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社会的竞争,背负着家长的沉重期望,许多孩子感觉活得很累。因此,学习的厌倦情绪时常困惑着他们。通过调查了解,我发现在初中学生中这种情况不是少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可以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来分析。
主观方面
一、自我压力太大。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仅凭兴趣和爱好很难实现质的飞跃,达到预期目标。但是,压力过大、期望值过高,也容易使事情走向反面。
二、缺乏正确的挫折体验。对困难和挫折缺少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大度。许多学生不允许自己的学习成绩有丝毫的退步,一旦某次或某几次考得不好,便耿耿于怀、备感失落,在挫折面前或者蛮干,或者放弃。
三、没有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有自己的“绝招”是很重要的,而一部分同学缺乏独立性与创造性,只是服从于、依附于老师。
客观方面
—、家庭环境因素。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外出打工,无人管教,周边环境影响,不明是非,乱交朋友造成厌学现象。当今社会一些家庭不稳定,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等。
二、社会环境因素。有些学生认为读书“没有出息”“划不来”。故而产生厌学心理。一些不良场所的诱惑和吸引。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还不能保证中学毕业生人人都能升学,大学毕业生人人都能找到工作。致使一部分学生感到前途渺茫,不愿意学习。
三、外界期望值过高。这一部分学生一般都是原来基础较好、成绩较优秀的,外界对其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有一定精神负担,一旦没取得好成绩,他们就可能会饱受思想压力的折磨而失去学习兴趣,滋长消极情绪。在这些学生中出现厌学现象不是偶然的,一个因素或几个因素都可能使学生在学习考试中出现一连串的不良反应,形成某一阶段的恶性循环,造成部分学生的厌学心理。
帮助孩子克服学习屏障,不能简单地批评指责、武断强迫,应讲究方法。我认为,应采取如下相应的对策。
一、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十分重要。为此,作为学校或班主任应定期召开家长会,班主任也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以不同的方式与家长沟通,使双方的信息及时得到反馈,发现学生有厌学等情绪,教师应及时进行心理引导。作为家长,首先,要营造和睦的家庭环境,尽量避免减少学生心灵上的创伤,因为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强烈的。其次,发现学生有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应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并积极主动地与校方联系。学校、家长应相互配合,建立疏导型的教育方式。根据学生或子女的年龄特点、生理和心理发展情况、兴趣、要求等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启发式引导,绝不能采取强制型的管教方式,但学校对在行为上过于放荡,思想工作又长期失控的个别学生按有关规定给予恰如其分的处分是必要的,也应给学生或子女一些挫折教育,想方设法增强学生或子女抗御精神负担能力,以增强学习信心。
二、正确评价孩子的学习状态。由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应尊重客观事实,不应非理性地要求跨越发展。应正确评估子女学习状况,帮助他们确定既能达到又能不断超越的学习目标,实施梯度发展策略。
三、鼓励孩子克服困难。作为教育者,我们老师必须努力帮学生解开这个心理上的结,要关注每个学生。既要抓住好的学生,更要把重点放在大多数,甚至厌学严重的同学的身上。使那些长期得不到老师学习关注的学生,得到受重视的心理满足,提升自尊,并接受你。方法之一诸如在接手班级后,短时间内,最好三天内记住班级四分之三的学生名字,谁会不在意自己的名字呢?从心理学角度,记住他名字就等于是对他最大的关注和尊重。尤其是那厌学的淘小子们,第一天上课要注意观察谁是淘小子的“领袖”,下课找班任和他的名字对上号,当特别留意学生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并给予鼓励和表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那颗慈母般的爱心,这样的教师一定会得到学生的尊重,使同学们专心致志地听课,以积极的态度,加倍的努力对待学习。只要我们在教学中重视情感教学,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换情,就必然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和热情。情感教育的润滑剂,也是化解厌学心理的良药。
四、部分孩子的厌学情绪,或由学习中的困难派生或源于学习中的“高原现象”。对于学习中的困难,家长应以通俗易懂的事例告诉他们:学习是一种艰苦的思想劳动,需要持久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应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挑战困难,不应气馁和畏缩。学习中的“高原现象”,是指许多孩子虽然经过努力学习,但因进步缓慢、成绩平平所反映出来的焦躁、压抑、厌烦、畏难等情绪信号,家长和老师须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和改变学习方法和策略,尽快从情绪阴影中解脱出来。如果孩子确实在学习中遇到无法逾越的实际性困难,可以告诉他们选择“暂时放弃”,积极积蓄知识和能量,时机成熟再予以克服和解决。这样利于缓解目前的学习压力,抑制厌倦情绪的蔓延。
五、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厌学孩子的显著特点多是自信心欠缺,所以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体验到成功喜悦的机会,帮助他们找回自信。一次工整的作业、一次检测的点滴进步、一次瞬间的灵感……都是孩子树立信心的元素,让孩子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强化自我概念。孩子倾诉和宣泄厌学心理,师长要多倾听、多宽慰、多疏导、多鼓励。
