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是历代咏中秋诗词中最著名的作品,千百年来深为人们喜爱,流传广泛。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此词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本文主要谈谈该词中作者情感基调的变化和升华。
一、知人论世,作者写作此词的情感基调
分析这首词的情感变化,可以先从词前的题序入手。题序中清楚地交代了作者写作此词的背景,这就需要我们借助文史资料,对作者写作此词之前的人生境况、思想脉络、情感线索作一个简单的梳理和归拢。
题序中说的“丙辰中秋”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此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这距他遭遇御史的弹劾,熙宁四年(1071年)七月离开京城,已有六年时间,而他与弟弟子由也已经七年不曾见面。面对政治仕途的失意和思念亲人而难见,他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醉后抒怀,抒发兄弟骨肉亲情的深情思念,写作了此首词。
二、欲归去“天上”做逍遥游与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
词的开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纯属神来之笔,他巧妙地化用了李白《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诗句,其意境和用意也颇为相似。苏轼之问,仿佛陡然发之,但其意又与屈原的《天问》、李白的《把酒问月》有传承关系,笔力奇崛,排空直入,显露了诗人心中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与思考。
紧接着“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两句,承前问意,“天上宫阙”对应明月,“是何年”对应“几时有”。应接构思奇妙,非同一般。以下“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数句,笔势夭矫回折,跌宕多姿。词面之意,是回应篇首的发问,想要乘风归至天上,去探询月宫的奥秘,实则是作者厌倦尘世间的纷扰,欲想摆脱尘世羁绊,弃绝人间,飘然仙去,出尘脱俗,飞天探月,做一个逍遥子,这几乎是作者久有的夙愿。但事到临头,词人又有些犹豫不决。
这是词上半片的字面意思,如果我们结合苏轼的生活境况和人生信仰做深入分析,可以看出,这其实反映了作者在“出世”与“入世”,“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的徘徊困惑心态。
三、超越汲汲功名的俗世追求,升华为君子坦荡荡的高远境界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作者的思绪由“琼楼玉宇”的月宫、“高处不胜寒”的广寒宫,顺着月光的挥洒,自然转移到了人间,投射在不眠人的身上。这是因思念弟弟,转辗反侧不能入眠的作者境况的写照。
“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两句,承接“照无眠”而下,笔势顿挫逆转,表面上是恼月光照人,徒增了月圆人难圆的怅恨和缺憾,以月缺月圆的自然规律,借月表达人事,借月寄托感情,借月比况人生聚散难以团圆的常态。其实这句化用了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的诗句,也和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中“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意修辞,有异曲同工之妙,用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借物抒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又进一步深化了“何事常向别时圆”一句的意思,指出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自古亦然,是人生常态,就像月亏月盈的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既然如此,也就不必对月缺月圆作无谓的怅恨,为人事的聚散难圆徒劳无益的伤情。这三句,由感性的伤情转为理性的思考,从郁闷悲怨中化出旷达超然。既然亲人团聚的希望难以实现,也不可强求,当此中秋月明,花好月圆之夜,唯有祈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整首词的词眼,概括了全词的主题思想,升华了词的意蕴和精神意境。而全词的情感线索和作者的心路轨迹,也由此达到了顶峰,完成了诗人由仕途失意的苦闷落寞心情,到亲人离散的伤感情怀,最后引发了作者对自然和人事的思考,这种对生命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转而升华为他达观超脱的生命观和天然旷达的人生境界。
诗人借月的阴晴圆缺思考说理,字面看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生,在平凡的自然景致里,融入浓厚的人生体验和哲学思考,完成了自然与社会,物象与人生,情感与理智的高度融合。不愧为一首词彩瑰丽多姿,词意深邃的千古绝妙好词。
作者单位 陕西省汉中中学
编辑 聂蕾
一、知人论世,作者写作此词的情感基调
分析这首词的情感变化,可以先从词前的题序入手。题序中清楚地交代了作者写作此词的背景,这就需要我们借助文史资料,对作者写作此词之前的人生境况、思想脉络、情感线索作一个简单的梳理和归拢。
题序中说的“丙辰中秋”即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此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这距他遭遇御史的弹劾,熙宁四年(1071年)七月离开京城,已有六年时间,而他与弟弟子由也已经七年不曾见面。面对政治仕途的失意和思念亲人而难见,他中秋对月,心情抑郁惆怅,醉后抒怀,抒发兄弟骨肉亲情的深情思念,写作了此首词。
二、欲归去“天上”做逍遥游与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
词的开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纯属神来之笔,他巧妙地化用了李白《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诗句,其意境和用意也颇为相似。苏轼之问,仿佛陡然发之,但其意又与屈原的《天问》、李白的《把酒问月》有传承关系,笔力奇崛,排空直入,显露了诗人心中对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与思考。
紧接着“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两句,承前问意,“天上宫阙”对应明月,“是何年”对应“几时有”。应接构思奇妙,非同一般。以下“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数句,笔势夭矫回折,跌宕多姿。词面之意,是回应篇首的发问,想要乘风归至天上,去探询月宫的奥秘,实则是作者厌倦尘世间的纷扰,欲想摆脱尘世羁绊,弃绝人间,飘然仙去,出尘脱俗,飞天探月,做一个逍遥子,这几乎是作者久有的夙愿。但事到临头,词人又有些犹豫不决。
这是词上半片的字面意思,如果我们结合苏轼的生活境况和人生信仰做深入分析,可以看出,这其实反映了作者在“出世”与“入世”,“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的徘徊困惑心态。
三、超越汲汲功名的俗世追求,升华为君子坦荡荡的高远境界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作者的思绪由“琼楼玉宇”的月宫、“高处不胜寒”的广寒宫,顺着月光的挥洒,自然转移到了人间,投射在不眠人的身上。这是因思念弟弟,转辗反侧不能入眠的作者境况的写照。
“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两句,承接“照无眠”而下,笔势顿挫逆转,表面上是恼月光照人,徒增了月圆人难圆的怅恨和缺憾,以月缺月圆的自然规律,借月表达人事,借月寄托感情,借月比况人生聚散难以团圆的常态。其实这句化用了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的诗句,也和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中“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意修辞,有异曲同工之妙,用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借物抒情。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又进一步深化了“何事常向别时圆”一句的意思,指出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自古亦然,是人生常态,就像月亏月盈的自然规律一样,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既然如此,也就不必对月缺月圆作无谓的怅恨,为人事的聚散难圆徒劳无益的伤情。这三句,由感性的伤情转为理性的思考,从郁闷悲怨中化出旷达超然。既然亲人团聚的希望难以实现,也不可强求,当此中秋月明,花好月圆之夜,唯有祈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整首词的词眼,概括了全词的主题思想,升华了词的意蕴和精神意境。而全词的情感线索和作者的心路轨迹,也由此达到了顶峰,完成了诗人由仕途失意的苦闷落寞心情,到亲人离散的伤感情怀,最后引发了作者对自然和人事的思考,这种对生命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转而升华为他达观超脱的生命观和天然旷达的人生境界。
诗人借月的阴晴圆缺思考说理,字面看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生,在平凡的自然景致里,融入浓厚的人生体验和哲学思考,完成了自然与社会,物象与人生,情感与理智的高度融合。不愧为一首词彩瑰丽多姿,词意深邃的千古绝妙好词。
作者单位 陕西省汉中中学
编辑 聂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