣登大叔之列,但高挑的身材无疑使他鹤立鸡群。面无表情的大叔们对鲍勃的出现视而不见,这状态酷似日本能剧,剧中人物被繁重工作折磨得冷淡漠然。索菲亚·科波拉利用一点小小的乖巧心思,就点明了东京这座国际都市的繁华外表下,所隐藏的沉重负荷与疲惫。
而东京的血液却又是滚烫的,夏洛特站在地铁里,歪着头看中学生沉迷于漫画世界:她慢慢踱着步子,仔细观察游戏室里每个年轻人游戏时疯狂迷醉的表情;她钻进酒吧,在五光十色的灯火闪烁之下,见到日本人无拘无束放荡坦率的个性,这一切如此真实。
一面是谨小慎微,一面是大胆不羁,且不论国外人是如何看待自身,日本人倒是活得自由自在。鲍勃带着惊诧的表情,游过做有氧减肥运动的池水边,水中的日本人如青蛙跳上跳下,他忍着笑,浮出水面,却见那些人快活得很。鲍勃被迫参加访谈节目,镜头里,他表情扭曲,似乎难以忍受,而主持人则大嘁大叫,极尽搞笑之能事,想不到收视率还是不错。夏洛特百无聊赖,闲逛进一间寺庙,寺庙里僧人声若洪钟,高声吟唱,音律似劲风穿越山峦。夏洛特停步回望,见一对日本新婚夫妇款款而至,新郎将新娘牵手入怀,情意无限,自不必多说。所有这一切,倘若非得以"菊"与"刀"来概括日本人的众生相,只怕在索菲亚·科波拉的镜头下不足为道。
被异化的美国人与日本人
索菲亚·科波拉所熟悉的东京是一座气势磅礴却又鱼龙混杂的都市。外国人来东京,游玩居多,如鲍勃一般为工作而来的,实属少见。夏洛特的摄影师丈夫把妻子扔在酒店,背着大包狂奔出门,连喝一口香槟酒的时间都没有,东京独有的快节奏已消弭了这位美国人的闲情逸致。在东京宣传电影的小明星凯莉善于用夸张的语言与大幅度的肢体动作来表达如何受日本人欢迎,她编造与尼古拉斯·凯奇合作的故事,装点那不值一提的演技,以满足日本人对美国明星的窥探。还有那位酒吧的歌手,虽然唱着《斯卡布罗集市》的歌谣,梦想"芫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还残留的余韵,只可惜东京的酒色财气早已熏坏了寻找梦想的眼睛。
然而不止美国人异化,在东京,很多日本人在与外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早已练就一身圆滑狡黠的本领。负责接待鲍勃的川崎小姐以及森先生、南先生,一面对过气明星鲍勃彬彬有礼,尽显日本人大度体贴的风范,一面却又在拍摄过程中对鲍勃指手画脚,颐指气使。鲍勃无奈地将威士忌"三得利时光"的台词念了一遍又一遍,摄影师不留情面的"cut"让这位昔日的当红影星尴尬不已。日本人才不管鲍勃的自尊心剩余多少,他们只管能从鲍勃的身上榨取多少剩余价值,如不能在有限的时机内体现价值,被抛弃便是最终的命运,日本人对这一点深信不疑。
这便是索菲亚·科波拉的无情之处,她善于打破幻想,撕开美国人与日本人之间"兄友弟恭"般情意拳拳的假象,而将赤裸的真实暴露于人前。美国人的虚伪、日本人的圆滑狡黠以及陌生人匆匆而过的背影,共同交织成茫茫东京夜海中一幅又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鲍勃和夏洛特
鲍勃和夏洛特是一对在东京偶遇的美国人。在偶遇之前,鲍勃和夏洛特是两个身在异乡为异客的陌生人,且对东京怨言颇多。
鲍勃无奈地拧着低矮的水龙头,第一次感慨身高也是个不便;鲍勃捏着筷子,笨拙地吃着早餐;鲍勃遭受摄影师指责,脸庞抽搐半晌却最终没能发出火来;鲍勃被经纪人告知,还要参加一档无聊幼稚的访谈节目;鲍勃呆坐在床边,像一只水淋淋的被拔了毛的火鸡,形容枯槁;鲍勃被妻子追问家中用什么地毯,烦躁不堪。中年真可怕,中年真危险,中年真可怜。中年的鲍勃认为第一个孩子出生注定会毁灭婚姻生活,中年的鲍勃为了逃避家庭危机来到东京工作,但鲍勃万万没有想到东京的境遇还要可怕。
