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责任意识是高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衡量大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标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漠的实质是对个体和社会关系的不清晰,这也为高校育人环境建设指明了方向。在育人环境建设中,只有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既坚持家庭、学校、社会,课堂内外,理论与实践协同合作,又坚持科学的原则才能实现环境育人的既定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育人环境;建设
马克思、恩格斯曾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有是无所谓的”。也即是说,责任体现了人的一种社会必然性,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意识体现个体对承担社会义务的自觉,是一种独特的道德情感。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和社会的希望,他们对民族社会的情感状况不仅关系个体人生价值的实践,更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悠悠相关。所以,对大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是高校育人工程的当务之急和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所在。从总体上说,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关心民族国家的发展,拥有满腔的爱国热忱,是中华民族伟大发展源源不断的生力军。但是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下,社会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想观念的变化已深深影响到人们对个体和社会关系的价值评价,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现象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比如相当多的大学生表现出自我责任意识强化但集体责任意识淡化,知识能力水平高但思想道德修养相对下降,拥有爱国之情但理性不足等。这一切为高校育人工作敲响了警钟,也指明了发展方向。
高校不仅用高效的课堂教学育人,也通过环境来熏陶人,感染人。人与生俱来是一个环境存在物,环境在人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已为人类教育史所肯定。古人说:“近山者仁,近水者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还有孟母三迁,曾子杀猪等,这些都是人类强调环境育人的重要佐证。近代生理学研究也表明,人才培养的自然基础差别是极小的,很大程度上归结于环境的影响。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因此,针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的现状,高校育人应该积极做好育人环境建设,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最终实现高校教育的目标。
一、高校育人环境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意义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人类强调环境育人的重要表现。高校育人实践中,积极建设和优化育人环境对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环境虽然不能决定人成才与否,但是环境对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已是有目共睹。
首先,育人环境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具有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环境育人既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又同课堂教学具有紧密的联系。课堂教学侧重通过教学使人接受某些知识,而环境育人则侧重通过环境熏陶人,感染人,使人形成相应的素质。相对来说,课堂教学育人对人的影响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环境育人则不受这些限制。而且由于育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所以其有利于提高育人效率,减轻育人阻力。因此,积极高尚的育人环境将有益于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在潜移默化间养成关心社会,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
其次,相应的育人环境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并激发其感恩社会,报效社会的热情。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实质是大学生对个体和社会关系的不清晰。相应的育人环境将有助于大学生解开心结,懂得关心和服务社会的重要意义。
再次,内涵丰富和形式灵活多样的育人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实质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道德感情,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这种感情的形成不仅要有科学的理论教育,也要有环境的鼓励和引导。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道德环境并结合相应的道德实践,将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比如,关于民族历史的参观有利于大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发展的艰难,从而激发其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以及自觉奉献社会的崇高情感。
可见,高校育人环境对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它具有其它教育方式所没有的优势和特点。所以说,育人环境建设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
二、优化高校育人环境,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环境育人实际上是用环境感染人,熏陶人,使其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因此,利用育人环境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就必须积极创造各种寓意社会责任的环境,使大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形成对民族社会的崇高热爱之情。高校育人环境既包括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也包括寓意深刻,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环境,也包括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为此,针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漠的现象,高校育人环境建设必须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以及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寻找有效途径。
第一,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切实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创造积极的思想环境。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实质是对个人与社会关系认识的不清晰,缺乏对于民族社会的道德情感。所以,高校育人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注重对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是任何学科都应该关注的素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发挥主渠道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刻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从广义上说其包括所有教育教学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和引导,并以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法制意识为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它所提倡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是我国的主旋律价值文化。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丰富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是很必要的,但要起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实际,即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漠既缘于复杂的社会原因,也同大学生放松思想学习有关。为此,出于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目的,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有针对性。首先,从内容上说,教育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大学生已经有较高的评判是非的能力,也有自己对社会的理解,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大学生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因材施教,比如根据专业的不同,农村和城市家庭背景不同等,帮助他们解决有关思想困惑,促进其形成科学而正确的民族社会观。其次,从教育形式上说,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是必要手段。感恩社会,服务社会的理论教育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必要前提,但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消化吸收理论内容的重要途径,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大学生才能真正领会社会责任的内涵。
