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推动民族文化事业,东南卫视正在用一个个小目标,践行着大愿景,民族音乐真人秀《天籁之声》便是这些小目标的其中之一。该节目由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宫指导,东南卫视、海峡卫视联合北京天成嘉华文化传媒共同出品。
“将原住民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听着是满满的感动,无限的好听……”《天籁之声》则试图用一种创新思路将专业与通俗、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力求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听盛宴。
与传统综艺节目侧重造星、消费明星不同,《天籁之声》更注重音乐本身,登上这个舞台的歌手作为“天籁之声”的求索者,也是带领人们探访中华民族音乐千年悠悠之梦的引航人。秉承“原创+民族,创新+传承”的节目理念,《天籁之声》以尊重音乐、尊重歌手、尊重工匠精神的立场,最大限度配合歌手的舞台演绎,以保证民族音乐原汁原味的呈现效果。节目自播出以来,收获良好口碑和影响力,得到业界、学术界、媒体和观众等多方面好评。
2017年2月23日,大型民族音乐真人秀《天籁之声》节目研讨会在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宫隆重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副主任肖党荣,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副巡视员任乌晶,东南卫视总监陈加伟,海峡卫视副总监方少勇,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宫副主任陈丹,百集专题纪录片《民族文化之旅》总制片人、北京天成嘉华文化传媒董事长张爽,百集专题纪录片《民族文化之旅》总策划、中国唱片总公司原党委书记赵大新,百集专题纪录片《民族文化之旅》总撰稿、国家民委原经济司巡视员王铁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教授,中国社科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电视节目模式研究专家冷凇,《天籁之声》节目音乐总监谭伊哲,总策划武毅,艺人代表哈雅乐团创始人张全胜,以及来自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等30余家媒体的记者、共50余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与会的嘉宾及学者对《天籁之声》在民族文化传承上的创新与探索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对节目日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深挖广拓,鼓荡更强的文化自信
《天籁之声》是“众声喧哗里内观独步者之一”,“醉梦浮华里清音独奏者之一”,节目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好。可以这样说,《天籁之声》是当前电视综艺节目里,党和国家文艺方针政策的生动实践者之一,已经和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站在了一起,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用自己的行动和探索,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挥洒耕耘。福建东南卫视、海峡卫视与中央电视台同声相和、同频共振,为广播电视贯彻落实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积极而有效的实践,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和示范意义。如果说几年前电视文化节目的出现,是无意识的自发行为,那现在的《天籁之声》和《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就是理论上清醒之后的自觉行动,是贯彻落实中央繁榮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先行者和优秀代表。希望《天籁之声》等优秀传统文化节目,深挖广拓、研究规律、做出特色,用独特的奏鸣,鼓荡起更多更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天籁之声》要承担传播文化的重任
拥有浓郁的民族风格,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强烈的时代气息,我觉得用这三点来概括《天籁之声》还是比较准确的。《天籁之声》节目组的责任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天籁之声》中民族音乐的改编体现了时尚感,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让民族音乐更加易于流传。而接下来,节目还应该担任更重的责任,虽然是一个大众娱乐的节目,但还是承担着传播文化的责任,一定要有文化内涵,要有文化底蕴,向观众传达更加准确、丰富的信息,我觉得《天籁之声》在这个方面还要继续做的更好。
