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大理州12县(市)发生登革热传播风险,为大理州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以应对可能发生来势凶猛的登革热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07/08分别对全州12县(市)县城城区居民区、特殊场所伊蚊幼虫调查。居民区调查:每个县将县城城区按照东、南、西、北、中划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随机抽取50户作为调查对象,检查每户家中的暂时性积水和永久性积水中的伊蚊幼虫,并吸出所有4龄伊蚊幼虫进行鉴定,计算房屋指数、容器指数、布雷图指数;特殊场所调查:选择城区公园绿地2个、废旧物品回收站不少于10个、轮胎收购站不少于20个和医院2个,开展伊蚊幼虫调查,公园绿地户数折算按每30 m~2折算为1户,计算容器指数、布雷图指数。结果大理州12县市共调查居民区3 014户,仅在洱源县5户5个容器内发现有白纹伊蚊幼虫,其余11县市的居民户均未发现伊蚊幼虫,洱源县居民区除县城中部未捕到白纹伊蚊幼虫外,其余东南西北4个方位均捕到白纹伊蚊幼虫,最高布雷图指数在为4。全州12县市共调查特殊场所274 560 m~2,折合户数9 152户,积水容器9 705个,仅在洱源县的1户1个容器、漾濞县的1户1个容器内发现有白纹伊蚊幼虫,发现白纹伊蚊幼虫的场所均为汽修和轮胎,其余的特殊场所均未发现伊蚊幼虫,洱源县特殊场所最高布雷图指数为5;漾濞县特殊场所最高为6.25。结论大理州暂未发现埃及伊蚊,仅在局部发现少数白纹伊蚊,且密度低,目前各县市城区发生登革热的风险相对较低,但埃及伊蚊在云南的入侵和扩散到大理州的形势十分严峻,登革热是一种传播极易实现的急性蚊媒传染病,需加强监测,以应对可能发生来势凶猛的登革热疫情。县城边缘、汽修和废旧轮胎是白纹伊蚊最适宜孳生环境,为防蚊灭蚊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