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一个光明的未来

来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9年的除夕夜,随着阖家团圆的期盼一起到来的,还有新型冠状病毒在国内肆意横行的消息,这就注定了,在2020年,我们会有不平凡的经历。许多城市,许多社区,许多人的生活,随着武汉封城令的下达,几乎被按下了暂停键。
  我出生在2003年非典暴发的时候,对于那场灾难,我毫无印象,可人们对那场灾难的回忆,仍旧让我心惊。当潜伏期更长的新型冠状病毒蔓延时,带给人的恐慌无疑是更甚的,几乎将所有人又拉入了当年那个恐怖的泥沼。
  每个人都被不安的情绪所包围。病毒伸出它狂妄凶残的触角,用深浅不一的黑色涂抹着中国大地。我静静地坐在书桌边,滚动鼠标,密切地关注着疫情,心情是万分的沉重和压抑。窗外还未长叶的桃枝轻轻颤动,突然,眼光被枝丫上闪过的几许淡红定格,不知何时,桃树的主干及枝条上,细观之后竟冒出了许多花骨朵,有零星的几朵已显现红色的花蕊,土壤中的根系好像暗藏着无尽的能量。丝丝暖意从头顶向全身蔓延开来,我看着头顶从阴霾中透出的暖阳,心中充满了力量。
  如果说窗外明媚的阳光驱散了我身体的寒冷,而清扫了我心中阴霾和不安的,就是那些如阳光般的人,他们犹如那盘根错节隐藏在地下生命力却极旺盛的根须,给人鼓舞与勇气。
  根须最深处的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张继先医生,她是早期为疫情防控工作拉响警报的人;根须向上延伸的地方,有各地自发组织起来的志愿者,为每家每户送去瓜果时蔬;有68岁拾荒老人李学明,捐出打零工所存的积蓄;也有15岁少年赵珺延,从国外运回沉甸甸的五箱口罩……
  這样的“须根”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疫情之下,勠力同心,忠诚地守护着祖国这棵坚强的大树,将安定人心的力量传到各地。
  我现在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学生,我为不能像那些冲锋陷阵者给他人更多帮助,感到遗憾和愧疚。但鲁迅在《热风》中说过: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火炬。那就做一个安静的守护者,待在家中别添乱。给予大家信任,给予国家信任,是我唯一能做,而且必须做好的事情。
  “其实,我不过就是一个看病的大夫”,这是钟南山说过的。是啊,我们每个人都只是平凡的一员,都是靠汲取祖国这棵大树的营养而成长的不起眼的细须,可当我们这些普通人的信念汇聚在一起时,一定会产生无穷的力量,一定会让祖国这棵大树游刃有余地去施展自己的拳脚。
  当疫情拐点初步显现时,我又一次来到了窗前,微风夹杂着暗香轻轻浮动。我惊喜地发现墙角的桃树,嫩绿的新芽已经爬满了枝丫,顺着枝干向下看,确信根须中有着巨大能量。
  没有人能预知未来的命运,但我们可以用乐观的心态,积极的行动来对抗命运。吸足了营养的根须终会让枝丫发芽,让胜利的果实挂满枝头。所以我相信我们大家奋力所保卫的人民,终将扫去阴霾,迎来澄澈的蓝天。张牙舞爪的病毒终将被清除,与之博弈的结果一定是以光明结尾,未来也终将以光明开始!
