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中文的文学理论新理性精神和交往对话主义
【机 构】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出 处】
:
学术月刊
【发表日期】
:
2003年4期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80年代初,一批地方职业大学的建立,标志着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出现了相对独立的高等职业教育系统,但那时的职业大学以自费、走读,不包分配,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特点,改革的重点侧重于体制的探索;90年代初,职业大学按高等专科学校规范办学,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明确界定为培养高级技能性人才即操作性人才,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学校数量已超过1000所,在校生已达590多万人,成为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中国高等教育将产生重大影响。
洛阳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的教学科研人员,在理论思考和教学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思维科学、相似论引入教育教学,开始进行“相似(诱导)教学模式”的探索。在豫西地区的小学、中学和大专院校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在英语、音乐、美术、化学、历史等学科中收到了明显效果。学生们在“相似教学模式”的环境下,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浓厚,课堂学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林崇德,男,浙江宁波象山人,生于1941年,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心理发展与教育》杂志主编、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主任等职,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师德标兵”的称号。主要著作有:《思维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史》、《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学习与发展》、《发展心理学》、《教育的智慧——写给中小学教师》、《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等,主编《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心理学大辞典》、《当代智力心理学丛书》等。目前承担的课题有:“学科能力结构与发展”、“教
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可持续发展科学思想与科学知识水平,这就需要发挥教育在促进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奠基作用和先导作用。为促进社会、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是新世纪教育的使命。随着为促进可持续发展服务日渐成为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主导方向,教育的功能将更加具有鲜明的基础性与先导性特征。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教育,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事业。我们不仅需要树立科学发展的价值观,同时需要建立有关制度措施和机制保障。
高等教育是各个国家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高校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日益凸显,高等教育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也存在着投入、质量、师资等方面的问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认真审视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树立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密切与社会、经济的联系,加强高等教育的经费管理,促进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做深入细致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