第二,在课堂教学之外,积极丰富校园生活的内涵,为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创造优异的校园文化环境。
大学生崇高的社会情感是时间积累和环境熏陶的结果,而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则为这种积累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所谓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建筑设施、园林绿化、学习学术氛围、精神气质、风格特征等的总和,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辅助条件。它是校园内的第二课堂,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所以,积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是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关爱社会意识的重要途径。
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品质,也包括各种促进软硬件相结合的因素,如制度规范、实践活动等。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相对单纯,他们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内度过的,所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对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此,校园文化首先要体现出服务社会的内涵,比如校园走廊墙壁上悬挂杰出人物的相框,教学楼前树立相关伟人塑像,甚至用某些对民族国家或校园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的名字命名教学楼等。另外,因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知、情、意统一的过程,所以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有内容上的科学性,更要注重形式上的多样性,使大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意识到担负民族社会责任的意义。比如,开展校训或班级文明公约的征集活动,使其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增强其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举办以“感恩”为主题的校园文艺演出,开展和谐校园创建等活动以深化大学生对社会责任内涵的理解。在和谐与道德的校园环境中,在主题鲜明而形式多样的公众活动中能够激发出大学生承担责任的愉悦感和幸福感。总之,以感恩社会,服务社会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环境将有益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内化,从而成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三,优化家庭文化氛围,规范社会制度,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创造健康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家庭和社会是高校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方的协同合作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条件。首先就家庭而言,人生的启蒙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相应的家庭育人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可谓不大。父母自身的素质状况、教养方式以及家庭气氛的好坏都直接影响孩子责任意识的形成。所以,家庭应该积极配合高校育人工作,并与学校积极保持沟通,协调一致。为此,家庭成员必须以身作则,率先示范,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家庭不仅要教育孩子做事,还要教会孩子做人,也要教会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其次,就整个社会而言,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也是一个制度建设问题。目前,我国的社会责任制度相对还很不完善,甚至某些领域的公民社会责任制度还基本属于空白。比如关于见义勇为是不是公民所必须的,不见义勇为有没有约束机制,见义勇为能否得到制度上的保障等依然缺乏法律制度上的明确意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必须在教育和制度规范上同时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相辅相成。由于政府是社会公认的最高和最权威的组织者,所以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环境的建设方面,政府应该好好作为。为此,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强立法监督,完善社会责任机制,从道德和法律上加强对社会责任的引导和监督。另一方面,政府应该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社会道德教育资源,为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践行社会责任创造条件。比如,在政府的领导下,各舆论媒体积极宣传社会正气,打击批判各类丑恶社会现象,使关心民族国家发展的道德情感成为主流的社会风尚。
总之,培养大学生对民族社会的道德情感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它需要家庭、社会和高校多方面的协同合作,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建设寓意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高尚的育人环境是大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
三、建设高校育人环境,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原则
由于育人环境涉及多方面的关系,而且具有鲜明的主题方向和针对特定的对象,因此,育人环境建设必须坚持科学的原则,既体现科学性、规律性,又体现时代性和特色性。
第一,以人为本原则。高校人才培养的对象是大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相信学生是教育教学的必然规律。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育人环境建设必须坚持以促进大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素质培养的规律,将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第二,公平正义原则。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能使大学生积极有序的参加各项社会活动,不仅有益于调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公共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有助于大学生理解社会责任的真正内涵。社会责任不仅是一种道德情感,也应该得到制度上的保障。公平正义原则意味着承担社会责任人人有责,人人有份,人人平等,人人有制度的保障。
第三,协同合作原则。由于影响大学生成才发展的环境是多方面的,所以环境育人必须注重多方面的协同合作。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方面,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相结合,协调一致,才能达到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积极效果。
第四,形式灵活多样和内涵丰富原则。环境育人就是用相应的环境熏陶人,感染人,使其形成相应的素质,但是环境育人也必须尊重教育规律。育人环境不宜成为理论灌输或强制压迫,相反要使受教育者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同身受,从而形成某些素质。因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是一个知、情、意相统一的过程,因此育人环境不仅要寓意科学,还必须形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深刻领会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某些素质。
第五,实事求是原则。育人环境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家庭、学校的实际,从学生的实际,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营造不同的教育环境。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文化传统是育人环境建设的历史传统实际,大学生所在专业、素质状况等是育人环境建设的学生实际,中国社会当前的发展状况是育人环境建设最大的实际。只有从实际出发,高校育人环境才能真正发挥其育人的社会作用。
四、结束语
社会责任意识状况是衡量大学生成才与否的重要标准,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它关系着高校教育的成功与否。因为环境对人才培养具有独特而明显的作用,所以高校育人必须积极做好育人环境建设。实践证明,育人环境的渗透性作用是培养大学生对民族社会道德情感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张久献.新时期高校育人环境建设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J]. 兰州学刊,2005,(145):315-316.
[3]刁正邦、冯厚植、徐枞巍.高校教育环境的优化目标和策略[J].上海高教研究,1993,(1):59-62.