夏洛特踩着拖鞋,一个人将摆弄好的花挂在床边和窗前;夏洛特为自己的唇涂了口红,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夏洛特默默地抽烟喝酒,没有人陪;夏洛特没有工作,想写小说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夏洛特听着音乐,坐上高铁,看窗外湖光山色潋滟,风光无限。如果这能算是婚姻危机,那么这危机也来得太早了一点,两年的婚姻生活已然倦怠,如何才能有信心走向未来?耶鲁大学哲学系高材生的名号在世俗生活里,除了响亮外,什么作用也起不了,还要被别人误认为疯子。
他们都不是空虚寂寞,而是彻底疲倦,不是对现在的生活,而是对生命本身。疲倦的人看见漂亮的衣服没有心情去购买,看见美味的食物没有胃口去品尝,就算是看见有意义的事情也会懒得去做。两个疲倦的人偶遇在一起,必然会产生一段感情。至于这感情是不是爱情,索菲亚·科波拉坚持不说。
每天,他们做自己的事情,有时候聚在一起,泡过吧,喝过酒,跳过舞,还共同躺倒在一张床上。鲍勃摸着夏洛特精致的脚踝,喃喃自语,夏洛特闭目合眼不声不响。疲倦使他们蠢蠢欲动的心,始终停留在原地,谁也不愿踏出一步。电梯里,两次吻别,似乎证实了这一段无疾而终的缘分。而就是因为这疲倦,所以才保留了永恒,永恒是康定斯基画中横横竖竖的线条,看似杂乱无章,实则各行其道;永恒是德彪西音乐里的印象主义,在扑朔迷离的情绪氛围里寻找瞬间的情感弥留;永恒更是索菲亚·科波拉镜头下的一颦一笑,一景一物,虽简单清新,实则意味深长。
在热闹的地方,我们总是努力随着别人快活,而在深沉的夜里,只有寂寞孤单的空气提醒我们有多疲惫不堪。无论是懵懂自在的,是圆滑狡黠的,还是苦恼忧虑的,都融进了索菲亚·科波拉的镜头之下。鲍勃与夏洛特站在桥上看风景,殊不知也有人站在窗前看桥上的风景。一位中年男人与年轻女人之间的忘年交情,或许就是众生相里千干万万的一种,索菲亚只是简简单单将其描述出来而已。饰演鲍勃的比尔·莫瑞,往日的美国喜剧明星,在《迷失东京》里有精湛的演技,这演技一部分是来自自身的实力,而另一部分却来自剧中所影射的谶语——即将流逝的时光与过气的悲哀,是艺人最难以接受的结局。而扮演夏洛特的斯嘉丽·约翰逊,满面春光不自知,却能流露出世事的感伤与久经沧桑的难言之隐,或许已提前预演了一番人生。
医院里,一位日本老奶奶坐在椅子上,鲍勃陪在她身边,老奶奶发音不准,说了一个鲍勃不明白的词,鲍勃试着比划几下,最终以失败告终,身后几位妇女善意地笑了起来——整部影片当中,鲍勃用手比划的那个半圆,大概是云飞雾散之后,可以看见的最清晰的一幕真情。
影片信息
片名:迷失东京 Lost in Translation
导演: 索菲亚·科波拉
编剧: 索菲亚·科波拉
主演: 斯嘉丽·约翰逊 / 比尔·默瑞 / 吉奥瓦尼·瑞比西 / 竹下明子 / 安娜·法瑞丝
类型: 剧情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日本
语言: 英语 / 日语 / 德语 / 法语
上映日期: 2003-10-03
片长: 102 分钟
又名: 爱情,不用翻译 / 迷语东京
【责编/九月】
索菲亚·科波拉扛着摄影机,跌跌撞撞奔波于东京的大街小巷,她租用不起宽阔的摄影场地,就从星巴克的窗子里拍摄东京外景;她因借了小旅馆拍摄内景却又超时,被旅馆老板停水停电以示惩罚;她违规在东京地铁逗留,冒着被抓的危险就为获取一两个满意的镜头。所有这一切,都源自于索菲亚·科波拉对东京的热爱之情。
