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的符号美学创新实践,需要重视文化符号在意义上并存的一致与独特,致力于中外融通的跨文化传播,让其成为全球文化的共享资源。
关键词: 纪录片;符号创新;中外融通
中外融通的跨文化传播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前提。但放眼全球,不同民族间的无差别或低差别交流,无一不是建构在文化共有语境基础上的。当文化试图脱离开原生语境而在其他语境中进行传播时,由于文化折扣现象和高低语境的存在,符号解读者仅仅依靠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将会很难深刻地理解文化符号的原本意义。跨文化传播中最明显的悖论在于“文化符号在意义上并存的一致与独特。……二者在某种动态平衡中保持永恒的矛盾,这种动态平衡的矛盾状态我们不妨称其为‘象征性的参照’,即民族文化符号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的消弭意义鸿沟而进行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意义迁延,而其原有象征意义就变成了文化符号意义迁延的参照系。”[1]纪录片的符号创新尤为需要重视这种“象征性的参照”。纪录影像制作的主创团队、拍摄技术以及消费市场要尽量摆脱单一的民族构成,注重参与主体的多样性,可以尝试着将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进行去符号化的阐释,让其成为全球文化的共享资源。
一、消减文化折扣,平衡对话语境
文化认同上的差异根本上还是源自文化构成上的不同,其外在形式是文化表意符号的异质。然而,世界上优秀的文艺作品尽管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但其所传递出的价值追求却足以消解文化折扣,并在不同受众间建构起相对平衡的对话语境,使之成为全人类所共有的精神财富。这对于纪录片的符号创新有极大的启示意义。文化人类学学者武文教授曾将文化的“世界性”原因归结成三个方面,即“任何一种文化的本身就具有一些带有世界性意义的因素;一些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化逐渐会被世界接受,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对客体世界的描绘是以象征符号为基础的,符号本身就具有世界的普遍性意义。”[2]纪录片是文化符号的载体,西方世界或许不能理解中国社会的经验构成,但却完全认可中国符号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寓意,因为这本就是全体人类所共通的情感,是建立在“文化公分母”基础上的民族化阐述,更是人性中最闪耀的构成。同时,那些极具吸引力的中国故事经由纪录片镜头的呈现转变成了精神气质的外在符号,而这些符号所涵盖的包括梦想、勇气、亲情、善良等人性的美好质素,无疑也是全体人类所长期不懈追求的。
举例来说,近年来,中国的和平崛起吸引到了世界的关注目光,众多国家纷纷将镜头对准中国,拍摄出了数量相当的中国题材纪录片,例如英国BBC拍摄的《中国新年》、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拍摄的《鸟瞰中国》、日本NHK拍摄的《中国力量》和韩国KBS拍摄的《超级中国》。这些纪录片的主创人员均来自与中国文化相区别的文化语境,但他们所诠释出的符号意义依旧获得了包括中国观众在内的世界人民的认可。尽管表意符号有偏差,但符号背后的情感构成却是世界共通的。虽然“熊猫”“春运”“13亿人口”等符号为中国所特有,但热爱自然、渴望团聚以及团结向上的追求却是世界所共同信奉的,而这些显然是任何文化折扣所不能消解的。
二、构筑自主话语,建立国际视野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构筑自主话语,既是摆脱西方主导的“文化中心主义”的应然之举,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必然之路。实践证明,通过构筑自主话语来对国外受众讲好中国故事,还需要经过从接受到认可的过程。而这需要思考和解决两个问题,即中国故事如何讲和中国故事讲什么。
纪录片的符号创新要站在一个极高的战略高度,对世界上的不同国家和民族进行宏观化的瞭望与审视,并通过一系列具有国际化色彩的题材选择,“力图在全球和本土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创作出一些既有民族特色又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作品,在忠实记录时代与社会的同时,不断在题材、艺术上走向多元。”[3]国际化特征相对较明显的纪录片,其跨越种族、宗教、语言和文化的传播优势可以有效的担负起宣传国家形象的重大使命,让国人可以一个更高的姿态来审视和理解自己生活的国家和世界,也可以让其他国家的人民可以从一个相对较高的视角来重新观察和认识中国。这一点,在纪录片《对望——丝路新旅程》《一带一路》等作品中已有所体现,它们以其独特的国家化题材的设置,展现出丝路沿线各类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对不同的知识、经验和体会进行了有效的国际化传播、交流与沟通,为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之路指明了方向。