项目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民办高校育人环境的改善和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研究”(编号2011SK516)阶段性成果。
( 作者单位:安徽三联学院思政部,安徽合肥230601)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育人环境;建设
马克思、恩格斯曾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有是无所谓的”。也即是说,责任体现了人的一种社会必然性,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意识体现个体对承担社会义务的自觉,是一种独特的道德情感。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和社会的希望,他们对民族社会的情感状况不仅关系个体人生价值的实践,更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悠悠相关。所以,对大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是高校育人工程的当务之急和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所在。从总体上说,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关心民族国家的发展,拥有满腔的爱国热忱,是中华民族伟大发展源源不断的生力军。但是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下,社会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想观念的变化已深深影响到人们对个体和社会关系的价值评价,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现象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比如相当多的大学生表现出自我责任意识强化但集体责任意识淡化,知识能力水平高但思想道德修养相对下降,拥有爱国之情但理性不足等。这一切为高校育人工作敲响了警钟,也指明了发展方向。
高校不仅用高效的课堂教学育人,也通过环境来熏陶人,感染人。人与生俱来是一个环境存在物,环境在人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已为人类教育史所肯定。古人说:“近山者仁,近水者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还有孟母三迁,曾子杀猪等,这些都是人类强调环境育人的重要佐证。近代生理学研究也表明,人才培养的自然基础差别是极小的,很大程度上归结于环境的影响。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因此,针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不强的现状,高校育人应该积极做好育人环境建设,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最终实现高校教育的目标。
一、高校育人环境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意义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人类强调环境育人的重要表现。高校育人实践中,积极建设和优化育人环境对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环境虽然不能决定人成才与否,但是环境对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已是有目共睹。
首先,育人环境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具有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环境育人既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又同课堂教学具有紧密的联系。课堂教学侧重通过教学使人接受某些知识,而环境育人则侧重通过环境熏陶人,感染人,使人形成相应的素质。相对来说,课堂教学育人对人的影响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环境育人则不受这些限制。而且由于育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所以其有利于提高育人效率,减轻育人阻力。因此,积极高尚的育人环境将有益于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在潜移默化间养成关心社会,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
其次,相应的育人环境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并激发其感恩社会,报效社会的热情。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实质是大学生对个体和社会关系的不清晰。相应的育人环境将有助于大学生解开心结,懂得关心和服务社会的重要意义。
再次,内涵丰富和形式灵活多样的育人环境有助于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实质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道德感情,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这种感情的形成不仅要有科学的理论教育,也要有环境的鼓励和引导。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道德环境并结合相应的道德实践,将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比如,关于民族历史的参观有利于大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发展的艰难,从而激发其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以及自觉奉献社会的崇高情感。
可见,高校育人环境对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它具有其它教育方式所没有的优势和特点。所以说,育人环境建设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
二、优化高校育人环境,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环境育人实际上是用环境感染人,熏陶人,使其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因此,利用育人环境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就必须积极创造各种寓意社会责任的环境,使大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形成对民族社会的崇高热爱之情。高校育人环境既包括高效的课堂教学环境,也包括寓意深刻,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环境,也包括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为此,针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漠的现象,高校育人环境建设必须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以及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寻找有效途径。
第一,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切实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创造积极的思想环境。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实质是对个人与社会关系认识的不清晰,缺乏对于民族社会的道德情感。所以,高校育人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注重对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是任何学科都应该关注的素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更应该发挥主渠道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刻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从广义上说其包括所有教育教学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和引导,并以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法制意识为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它所提倡的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是我国的主旋律价值文化。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丰富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是很必要的,但要起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的实际,即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漠既缘于复杂的社会原因,也同大学生放松思想学习有关。为此,出于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目的,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有针对性。首先,从内容上说,教育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大学生已经有较高的评判是非的能力,也有自己对社会的理解,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大学生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因材施教,比如根据专业的不同,农村和城市家庭背景不同等,帮助他们解决有关思想困惑,促进其形成科学而正确的民族社会观。其次,从教育形式上说,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是必要手段。感恩社会,服务社会的理论教育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必要前提,但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消化吸收理论内容的重要途径,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大学生才能真正领会社会责任的内涵。
