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月12日,中国就城镇化举行最高级别全国性专题会议——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这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历史上第一个“会中会”。有分析认为“会中会”的举行,凸显了201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两大主题,即除了全面部署明年的经济改革外,更将为中国走怎样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最终定调并拍板。
当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公报在12月14日发布之后,很多人都记住了公报中的一句话: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诗情画意的话语,出现在以冷峻风格著称的党的会议公报中,清新之风,令人耳目一新。
但中央城镇工作会议的亮点却远不止此。事实上,这是一次纠偏的会议,种种抒情话语的背后,都是对过去很多年,中国城镇化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反思以及对以前诸多关于中国城镇化路径选择、目标以及理念误区的全方位的澄清和拨乱反正上。在“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等优美话语的背后,是一个个冷静甚至尖锐的提醒和警告。
可以说,这样的提醒,在会议公报里随处可见。比如,对于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会议指出,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推进城镇化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确定城镇化目标必须实事求是、切实可行,不能靠行政命令层层加码、级级考核,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这无疑是针对过去几年,一些地方急于人为提高城镇化比率,人为推动城镇化而言;对于城镇化的速度,会议提出“要紧紧围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大力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城镇建成区人口密度”,很显然,这是对过去一些地方逼农民上楼、进城,同时,通过粗放的方式大造新城等“大跃进”行为的直接否定;在城镇化的具体路径上,更是提出了“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的合理路径,使得中国未来的城镇化主要围绕城市群的建设来进行制度设计,而不是一厢情愿地形成所谓的乌托邦式的大、中、小合理发展的城市化格局;在城镇化的历史文化传承上,提出“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而不是大拆大建,让历史和文化湮没在城镇化狂飙猛进的烟尘中。
毋庸讳言,正如会议所强调,城镇化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性任务,如果顺利推动和完成,必将对中国经济、中国社会乃至中国政治的改变产生革命性的影响。然而,在中央城镇化会议之前,绝大多数人更多的是从经济层面解读城镇化的作用,比如,城镇化对相关行业带来的历史机遇,城镇化对中国内需的极大提升,等等。但事实上,如果将城镇化仅仅作为一个“经济事件”,只思考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则不仅矮化了城镇化在中国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巨大影响,而且,这种纯经济的思维很可能误导中国城镇化的政策选择,使得中国的城镇化又走上一条只追求“看得见”的、只追求速度的物理运动的邪路,甚至成为不顾产业现实、缺失身份平等观念的盲目“造城”运动,最终使得中国的城镇化要么成为“夹生”的城镇化,要么走上拉美当年失败的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农民进入城市,成为市民,更是打破以户籍为藩篱的严格界限,廢除身份等级,使中国社会从一个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这是城镇化的关键和核心所在。就此而言,城镇化的本质绝非经济结构的变迁,而是观念和制度的变迁,是通过改革和废除包括户籍在内的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的不合理的制度,在社会的生态中嵌入平等元素,建立真正的契约和市民社会。农民进入城市,就是市民,就必须从法律层面承认他们的平等权。如果农民进入城市,在城市里工作、生活,但却又无法享受城市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无法真正实现农民的市民化,这种城镇化本质上是一种假城镇化、夹生子城镇化、掠夺式的城镇化。
站在国家现代化和大历史的视角,中国的城镇化无疑是中国5000年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城镇化的完成,意味着中国5000年农业文明的正式落幕,中华文明正式与国际城市文明接轨,如果这样的城市文明,有山有水有乡愁,则无疑会成为人类城市进程历史上最浪漫,最成功的范例。
当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公报在12月14日发布之后,很多人都记住了公报中的一句话: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诗情画意的话语,出现在以冷峻风格著称的党的会议公报中,清新之风,令人耳目一新。
但中央城镇工作会议的亮点却远不止此。事实上,这是一次纠偏的会议,种种抒情话语的背后,都是对过去很多年,中国城镇化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反思以及对以前诸多关于中国城镇化路径选择、目标以及理念误区的全方位的澄清和拨乱反正上。在“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等优美话语的背后,是一个个冷静甚至尖锐的提醒和警告。
可以说,这样的提醒,在会议公报里随处可见。比如,对于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会议指出,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推进城镇化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确定城镇化目标必须实事求是、切实可行,不能靠行政命令层层加码、级级考核,不要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这无疑是针对过去几年,一些地方急于人为提高城镇化比率,人为推动城镇化而言;对于城镇化的速度,会议提出“要紧紧围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大力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城镇建成区人口密度”,很显然,这是对过去一些地方逼农民上楼、进城,同时,通过粗放的方式大造新城等“大跃进”行为的直接否定;在城镇化的具体路径上,更是提出了“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的合理路径,使得中国未来的城镇化主要围绕城市群的建设来进行制度设计,而不是一厢情愿地形成所谓的乌托邦式的大、中、小合理发展的城市化格局;在城镇化的历史文化传承上,提出“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而不是大拆大建,让历史和文化湮没在城镇化狂飙猛进的烟尘中。
毋庸讳言,正如会议所强调,城镇化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性任务,如果顺利推动和完成,必将对中国经济、中国社会乃至中国政治的改变产生革命性的影响。然而,在中央城镇化会议之前,绝大多数人更多的是从经济层面解读城镇化的作用,比如,城镇化对相关行业带来的历史机遇,城镇化对中国内需的极大提升,等等。但事实上,如果将城镇化仅仅作为一个“经济事件”,只思考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则不仅矮化了城镇化在中国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巨大影响,而且,这种纯经济的思维很可能误导中国城镇化的政策选择,使得中国的城镇化又走上一条只追求“看得见”的、只追求速度的物理运动的邪路,甚至成为不顾产业现实、缺失身份平等观念的盲目“造城”运动,最终使得中国的城镇化要么成为“夹生”的城镇化,要么走上拉美当年失败的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要解决的,不仅仅是农民进入城市,成为市民,更是打破以户籍为藩篱的严格界限,廢除身份等级,使中国社会从一个传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这是城镇化的关键和核心所在。就此而言,城镇化的本质绝非经济结构的变迁,而是观念和制度的变迁,是通过改革和废除包括户籍在内的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的不合理的制度,在社会的生态中嵌入平等元素,建立真正的契约和市民社会。农民进入城市,就是市民,就必须从法律层面承认他们的平等权。如果农民进入城市,在城市里工作、生活,但却又无法享受城市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无法真正实现农民的市民化,这种城镇化本质上是一种假城镇化、夹生子城镇化、掠夺式的城镇化。
站在国家现代化和大历史的视角,中国的城镇化无疑是中国5000年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城镇化的完成,意味着中国5000年农业文明的正式落幕,中华文明正式与国际城市文明接轨,如果这样的城市文明,有山有水有乡愁,则无疑会成为人类城市进程历史上最浪漫,最成功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