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文字的故事——浅析电视栏目《朗读者》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y_97150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侧耳聆听字符撞击所发出的美妙旋律,让无声的文字透过有声的倾诉来滋养一方心田。央视推出的这档大型文化类节目《朗读者》,便是用文字的力量,营造出来自内心深处情感的震撼。让人们在细品慢读的过程中感悟人生,体会文化之魅力,这样的朗读者在如今文化类节目泛滥的趋势中犹如一股清流,让喧哗浮躁的世界静下来。回味生活,提升自我,这个节目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得益于它打破了传统节目的固定化叙事方法,在内容形式上大力创新,拜托枯燥乏味的视听享受,逐渐形成了它独具特色,新颖别致的艺术风格,这不仅缓解了人们的审美疲劳,更是做到了极大的享受和欣赏价值。
  目前,我国电视节目的种类越来越多,层出不穷,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形成品牌特色、精准定位的欄目极为罕见。传统的电视节目依托于固定的叙事模式,缺乏形式上的创新,内容结构都比较单一,让观众产生了视觉上的疲劳。现在的节目不管是访谈还是综艺,都侧重于对娱乐的关注,而缺少了中华文化美的享受,从而让观众渐渐地对文化失去了了解和体会。而《朗读者》却以内容新颖,结构丰富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从传统的节目逃脱出来,被《朗读者》吸引。让观众重新审视文化灵魂所在。现在处于媒体多元化的时代,电子设备种类繁多,正是这种科技的发展,让观众在网络上阅读形成了一股热潮,让观众意识到书籍的重要性。它以形式独特的艺术个性来吸引观众,这是文化类节目的一大亮点。
  《朗读者》这档文化类节目在形式结构上极有特色的。它不仅体现在节目的制作上,更蕴含在其意义深远上。节目现场有一大一小两个空间,而两者仅有一门之隔,打开门仿佛进入两个世界,这样的舞台设计可以说前所未有的,这也是节目的独特之处。而朗读便分为三个过程:访谈室与主持人交流、舞台上朗读、读后专家解读。先讲述个人经历再进行朗读,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更为了解“朗读者”,以便大家将文章情感代入人物本身,更添一种感同身受的效果,让大家在感受他人情感的同时,对自己也产生情感的共鸣。节目还有一大亮点,是每期节目都会有“主题词”,围绕主题说人说事,这样颇具新意的设定,大大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
  主持人可以说是这档节目的灵魂所在。《朗读者》的主持人是众人皆知的主持界“一姐”董卿,说道董卿便会联想到她的端庄优雅,知书达理,然而在《朗读者》她又让人看到了她的另一面“知性、感性”,在节目中她与嘉宾酣畅热聊的过程中她专心聆听嘉宾的故事,喜他人之喜,悲他人之悲。这样感同身受与她的人生经历是密不可分的,自然而然的将她的知性美表现的淋漓尽致。再者,董卿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文学素养也大肆展现出来。她总是可以和任何人侃侃而谈,总是可以轻而易举的接上别人的话。就如嘉宾说出他将要朗读的书名,她便会很精准的讲出书中某句感人至深的话,这样的文学底蕴飞一朝一夕可以塑造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董卿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主持人,更是一位值得学习的榜样。
  灯光是节目渲染情绪、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情感变化必不可少的元素。在节目里灯光随着朗读者朗读内容以及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当节目的主题是关于幸福生活、美好爱情时灯光为温暖的色调,讲那种温馨,浪漫、舒适烘托的淋漓尽致,让观众身临其境其中感受到一份美好的情感,然而当主题是悲伤话题时,灯光往往是偏冷色调,就如“眼泪”这一期,朗读者在朗读时坐在暗淡的灯光下,混合以悲凉悠扬的音乐,将人们那种伤心难过都表现出来,营造一种催泪的效果,增加人们感同身受的作用,这全都得益于灯光对于其情感的影响力。
  “汉语之雅训,文化之宽广,情感之丰富”全部都在这档节目中不疾不徐的节奏中渐渐打开,节目用“无声的文字,有声的倾诉”打开了人们清单交流的大门,在静下来感受文字的美好的同时,体悟生命的真谛,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朗读者》真正做到了传承中华文化,启迪人生智慧的文学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产品设计与色彩造型密切相关,色彩造型作为产品设计的外部表现,可被称为产品设计的外衣。色彩造型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直接决定了产品设计的定位与方向。文章主要探究了产品设计中色彩造型,以期为该方向的研究提供建议与参考。  【关键词】产品设计;色彩造型;研究  引言  色彩造型是产品设计中的一个极为重要关键要素,优秀的产品设计与恰当的色彩造型相结合不仅能够博取消费者的关注,同时还能够充分展示产
期刊
【摘要】《边城》中大力描绘湘西的民风质朴,展示出一种没有经受现代都市气息侵染的边城文化氛围。客人坐船过河不掏钱是不能心安理得的,尽管掌船人已经拿了工资。掌船人也绝不会占这小便宜,买来草烟、茶叶赠给客人。湘西人古朴的民风就这样凸显出来了。主人公翠翠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日丽风清、灵山秀水的湘西和朴实忠厚、重义轻利的爷爷陶冶了她的心灵,使她具有不同于都市俗气的野朴天真的自然之美,这也注定了她率
期刊
