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4月,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随后,教育部积极研究实施“协同创新计划”,确定了推进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机制创新一体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并发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以及具体实施方案。为做好河南省协同创新计划的具体实施工作,满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科技需求,提升中原经济区建设科技支撑能力,今年8月,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的意见》。
以高校为主体实施协同创新计划是我国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的又一个重大战略部署,也是高校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我省高校在积极培育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同时,首先要立足河南,充分发挥高校学科和人才高地的优势,整合学科、平台、人才等创新资源,联合各方面创新力量,建立一批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然后,通过政策和资金引导,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推动我省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传承创新,在我省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充分认识协同创新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意义
实施协同创新有利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国家级协同创新计划是在国家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会议上提出来的,是跟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30条”并行提出的,并把“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作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计划。我省的协同创新计划也是在河南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提出并具体颁布实施的。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就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实施协同创新计划,通过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有利于促进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达到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进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实施协同创新有利于提高河南省整体创新能力。近十年,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把提升创新能力作为国家的整体战略,我国也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到2050年实现科技强国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定位之一就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旨在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这都需要增强原始创新能力。而以高校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正是适应了这种要求,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探索建立一批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中心,研发标志性成果,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实施协同创新有利于促进对经济建设的支撑。近年,各高校的教育和科研经费投入都在持续增加,生均经费拨款也在增加,而高校对社会的实质性贡献还不是很明显,高校的科技成果多半还停留在纸上,停留在论文和专利证书上,很多没有能够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正如温家宝总理在最近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所讲的,科技与经济还存在着“两张皮”的问题。实施协同创新,加强高校与企业、经营公司、科研院所等创新力量和资源的整合,可以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使科技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真正起到对产业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实施协同创新有利于传承华夏文明。河南有丰富的中华“根文化”资源和华夏文明资源,有开封、洛阳、安阳等众多历史文化名城,有龙门石窟、少林寺、白马寺、大相国寺等大量佛教文化场所,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资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以高校为主体、发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和人才优势,与行业产业以及国内外研究机构等开展协同创新研究,发掘各地独特的历史文化优势,探索建立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模式,加强中原文化对外表达和传播能力建设,振兴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原文化国际影响、传承创新华夏历史文明有积极意义。
准确把握实施协同创新的几个关键环节
各类协同创新体的建设过程都涉及前期培育、专家评审和计划实施3个关键环节,要在充分进行前期培育的基础上组织申报,并由教育厅、财政厅组织相对独立的第三方进行专家评审,最后择优实施。
前期培育是协同创新的重要前提。很多高校长期以来都在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进行校市(地)合作、校企合作等产学研合作,这为探索以高校为主体,开展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协同以及与地方政府、行业乃至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建立适应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协同创新与传统意义的产学研合作有明显的不同,要体现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任务、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的标准,充分利用高校已有的优势,会聚社会多方资源。因此,前期培育要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一是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结合高校自身队伍、学科、科研能力等优势确定协同创新方向;二是根据需求的层次和类型,凝练关键问题,选择切合实际的协同创新模式和计划类型;三是广泛吸纳省内外的有协同创新意愿的力量,确定协同创新的目标,建立协同创新平台,组建协同创新体;四是从组织管理、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科研协同等方面入手,建立相应的运行制度,转变创新发展方式,体现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