中国符号的世界意义不应该仅仅体现为对普遍价值的折射,还应该显现为对世界价值的丰富与充实。具体到纪录片来说,就是要“提高以纪录片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国际贡献度”,要“提出能够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和价值理念。”例如,《我们诞生在中国》所探讨的世间万事万物共荣共生的“和谐”思想,《美丽中国》潜移默化传递出的“天人合一”境界;《传承》所显现的“五行相生相克”以及《味道中国》所折射出的“中庸之道”。纪录片的对外传播离不开不同文化语境的相互吸引,与竭力开掘共同文化诉求同等重要的,是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是凸显我们本民族的文化追求。这不仅需要让异质的中国经验获得世界的理解,也要让卓越的中国智慧取得世界的认同,并为全体人类所共享。
纪录片作为影像艺术的一种类型,同其他影视门类一样显现着很强的文学性。其要旨就在于视听符号的建构以及其背后的意义诠释。优秀的纪录片,往往在通过视觉符号吸引观众的同时,还可以传播文化并引起共鸣。纪录片的符号创新,需深度发掘中国文化符号的意义与功能,并结合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进行贴合现代语境的意义诠释。进而为人类社会的共有情感供给养分,让世界了解、认知、理解中国。
参考文献
[1]杨珍. 跨文化传播中民族文化符号意义的象征性参照——以电影《赤壁》为例[J]. 新闻界,2010(02).
[2]武文. 文化學论纲[M].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0. 56-57.
[3]李城,欧阳宏生. 纪录片:全球视野与民族审美的多元融合[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1(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 年湖南省教学改革研究普通教育项目《体验式教学视阈下的<音乐美学>课程改革应用研究》项目编码:HNJG-2020-0597
作者简介:晚月,四川传媒学院,助教,(研究生)
关键词: 纪录片;符号创新;中外融通
中外融通的跨文化传播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前提。但放眼全球,不同民族间的无差别或低差别交流,无一不是建构在文化共有语境基础上的。当文化试图脱离开原生语境而在其他语境中进行传播时,由于文化折扣现象和高低语境的存在,符号解读者仅仅依靠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将会很难深刻地理解文化符号的原本意义。跨文化传播中最明显的悖论在于“文化符号在意义上并存的一致与独特。……二者在某种动态平衡中保持永恒的矛盾,这种动态平衡的矛盾状态我们不妨称其为‘象征性的参照’,即民族文化符号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的消弭意义鸿沟而进行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意义迁延,而其原有象征意义就变成了文化符号意义迁延的参照系。”[1]纪录片的符号创新尤为需要重视这种“象征性的参照”。纪录影像制作的主创团队、拍摄技术以及消费市场要尽量摆脱单一的民族构成,注重参与主体的多样性,可以尝试着将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进行去符号化的阐释,让其成为全球文化的共享资源。
一、消减文化折扣,平衡对话语境
文化认同上的差异根本上还是源自文化构成上的不同,其外在形式是文化表意符号的异质。然而,世界上优秀的文艺作品尽管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但其所传递出的价值追求却足以消解文化折扣,并在不同受众间建构起相对平衡的对话语境,使之成为全人类所共有的精神财富。这对于纪录片的符号创新有极大的启示意义。文化人类学学者武文教授曾将文化的“世界性”原因归结成三个方面,即“任何一种文化的本身就具有一些带有世界性意义的因素;一些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化逐渐会被世界接受,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对客体世界的描绘是以象征符号为基础的,符号本身就具有世界的普遍性意义。”[2]纪录片是文化符号的载体,西方世界或许不能理解中国社会的经验构成,但却完全认可中国符号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寓意,因为这本就是全体人类所共通的情感,是建立在“文化公分母”基础上的民族化阐述,更是人性中最闪耀的构成。同时,那些极具吸引力的中国故事经由纪录片镜头的呈现转变成了精神气质的外在符号,而这些符号所涵盖的包括梦想、勇气、亲情、善良等人性的美好质素,无疑也是全体人类所长期不懈追求的。
