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员个人品牌与媒介作用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20425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图书馆员不善于表现自我、不善于与媒介交流的现状,提出图书馆员应树立个人品牌,尽力与各种媒介接触、沟通和交流。
  关键词:个人品牌 媒介
  
  默默无闻的图书馆员
  一个学校有名师,一个医院有名医。而放眼整个图书馆系统,却缺乏一位著名的图书馆员。即便是国家图书馆馆长,普通大众对于前任馆长任继愈都知之甚少,现任馆长詹瑞福更是不闻其名。多年以来,图书馆员们总是习惯于大幕之后,习惯于灯光之外,习惯于默默无闻。
  据刘兹恒、高丹对《人民日报》近60年来关于图书馆报道的统计分析,从1949年到2006年,《人民日报》仅有11条针对图书馆员的报道。其中,有4条是关于国家图书馆馆长的报道,另有4条是表扬普通图书馆员爱岗敬业的报道。60年,2万多个日子,每天几十上百条新闻报道,而关于图书馆员的仅仅11条,微乎其微,基本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这个比例相对其他行业的从业人员而言,数量显然偏少。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笔者认为是以下两点:第一,图书馆员缺乏个人品牌意识;第二,图书馆员缺乏与媒介主动沟通的意愿和能力。
  图书馆员的个人品牌
  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发展经过了三个时期:全球化1.0时期,推动的力量来自国家;全球化2.0时期,推动的力量来自企业;全球化3.0时期,推动的力量来自个人。美国管理学者华德士也指出:“新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所谓个人品牌,就是指以个人名字为主要标志,让个体的价值被认知。要想推动个人成功,要想拥有和谐愉快的生活,每个人都需要像那些明星一样,建立起自己鲜明个性的“个人品牌”,让大家都真正理解并完全认可,只有这样,才能拥有持续发展的事业。新东方的俞敏洪在其博文“品牌如人”中,曾经提到:“教育品牌的成立需要有教育品牌一批重要人物出现。比如我们对厦门大学的关注是因为易中天在厦门大学,而北师大的知名度提升是和于丹有很大的关系。这意味着什么?教育机构对于品牌人物的塑造比教育本身品牌的塑造还要更加的重要。”同为文化事业机构,图书馆界完全可以借鉴于此。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尽力培养出一批卓越的图书馆员个人品牌,吸引公众注意力,是提升行业地位,改变图书馆员社会形象的最好途径。
  馆长是图书馆的第一品牌。作为国家图书馆馆长,他代表着图书馆界的第一品牌。而每个公共图书馆馆长,或每个高校图书馆馆长,则代表着本地区、本学校图书馆第一品牌。对于每个馆长而言,打造好个人品牌,不仅有助于个人专业的发展,也更能推动整个图书馆的全面和谐发展,展示图书馆在某地区或某高校中的风采。没有品牌的馆长,一个图书馆就没有闪亮的中心点,没有立足的身份和地位。
  学科馆员制度为普通图书馆员创建个人品牌提供了重要途径。并不一定只有知名或著名人士才能被视为一种品牌。任何一个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可以被看成是在试图创立自己的品牌。当普通图书馆员将工作当做事业经营的时候,个人品牌能够得以建立。在当前的工作环境中,图书馆传统的角色如采访、编目等已经让位于学科馆员。学科馆员工作是一项开创性事业,个人因素比较重,在最早开展学科馆员工作的清华大学图书馆曾总结:“每位学科馆员的工作方式都有区别,因为不同学科的文献需求、研究方法、文献资源的保障性情况、教师的信息素养等都有不同,而每位学科馆员的性格、思路、社交方式也有所不同。”(《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工作新思路和新举措》)在笔者看来,学科馆员意味着比较个人的、能够个性化的服务,适合个人品牌的推广。因为个人品牌最大的亮点是差异化。
  中科院的初景利在《试论新一代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中指出:学科馆员是“善于运用营销策略的市场营销专家。如果把图书馆的到馆服务喻为店铺销售,那么,学科馆员的服务就是人员推销(personal marketing)。世界上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没有一个不讲求人员推销,不重视人员推销。人员推销的魅力不是店铺销售所能比拟的。”个人品牌理论正是营销学的内容。
  图书馆员个人品牌与媒介
