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同时,生产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供应链管理正是顺应这种发展潮流而形成的,以系统集成思想为指导,强调“横向一体化”,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各节点企业专注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最小化的变革成本,最大化的利用其他节点企业的优势资源,从而获得最大利益。各节点企业从竞争对手变为合作伙伴,传统的“单打独斗”式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被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模式所取代。
采购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在零售行业里,采购环节直接就是企业的利润来源,建立科学的供应商管理和评估体系,是发展和实施采购管理策略的必要前提。采购成本是企业成本的主体,采购也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供应链思想下高效的采购管理是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为企业获利做出重大贡献,但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的采购管理制度与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并不匹配,而且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由于受到技术、理念等方面的制约,至今没有真正形成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采购管理制度。
一、供应链模式下的采购管理
在供应链管理的环境下,企业的采购方式和传统的采购方式有所不同,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为库存采购向为订单采购转变
传统的采购模式是为库存而采购,采购部门并不关心企业的生产过程,采购部门制定的采购计划很难适应制造需求的变化。在供应链管理下,采购活动是以订单驱动方式进行的,需求订单驱动制造订单,制造订单驱动采购订单,采购订单再驱动供应商。这种准时化的订单驱动模式,使供应链系统能准时响应用户的需求,降低了库存成本,提高了物流的速度和库存周转率。
2、从内部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转变
传统采购管理的不足就是与供应商之间缺乏合作,缺乏柔性和对需求快速响应的能力,对产品的质量不能实时监控,这导致供应链节点企业无法实现同步化运作。JIT思想出现以后,对企业的物流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需要改变以往的采购管理模式,提高采购的柔性和市场响应能力,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沟通,建立新的供需合作模式。
3、从买卖关系向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转变
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供应商与企业之间只是一种简单的买卖关系,因此无法解决一些涉及全局性、战略性的供应链问题,而基于战略伙伴关系的采购方式为解决这些问题创造了条件,这些问题有:
(1)库存问题。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下,供应链的各级企业都无法共享库存信息,各节点企业都独立的采用订货点技术进行库存决策,这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需求信息扭曲的现象,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得不到提高。但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供需双方可以共享库存数据,采购的决策过程变得透明的多了,减少了需求信息失真的现象。
(2)风险问题。供需双方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以以降低由于不可预测的需求变化带来的风险,比如运输风险、信用风险、产品质量风险等。
(3)降低采购成本问题。由于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手续和谈判过程,信息共享避免了信息不对称决策可能造成的成本损失,供需双方都从降低交易成本中获得好处。
二、采购在供应链中的重要作用
生产、采购和销售是供应链当中三个主要的阶段。不论是制造商对其生产原料、零件的采购,还是下游厂商对产成品的购买,采购都是企业不可避免的一项作业。企业的采购关系着自身的成本及产品质量,有高质量的原材料才能生产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对大部分企业而言,自行生产所有所需的原料或零部件是很困难的,而且企业为了降低风险,都倾向于专注在核心能力上,从其他外部供应商那里获得所需的其他资源。因此,采购最基本的目的是在合理成本下,持续不断的获得所需的原材料。采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采购的利润杠杆作用。伴随着制造业的发展,采购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所占的比率越来越大,在制造业里,采购成本大概占20%~50%,零售行业里在60%~85%,科学的采购,不仅可以降低企业成本,还能提高企业利润,假设一个企业50%的资金用于采购原材料,其税前利润为10%,那么它每收入10万元,将获得1万元的利润,假设经过努力降低了2%的采购成本,那么在利润中将增加1000元,如果换成通过增加销售来获取这1000元利润的话,那么要增加10%的销售额才能实现,这就是采购的利润杠杆效应。(2)采购的战略作用。采购连接着企业、客户和供应商,它可以敏锐地捕捉到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反应,加快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采购部门一方面要对内部客户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另一方面,还要和供应商维系一种互利关系,采购管理这一双重角色的活动在供应链内外部整合及上下游整个过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总之,随着微利时代的到来,企业获利的空间越来越小,由于采购的利润杠杆效应,使得采购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采购环节运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生产销售环节,并最终影响到整个企业的获利情况。供应链模式下的采购管理可以为企业提供准确的外部信息,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将其作为与资源市场相连接的重要纽带。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