在索菲亚·科波拉的镜头下,日本人变得既熟悉又陌生。中国观众是以美国人的眼光来看待日本人的,所以这情绪是隔了两层,就如同柏拉图的"理念"与"艺术"之间的距离,但就是因为这距离,《迷失东京》里的日本人才显得既懵懂天真,又麻木轻佻。
鲍勃站在凯悦酒店的电梯里,周围一众是年过半百的大叔,纵然鲍勃也荣登大叔之列,但高挑的身材无疑使他鹤立鸡群。面无表情的大叔们对鲍勃的出现视而不见,这状态酷似日本能剧,剧中人物被繁重工作折磨得冷淡漠然。索菲亚·科波拉利用一点小小的乖巧心思,就点明了东京这座国际都市的繁华外表下,所隐藏的沉重负荷与疲惫。
而东京的血液却又是滚烫的,夏洛特站在地铁里,歪着头看中学生沉迷于漫画世界:她慢慢踱着步子,仔细观察游戏室里每个年轻人游戏时疯狂迷醉的表情;她钻进酒吧,在五光十色的灯火闪烁之下,见到日本人无拘无束放荡坦率的个性,这一切如此真实。
一面是谨小慎微,一面是大胆不羁,且不论国外人是如何看待自身,日本人倒是活得自由自在。鲍勃带着惊诧的表情,游过做有氧减肥运动的池水边,水中的日本人如青蛙跳上跳下,他忍着笑,浮出水面,却见那些人快活得很。鲍勃被迫参加访谈节目,镜头里,他表情扭曲,似乎难以忍受,而主持人则大嘁大叫,极尽搞笑之能事,想不到收视率还是不错。夏洛特百无聊赖,闲逛进一间寺庙,寺庙里僧人声若洪钟,高声吟唱,音律似劲风穿越山峦。夏洛特停步回望,见一对日本新婚夫妇款款而至,新郎将新娘牵手入怀,情意无限,自不必多说。所有这一切,倘若非得以"菊"与"刀"来概括日本人的众生相,只怕在索菲亚·科波拉的镜头下不足为道。
被异化的美国人与日本人
索菲亚·科波拉所熟悉的东京是一座气势磅礴却又鱼龙混杂的都市。外国人来东京,游玩居多,如鲍勃一般为工作而来的,实属少见。夏洛特的摄影师丈夫把妻子扔在酒店,背着大包狂奔出门,连喝一口香槟酒的时间都没有,东京独有的快节奏已消弭了这位美国人的闲情逸致。在东京宣传电影的小明星凯莉善于用夸张的语言与大幅度的肢体动作来表达如何受日本人欢迎,她编造与尼古拉斯·凯奇合作的故事,装点那不值一提的演技,以满足日本人对美国明星的窥探。还有那位酒吧的歌手,虽然唱着《斯卡布罗集市》的歌谣,梦想"芫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还残留的余韵,只可惜东京的酒色财气早已熏坏了寻找梦想的眼睛。
然而不止美国人异化,在东京,很多日本人在与外国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早已练就一身圆滑狡黠的本领。负责接待鲍勃的川崎小姐以及森先生、南先生,一面对过气明星鲍勃彬彬有礼,尽显日本人大度体贴的风范,一面却又在拍摄过程中对鲍勃指手画脚,颐指气使。鲍勃无奈地将威士忌"三得利时光"的台词念了一遍又一遍,摄影师不留情面的"cut"让这位昔日的当红影星尴尬不已。日本人才不管鲍勃的自尊心剩余多少,他们只管能从鲍勃的身上榨取多少剩余价值,如不能在有限的时机内体现价值,被抛弃便是最终的命运,日本人对这一点深信不疑。
这便是索菲亚·科波拉的无情之处,她善于打破幻想,撕开美国人与日本人之间"兄友弟恭"般情意拳拳的假象,而将赤裸的真实暴露于人前。美国人的虚伪、日本人的圆滑狡黠以及陌生人匆匆而过的背影,共同交织成茫茫东京夜海中一幅又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鲍勃和夏洛特
鲍勃和夏洛特是一对在东京偶遇的美国人。在偶遇之前,鲍勃和夏洛特是两个身在异乡为异客的陌生人,且对东京怨言颇多。