  指导教师点评:该文新颖之处,在于它的比喻说理,用象征手法去描摹疫情中的人、事、物,从而使抽象的事物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增加了亲切感和感染力。只要根的生命力顽强,古老的大树定将焕发新芽。
其他文献
悠远曲折的历史,厚重丰润的文化底蕴,感天动地的英雄事迹,仁义传世的家风古训,兼容并包、和谐共存的博大胸襟……您就是灿烂于九天之下、傲立于寰宇之中的中华文明。  “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您以悲悯与隐怜关怀着众生,以包容与智慧创造着文明,数千载沧桑岁月成就天地间独具风采的您。  我敬畏您拥有灿若星河的文人骄子,他们创造了繁荣的中华文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点明了人人都能成才的道理,激
上个世纪20年代的美国总统约翰·柯立芝发现,他的女秘书虽然长得非常漂亮,但工作经常出错。一天早晨,当这位女秘书穿着漂亮的衣服走进办公室时,他对她说:“今天你穿的衣服真漂亮,适合你这样年轻漂亮的小姐。”女秘书听了喜形于色。柯立芝接着说:“我相信你处理的公文也能和你一样漂亮。”从那天起,女秘书处理公文时很少再出错。一位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好奇地问柯立芝:“这个方法很妙,你是怎样想出来的?”柯立芝回答道:
城市沉重地呼吸着,戴着蓝色的口罩想要抓住最后的希望。疫情像是一张灰色的巨网,铺天盖地地笼下来,医院里有看不见的病毒,求助的病人。这是2020年的序幕。  或许一开始我们能感受到的只是疫情所带来的焦虑。医院拥挤得像往常的早餐店,人多到要在过道里摆床位。然而,越是千钧一发之际,越能见人性的伟大,越能见白衣之下的热血。新年前夕口罩工厂连夜加班,流水线传递的是质朴的关怀。除夕夜半火神山医院施工地亮着的灯,
“科幻之都”——古老成都又一张新名片  2016年12月23日至25日,由成都市互联网文化协会、赛凡科幻空间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科幻之都”文化创意节,于成都博物馆举行。  作为一直有着强大并持续科幻文化氛围的成都,不仅是全球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科幻世界》的总部坐落之处,还拥有国内第一家科幻文化空间,并孕育了国内科幻文学类最高奖项“银河奖”和“华语科幻星云奖”。“除了成都以外,我想中国没有第二个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夏瑜,很荣幸能参加贵校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活动,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寻药华夏,不枉年少》。  曾经的我,是一个为家国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我在黑暗的时代踽踽独行,只为求得一丁点儿光明,一丁点儿微茫的希望,并不惜一切,飞蛾扑火般地为那渺茫的希望披荆斩棘。而现在,我看到神州大地万象更新,生机勃勃,不由得心生感慨——当初,我们用鲜血写给中华的药方,到底是起了些作用
沈嘉柯,知名作家、文化学者。进入中国影响力图书推展,蝉联两届影响力作家文学贡献奖。已出版《愿你从容地生活》《沈嘉柯精选集(三卷本)》《人生是一场雅集》《与岁月温柔相待》等几十部各类文学作品,畅销百万册。担任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湖北赛区评委、中国青少年写作营导师。现为湖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湖北省青联委员。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社会科学报》《新华日报》《散文》《杂文选刊》《南方文学》
《庄子》云:“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写作”部分指出: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然而,当前少部分高中生的作文写作状况令人忧虑:或者情感失真,无病呻吟“一味抒情”;或者远离生活,缺乏真实的生活体验;或者机械模仿,一意孤行任逍遥;或者空话连篇,表露偏执让人厌烦。
1919年,以青年学生为主的“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那是中华儿女为反对帝国主义而进行的命运抗争。之后一百年,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敢为先锋,奋斗不息,他们在建设祖国的道路上,无问西东,谱写芳华。  青春无问西东,只为建设祖国。  在建国初期,经济落后,科研实力不足。钱学森不顾美国当局的阻拦,踏上归国的貨轮;邓稼先无畏条件的艰苦,远走最荒芜的戈壁滩,只为核武器的早日研发;程开甲隐姓埋名,领导团队开发研制
人说鄂西北版图形似一只大龟,其最南边的一隅,龟背深处生长着一个美丽而平凡的小乡村。那里,水日日碧,山年年青,硕果岁岁累枝。那里,群山环绕,蜿蜒盘曲,股股清泉汇聚山谷缓缓流向山脚,灌溉着小乡村每一片嫩芽初生的稻田,农人一年的渴望便恣意疯长……  我,一个山里娃,自小便生长在这个面朝麦田,背临峻山,四围溪川的瓦屋檐下,伴着爷爷奶奶、小狗阿泽,看惯了流岚云霓,听惯了山歌村笛,更品足了四季的色彩更替。  
2月15号,是老周担任社区采购员的第8天。  疫情肆虐,社区被封锁,渐渐多起来的钢筋和铁网一天天加重了社区上空的阴霾。手机上的新闻推送不断更新这急速增长的确诊人数,触目惊心。不时隐隐传来争执的声音,人们开始怀念上班上学的日子。  而老周戴着红袖章的身影,在这灰阴的天气中,显得格外鲜亮。他欢快地在社区的边边角角跑动,红袖章如同旗帜飞扬,又像鲜活的,充满希望的血液,汩汩流过。  “老周老周!这里!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