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始终坚持把就业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省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对就业工作进行部署,各市政府以及人社、教育、财政、发改等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努力,有效推进了就业工作落实。4月11日,在国务院召开的8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特别强调:“今年经济能否过得去关,就业是第一,只要就业稳、金融稳,经济运行就能保持在合理区间。”我们必须把就业作为民生之本、发展之源、稳定之基,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不断推进就业工作取得实效。
增强抓好就业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稳定就业,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就业才有收入,就业才能安民。如果就业工作跟不上,社会就不能稳定。就业与经济稳定、政治稳定、社会稳定密切相关,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大事。
稳定就业,事关保障民生福祉。就业是民生之本,没有高质量的就业,百姓注定不会幸福。就业体现人的生存价值,体现人的生活追求,老百姓有稳定的就业,家庭才能和諧、稳定、幸福。
稳定就业,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人是生产力中最根本、最积极的因素。没有人的就业,经济社会发展注定不可持续。随着结构优化调整,会催生大量新兴业态、新工种、新技能、新岗位,都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通过人力资源的转型升级,带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这是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根本所在、动力所在。
稳定就业,事关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从目前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看,实现倍增目标的难点在城镇居民,而提高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就是增加就业。只有把稳定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使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才能实现人均收入翻一番的小康目标。
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加快推进高校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就业,首先要抓好教育,这既是长远大计,也是治本之策。全省高校都要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树立面向基层、面向实践、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理念,科学规划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模,加快推进高校向应用型、实用型转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支持、大力协助高校改革学科和专业设置办法,增强专业设置的前瞻性、适应性和灵活性,努力把每一所高校都办成令企业、社会、家长、学生、政府五个方面都满意的高校,为新一轮全面振兴培养、造就和输送大批适销对路、管用实用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开拓型人才。
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抓好就业,还要大力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当前,推进全省经济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已成为扩大就业渠道、支持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省既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又有良好的职业教育基础,还有广泛的企业需求,必须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建立与中职教育、高职专科相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与企业融为一体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激发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
增强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环境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企业是吸纳就业的“蓄水池”,我省企业吸纳了80%的新增就业人员。我们一定要树立支持企业发展,就是扩大就业的理念,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扫除障碍。要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动走进企业、帮扶企业、支持企业,确保省政府出台的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到位。尤其要注重支持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它们是巨大的“就业容纳器”,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因企施策,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活”起来,创造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
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支持就业创业的浓厚氛围。当前,重点要鼓励高校毕业生、化解过剩产能离岗人员、军转干部这三类人群,积极融入到“互联网+”“众创空间”等创业浪潮中,变就业为创业、变就业为创新,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新吸纳就业。要积极争取中央各类就业、创业培训基金,争取国家对下岗人员的就业安置资金,做好离岗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要向信息网络、养老服务、文化旅游等市场需求旺盛、就业前景广阔的领域倾斜,帮助更多的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走上工作岗位。
增强抓好就业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稳定就业,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就业才有收入,就业才能安民。如果就业工作跟不上,社会就不能稳定。就业与经济稳定、政治稳定、社会稳定密切相关,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大事。
稳定就业,事关保障民生福祉。就业是民生之本,没有高质量的就业,百姓注定不会幸福。就业体现人的生存价值,体现人的生活追求,老百姓有稳定的就业,家庭才能和諧、稳定、幸福。
稳定就业,事关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人是生产力中最根本、最积极的因素。没有人的就业,经济社会发展注定不可持续。随着结构优化调整,会催生大量新兴业态、新工种、新技能、新岗位,都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通过人力资源的转型升级,带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这是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根本所在、动力所在。
稳定就业,事关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从目前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看,实现倍增目标的难点在城镇居民,而提高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就是增加就业。只有把稳定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使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才能实现人均收入翻一番的小康目标。
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加快推进高校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就业,首先要抓好教育,这既是长远大计,也是治本之策。全省高校都要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树立面向基层、面向实践、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理念,科学规划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模,加快推进高校向应用型、实用型转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积极支持、大力协助高校改革学科和专业设置办法,增强专业设置的前瞻性、适应性和灵活性,努力把每一所高校都办成令企业、社会、家长、学生、政府五个方面都满意的高校,为新一轮全面振兴培养、造就和输送大批适销对路、管用实用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开拓型人才。
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抓好就业,还要大力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当前,推进全省经济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已成为扩大就业渠道、支持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省既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又有良好的职业教育基础,还有广泛的企业需求,必须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建立与中职教育、高职专科相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与企业融为一体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激发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
增强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环境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企业是吸纳就业的“蓄水池”,我省企业吸纳了80%的新增就业人员。我们一定要树立支持企业发展,就是扩大就业的理念,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扫除障碍。要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动走进企业、帮扶企业、支持企业,确保省政府出台的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到位。尤其要注重支持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它们是巨大的“就业容纳器”,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因企施策,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活”起来,创造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
在全社会营造鼓励支持就业创业的浓厚氛围。当前,重点要鼓励高校毕业生、化解过剩产能离岗人员、军转干部这三类人群,积极融入到“互联网+”“众创空间”等创业浪潮中,变就业为创业、变就业为创新,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新吸纳就业。要积极争取中央各类就业、创业培训基金,争取国家对下岗人员的就业安置资金,做好离岗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要向信息网络、养老服务、文化旅游等市场需求旺盛、就业前景广阔的领域倾斜,帮助更多的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走上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