采购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在零售行业里,采购环节直接就是企业的利润来源,建立科学的供应商管理和评估体系,是发展和实施采购管理策略的必要前提。采购成本是企业成本的主体,采购也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供应链思想下高效的采购管理是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为企业获利做出重大贡献,但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的采购管理制度与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并不匹配,而且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由于受到技术、理念等方面的制约,至今没有真正形成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采购管理制度。
一、供应链模式下的采购管理
在供应链管理的环境下,企业的采购方式和传统的采购方式有所不同,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为库存采购向为订单采购转变
传统的采购模式是为库存而采购,采购部门并不关心企业的生产过程,采购部门制定的采购计划很难适应制造需求的变化。在供应链管理下,采购活动是以订单驱动方式进行的,需求订单驱动制造订单,制造订单驱动采购订单,采购订单再驱动供应商。这种准时化的订单驱动模式,使供应链系统能准时响应用户的需求,降低了库存成本,提高了物流的速度和库存周转率。
2、从内部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转变
传统采购管理的不足就是与供应商之间缺乏合作,缺乏柔性和对需求快速响应的能力,对产品的质量不能实时监控,这导致供应链节点企业无法实现同步化运作。JIT思想出现以后,对企业的物流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需要改变以往的采购管理模式,提高采购的柔性和市场响应能力,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沟通,建立新的供需合作模式。
3、从买卖关系向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转变
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中,供应商与企业之间只是一种简单的买卖关系,因此无法解决一些涉及全局性、战略性的供应链问题,而基于战略伙伴关系的采购方式为解决这些问题创造了条件,这些问题有:
(1)库存问题。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下,供应链的各级企业都无法共享库存信息,各节点企业都独立的采用订货点技术进行库存决策,这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需求信息扭曲的现象,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得不到提高。但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供需双方可以共享库存数据,采购的决策过程变得透明的多了,减少了需求信息失真的现象。
(2)风险问题。供需双方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以以降低由于不可预测的需求变化带来的风险,比如运输风险、信用风险、产品质量风险等。
(3)降低采购成本问题。由于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手续和谈判过程,信息共享避免了信息不对称决策可能造成的成本损失,供需双方都从降低交易成本中获得好处。
二、采购在供应链中的重要作用
生产、采购和销售是供应链当中三个主要的阶段。不论是制造商对其生产原料、零件的采购,还是下游厂商对产成品的购买,采购都是企业不可避免的一项作业。企业的采购关系着自身的成本及产品质量,有高质量的原材料才能生产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对大部分企业而言,自行生产所有所需的原料或零部件是很困难的,而且企业为了降低风险,都倾向于专注在核心能力上,从其他外部供应商那里获得所需的其他资源。因此,采购最基本的目的是在合理成本下,持续不断的获得所需的原材料。采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采购的利润杠杆作用。伴随着制造业的发展,采购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所占的比率越来越大,在制造业里,采购成本大概占20%~50%,零售行业里在60%~85%,科学的采购,不仅可以降低企业成本,还能提高企业利润,假设一个企业50%的资金用于采购原材料,其税前利润为10%,那么它每收入10万元,将获得1万元的利润,假设经过努力降低了2%的采购成本,那么在利润中将增加1000元,如果换成通过增加销售来获取这1000元利润的话,那么要增加10%的销售额才能实现,这就是采购的利润杠杆效应。(2)采购的战略作用。采购连接着企业、客户和供应商,它可以敏锐地捕捉到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竞争对手的反应,加快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采购部门一方面要对内部客户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另一方面,还要和供应商维系一种互利关系,采购管理这一双重角色的活动在供应链内外部整合及上下游整个过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总之,随着微利时代的到来,企业获利的空间越来越小,由于采购的利润杠杆效应,使得采购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采购环节运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生产销售环节,并最终影响到整个企业的获利情况。供应链模式下的采购管理可以为企业提供准确的外部信息,与供应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将其作为与资源市场相连接的重要纽带。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