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梳理】
一、地方时及其计算
1.地方时及产生原因。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即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因此产生了时间差,偏东的地点时刻早一些。
2.地方时的计算。
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B地的地方时=A地的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若B地位于A地的东侧,计算时取“+”号;若B地位于A地西侧,计算时取“-”号,可概括为“东加西减”)。
二、时区、区时及其计算
1.时区的划分。
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向东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
2.区时及其计算。
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B时区的区时=A时区的区时±两地时区差×1小时。
注:①某地所在时区的计算:(该地经度+7.5°)÷15°,整数部分即为该地的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其所在经度来确定。
②时区差的计算:若两地同属于东时区或同属于西时区,时区差为两地时区数之差;若两地分属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时区差为两地时区数之和。
3.区时与地方时的区别与联系。
一般从日照图上读到的时间均是地方时,一个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时,地方时一定是12时。由于区时从地方时而来,区时即为一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二者关系密切。两个地点的地方时,相差可以是时、分、秒,而两个地点的区时之差只能是整小时。
三、日期界线
1.两条日界线的区别。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时间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
解题思路: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和地理推理能力,解题时关键是要充分利用题干和极视图提供的信息:以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ABC为晨昏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或者极夜现象(这是解题最重要的隐性信息),OE和OF为日期分界线→180°经线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由OF平分晨昏线可知,OF应该为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另一条黑粗线OE则是180°经线。隐性信息被挖掘出来后,试题解答就比较容易了:此时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时间应该是6月22日(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正好与0时所在经线OF组成经线圈。因为OE为180°经线,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及经度分布规律可知太阳直射的经线应为135°W,也就是说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26′N,135°W。最后由135°W地方时为12时可推算出北京时间为6月23日5时。
例2.图2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读图完成(1)~(2)题。
(1)请在图中标注太阳高度为0°、地方时为8点的点M。
(2)图中AB为______________线(晨或昏)。图中D点大约再过______________小时日落。
(3)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___点,图示各点中,与A点地方时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点,比A点早2个小时的点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2.A3.D4.C5.A6.B
7.(1)如下图所示 (2)晨 11 (3)0(或24) H C
一、地方时及其计算
1.地方时及产生原因。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即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比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因此产生了时间差,偏东的地点时刻早一些。
2.地方时的计算。
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B地的地方时=A地的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若B地位于A地的东侧,计算时取“+”号;若B地位于A地西侧,计算时取“-”号,可概括为“东加西减”)。
二、时区、区时及其计算
1.时区的划分。
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向东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
2.区时及其计算。
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B时区的区时=A时区的区时±两地时区差×1小时。
注:①某地所在时区的计算:(该地经度+7.5°)÷15°,整数部分即为该地的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其所在经度来确定。
②时区差的计算:若两地同属于东时区或同属于西时区,时区差为两地时区数之差;若两地分属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时区差为两地时区数之和。
3.区时与地方时的区别与联系。
一般从日照图上读到的时间均是地方时,一个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时,地方时一定是12时。由于区时从地方时而来,区时即为一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二者关系密切。两个地点的地方时,相差可以是时、分、秒,而两个地点的区时之差只能是整小时。
三、日期界线
1.两条日界线的区别。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时间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
解题思路: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地理逻辑思维和地理推理能力,解题时关键是要充分利用题干和极视图提供的信息:以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ABC为晨昏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或者极夜现象(这是解题最重要的隐性信息),OE和OF为日期分界线→180°经线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由OF平分晨昏线可知,OF应该为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另一条黑粗线OE则是180°经线。隐性信息被挖掘出来后,试题解答就比较容易了:此时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时间应该是6月22日(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正好与0时所在经线OF组成经线圈。因为OE为180°经线,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及经度分布规律可知太阳直射的经线应为135°W,也就是说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26′N,135°W。最后由135°W地方时为12时可推算出北京时间为6月23日5时。
例2.图2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读图完成(1)~(2)题。
(1)请在图中标注太阳高度为0°、地方时为8点的点M。
(2)图中AB为______________线(晨或昏)。图中D点大约再过______________小时日落。
(3)A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______点,图示各点中,与A点地方时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点,比A点早2个小时的点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2.A3.D4.C5.A6.B
7.(1)如下图所示 (2)晨 11 (3)0(或24) H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