专家评审是协同创新计划的质量保证。对前期培育效果明显、基础扎实的创新计划由牵头高校负责申报,创新计划的评审由省“协同创新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主要有4个环节:一是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二是委托第三方组织专家评审;三是由省协同创新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对第三方评审结果进行综合审议;四是领导小组审定批准,由牵头高校与领导小组办公室签订承诺书和建设任务合同书。专家评审是确保协同创新计划质量的最重要环节,是避免行政干预及其他干扰的重要措施,体现了评审的公开、公平、公正。评审专家由第三方机构负责遴选,必须是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省内具有较高威望的著名战略科学家,长期从事教育、科技、文化、经济以及其他社会事业行政管理的知名专家,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发展状况、有较深学术造诣的省内外专业领域的专家。专家评审采取会议评审和现场核查的方式,最终形成专家组的评审意见与依据、支持方式以及建议等。 计划实施是协同创新的最终目标和落脚点。计划实施涉及协同创新中心正式运行的各个方面,如中心的组织管理、协同各方的权责关系、资金的使用、人才聘用机制、绩效评估、政策保障等,也是保证取得良好效益的关键所在。其一,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实行协同管理机制,由协同各方代表组成的理事会或管理委员会负责中心重大事项的决策,并由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全面负责协同创新体的管理与运行。成立科技咨询委员会,负责学术把关、发展方向、人员遴选等,积极营造学术为先的环境氛围。其二,在资金使用上要创新成本分担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参与各方要建立风险分担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及各方责任,完善考核标准;要合理评价各协同单位人员的贡献,自主确定人员待遇,完善利益分配标准,合理分配经费数额,做到鼓励合作、支持创新。其三,要建立人员合理流动的聘用机制,做到创业环境留人、待遇情感留人,吸引博士生、硕士生以及优秀本科生参与到协同创新中来,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在创新实践中锻炼和造就优秀人才。其四,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4年为一个运行周期,实行期中检查和期末验收相结合的绩效评估方式,委托第三方开展,主要考查协同创新中心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实质性贡献。同时,建立绩效激励和约束机制,对运行良好、贡献较大的中心予以奖励并在后期计划中予以倾斜支持,对质量较差的中心将取消其资格。
认真破解协同创新涉及的有关问题
协同创新是一个新事物,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特色,以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实质性贡献为最终目的,协同创新是高校科研工作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实施协同创新要认真破解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明确协同创新计划的性质。协同创新计划既与近年实施的“985工程”和“211工程”不同,也与联合申报科研课题、科研项目大不相同。它是在依托高校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将高校的人才资源和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的发展需求进行有机结合,以解决现实的科技发展问题为目的,共同营造创新环境,来建造一个“平台和特区”的计划。所以在前期培育中,主要是确定协同方向,而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项目、建一个研究基地或解决一个技术问题。最后形成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都是一个组织形态或宏观的组织框架,各协同单位人员在这个组织框架下分工协作,并不要求有固定的研究场所、单独的实验室等。创新计划是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整合各种优势资源,由牵头高校按项目方式申报,但绝不能把它当成一个分钱的项目,避免联合申请、分灶吃饭的情况发生。
改进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因此高校的科研工作也要支撑人才培养,不能为科研而科研,要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内容,也就是“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不能割裂,这是其一。其二,高校科研成果要为社会服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不能仅仅是发论文、申请专利证书,从而评职称上台阶。我国现在论文数量已是全球第一、专利数量全球第五,但转化成实际生产力的比率很低,造成这种状况是因为现在的科研评价体系的导向不对。所以,实施协同创新必须改进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把科研工作引导到促进人才培养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上来,从而调动教师实施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和原动力。
切实推进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2011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上说:“‘2011计划’是以机制创新为特色的一个改革性计划。”他指出,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既是计划的根本特点,也是计划的本质要求和成功关键,同时更是实施操作的难点。与传统科研合作不同,协同创新重在解决创新链条和创新管理各方面存在的不协调、不匹配、不适应以及封闭、孤立、分散的问题,这是对高校自主创新内涵的丰富和深化。因此,在实施创新计划过程中,围绕创新能力提升这个核心目标,协同各方都要以改革的思路谋划各项工作,政府部门要从改革的全局出发做好顶层设计与宏观布局,牵头高校要以改革的心态支持创新、宽容失败,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作者系郑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责编:晓 月
以高校为主体实施协同创新计划是我国继“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后的又一个重大战略部署,也是高校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我省高校在积极培育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同时,首先要立足河南,充分发挥高校学科和人才高地的优势,整合学科、平台、人才等创新资源,联合各方面创新力量,建立一批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然后,通过政策和资金引导,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推动我省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传承创新,在我省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充分认识协同创新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意义
实施协同创新有利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国家级协同创新计划是在国家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会议上提出来的,是跟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30条”并行提出的,并把“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作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计划。我省的协同创新计划也是在河南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提出并具体颁布实施的。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就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实施协同创新计划,通过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有利于促进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达到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进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实施协同创新有利于提高河南省整体创新能力。近十年,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把提升创新能力作为国家的整体战略,我国也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到2050年实现科技强国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定位之一就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旨在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这都需要增强原始创新能力。而以高校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正是适应了这种要求,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探索建立一批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中心,研发标志性成果,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实施协同创新有利于促进对经济建设的支撑。近年,各高校的教育和科研经费投入都在持续增加,生均经费拨款也在增加,而高校对社会的实质性贡献还不是很明显,高校的科技成果多半还停留在纸上,停留在论文和专利证书上,很多没有能够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正如温家宝总理在最近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所讲的,科技与经济还存在着“两张皮”的问题。实施协同创新,加强高校与企业、经营公司、科研院所等创新力量和资源的整合,可以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使科技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真正起到对产业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实施协同创新有利于传承华夏文明。河南有丰富的中华“根文化”资源和华夏文明资源,有开封、洛阳、安阳等众多历史文化名城,有龙门石窟、少林寺、白马寺、大相国寺等大量佛教文化场所,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资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以高校为主体、发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和人才优势,与行业产业以及国内外研究机构等开展协同创新研究,发掘各地独特的历史文化优势,探索建立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模式,加强中原文化对外表达和传播能力建设,振兴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原文化国际影响、传承创新华夏历史文明有积极意义。
