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全血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Meta分析

来源 :中国输血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AQS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系统评价我国全血献血不良反应监测情况和发生特征,为开展献血不良反应相关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数据库检索PubMed、EMbase、CNKI、VIP和WanFang Data,收集观察时间≥6个月的有关中国大陆全血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时间至2020年6月.通过参考文献追溯和手工检索方法补充文献.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36篇文献,共计3 769 415名献血者,其中38 403例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尿应.Meta分析结果显示,全血献血者总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95%CI(1.19,1.54)].地域亚组分析显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2%[(95%CI(1.26,1.78)]、1.26%[(95%CI(0.87,1.70)]和0.76%[(95%CI(0.74,1.21)],存在地域差异(P<0.01).男性和女性全血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9%[(95%CI(0.99,1.39)]和1.26%[(95%CI(1.05,1.48)],女性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男性(P<0.01).18~24岁、25 ~ 40岁、41 ~ 55岁年龄段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7%[(95%CI(1.82,2.52)]、0.98%[(95%CI(0.82,1.14)]和0.76%[(95%CI(0.61,0.91)](P<0.01).18 ~ 24岁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25~40岁年龄段(P<0.01)和41~55岁年龄段献血者(P<0.01).初次和重复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7%[(95%CI(1.35,1.79)]和0.63%[(95%CI(0.56,0.70)],初次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重复献血者(P<0.01).献血量<400 mL和400 mL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0%[(95%CI(0.90,1.30),P<0.001]和0.87%[(95%CI(0.71,1.03),P<0.001],且<400 mL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400 mL献血者(P<0.01).结论 我国献血不良反应监测需要通过统一献血不良反应监测标准、加强献血不良反应监测相关知识培训、加快信息化建设来探索全国性献血不良反应监测模式,提升献血不良反应监测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CAR-T细胞治疗对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是1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已经有2种CAR-T治疗药物被美国FDA批准应用到临床,但CAR-T疗法得以广泛应用的障碍就是输注后毒性问题的出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