陈加伟:在民族基因中寻找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之一就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提出非常及时。中国有着非常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我们民族最辉煌灿烂的文化都在民族的基因里面。
古人曾说,当文化不自信,价值观不明确的时候,就到民间去找,到民族基因里面去找。《天籁之声》要做的就是把外壳稍微剥开一点儿,让大家看到厚重的民族文化内核。《天籁之声》与其他音乐节目有很大的不同,它非常厚重。有时候台上歌手的很多唱法甚至歌词大家都听不懂,但是却能给观众带来深深的震撼,这就是民族文化的力量。
今天研讨会的一个主要目的也是希望在大家的帮助之下将节目做得更好,让《天籁之声》不仅仅做一季,将来也能继续做下去,通过节目把中国最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展现给全世界。
《天籁之声》是对民族文化传播的
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很敬佩《天籁之声》制作单位的专业素养、职业敏锐和社会担当。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宫作为国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挖掘、整理、研究、展示和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己任,随着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共同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一直是我们民族文化宫积极探索的方向。本次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宫作為主导单位参与《天籁之声》的制作,就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国家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战略,文化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就是把中国的多民族文化运用大众传播手段进行广泛的传播,通过构建好文化自信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天籁之声》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民族文化需要抓住年轻观众
天成嘉华与东南卫视、海峡卫视联合制作的《天籁之声》,是《民族文化之旅》在民族音乐板块上就传承创新的一种探索。民族文化是非常有激情、非常活跃、非常有代表性的,我们希望在向全社会、向世界展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创新的形式和手法,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看到、体会到民族歌曲、民族文化之美。
在《天籁之声》中,新疆的克尔曼老师演唱了一首《青春舞曲》,他将弗拉明戈的元素非常恰当的融入到这首歌里面,既保持了民族歌曲的原汁原味,又以国际视角的审美因素进行了全新的演绎,现场特别有感染力,很多20多岁的年轻人跟着载歌载舞。他们真的喜欢,我觉得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要创新性解决渠道和市场通路问题
在流行文化、娱乐文化占据人们视听的时代,有勇气来做《天籁之声》这样一个貌似不太讨好的事情,而且事实上还做的很讨好,这就说明节目出品单位是很有眼光的。
从大家对《天籁之声》节目的肯定也可以看出,文化寻根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在社会发展形成经济自信之后,培养文化自信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但是如何把它做好呢?互联网时代正在形成一种完全跟过去不同的传播状态、需求状态和价值实现状态,做文化传承的东西很可能投入很大、产出很小,不是因为做的事不对,而是做的方式可能有问题,或者说跟当下的技术线、市场线之间有一些不入轨的东西,就是所谓的渠道中断、渠道失灵、市场失灵的状态。所以节目最大的创新应该体现在如何解决这些失灵、断尾的技术和市场通路的问题上。
作为一档民族音乐真人秀节目,《天籁之声》接下来要解决三大问题:一是如何找到经典与当今大众需求的最大公约数;二是走向世界要解决如何跨越国际文化市场的门槛的问题;三是在网络传播时代,如何用适合网络传播的方式形成我们的传播效应。
《天籁之声》是一档有情怀、有智慧、有价值的节目
看过《天籁之声》我的直觉就是三个“有”,有情怀、有智慧、有价值。