  品牌的建立需要别人的认知来完成,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吸引公众注意力。而媒介则是获取公众注意力的主要途径。
  图书馆员个人品牌与传统印刷媒介。这是我们提到媒介时最容易想到的,比如报纸、期刊等。通常图书馆作宣传第一想到的便是传统印刷媒介,但由于各种原因,侧重图书馆集体形象的居多,并不怎么注重个人品牌的宣传。随着图书馆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举措,在某些地区已出现较高知名度的图书馆界人士。笔者认为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在百度百科中搜索吴建中,其“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的身份排在“上海市图书馆行业协会会长”之前。吴建中博士在报纸、杂志上出现得比较多(指作为报道人物出现,而不是作者)。
  普通图书馆员在发行量大的报纸杂志上出现的可能性显然要小些,但争取在地区性的媒介上出现是完全可行的,比如地方性报刊,或者校报、校刊等,但多年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无名工作,要转变观念尚需一定时间。不过,形势已经越来越要求我们向这个方向改变。
  图书馆员与传统电子媒介。传统电子媒介包括电影、电视、广播等,这是图书馆员最不常利用的媒介,但我们应该看到这类媒介有着比印刷媒介更为广阔的传播效应。上文中提到的于丹、易中天正是通过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吸引了全国人民的注意,形成自己强大的个人品牌,让自己的课堂从校园走向了天下。
  图书馆员的工作性质就其信息存贮、检索、传递、评估、使用而言,是任何组织、任何个人都需要的,应该具备像《百家讲坛》一样的普及性要素。不过,目前我们还没有一个这样的榜样。
  关于电影形象,似乎距图书馆员的理想更加遥远。不过在论文《电影中的图书馆与图书馆员形象研究》中,作者对图书馆和图书馆员出现在电影中作了统计,写道:“以图书馆这一社会机构和图书馆员这一社会职业的性质和现实的特征为基础进行艺术加工,电影中的图书馆与图书馆员形象渐趋成型,它们反映着也影响着大众的观念。电影中的图书馆主要体现为人类的精神家园、信息中心、爱情滋生地或作案场所。电影中刻画的图书馆员形象大多为女性,而且眼镜成为图书馆员最主要的身份标签。”对于图书馆员在电影中的形象并不甚满意,不过作者提出“作为图书馆人应在观影之余审视自身的社会身份,善者而从,不善而改。”而在老槐谈到电影《周渔的火车》里感到“省城的图书馆员,还兼诗人,在争夺周渔感情的竞争中斗不过外地小县城的兽医(注意,不是医生),这可能从一方面说明了,……图书馆员的社会地位、形象,到了何等不堪忍受的地步”,觉得“没有多少娱乐媒体了解图书馆员的生活”。电影中的图书馆员形象也多少代表了一般民众对这一行业从业者的定位。我们固然可以说是误解与误读,但至少我们得承认,我们没有与这些媒体交流的意愿与行为。
  图书馆员与新兴数字媒介。新兴数字媒介主要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媒介。这是图书馆员最应该运用也是目前运用得最好的媒介。进入21世纪,许多人已经有意无意地通过网络,塑造了高知名度的个人品牌。建个人网站、进BBS论坛、开个人博客、利用IM(网络即时通信)等各种方式,图书馆员可以实现针对特定范围的知名度。目前,最普遍的是开个人博客。个人博客作为网络日志,最能代表个人特质,相对于以前的媒介,它更加自由,发表没有任何门槛。仅在图林博客圈里,目前就有几千人,数量已经相当可观。如果综合其他途径的博客,可以肯定个人图书馆员博客更是庞大。在目前图书馆员的博客中,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形成一定名气。但是,我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图书馆员博客的非公众性,基本上都是在圈内的影响,没有人特意为自己扩大到圈外、扩大到普通大众,这并不有助于图书馆员社会形象的提升。博客应该是个人品牌推销的第一选择。笔者认为,即便是普通图书馆员,建立一个博客,面向自己可能的用户,塑造一个持续稳定的个人形象,也是必要而可行的。新兴的数字媒介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希望。
  总之,笔者认为图书馆员的个人品牌是顺应时代和形势的需求,而与媒介的合作是必需的途径。让我们顺势而为、尽力而为,并且为了有名而为。对传统的图书馆员而言,这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事情,也许,正是由于多年来我们太故步于自己的小圈子,我们需要矫枉过正,让我们努力冲出高墙,与社会更加密切地接触,更加自信而高调地展示我们的存在!
