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s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交际的成功不仅取决于语言的应用能力,更多地取决于对目标语文化的了解程度。本文以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为出发点,阐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理论基础,提出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方法及途径。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意识 文化交际
  外语教学实际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文化知识和文化适应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背景知识的教育学习对语言学习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外语教学界普遍认为,外语教学主要是解决学生掌握外语技能和外语知识的问题,而与语言有关的文化知识则由学生自己获得。因此,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只是着眼于听、说、读、写等语言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这样就必然导致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薄弱,出现语言教学“费时低效”的局面。学习者只有在充分了解和把握所学语言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和跨文化交际。教育部2007年7月教高厅[2007]3号文件颁发了《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界定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性质:“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运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由此可见,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文化涉入量太少,势必会影响交流效果。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辞海》云:“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它具有地区差异,因此具有传播文化和道德观念,传承文化与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社会标记,体现语言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特性,而文化也影响语言和语言的使用。不同语言从表面看形式不同,即语言规律性、稳定性和脱离语境而单独进行分析和解释的不同;就其本质来说,还是语言功能的不同,即其表现的交际意义不同,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这种差异。因而学习一种语言,必须掌握这种语言背后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单纯学习语言,是不能保证有效、无误地沟通和理解的。所以大学英语教学应该融语言与文化及人文精神为一体,对英语语言所代表和负载的文化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文化概念,形成鉴别不同文化的能力,即跨文化意识(Cross—Cultural Awareness or InterculturalAwareness),也称文化敏感性,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不同文化背景和因素的了解和敏感程度,是跨文化交际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
  二、文化导入的理论基础
  1.认知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也称为结构主义,是由瑞士学者让·皮亚杰(J?郾Piaget)最早提出来的。皮亚杰认为,智慧本质上是一种对环境的适应,智慧的适应是一种能动的适应。一定的刺激只有被主体同化于认知结构之中,主体才能做出反应。在皮亚杰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教师只是活动中的指导者与参与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三点:
  其一,学习是一种意义的过程,知识的获得是学习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其二,学习是一种协商活动的过程;
  其三,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学习会更有效。
  2.跨文化交流理论。
  跨文化交流理论认为,跨文化交流与外语教学密不可分。外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从交流的角度看,外语学习是一种跨文化的学习和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学习语言是学习文化的一种方式,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文化的导入,增强跨文化交流的适应性、敏感性、宽容性,适应“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交流和学会创新”的新世纪人才的要求。
  三、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方法
  1.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语言是由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实施共同完成的。在教学上要突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死背的方法,把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发主动地收集资料,自觉地学习中西方文化知识。同时,对教师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扩大知识面,加深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语言文化素养。只有教师具备较高的跨文化意识,充分认识到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掌握进行文化导入的策略和技巧,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跨文化意识的学生,才能真正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适应新时期的教学要求。
  2.促进课程改革。
  对于外语教师来说,最大的挑战不在于讲解语言和文化知识或另开一门课程,而在于如何将语言和文化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为此,外语教师要完整地把握以下五条教学原则:
  ①通过所教授的语言了解文化;
  ②使文化活动成为每堂课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③使学生获得他们认为所需的取得社会地位的能力;
  ④使所有不同水平的学生对自身文化及目标语文化均有所了解;
  ⑤要意识到并非所有的文化教学都旨在改变学生的自身文化行为,只是要求学生认识到人们的某些行为是受其文化影响的,并对那些行为表示理解。
  3.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创造交际氛围。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情景教学,除讲授外,还可采用对比性交际、谈论性交际、习语、社交礼节及习俗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把所学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
  (1)采取对比性交际教学法进行教学