有情怀,《天籁之声》带着一种使命在里面,是发自内心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对民族文化基因传承的珍惜和珍视。
有智慧,第一是它的模式,任务邀约或主题定制的方式,由媒体向歌手下订单。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第二是它的制作,草根和时尚有机结合,把草根、民族的唱法加上了时尚和现代化的包装。
有价值,第一毫无疑问是政治价值,《天籁之声》绝对是高扬主旋律的典范之作,无论是从为人民服务,还是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民族团结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契合点;第二是文化价值,它对当代群众文化的激发,对文化建构也是意义重大的;第三是传媒价值,《天籁之声》开启了一个新的可能性,相信它会带动一批传媒,特别是电视传媒,沿着这样的方向继续探索。
从长远来看,中国丰厚的民族文化,本身就是文化多样性的一个载体,我们自身的文化多样性在未来恰恰是对整个人类文化的创造创新和可持续性的一个保障。《天籁之声》带着传承和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已经开了一个很好的头,期待它后面有更远的路去走,产生更好的效应。
《天籁之声》体现了文化担当
《天籁之声》最重要的就是体现了文化担当。现在电视平台被市场的单一逻辑推动的比较厉害,有时候文化建设、文化建构的逻辑可能在里面起的作用比较小,我觉得《天籁之声》这个节目是当前中国电视界的一股清流,无论是风格、唱法和它体现出来的文化要素,都体现了一种文化担当。
我的建议有三个方面:一是增加一些专业性,加强对现场及细节的解读;二是让差异性变成共享,不同的旋律,共同的情感;三是人格化的包装,要抓到这些少数民族歌手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他们的生活不同,表达情感的方式可能也不一样。
《天籁之声》让音乐类节目走出热闹喧嚣
《天籁之声》自2017年1月26日在东南卫视和海峡卫同步播出以来,收获了非常好的口碑,得到了业界、学术界和观众等多方面的好评,被誉为音乐类节目当中的一股清流。这个节目无论从传承民族音乐、传播民族文化、彰显民族自信的角度,还是节目创新的角度都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
《天籁之声》以不落窠臼的苦心孵化、不忘初心的文化坚守以及不负真心的国际定位打造了一档原创的、民族的、艺术的同时也是世界的综艺节目,真正改变了音乐类节目的创作方法和观众的审美期待,让音乐类节目走出热闹喧嚣。
《天籁之声》是民族音乐沉淀后的爆发
《天籁之声》这个节目出彩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民族问题特别重视,开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民族工作会议上对民族文化发展提出了要求。它是符合中央民族文化,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产物。
很多音乐人一直在苦苦思索,如何将音乐做成世界级的音乐,得到国际认可。所谓的世界音乐就是民族音乐的流通性、传统音乐的现代化。《天籁之声》是一批歌手在研究民族音乐如何发展,沉淀了很长时间后的一次迸发。
打动观众的是作品本身
与近几年一些音乐节目的华丽包装有很大不同,《天籁之声》打动观众不是音乐之外的形式,而是音乐作品的本身。导演在下任务的时候要求歌手通过作品来表现民族的真实形象,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艺术家对于传统音乐的热心与尊重,以及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的精神,他们用充满乡土气味的歌声,表现了各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展现了一种自然美。这些作品为什么成功,就是因为它们突出的表现了各民族的音乐个性。此外,《天籁之声》在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还创新性的融合世界元素,为民族音乐走向世界架起了桥梁。
一切都服务于中国的音乐灵魂
2016年4月,我在美国哈佛中文论坛演讲时提出了一个概念“东魂西技”。我们在传统音乐、民族音乐领域不缺大师,但在流行音乐、现代音乐方面,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想用西方优秀的音乐手法和音乐体系来重新武装我们的传统音乐。回国以后就遇到了《天籁之声》这个平台,所以我才有发挥的空间。在《天籁之声》的音乐改编中,我运用了大量的西方音乐手法,不变的是一切都服务于中国的音乐灵魂。我的另一个想法就是在节目中实现“民族大融合”,像格莱美上碧昂斯用的中东方式,蕾哈娜用的印度元素。民族音乐融合了,那中国音乐走向世界也就能够实现融合了。
将民族文化传承融入节目的血脉
陈加伟先生在这个节目制作之初说过一句话,他说任何一个制作方和媒体,都希望节目有很高的收视率,但是如果说你们能够站在一个民族的角度去分析什么叫民族,民族的基因是什么,民族的基因对于音乐的意义是什么的话,那么你们不要考虑收视率了,大膽做下去。我很感谢东南卫视!
