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益气活血方为主方,4周为以一疗程口服;结果:所有39例中,治愈30例(76.9%),好转7例(17.9%),无效2例(5.1%),总有效率为94.9%。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病;益气活血方
消化性溃疡病(Peptic Ulcer Disease PUD)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消化科疾病之一,属于中医“胃脘痛”、“吞酸”、“嘈杂”等范畴,现已统称为“胃疡”。有流行病学统计,人群中消化性溃疡的患病率为5%-10%1。应用益气活血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病,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实验共39名患者,均来自苏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科门诊,均经电子胃镜明确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病。其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24-64岁,平均42.4岁;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2例,复合型溃疡4例。
2、治疗方法
首先,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者均先行常规根除HP治疗。
HP根除疗程结束后予以益气活血方(炙黄芪30g、桂枝10g、炒白芍20g、生蒲黄10g、五灵脂10g、乳香3g、铁树叶30g、炙甘草6g)为基础方每日1剂,连服4周。
3、疗效标准
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于2011年在天津审定的《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
临床治愈:症状全部消失,溃疡疤痕愈合或无痕迹愈合,Hp根除。显效:主要症状消失,溃疡达愈合期(H2),Hp根除。
有效:症状有所减轻,溃疡达愈合期(H1),Hp减少(由+++变为+)。无效:症状、内镜及却检查均无好转者。
4、治疗结果
疗程结束后,予以上述疗效标准判定,所有39例中,治愈30例(76.9%),好转7例(17.9%),无效2例(5.1%),总有效率为94.9%。
5、 治疗前后消化性溃疡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统计结果
6、讨论
6.1 病因病机方面 胃疡病的发生,脾胃虚弱是根本,胃络瘀阻是关键。外邪犯胃、饮食伤胃及情志不畅等,均可导致脾胃气机阻滞,影响气机运行,不通则痛;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六淫之邪气等侵犯脾胃,必致脾胃之气受损,运化水谷精微之力减弱,脾胃失于濡养,不荣则痛;又胃疡之病易反复发作,日久病邪入络、入血,导致瘀停胃络,脉络阻滞,不通则痛。
6.2 用药方面 本病属本虚标实证,治疗关键在于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故以益气活血方为主,健脾益气和中,活血化瘀通络。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健脾胃以治本为君,桂枝、白芍、蒲黄及五灵脂通阳气、活血化瘀为臣,乳香、铁树叶加强活血化瘀功效为佐,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兼之合桂枝“辛甘化阳”,合白芍“酸甘化阴”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之功效。对于方中药物,已有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方中主要成分黄芪中含有多种抗菌有效成分,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且使血中IgM、IgG、IgA均增加,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增强胃黏膜的黏液屏障抗病能力,大大的提高了抗Hp的功效3;白芍则能改变Hp生存的微环境,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作用,能减少炎性渗出,从而促进病变黏膜组织的修复;五灵脂则能抑制胃酸分泌、改善胃黏膜血流,并且有清除自由基、抗炎等作用4;梅武轩,曾常春5采用OCT技术对乙酸胃溃疡大鼠的再生黏膜进行观察后发现,乳香提取物能提高溃疡再生黏膜结构成熟度,从而提高溃疡愈合质量。
因此,应用益气活血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病也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子敬.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内科,2009(6):925—92.
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2,17(3):177-180.
3张宏.黄芪注射液治疗消化性溃疡【J】.医药论坛杂志,2005,26(14):78.
4郭金伟.益气活血方对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影响.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3):361-363.
5梅武轩,曾常春. 乳香提取物对大鼠乙酸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研究.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0(5):478-479.
作者简介:
俞欢(1988-),女,苏州人,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脾胃临床研究。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病;益气活血方
消化性溃疡病(Peptic Ulcer Disease PUD)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消化科疾病之一,属于中医“胃脘痛”、“吞酸”、“嘈杂”等范畴,现已统称为“胃疡”。有流行病学统计,人群中消化性溃疡的患病率为5%-10%1。应用益气活血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病,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实验共39名患者,均来自苏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科门诊,均经电子胃镜明确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病。其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24-64岁,平均42.4岁;胃溃疡1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2例,复合型溃疡4例。
2、治疗方法
首先,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者均先行常规根除HP治疗。
HP根除疗程结束后予以益气活血方(炙黄芪30g、桂枝10g、炒白芍20g、生蒲黄10g、五灵脂10g、乳香3g、铁树叶30g、炙甘草6g)为基础方每日1剂,连服4周。
3、疗效标准
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于2011年在天津审定的《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
临床治愈:症状全部消失,溃疡疤痕愈合或无痕迹愈合,Hp根除。显效:主要症状消失,溃疡达愈合期(H2),Hp根除。
有效:症状有所减轻,溃疡达愈合期(H1),Hp减少(由+++变为+)。无效:症状、内镜及却检查均无好转者。
4、治疗结果
疗程结束后,予以上述疗效标准判定,所有39例中,治愈30例(76.9%),好转7例(17.9%),无效2例(5.1%),总有效率为94.9%。
5、 治疗前后消化性溃疡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统计结果
6、讨论
6.1 病因病机方面 胃疡病的发生,脾胃虚弱是根本,胃络瘀阻是关键。外邪犯胃、饮食伤胃及情志不畅等,均可导致脾胃气机阻滞,影响气机运行,不通则痛;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六淫之邪气等侵犯脾胃,必致脾胃之气受损,运化水谷精微之力减弱,脾胃失于濡养,不荣则痛;又胃疡之病易反复发作,日久病邪入络、入血,导致瘀停胃络,脉络阻滞,不通则痛。
6.2 用药方面 本病属本虚标实证,治疗关键在于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故以益气活血方为主,健脾益气和中,活血化瘀通络。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健脾胃以治本为君,桂枝、白芍、蒲黄及五灵脂通阳气、活血化瘀为臣,乳香、铁树叶加强活血化瘀功效为佐,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兼之合桂枝“辛甘化阳”,合白芍“酸甘化阴”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之功效。对于方中药物,已有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方中主要成分黄芪中含有多种抗菌有效成分,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且使血中IgM、IgG、IgA均增加,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增强胃黏膜的黏液屏障抗病能力,大大的提高了抗Hp的功效3;白芍则能改变Hp生存的微环境,对幽门螺杆菌有抑制作用,能减少炎性渗出,从而促进病变黏膜组织的修复;五灵脂则能抑制胃酸分泌、改善胃黏膜血流,并且有清除自由基、抗炎等作用4;梅武轩,曾常春5采用OCT技术对乙酸胃溃疡大鼠的再生黏膜进行观察后发现,乳香提取物能提高溃疡再生黏膜结构成熟度,从而提高溃疡愈合质量。
因此,应用益气活血方治疗消化性溃疡病也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子敬.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内科,2009(6):925—92.
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2,17(3):177-180.
3张宏.黄芪注射液治疗消化性溃疡【J】.医药论坛杂志,2005,26(14):78.
4郭金伟.益气活血方对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影响.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3):361-363.
5梅武轩,曾常春. 乳香提取物对大鼠乙酸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研究.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0(5):478-479.
作者简介:
俞欢(1988-),女,苏州人,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脾胃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