【摘要】舞蹈本身就是一门情感艺术,需要通过人体的姿态和造型彰显出内心所想,将情感融入具体的动作中,将会让其富有生命力。本文将重点分析舞蹈表演活动中的情感表达,结合情感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探索舞蹈表演凸显情感的具体方法,从而赋予舞蹈新的内涵,与欣赏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鳴。  【关键词】舞蹈表演;情感表达;重要性  舞蹈属于人类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能够让人们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交流
期刊
【摘要】数字媒体技术是通过现代计算和通信手段,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使抽象的信息变成可感知、可管理和可交互的一种技术。艺术设计是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于艺术设计中,改变了传统艺术设计的方式,同时也影响了当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数字技术;设计;发展趋势  引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艺术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数字媒体技术在技术设计中
期刊
【摘要】赣剧是江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现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者在本文中详细叙述了赣剧的表演艺术特征、艺术魅力,并且在最后总结出现代人对于赣剧的看法和青年演员该如何去传承和发展赣剧。  【关键词】赣剧表演;艺术;魅力  赣剧是江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现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端于明代的弋阳腔,起源于赣东北地区。明、清两代,以唱高腔为主,后来融合昆曲、乱弹腔诸腔于一体;赣剧的前 身饶河
期刊
【摘要】头饰和发型是化妆造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化妆造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它对于戏曲艺术和现代古装剧中的人物刻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章探讨了戏曲舞台艺术中的发型与头饰及其与人物的关系。  【关键词】戏曲;舞台表演;发型与头饰;艺术探索  头饰就是指佩戴在头上的起到装饰作用的物品。在戏曲和现代古装剧中头饰的种类可谓是千姿百态并且在手工艺制作上堪称精美绝伦。在古代,女子的头饰种类往往多于
期刊
【摘要】京剧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多元文化的冲击,学艺的艰难以及学习成本的提高,京剧传承的文化土壤和生存空间面临一定困境。在如此情况下,京剧的文化价值要远远高于经济价值,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要充分发挥学校、票友协会、群众文化舞台的带动作用,政府搭台,市场辅助,推动京剧艺术的传承发展,振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京剧;传承与发展;京
期刊
【摘要】:近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为民族艺术的生存空间带来了巨大挑战。对于高校舞蹈教育者来说,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实现民族艺术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本文中,探究了民族舞蹈艺术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育;民族舞蹈艺术;传承  当下,我国的民族舞蹈逐渐被人们遗忘,民族舞蹈艺术中文化的传承已经得不到人们的重视,这对传统文化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当下必
期刊
【摘要】舞台艺术实践教学是舞蹈课堂、舞蹈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专业学生舞台实践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力的重要因素,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检验教学成果、培养舞台表演专业学生在表演道路上多方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可以让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将所学知识在舞台上展示出来。  【关键词】舞台表演;舞台实践教学;研究  课堂是舞蹈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之一,是帮助学生将所学另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最为有效
期刊
【摘要】把子功是京剧演员必须具备的唱、念、做、打四功之一。打,即指打把子。把子一作靶子,因演练双方均以对手为敌;也叫刀枪把子,泛指京剧舞台演出时,所用武器道具的统称。如像刀、枪、剑、戟、斧、铖、钩、叉、锐、棍、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弯弓、匕首各种长短、软兵刃都是武戏开打不可缺少的器械。本文主要对把子功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京剧武戏;把子功  把子技艺是根据古代的作战生活,吸收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