大家一直在讲传承,《天籁之聲》不仅仅在用节目表达传承,其实幕后有着很多这样的故事。一位90后歌手,他在介绍合作伙伴时是这样说的——“这位是我的老师,他当年是摇滚老师,这位是我的学生。此时此刻我站在这里,想通过我们三个人的组合和这首歌的呈现告诉人们什么叫传承。”当时我的眼圈儿红了。这个节目有很多很多的故事,这个节目的影响也刚刚开始,我希望它会越来越好。
向世界传达“来自中国的声音”
哈雅来自于蒙古语“边缘”的意思,他们说为什么不取个成吉思汗这样有力量的名字?第一,我来自于边缘地区,我生活在内蒙古草原,就是一个牧民的孩子,我能做的事情就是跟蒙古文化有关的事情。第二,我觉得好听的民族音乐都处于边缘的状态,边缘并不是什么坏事,有一天当我带着自己的音乐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它就不是边缘了,而是中国音乐的代表。带着这样的愿望,我坚持了十年。直到十年后的今天参加了《天籁之声》,我觉得真正找到了自己的组织和平台。节目组用包容的心态,勤奋的工作态度完成了不同民族的音乐融合。我认为这个节目是真正走在世界前沿,可以拍着胸脯说“这是来自中国的声音”的一档节目。
“将原住民音乐与流行音乐结合,听着是满满的感动,无限的好听……”《天籁之声》则试图用一种创新思路将专业与通俗、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力求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听盛宴。
与传统综艺节目侧重造星、消费明星不同,《天籁之声》更注重音乐本身,登上这个舞台的歌手作为“天籁之声”的求索者,也是带领人们探访中华民族音乐千年悠悠之梦的引航人。秉承“原创+民族,创新+传承”的节目理念,《天籁之声》以尊重音乐、尊重歌手、尊重工匠精神的立场,最大限度配合歌手的舞台演绎,以保证民族音乐原汁原味的呈现效果。节目自播出以来,收获良好口碑和影响力,得到业界、学术界、媒体和观众等多方面好评。
2017年2月23日,大型民族音乐真人秀《天籁之声》节目研讨会在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宫隆重举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监管中心副主任肖党荣,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副巡视员任乌晶,东南卫视总监陈加伟,海峡卫视副总监方少勇,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宫副主任陈丹,百集专题纪录片《民族文化之旅》总制片人、北京天成嘉华文化传媒董事长张爽,百集专题纪录片《民族文化之旅》总策划、中国唱片总公司原党委书记赵大新,百集专题纪录片《民族文化之旅》总撰稿、国家民委原经济司巡视员王铁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教授,中国社科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电视节目模式研究专家冷凇,《天籁之声》节目音乐总监谭伊哲,总策划武毅,艺人代表哈雅乐团创始人张全胜,以及来自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等30余家媒体的记者、共50余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与会的嘉宾及学者对《天籁之声》在民族文化传承上的创新与探索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对节目日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深挖广拓,鼓荡更强的文化自信
《天籁之声》是“众声喧哗里内观独步者之一”,“醉梦浮华里清音独奏者之一”,节目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好。可以这样说,《天籁之声》是当前电视综艺节目里,党和国家文艺方针政策的生动实践者之一,已经和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站在了一起,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用自己的行动和探索,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挥洒耕耘。福建东南卫视、海峡卫视与中央电视台同声相和、同频共振,为广播电视贯彻落实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积极而有效的实践,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和示范意义。如果说几年前电视文化节目的出现,是无意识的自发行为,那现在的《天籁之声》和《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就是理论上清醒之后的自觉行动,是贯彻落实中央繁榮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先行者和优秀代表。希望《天籁之声》等优秀传统文化节目,深挖广拓、研究规律、做出特色,用独特的奏鸣,鼓荡起更多更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天籁之声》要承担传播文化的重任
拥有浓郁的民族风格,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强烈的时代气息,我觉得用这三点来概括《天籁之声》还是比较准确的。《天籁之声》节目组的责任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天籁之声》中民族音乐的改编体现了时尚感,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让民族音乐更加易于流传。而接下来,节目还应该担任更重的责任,虽然是一个大众娱乐的节目,但还是承担着传播文化的责任,一定要有文化内涵,要有文化底蕴,向观众传达更加准确、丰富的信息,我觉得《天籁之声》在这个方面还要继续做的更好。