准确把握实施协同创新的几个关键环节
各类协同创新体的建设过程都涉及前期培育、专家评审和计划实施3个关键环节,要在充分进行前期培育的基础上组织申报,并由教育厅、财政厅组织相对独立的第三方进行专家评审,最后择优实施。
前期培育是协同创新的重要前提。很多高校长期以来都在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进行校市(地)合作、校企合作等产学研合作,这为探索以高校为主体,开展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协同以及与地方政府、行业乃至国际社会的深度融合,建立适应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协同创新与传统意义的产学研合作有明显的不同,要体现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任务、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的标准,充分利用高校已有的优势,会聚社会多方资源。因此,前期培育要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一是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结合高校自身队伍、学科、科研能力等优势确定协同创新方向;二是根据需求的层次和类型,凝练关键问题,选择切合实际的协同创新模式和计划类型;三是广泛吸纳省内外的有协同创新意愿的力量,确定协同创新的目标,建立协同创新平台,组建协同创新体;四是从组织管理、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科研协同等方面入手,建立相应的运行制度,转变创新发展方式,体现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
专家评审是协同创新计划的质量保证。对前期培育效果明显、基础扎实的创新计划由牵头高校负责申报,创新计划的评审由省“协同创新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主要有4个环节:一是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二是委托第三方组织专家评审;三是由省协同创新计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对第三方评审结果进行综合审议;四是领导小组审定批准,由牵头高校与领导小组办公室签订承诺书和建设任务合同书。专家评审是确保协同创新计划质量的最重要环节,是避免行政干预及其他干扰的重要措施,体现了评审的公开、公平、公正。评审专家由第三方机构负责遴选,必须是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省内具有较高威望的著名战略科学家,长期从事教育、科技、文化、经济以及其他社会事业行政管理的知名专家,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发展状况、有较深学术造诣的省内外专业领域的专家。专家评审采取会议评审和现场核查的方式,最终形成专家组的评审意见与依据、支持方式以及建议等。 计划实施是协同创新的最终目标和落脚点。计划实施涉及协同创新中心正式运行的各个方面,如中心的组织管理、协同各方的权责关系、资金的使用、人才聘用机制、绩效评估、政策保障等,也是保证取得良好效益的关键所在。其一,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实行协同管理机制,由协同各方代表组成的理事会或管理委员会负责中心重大事项的决策,并由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全面负责协同创新体的管理与运行。成立科技咨询委员会,负责学术把关、发展方向、人员遴选等,积极营造学术为先的环境氛围。其二,在资金使用上要创新成本分担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参与各方要建立风险分担机制,明确目标任务及各方责任,完善考核标准;要合理评价各协同单位人员的贡献,自主确定人员待遇,完善利益分配标准,合理分配经费数额,做到鼓励合作、支持创新。其三,要建立人员合理流动的聘用机制,做到创业环境留人、待遇情感留人,吸引博士生、硕士生以及优秀本科生参与到协同创新中来,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培养,在创新实践中锻炼和造就优秀人才。其四,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4年为一个运行周期,实行期中检查和期末验收相结合的绩效评估方式,委托第三方开展,主要考查协同创新中心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实质性贡献。同时,建立绩效激励和约束机制,对运行良好、贡献较大的中心予以奖励并在后期计划中予以倾斜支持,对质量较差的中心将取消其资格。
认真破解协同创新涉及的有关问题
协同创新是一个新事物,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特色,以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以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实质性贡献为最终目的,协同创新是高校科研工作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实施协同创新要认真破解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明确协同创新计划的性质。协同创新计划既与近年实施的“985工程”和“211工程”不同,也与联合申报科研课题、科研项目大不相同。它是在依托高校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将高校的人才资源和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的发展需求进行有机结合,以解决现实的科技发展问题为目的,共同营造创新环境,来建造一个“平台和特区”的计划。所以在前期培育中,主要是确定协同方向,而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项目、建一个研究基地或解决一个技术问题。最后形成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都是一个组织形态或宏观的组织框架,各协同单位人员在这个组织框架下分工协作,并不要求有固定的研究场所、单独的实验室等。创新计划是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整合各种优势资源,由牵头高校按项目方式申报,但绝不能把它当成一个分钱的项目,避免联合申请、分灶吃饭的情况发生。
改进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因此高校的科研工作也要支撑人才培养,不能为科研而科研,要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内容,也就是“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不能割裂,这是其一。其二,高校科研成果要为社会服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不能仅仅是发论文、申请专利证书,从而评职称上台阶。我国现在论文数量已是全球第一、专利数量全球第五,但转化成实际生产力的比率很低,造成这种状况是因为现在的科研评价体系的导向不对。所以,实施协同创新必须改进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把科研工作引导到促进人才培养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上来,从而调动教师实施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和原动力。
切实推进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2011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上说:“‘2011计划’是以机制创新为特色的一个改革性计划。”他指出,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既是计划的根本特点,也是计划的本质要求和成功关键,同时更是实施操作的难点。与传统科研合作不同,协同创新重在解决创新链条和创新管理各方面存在的不协调、不匹配、不适应以及封闭、孤立、分散的问题,这是对高校自主创新内涵的丰富和深化。因此,在实施创新计划过程中,围绕创新能力提升这个核心目标,协同各方都要以改革的思路谋划各项工作,政府部门要从改革的全局出发做好顶层设计与宏观布局,牵头高校要以改革的心态支持创新、宽容失败,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作者系郑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责编:晓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