举例来说,近年来,中国的和平崛起吸引到了世界的关注目光,众多国家纷纷将镜头对准中国,拍摄出了数量相当的中国题材纪录片,例如英国BBC拍摄的《中国新年》、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拍摄的《鸟瞰中国》、日本NHK拍摄的《中国力量》和韩国KBS拍摄的《超级中国》。这些纪录片的主创人员均来自与中国文化相区别的文化语境,但他们所诠释出的符号意义依旧获得了包括中国观众在内的世界人民的认可。尽管表意符号有偏差,但符号背后的情感构成却是世界共通的。虽然“熊猫”“春运”“13亿人口”等符号为中国所特有,但热爱自然、渴望团聚以及团结向上的追求却是世界所共同信奉的,而这些显然是任何文化折扣所不能消解的。
二、构筑自主话语,建立国际视野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构筑自主话语,既是摆脱西方主导的“文化中心主义”的应然之举,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必然之路。实践证明,通过构筑自主话语来对国外受众讲好中国故事,还需要经过从接受到认可的过程。而这需要思考和解决两个问题,即中国故事如何讲和中国故事讲什么。
纪录片的符号创新要站在一个极高的战略高度,对世界上的不同国家和民族进行宏观化的瞭望与审视,并通过一系列具有国际化色彩的题材选择,“力图在全球和本土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创作出一些既有民族特色又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作品,在忠实记录时代与社会的同时,不断在题材、艺术上走向多元。”[3]国际化特征相对较明显的纪录片,其跨越种族、宗教、语言和文化的传播优势可以有效的担负起宣传国家形象的重大使命,让国人可以一个更高的姿态来审视和理解自己生活的国家和世界,也可以让其他国家的人民可以从一个相对较高的视角来重新观察和认识中国。这一点,在纪录片《对望——丝路新旅程》《一带一路》等作品中已有所体现,它们以其独特的国家化题材的设置,展现出丝路沿线各类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对不同的知识、经验和体会进行了有效的国际化传播、交流与沟通,为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之路指明了方向。
中国符号的世界意义不应该仅仅体现为对普遍价值的折射,还应该显现为对世界价值的丰富与充实。具体到纪录片来说,就是要“提高以纪录片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国际贡献度”,要“提出能够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和价值理念。”例如,《我们诞生在中国》所探讨的世间万事万物共荣共生的“和谐”思想,《美丽中国》潜移默化传递出的“天人合一”境界;《传承》所显现的“五行相生相克”以及《味道中国》所折射出的“中庸之道”。纪录片的对外传播离不开不同文化语境的相互吸引,与竭力开掘共同文化诉求同等重要的,是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是凸显我们本民族的文化追求。这不仅需要让异质的中国经验获得世界的理解,也要让卓越的中国智慧取得世界的认同,并为全体人类所共享。
纪录片作为影像艺术的一种类型,同其他影视门类一样显现着很强的文学性。其要旨就在于视听符号的建构以及其背后的意义诠释。优秀的纪录片,往往在通过视觉符号吸引观众的同时,还可以传播文化并引起共鸣。纪录片的符号创新,需深度发掘中国文化符号的意义与功能,并结合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进行贴合现代语境的意义诠释。进而为人类社会的共有情感供给养分,让世界了解、认知、理解中国。
参考文献
[1]杨珍. 跨文化传播中民族文化符号意义的象征性参照——以电影《赤壁》为例[J]. 新闻界,2010(02).
[2]武文. 文化學论纲[M].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0. 56-57.
[3]李城,欧阳宏生. 纪录片:全球视野与民族审美的多元融合[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1(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 年湖南省教学改革研究普通教育项目《体验式教学视阈下的<音乐美学>课程改革应用研究》项目编码:HNJG-2020-0597
作者简介:晚月,四川传媒学院,助教,(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