陈加伟:在民族基因中寻找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之一就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提出非常及时。中国有着非常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我们民族最辉煌灿烂的文化都在民族的基因里面。
古人曾说,当文化不自信,价值观不明确的时候,就到民间去找,到民族基因里面去找。《天籁之声》要做的就是把外壳稍微剥开一点儿,让大家看到厚重的民族文化内核。《天籁之声》与其他音乐节目有很大的不同,它非常厚重。有时候台上歌手的很多唱法甚至歌词大家都听不懂,但是却能给观众带来深深的震撼,这就是民族文化的力量。
今天研讨会的一个主要目的也是希望在大家的帮助之下将节目做得更好,让《天籁之声》不仅仅做一季,将来也能继续做下去,通过节目把中国最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展现给全世界。
《天籁之声》是对民族文化传播的
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很敬佩《天籁之声》制作单位的专业素养、职业敏锐和社会担当。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宫作为国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挖掘、整理、研究、展示和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己任,随着国家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共同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一直是我们民族文化宫积极探索的方向。本次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宫作為主导单位参与《天籁之声》的制作,就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国家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战略,文化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就是把中国的多民族文化运用大众传播手段进行广泛的传播,通过构建好文化自信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天籁之声》无疑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民族文化需要抓住年轻观众
天成嘉华与东南卫视、海峡卫视联合制作的《天籁之声》,是《民族文化之旅》在民族音乐板块上就传承创新的一种探索。民族文化是非常有激情、非常活跃、非常有代表性的,我们希望在向全社会、向世界展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创新的形式和手法,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看到、体会到民族歌曲、民族文化之美。
在《天籁之声》中,新疆的克尔曼老师演唱了一首《青春舞曲》,他将弗拉明戈的元素非常恰当的融入到这首歌里面,既保持了民族歌曲的原汁原味,又以国际视角的审美因素进行了全新的演绎,现场特别有感染力,很多20多岁的年轻人跟着载歌载舞。他们真的喜欢,我觉得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要创新性解决渠道和市场通路问题
在流行文化、娱乐文化占据人们视听的时代,有勇气来做《天籁之声》这样一个貌似不太讨好的事情,而且事实上还做的很讨好,这就说明节目出品单位是很有眼光的。
从大家对《天籁之声》节目的肯定也可以看出,文化寻根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在社会发展形成经济自信之后,培养文化自信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但是如何把它做好呢?互联网时代正在形成一种完全跟过去不同的传播状态、需求状态和价值实现状态,做文化传承的东西很可能投入很大、产出很小,不是因为做的事不对,而是做的方式可能有问题,或者说跟当下的技术线、市场线之间有一些不入轨的东西,就是所谓的渠道中断、渠道失灵、市场失灵的状态。所以节目最大的创新应该体现在如何解决这些失灵、断尾的技术和市场通路的问题上。
作为一档民族音乐真人秀节目,《天籁之声》接下来要解决三大问题:一是如何找到经典与当今大众需求的最大公约数;二是走向世界要解决如何跨越国际文化市场的门槛的问题;三是在网络传播时代,如何用适合网络传播的方式形成我们的传播效应。
《天籁之声》是一档有情怀、有智慧、有价值的节目
看过《天籁之声》我的直觉就是三个“有”,有情怀、有智慧、有价值。
有情怀,《天籁之声》带着一种使命在里面,是发自内心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对民族文化基因传承的珍惜和珍视。
有智慧,第一是它的模式,任务邀约或主题定制的方式,由媒体向歌手下订单。这是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第二是它的制作,草根和时尚有机结合,把草根、民族的唱法加上了时尚和现代化的包装。