鲍勃无奈地拧着低矮的水龙头,第一次感慨身高也是个不便;鲍勃捏着筷子,笨拙地吃着早餐;鲍勃遭受摄影师指责,脸庞抽搐半晌却最终没能发出火来;鲍勃被经纪人告知,还要参加一档无聊幼稚的访谈节目;鲍勃呆坐在床边,像一只水淋淋的被拔了毛的火鸡,形容枯槁;鲍勃被妻子追问家中用什么地毯,烦躁不堪。中年真可怕,中年真危险,中年真可怜。中年的鲍勃认为第一个孩子出生注定会毁灭婚姻生活,中年的鲍勃为了逃避家庭危机来到东京工作,但鲍勃万万没有想到东京的境遇还要可怕。
夏洛特踩着拖鞋,一个人将摆弄好的花挂在床边和窗前;夏洛特为自己的唇涂了口红,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夏洛特默默地抽烟喝酒,没有人陪;夏洛特没有工作,想写小说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夏洛特听着音乐,坐上高铁,看窗外湖光山色潋滟,风光无限。如果这能算是婚姻危机,那么这危机也来得太早了一点,两年的婚姻生活已然倦怠,如何才能有信心走向未来?耶鲁大学哲学系高材生的名号在世俗生活里,除了响亮外,什么作用也起不了,还要被别人误认为疯子。
他们都不是空虚寂寞,而是彻底疲倦,不是对现在的生活,而是对生命本身。疲倦的人看见漂亮的衣服没有心情去购买,看见美味的食物没有胃口去品尝,就算是看见有意义的事情也会懒得去做。两个疲倦的人偶遇在一起,必然会产生一段感情。至于这感情是不是爱情,索菲亚·科波拉坚持不说。
每天,他们做自己的事情,有时候聚在一起,泡过吧,喝过酒,跳过舞,还共同躺倒在一张床上。鲍勃摸着夏洛特精致的脚踝,喃喃自语,夏洛特闭目合眼不声不响。疲倦使他们蠢蠢欲动的心,始终停留在原地,谁也不愿踏出一步。电梯里,两次吻别,似乎证实了这一段无疾而终的缘分。而就是因为这疲倦,所以才保留了永恒,永恒是康定斯基画中横横竖竖的线条,看似杂乱无章,实则各行其道;永恒是德彪西音乐里的印象主义,在扑朔迷离的情绪氛围里寻找瞬间的情感弥留;永恒更是索菲亚·科波拉镜头下的一颦一笑,一景一物,虽简单清新,实则意味深长。
在热闹的地方,我们总是努力随着别人快活,而在深沉的夜里,只有寂寞孤单的空气提醒我们有多疲惫不堪。无论是懵懂自在的,是圆滑狡黠的,还是苦恼忧虑的,都融进了索菲亚·科波拉的镜头之下。鲍勃与夏洛特站在桥上看风景,殊不知也有人站在窗前看桥上的风景。一位中年男人与年轻女人之间的忘年交情,或许就是众生相里千干万万的一种,索菲亚只是简简单单将其描述出来而已。饰演鲍勃的比尔·莫瑞,往日的美国喜剧明星,在《迷失东京》里有精湛的演技,这演技一部分是来自自身的实力,而另一部分却来自剧中所影射的谶语——即将流逝的时光与过气的悲哀,是艺人最难以接受的结局。而扮演夏洛特的斯嘉丽·约翰逊,满面春光不自知,却能流露出世事的感伤与久经沧桑的难言之隐,或许已提前预演了一番人生。
医院里,一位日本老奶奶坐在椅子上,鲍勃陪在她身边,老奶奶发音不准,说了一个鲍勃不明白的词,鲍勃试着比划几下,最终以失败告终,身后几位妇女善意地笑了起来——整部影片当中,鲍勃用手比划的那个半圆,大概是云飞雾散之后,可以看见的最清晰的一幕真情。
影片信息
片名:迷失东京 Lost in Translation
导演: 索菲亚·科波拉
编剧: 索菲亚·科波拉
主演: 斯嘉丽·约翰逊 / 比尔·默瑞 / 吉奥瓦尼·瑞比西 / 竹下明子 / 安娜·法瑞丝
类型: 剧情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日本
语言: 英语 / 日语 / 德语 / 法语
上映日期: 2003-10-03
片长: 102 分钟
又名: 爱情,不用翻译 / 迷语东京
【责编/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