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本身是翻译者对原文的一种重新理解和阐释,同时又必须以不改变原文的内涵和意思为前提,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译文读者的期待,提升他们美的感受和体悟。尤其是文学类的翻译,如果翻译者在艺术语言翻译的方面处理不好,那么就会导致原文著作的光彩被大大削弱,英语文学翻译者必须要关注艺术语言的处理,严格遵循忠实性、时代性、流畅性、美学价值等原则。在确保用词准确、句子结构完整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提升文学作品的艺术性与美感。
一、忠实性原则
从语内因素的情况来看,翻译要求最大限度还原原文意思,这是翻译最基本的原则,特别是在对相关概念术语翻译以及行业用语翻译的时候,翻译者必须要客观分析,不能够用“自以为、自认为”的想法翻译,翻译切记主观臆断。译文必须要意思完整,表达清晰、准确。翻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必须要细致认真,每个词汇、句子的翻译基本功都要扎实,要秉持精益求精、细致认真的态度对待翻译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信息流失以及出现错误,最大限度还原原文意思。比如:He is poor like a church mouse.直译是“他很穷就像教堂里的老鼠”,意译是“他穷的像叫花子”。两者相比较,显然意译比较好。因此,翻译要依据不同的语境,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二、时代性原则
一部文学作品必然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这就使它们都会被烙上时代的特征,因此从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就可以看到这个时代的人文气息、经济状况以及生产方式等等。在进行英語文学翻译的时候,翻译工作者为了能够达到良好的艺术处理效果,在确保原文内涵的基础上,必须要对文学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并且结合当时的时代语言特征与语气、语境,充分展现出那个年代的艺术语言特征。培根于1653年发表的《培根随笔》中的《论读书》可谓家喻户晓,王佐良先生汉语文言文的译法,具有简洁、庄严、严谨的格调,与原文正式的论说性散文文体风格正好相符,达到了异曲同工之妙,译文通过采用文言虚词诸如“之,则,然,亦”等,营造了浓厚的文言文气氛,契合了这位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文学家的时代气息和艺术气息,也符合原文带有诸多古英语拼写的古典特色,因此他所翻译的《论读书》可谓英语文学翻译领域的佳作。
三、流畅性和美学原则
英语文学翻译与一般的翻译有很大区别,其中涉及很多文学性的语言,要求翻译者能够最大限度的展现语言的流畅性绝非易事。文学作品是供人们阅读、享受、陶冶情操的,如果翻译过来的作品晦涩难懂,语言机械生硬,可想而知,人们的阅读的时候,会很难体会到原著的精彩和深刻内涵,也很可能不愿意再阅读下去。流畅性原则,就是要求翻译者应该在忠于原著的前提下,扩展自己的思路,既能够展现原著的魅力,又能够具有自己的特色,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仿佛在阅读原本就是用自己母语写出的作品,不会感到思考的生涩。再拿培根的《论读书》翻译来加以例证: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 ability. 王译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这样的翻译可谓传神。读者如果不知道有培根写的原文存在,肯定会觉得王佐良的译文是原创,因为文章的思路、句法、文笔完全不输于原创者。在翻译中,对于那些不容易被理解的语句,需要尽可能地翻译成为一个通俗易懂的语言文本。在进行長句的翻译时,有时候需要进行合理的分解。
总之,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翻译过程中对语言的艺术处理非常重要,作者必须要遵守原著的内涵与意思,同时又要兼顾时代性、流畅性和美学价值,翻译出来的作品不但能够展现出创作时代的特征与风采,又能够具备自己的个性与特色,这样的文学翻译才能够更具影响力与感染力。
参考文献:
[1]陈克伟.英语文学中的典故及其翻译策略[J].文化学刊,2016(07).
[2]王存才.英语文学中的隐喻探析[J].明日风尚,2016(10).
[3]罗小燕.英语文学研究中的问题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
[4]欣妍妍.基于英语文学翻译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J].鄂州大学学报,2015(05).
一、忠实性原则
从语内因素的情况来看,翻译要求最大限度还原原文意思,这是翻译最基本的原则,特别是在对相关概念术语翻译以及行业用语翻译的时候,翻译者必须要客观分析,不能够用“自以为、自认为”的想法翻译,翻译切记主观臆断。译文必须要意思完整,表达清晰、准确。翻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必须要细致认真,每个词汇、句子的翻译基本功都要扎实,要秉持精益求精、细致认真的态度对待翻译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信息流失以及出现错误,最大限度还原原文意思。比如:He is poor like a church mouse.直译是“他很穷就像教堂里的老鼠”,意译是“他穷的像叫花子”。两者相比较,显然意译比较好。因此,翻译要依据不同的语境,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
二、时代性原则
一部文学作品必然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这就使它们都会被烙上时代的特征,因此从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就可以看到这个时代的人文气息、经济状况以及生产方式等等。在进行英語文学翻译的时候,翻译工作者为了能够达到良好的艺术处理效果,在确保原文内涵的基础上,必须要对文学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并且结合当时的时代语言特征与语气、语境,充分展现出那个年代的艺术语言特征。培根于1653年发表的《培根随笔》中的《论读书》可谓家喻户晓,王佐良先生汉语文言文的译法,具有简洁、庄严、严谨的格调,与原文正式的论说性散文文体风格正好相符,达到了异曲同工之妙,译文通过采用文言虚词诸如“之,则,然,亦”等,营造了浓厚的文言文气氛,契合了这位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文学家的时代气息和艺术气息,也符合原文带有诸多古英语拼写的古典特色,因此他所翻译的《论读书》可谓英语文学翻译领域的佳作。
三、流畅性和美学原则
英语文学翻译与一般的翻译有很大区别,其中涉及很多文学性的语言,要求翻译者能够最大限度的展现语言的流畅性绝非易事。文学作品是供人们阅读、享受、陶冶情操的,如果翻译过来的作品晦涩难懂,语言机械生硬,可想而知,人们的阅读的时候,会很难体会到原著的精彩和深刻内涵,也很可能不愿意再阅读下去。流畅性原则,就是要求翻译者应该在忠于原著的前提下,扩展自己的思路,既能够展现原著的魅力,又能够具有自己的特色,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仿佛在阅读原本就是用自己母语写出的作品,不会感到思考的生涩。再拿培根的《论读书》翻译来加以例证: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for ornament,and for ability. 王译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这样的翻译可谓传神。读者如果不知道有培根写的原文存在,肯定会觉得王佐良的译文是原创,因为文章的思路、句法、文笔完全不输于原创者。在翻译中,对于那些不容易被理解的语句,需要尽可能地翻译成为一个通俗易懂的语言文本。在进行長句的翻译时,有时候需要进行合理的分解。
总之,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翻译过程中对语言的艺术处理非常重要,作者必须要遵守原著的内涵与意思,同时又要兼顾时代性、流畅性和美学价值,翻译出来的作品不但能够展现出创作时代的特征与风采,又能够具备自己的个性与特色,这样的文学翻译才能够更具影响力与感染力。
参考文献:
[1]陈克伟.英语文学中的典故及其翻译策略[J].文化学刊,2016(07).
[2]王存才.英语文学中的隐喻探析[J].明日风尚,2016(10).
[3]罗小燕.英语文学研究中的问题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4).
[4]欣妍妍.基于英语文学翻译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J].鄂州大学学报,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