有价值,第一毫无疑问是政治价值,《天籁之声》绝对是高扬主旋律的典范之作,无论是从为人民服务,还是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民族团结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契合点;第二是文化价值,它对当代群众文化的激发,对文化建构也是意义重大的;第三是传媒价值,《天籁之声》开启了一个新的可能性,相信它会带动一批传媒,特别是电视传媒,沿着这样的方向继续探索。
从长远来看,中国丰厚的民族文化,本身就是文化多样性的一个载体,我们自身的文化多样性在未来恰恰是对整个人类文化的创造创新和可持续性的一个保障。《天籁之声》带着传承和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已经开了一个很好的头,期待它后面有更远的路去走,产生更好的效应。
《天籁之声》体现了文化担当
《天籁之声》最重要的就是体现了文化担当。现在电视平台被市场的单一逻辑推动的比较厉害,有时候文化建设、文化建构的逻辑可能在里面起的作用比较小,我觉得《天籁之声》这个节目是当前中国电视界的一股清流,无论是风格、唱法和它体现出来的文化要素,都体现了一种文化担当。
我的建议有三个方面:一是增加一些专业性,加强对现场及细节的解读;二是让差异性变成共享,不同的旋律,共同的情感;三是人格化的包装,要抓到这些少数民族歌手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他们的生活不同,表达情感的方式可能也不一样。
《天籁之声》让音乐类节目走出热闹喧嚣
《天籁之声》自2017年1月26日在东南卫视和海峡卫同步播出以来,收获了非常好的口碑,得到了业界、学术界和观众等多方面的好评,被誉为音乐类节目当中的一股清流。这个节目无论从传承民族音乐、传播民族文化、彰显民族自信的角度,还是节目创新的角度都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
《天籁之声》以不落窠臼的苦心孵化、不忘初心的文化坚守以及不负真心的国际定位打造了一档原创的、民族的、艺术的同时也是世界的综艺节目,真正改变了音乐类节目的创作方法和观众的审美期待,让音乐类节目走出热闹喧嚣。
《天籁之声》是民族音乐沉淀后的爆发
《天籁之声》这个节目出彩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民族问题特别重视,开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民族工作会议上对民族文化发展提出了要求。它是符合中央民族文化,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产物。
很多音乐人一直在苦苦思索,如何将音乐做成世界级的音乐,得到国际认可。所谓的世界音乐就是民族音乐的流通性、传统音乐的现代化。《天籁之声》是一批歌手在研究民族音乐如何发展,沉淀了很长时间后的一次迸发。
打动观众的是作品本身
与近几年一些音乐节目的华丽包装有很大不同,《天籁之声》打动观众不是音乐之外的形式,而是音乐作品的本身。导演在下任务的时候要求歌手通过作品来表现民族的真实形象,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艺术家对于传统音乐的热心与尊重,以及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的精神,他们用充满乡土气味的歌声,表现了各民族文化的原真性,展现了一种自然美。这些作品为什么成功,就是因为它们突出的表现了各民族的音乐个性。此外,《天籁之声》在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还创新性的融合世界元素,为民族音乐走向世界架起了桥梁。
一切都服务于中国的音乐灵魂
2016年4月,我在美国哈佛中文论坛演讲时提出了一个概念“东魂西技”。我们在传统音乐、民族音乐领域不缺大师,但在流行音乐、现代音乐方面,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想用西方优秀的音乐手法和音乐体系来重新武装我们的传统音乐。回国以后就遇到了《天籁之声》这个平台,所以我才有发挥的空间。在《天籁之声》的音乐改编中,我运用了大量的西方音乐手法,不变的是一切都服务于中国的音乐灵魂。我的另一个想法就是在节目中实现“民族大融合”,像格莱美上碧昂斯用的中东方式,蕾哈娜用的印度元素。民族音乐融合了,那中国音乐走向世界也就能够实现融合了。
将民族文化传承融入节目的血脉
陈加伟先生在这个节目制作之初说过一句话,他说任何一个制作方和媒体,都希望节目有很高的收视率,但是如果说你们能够站在一个民族的角度去分析什么叫民族,民族的基因是什么,民族的基因对于音乐的意义是什么的话,那么你们不要考虑收视率了,大膽做下去。我很感谢东南卫视!
大家一直在讲传承,《天籁之聲》不仅仅在用节目表达传承,其实幕后有着很多这样的故事。一位90后歌手,他在介绍合作伙伴时是这样说的——“这位是我的老师,他当年是摇滚老师,这位是我的学生。此时此刻我站在这里,想通过我们三个人的组合和这首歌的呈现告诉人们什么叫传承。”当时我的眼圈儿红了。这个节目有很多很多的故事,这个节目的影响也刚刚开始,我希望它会越来越好。
向世界传达“来自中国的声音”
哈雅来自于蒙古语“边缘”的意思,他们说为什么不取个成吉思汗这样有力量的名字?第一,我来自于边缘地区,我生活在内蒙古草原,就是一个牧民的孩子,我能做的事情就是跟蒙古文化有关的事情。第二,我觉得好听的民族音乐都处于边缘的状态,边缘并不是什么坏事,有一天当我带着自己的音乐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它就不是边缘了,而是中国音乐的代表。带着这样的愿望,我坚持了十年。直到十年后的今天参加了《天籁之声》,我觉得真正找到了自己的组织和平台。节目组用包容的心态,勤奋的工作态度完成了不同民族的音乐融合。我认为这个节目是真正走在世界前沿,可以拍着胸脯说“这是来自中国的声音”的一档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