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下书生咏

来源 :中学生百科·文综理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hf_l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晋时“东山再起”的主人公,创造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的谢安,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其家族是流寓江东的北方世家大族。他年过40才出来当官。“洛下书生咏”就是说的谢安会用洛阳腔调念书吟诗的事。
  本来,用洛阳腔读诗没有什么了不起,但这事发生在谢安身上,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谢安是当时的大名人,其地位和今天追星族热捧的当红明星没有两样,一举一动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史书上记载“(谢)安能作洛下书生咏,而少有鼻疾,语音浊。后名流多学其咏,弗能及,手掩鼻而吟焉。”谢安患有鼻炎,估计比较严重,说不定长了鼻息肉,发音的时候鼻音重浊,给人造成一种傲慢和不屑一顾的错觉,这倒很符合谢安的名士风度,
  一时间谢安的发音,引得当时的江南名士纷纷效仿。
  而这些所谓的名士无论怎么模仿,都发不出和谢安一样的浑浊的鼻音,万般无奈之下,有人竟捏着鼻子读书,一时,很多读书人心甘情愿成了模仿谢安的奴隶,他们迷失在“洛下书生咏”的鼻音之中,自以为高雅。
  一次,桓温请谢安和王坦之赴宴。实际上是想除掉他们,以扫平他夺权道路上的障碍。王坦之早有预感。吓得要命,问谢安如果桓温带武士设下埋伏怎么办,谢安却神情镇定。要他不要多想。
  二人落座之后,王坦之更是紧张,以至于汗水湿衣了。谢安走上台阶。看了看四周的带刀武士,说:“我听说有道之臣,派兵安守四方,可您为什么将这些人安排在这里呢!”一番话说得桓温有些尴尬,接着谢安擤了擤鼻子,用标准的洛阳音朗诵起嵇康的《赠秀才人军诗》:“浩浩洪流,带我邦畿。萋萋绿林。奋荣扬晖……”,如此高贵的鼻音浓重的洛阳话一开腔,桓温被彻底震住了,挥退了埋伏的刀斧手,并与谢安畅饮一场。虽然“洛下书生咏”不是桓温不杀谢安的主要原因,但不得不承认谢安的“洛下书生咏”当时确实起到了化解杀气的作用。后来桓温死了,谢安掌权,“洛下书生咏”的名气更大。简直成了“官方语言”。只有画家顾恺之对这种语言潮流不感兴趣,有人曾请他作“洛下书生咏”。他讥讽说:“我为什么要学这种‘老婢声’!”“婢”有轻贱之意,据说是谢安远不如桓温以前重顾恺之,看来,顾恺之并不是真看不起“洛生咏”,不过是发泄对谢安的不满罢了。
  后世文人对谢安的风流气度一直十分仰慕。李白就是一位铁杆“谢迷”,他曾多次重踏谢安的足迹,缅怀谢安,并在诗中表达对谢安的钦佩。如“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今人考证出我国古代以洛阳音为标准音,按专家的说法,此普通话已经有四千多年悠久的历史,为了让今天的读者感同身受,专家还专门选出两句唐诗作示范,“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果用古代普通话读,发音应该是“将则蒙虐广,捏节底尚爽”了,这无疑是一件很有想象力的事情。
  
  编辑 李章
其他文献
近几年,随着农村大批青壮劳动力外出,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以老人和妇女为主。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影响了农业新技术的有效推广,导致施肥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90%左右的土壤依赖于化肥提高肥力。化肥特别是不合格化肥的大量使用,破坏了土壤环境,导致作物根部病害如根腐病、茎基腐病、枯萎病等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呈现越防越难防的现象。本文以改善土壤环境为切入点,重点阐述改善土壤环境的方式方法。  一、作物
有一天,我翻开一个笔记本时,发现了里面夹有一小撮头发。这撮头发被整齐地贴在笔记本的一页上。这一撮头发是金黄色的,细细的,短短的,摸上去还十分柔软。我想:这是谁的头发呢?于是我跑去问妈妈。妈妈笑着说:“这是你刚出生一百天的胎发啊!”我又问:“为什么这头发和我现在的头发完全不同呢?”妈妈说:“傻孩子,你现在长大了啊,现在的头发和胎发当然不一样啦。”  这一撮胎发对我和家人来说,可宝贵了。你可能会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