  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对比两种文化背景的差异导入文化。如对比英美人和中国人对恭维和谦虚的不同反应;对比不同国家两个民族对家族关系称谓的区别;对此在送礼、宴请、招待等方面不同的方法和方式,让学生既了解英美人的风俗习惯,又知道本民族的习俗。
  (2)从习语的角度进行文化教学   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多数都含有贬义,如:“狗急跳墙”、“狐朋狗党”、“狼心狗肺”等。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如,“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在中国文化里,“猫”的文化内涵一般指其可爱、精灵的特性。而在西方文化中,“cat”是魔鬼的化身,是中世纪巫婆的守护精灵。所以,“猫”常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3)《圣经》和基督教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它对世界历史,尤其是西方文明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迄今为止,《圣经》是世界上印数最多、发行最广、翻译文字最多的书籍,被联合国公认为对人类影响最大最深的一本书。《圣经》是打开西方精神文明的钥匙,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不了解圣经根本不可能完全理解西方文化。例如,在《新编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五单元How I Discovered Words中,Helen keller这样写道:I do not remember what they(new words)all were,but I do know that mother,father,sister,teacher were among them- words that were to make the world blossom for me,“like Aaron’S rod with flow—ers”.其中Aaron’S rod就源自《圣经》故事。亚伦是传说中创立犹太教祭祀制的第一位祭司,是摩西的哥哥及代言人,他的神杖的顶端长满了花蕾和花朵。再如《新编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一单元The Gift of Life一文中的最后一句:Greater love has no man than this,that he lay down his life for a friend.这句话也出自《圣经》。原句是:Greater love hath no man than this,that a man lay down his life for his friend.这样的典故比比皆是,可见《圣经》及基督教对西方世界的影响之深。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只有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才能提高学生对英汉文化差异的认识,从而达到准确而得体地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英语教育者应该提高自己的英语文化素养和英语教学水平,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许国璋.许国璋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3]王晓宁.跨文化交际与中西文化冲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1.
  [4]杜瑞清.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化[J].外语教学,1987.
  [5]Thomas,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1983,(4).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2012年度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XSK2012B05。
其他文献
一、报纸、期刊必须遵守新闻出版法规,刊载新闻报道和纪实作品必须真实、准确、公正。报刊不得刊载虚假、失实的报道和纪实作品。二、报纸、期刊因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
笔者根据薯芋不同生长季节与生育习性探索出了一整套薯(春马铃薯)芋(芋艿)菜(青菜)高效优化复种新技术,经连续多年试验实践,已成为当今蔬菜生产中又一理想的复种模式。一、注重选种育
日本大豆东京1号1992—1995年在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山东6省(区)试验、示范总面积达2333hm2,一般产量在3750-6195kg/hm2,比当地品种增产30%以上。该品种属多分枝适稀
巴西陆稻IAPAR9在江西已连续三年大面积试种成功。经鉴定,该稻种具有耐旱耐瘠、生育期短、抗病性好、再生力强等特点,适宜在旱地、缺水田、高排田等环境种植,平均每公顷4500多公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60~61页的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一的第1~3题。  二、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初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使学生能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三)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准备  课件、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可见,数学生活化是新课程理念的具体化,它要求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实际出发,提供的学习探索材料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来自于生活的直接经验知识,比较注重脱离生活实践的间接经验知识的传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教师要
最近,某省工人报在9月8日头版显要位置刊登了一篇题为《加薪勿忘农民》的评论。本来,全国职工增加工资,增幅又那么大,是有很多评论可写的。但是,这篇评论却提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论点
在防治果树病害时,人们常会选择各种不同的杀菌剂。杀菌剂直接作用于果树的各个部位,在防治病害的同时也会对果树本身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花、果、芽和叶等部位会出现斑点或
摘 要: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而数学语言就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数学思维往往是借助数学语言进行的。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必须从低年级开始进行说话训练。要培养和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可以从三方面进行:一是在模仿中进行说话训练;二是在阅读训练中强化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三是在操作训练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 低年级数学课 说话训练 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人类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小学阶段
对宁夏引黄灌区棉花适宜播种期和密度的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棉花在该地区较佳的播种期是4月20~27日,较合理的密度范围是1.1~1.3万株/亩。 The results of reseach and analy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