第二,在课堂教学之外,积极丰富校园生活的内涵,为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创造优异的校园文化环境。
大学生崇高的社会情感是时间积累和环境熏陶的结果,而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则为这种积累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所谓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建筑设施、园林绿化、学习学术氛围、精神气质、风格特征等的总和,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辅助条件。它是校园内的第二课堂,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所以,积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是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关爱社会意识的重要途径。
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品质,也包括各种促进软硬件相结合的因素,如制度规范、实践活动等。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相对单纯,他们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内度过的,所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对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此,校园文化首先要体现出服务社会的内涵,比如校园走廊墙壁上悬挂杰出人物的相框,教学楼前树立相关伟人塑像,甚至用某些对民族国家或校园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的名字命名教学楼等。另外,因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知、情、意统一的过程,所以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有内容上的科学性,更要注重形式上的多样性,使大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意识到担负民族社会责任的意义。比如,开展校训或班级文明公约的征集活动,使其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增强其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举办以“感恩”为主题的校园文艺演出,开展和谐校园创建等活动以深化大学生对社会责任内涵的理解。在和谐与道德的校园环境中,在主题鲜明而形式多样的公众活动中能够激发出大学生承担责任的愉悦感和幸福感。总之,以感恩社会,服务社会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环境将有益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内化,从而成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三,优化家庭文化氛围,规范社会制度,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创造健康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家庭和社会是高校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方的协同合作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条件。首先就家庭而言,人生的启蒙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相应的家庭育人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可谓不大。父母自身的素质状况、教养方式以及家庭气氛的好坏都直接影响孩子责任意识的形成。所以,家庭应该积极配合高校育人工作,并与学校积极保持沟通,协调一致。为此,家庭成员必须以身作则,率先示范,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家庭不仅要教育孩子做事,还要教会孩子做人,也要教会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其次,就整个社会而言,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也是一个制度建设问题。目前,我国的社会责任制度相对还很不完善,甚至某些领域的公民社会责任制度还基本属于空白。比如关于见义勇为是不是公民所必须的,不见义勇为有没有约束机制,见义勇为能否得到制度上的保障等依然缺乏法律制度上的明确意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必须在教育和制度规范上同时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相辅相成。由于政府是社会公认的最高和最权威的组织者,所以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环境的建设方面,政府应该好好作为。为此,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强立法监督,完善社会责任机制,从道德和法律上加强对社会责任的引导和监督。另一方面,政府应该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社会道德教育资源,为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践行社会责任创造条件。比如,在政府的领导下,各舆论媒体积极宣传社会正气,打击批判各类丑恶社会现象,使关心民族国家发展的道德情感成为主流的社会风尚。
总之,培养大学生对民族社会的道德情感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它需要家庭、社会和高校多方面的协同合作,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建设寓意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高尚的育人环境是大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
三、建设高校育人环境,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原则
由于育人环境涉及多方面的关系,而且具有鲜明的主题方向和针对特定的对象,因此,育人环境建设必须坚持科学的原则,既体现科学性、规律性,又体现时代性和特色性。
第一,以人为本原则。高校人才培养的对象是大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相信学生是教育教学的必然规律。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育人环境建设必须坚持以促进大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素质培养的规律,将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第二,公平正义原则。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能使大学生积极有序的参加各项社会活动,不仅有益于调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公共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有助于大学生理解社会责任的真正内涵。社会责任不仅是一种道德情感,也应该得到制度上的保障。公平正义原则意味着承担社会责任人人有责,人人有份,人人平等,人人有制度的保障。
第三,协同合作原则。由于影响大学生成才发展的环境是多方面的,所以环境育人必须注重多方面的协同合作。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方面,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相结合,协调一致,才能达到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积极效果。
第四,形式灵活多样和内涵丰富原则。环境育人就是用相应的环境熏陶人,感染人,使其形成相应的素质,但是环境育人也必须尊重教育规律。育人环境不宜成为理论灌输或强制压迫,相反要使受教育者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同身受,从而形成某些素质。因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是一个知、情、意相统一的过程,因此育人环境不仅要寓意科学,还必须形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深刻领会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某些素质。
第五,实事求是原则。育人环境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家庭、学校的实际,从学生的实际,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营造不同的教育环境。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文化传统是育人环境建设的历史传统实际,大学生所在专业、素质状况等是育人环境建设的学生实际,中国社会当前的发展状况是育人环境建设最大的实际。只有从实际出发,高校育人环境才能真正发挥其育人的社会作用。
四、结束语
社会责任意识状况是衡量大学生成才与否的重要标准,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它关系着高校教育的成功与否。因为环境对人才培养具有独特而明显的作用,所以高校育人必须积极做好育人环境建设。实践证明,育人环境的渗透性作用是培养大学生对民族社会道德情感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张久献.新时期高校育人环境建设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J]. 兰州学刊,2005,(145):315-316.
[3]刁正邦、冯厚植、徐枞巍.高校教育环境的优化目标和策略[J].上海高教研究,1993,(1):59-62.
项目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民办高校育人环境的改善和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研究”(编号2011SK516)阶段性成果。
( 作者单位:安徽三联学院思政部,安徽合肥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