厌学和乐学是对立的统一,只要引导得力,真诚而科学的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考虑,使他们重新对学习产生兴趣、孩子的心境和状态一定能向乐学的方面转化。
主观方面
一、自我压力太大。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仅凭兴趣和爱好很难实现质的飞跃,达到预期目标。但是,压力过大、期望值过高,也容易使事情走向反面。
二、缺乏正确的挫折体验。对困难和挫折缺少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大度。许多学生不允许自己的学习成绩有丝毫的退步,一旦某次或某几次考得不好,便耿耿于怀、备感失落,在挫折面前或者蛮干,或者放弃。
三、没有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有自己的“绝招”是很重要的,而一部分同学缺乏独立性与创造性,只是服从于、依附于老师。
客观方面
—、家庭环境因素。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父母外出打工,无人管教,周边环境影响,不明是非,乱交朋友造成厌学现象。当今社会一些家庭不稳定,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等。
二、社会环境因素。有些学生认为读书“没有出息”“划不来”。故而产生厌学心理。一些不良场所的诱惑和吸引。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还不能保证中学毕业生人人都能升学,大学毕业生人人都能找到工作。致使一部分学生感到前途渺茫,不愿意学习。
三、外界期望值过高。这一部分学生一般都是原来基础较好、成绩较优秀的,外界对其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有一定精神负担,一旦没取得好成绩,他们就可能会饱受思想压力的折磨而失去学习兴趣,滋长消极情绪。在这些学生中出现厌学现象不是偶然的,一个因素或几个因素都可能使学生在学习考试中出现一连串的不良反应,形成某一阶段的恶性循环,造成部分学生的厌学心理。
帮助孩子克服学习屏障,不能简单地批评指责、武断强迫,应讲究方法。我认为,应采取如下相应的对策。
一、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十分重要。为此,作为学校或班主任应定期召开家长会,班主任也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以不同的方式与家长沟通,使双方的信息及时得到反馈,发现学生有厌学等情绪,教师应及时进行心理引导。作为家长,首先,要营造和睦的家庭环境,尽量避免减少学生心灵上的创伤,因为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强烈的。其次,发现学生有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应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并积极主动地与校方联系。学校、家长应相互配合,建立疏导型的教育方式。根据学生或子女的年龄特点、生理和心理发展情况、兴趣、要求等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启发式引导,绝不能采取强制型的管教方式,但学校对在行为上过于放荡,思想工作又长期失控的个别学生按有关规定给予恰如其分的处分是必要的,也应给学生或子女一些挫折教育,想方设法增强学生或子女抗御精神负担能力,以增强学习信心。
二、正确评价孩子的学习状态。由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应尊重客观事实,不应非理性地要求跨越发展。应正确评估子女学习状况,帮助他们确定既能达到又能不断超越的学习目标,实施梯度发展策略。
三、鼓励孩子克服困难。作为教育者,我们老师必须努力帮学生解开这个心理上的结,要关注每个学生。既要抓住好的学生,更要把重点放在大多数,甚至厌学严重的同学的身上。使那些长期得不到老师学习关注的学生,得到受重视的心理满足,提升自尊,并接受你。方法之一诸如在接手班级后,短时间内,最好三天内记住班级四分之三的学生名字,谁会不在意自己的名字呢?从心理学角度,记住他名字就等于是对他最大的关注和尊重。尤其是那厌学的淘小子们,第一天上课要注意观察谁是淘小子的“领袖”,下课找班任和他的名字对上号,当特别留意学生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并给予鼓励和表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那颗慈母般的爱心,这样的教师一定会得到学生的尊重,使同学们专心致志地听课,以积极的态度,加倍的努力对待学习。只要我们在教学中重视情感教学,以情育情,以情引情,以情换情,就必然会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和热情。情感教育的润滑剂,也是化解厌学心理的良药。
四、部分孩子的厌学情绪,或由学习中的困难派生或源于学习中的“高原现象”。对于学习中的困难,家长应以通俗易懂的事例告诉他们:学习是一种艰苦的思想劳动,需要持久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应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挑战困难,不应气馁和畏缩。学习中的“高原现象”,是指许多孩子虽然经过努力学习,但因进步缓慢、成绩平平所反映出来的焦躁、压抑、厌烦、畏难等情绪信号,家长和老师须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和改变学习方法和策略,尽快从情绪阴影中解脱出来。如果孩子确实在学习中遇到无法逾越的实际性困难,可以告诉他们选择“暂时放弃”,积极积蓄知识和能量,时机成熟再予以克服和解决。这样利于缓解目前的学习压力,抑制厌倦情绪的蔓延。
五、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厌学孩子的显著特点多是自信心欠缺,所以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体验到成功喜悦的机会,帮助他们找回自信。一次工整的作业、一次检测的点滴进步、一次瞬间的灵感……都是孩子树立信心的元素,让孩子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强化自我概念。孩子倾诉和宣泄厌学心理,师长要多倾听、多宽慰、多疏导、多鼓励。
厌学和乐学是对立的统一,只要引导得力,真诚而科学的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考虑,使他们重新对学习产生兴趣、孩子的心境和状态一定能向乐学的方面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