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vi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是按照体育教学特点进行的。如何把体育教学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还需进一步引起大家的重视并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对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进行简要论述,供大家借鉴、参考。
  一、体育教学具有鲜明的教育性
  1.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任何一项运动技术的掌握,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付出较大的体力和进行积极的思维。在练习中会产生很多的生理性反应,如疲劳感、疼痛感、酸胀感等,因而引起一系列的心理情感,如怕苦、怕累、怕疼、怕伤等思想。在此情况下需要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一系列心理障碍,这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不畏艰难,不怕困苦,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2.体育教学是为了促进身体的发育,因而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教师要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措施,要求学生按计划完成规定的量和强度。如规定跑的距离、动作的次数、动作的幅度、限定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什么动作等,以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长期参加规范、严格、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在教师的培养指导下就会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形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习惯。
  3.学校体育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要求,都具有强烈的集体性,无论参加哪一项体育活动的评比和竞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因此在体育活动中要大力提倡相互尊重,互教互学,相互配合,团结协作,抛弃个人私心杂念,先人后己,公而忘私的集体主义精神。
  4.体育运动最富有竞争性。体育教学常以对抗性练习和教学比赛的形式出现。通过比赛既能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体能状况、身体素质,以及技术水平、战术意识等要素,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毅果断、自信、积极向上的品质,以及胜不骄、败不馁、服从裁判、遵守纪律,与同伴团结协作等优良作风。
  二、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教学是通过教学方法来完成的,教育是借助教育方法来实现的,二者不能截然分开,又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用教学方法代替教育方法。
  1.规范训练法
  体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很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制度和规则要求下进行的。这就为利用制度和规则作为行为规范来教育学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有明确制度和规则的竞赛活动固然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就是非竞赛性的活动也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则作为教育的手段。例如游戏、教学比赛、各种基本动作的教学,都可以作出某种规定要求学生遵循。此外,除了活动本身所包含的规则之外,还可以就课堂纪律和教学内容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作为学生行为的准绳。要发挥制度和规则的教育作用,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认真执行。
  2.集体训练法
  体育教师应当在采用集体项目的教学中,例如球类训练,团体操训练等,让学生意识到在集体项目中,不顾集体利益,不与其他队员配合,一味过分“表现自己”,都会给他人、给集体带来损害,将受到集体舆论的批评和指责。由此可见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使学生个体的行为与集体荣誉相联系,使他们认识到荣誉来自集体成员的共同奋斗和团结协作,来自个人对集体的奉献和刻苦训练而作出的不懈努力。
  3.对抗与竞赛训练法
  我们培养的学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具有时代感和积极进取,勇于竞争的精神。而这些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在体育教学中都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因为竞争是体育的突出特点,各项体育运动项目都具有对抗性和竞争性,尤其是在比赛状态中,其对抗和竞争因素体现得更为强烈。它往往使参加者承受高强度的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并且还必须在这种强负荷的情况下去争取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意识进行对抗性、竞争性较强的教学与训练,就可以使学生的身心承受力提高,获得勇敢拚搏、顽强进取的心理和行为品质。例如短跑训练,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为了比别人更准确地抓住起跑时机,学生就要集中全身精力,在一面提高自控能力的同时,一面又要全力准备,果断行动,一刹那松劲就意味着难以挽回的失败。在长跑训练中,采用竞赛形式,形成竞争对抗,这就意味着学生不仅要坚持跑完全程,而且要有一定速度,使长跑训练实际上变成为一场意志力的较量。
  当今,新知识、新技术的竞争,已引起了世界各国对人才培养的普遍重视。教育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在未来的社会中,哪一个国家的人才素质愈高,其生产力发展越快,综合国力发展水平更高。所以,我们需要尽快培养出有赤子之心的莘莘学子,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努力。
  (作者单位:721000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果子市小学)
其他文献
新课程实施以来,高中物理备课存在着几个误区,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此提出一并和同行们商讨。  误区一:备课等于写教案  个别教师把教科书、教参等抄写一遍,这样就出现思路受教材的限制,在教学设计上出现盲点,束缚了教师的思维。  建议:备课是对教学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的过程。备课就不能只停留在写教案上,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包括物质的、精神的,校内、校外,有形的、无形的。在备课中要注意教学活动
期刊
【摘要】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师的思想观念、学生的素质、新教材本身等因素影响到了新课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育实践研究的永恒话题,新课程、新教材既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又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仍是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因此如何开展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已成为每一位初中化学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要获得真正的有效,每位教师必
期刊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的教育教学体系,让学生能够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把学习活动变成一种内在的思维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运用知识的技能和方法,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笔者在进行“高校课堂”的课题研究时,对比分析了许多不同的教学案和导学案,像《洋思教学法》、杜郎口教学模式等,借鉴他们的先进模式,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总结了一
期刊
初中物理教学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学生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就能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所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在此,我就近几年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教学谈几点感受。  首先,教师要改变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强调接受式学习的传统物理教学模式  教
期刊
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就要求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教育技巧。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与素质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等等,都与教师的才能与素养的提高是分不开的。思想政治课素质教育主要任务是两个方面,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觉悟水平和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刊
很多农村初中英语教师都面临着一大烦恼,在农村小学英语基础教育没有走上正轨以及多媒体教学条件不够的情况下,学生不爱听课,要么走神,要么就干别的事,好像对教师所讲的一点儿不感兴趣。究其原因,是由于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改进课堂教学,使英语成为学生快乐的伙伴呢。英语教师应该怎样营造生动、轻松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快乐学习呢?下面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英语教师应该是英语教学
期刊
【摘要】初中化学新课标中明确规定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那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有效性,下面结合笔者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对实施化学教育的有效教学策略我们应该做到的几点谈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 化学教育 习惯 提高实效  初中化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形成学生的化学能力。那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有效性
期刊
思想品德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学科,更是初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最近,我校的思品课教学出现如下问题:上课时教师勤勤恳恳地讲“道理”,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辛辛苦苦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复制要点,虽然兼顾了能力,却使得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甚至觉得所学的知识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课堂变成了只有老师的课堂,学生成了可有
期刊
一、借学业水平考试之势,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斗志,把备考工作抓严、抓实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面向全体在校学生,成绩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高中毕业水平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在最短暂的时间内有效地提高历史学科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效果,我们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行动上要认真抓好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备考工作,大力宣传,扎实准备。借用学业水平测试之机,营
期刊
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有“疑”可“问”。经过调查发现,大多课堂实际情况是: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学生自己却没有问题或提不出问题。现就这个问题谈谈我在实际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学生提不出问题的原因  1.课堂上只“答”不“问”的原因  ⑴不想提问:学生问题意识谈漠,适应长期被动接受或师生问答式教学模式,没想到或认为没必要由自己提出问题。  ⑵不敢提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