  参考文献:
  1.刘兹恒、高丹:《新闻媒体中的图书馆形象——对〈人民日报〉近60年来关于图书馆报道的统计分析》,《图书馆论坛》,2009(4)。
  2.张立菊:《电影中的图书馆与图书馆员形象研究》,《图书馆建设》,2008(6)。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图书馆彭州部)
  N
其他文献
副刊,是我国报纸的传统特色,它使报纸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新闻纸,而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更加多样的形式,强化了报纸传播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上世纪20年代,以北京《晨报》“副镌”为代表的副刊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名噪一时。  时至今日,副刊似乎已是风光不再,好的副刊也只能是“遥想当年”。有的传统副刊还固守着几十年的报纸模式“倚老卖老”,一味地恪守着散文、小说、诗歌、评论四大板块为办报模式,就如守旧的老
近几年我国外贸增长遇到瓶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出口产品遭遇欧美发达国家日益强势的非关税壁垒抵制.因此,为我国日益严峻的出口危机寻求破解非关税壁垒的方法,已经
新闻角度是新闻记者在采访和写作中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切入点。由于对事实的理解和认识不同,不同报道主体所选择的采写角度也不同。当代著名记者艾丰把选择新闻角度比喻为“挖矿”。他说:“新闻价值在事实内蕴藏是不均匀的,有各种不同的矿床,选择好的角度,就是为了便于记者更迅速、更顺利地开采这些价值,更准确、更鲜明地表现这些价值。”新闻心理学指出,越是新鲜的新闻,越能激发人们的好奇和愉悦心理。越能反映事
DV报道作为一种全新的记录和采集方式,以其平民的视角,原生态反映了基层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在电视屏幕上一经出现,就受到广大市民的关注和欢迎。但是经历了短暂的繁荣之后,不少此类报道受人诟病,从事这类工作的通讯员也开始大量流失。究竟是何原因造成如此局面,作为媒体工作者,面对如此困境又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有效遏制这一局面,使DV报道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呢?  庸俗化内容误导对社会的认知  新闻媒体的主要职
这些年,为满足地方广播电视媒体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众多地方高校竞相开办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但从目前的就业状况来看,该专业为数不少的毕业生无处就业,即使就业的,多数也无法从事与专业对口的工作。这其中有就业大环境不景气的客观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学生的个人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主观原因。种种舆论因此接踵而来,反映的主要内容就是“学新闻的学生‘学无所长’”“只能说不能写、不能拍”、“不适合广电媒体的需要”等。
在新世纪,国际音乐教育以坚持多元文化发展和注重保留不同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为主要特征。我国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是人民音乐才智的结晶,是凝聚着民族精神的宝贵文化财富,是创造、发展我国未来音乐的参照系,亦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教材。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如何更好地继承、弘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如何促进我国音乐教育与时俱进、与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同步,是新时期音乐教育者应审慎思考和高度重视的问题。  中国民族传
摘要:余华的小说风格,经历了几次较大的转变。本文从余华小说对人性的始终关注和对时代文化精神的折射两个方面论述了余华小说风格变换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余华小说 风格变换 内在联系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余华以先锋实验小说登上文坛,其独特的创作视角和叙述手法,为读者构建了一个极其荒诞、陌生、混乱而奇特的世界,代表作品有《现实一种》、《世事如烟》、《往事与刑罚》、《鲜血梅花》等。这一时期是余华
是一首生命长歌,叙述了一个民族苦难的历史.诗歌表现出诗人在独特的人文地理形态中形成的浑厚、古朴、旷达的内涵以及民族间的款款深情.
摘要:由于胡适的率先尝试,现代新诗这一新的诗歌形式在上世纪20年代末产生。表面看,新诗的出现似乎有些偶然,其实却是时代的发展所致。胡适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初步确立了新诗的独立地位,他的许多诗作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本文对以上问题加以论述。  关键词:尝试集 文学革命 诗体解放 形式运用    一  朱自清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胡适之氏是第一个‘尝试’新诗的人,起手是民国五年七月。”①胡适确
摘要:墨白的小说世界体现出他既具有传统的文人意识,又有强烈的现代意识。本文从墨白小说的意味与形式两方面论述墨白的创作。就意味来说,墨白为当代文学提供了鲜活的从农村进入城市的知识分子形象,展现了这类人的精神世界。就形式来说,墨白的叙事与语言也呈现出独特的个人色彩。  关键词:现代意识 碰撞 悬想    综观墨白的小说世界,我们发现他是一位具有传统文人意识的作家,但作品内部的精神指向却是现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