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语课程具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但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人们往往较注重英语的工具性与考试的功用性,而忽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关 键 词] 英语教学;人文关怀;教学目标;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4-0059-01
英语是人文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存在文化、历史等方面与母语教学的冲突与联系。新时代的英语教学要倡导以人为本,注重文化、历史的渗透,形成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在教学目标设置与课堂实践中渗透人文关怀。
一、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中渗透人文关怀
笔者以高等教育出版社《英语基础模块1》Unit 6 Would you like to order?Listening and speaking Dialogue B的教学目标设置为例,讨论如何在该环节中渗透人文关怀。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关于餐厅食物的相关词汇,如burger,steak等;掌握点餐的相关功能句型,如“Would you like to order now?”等。
2.能力目标:听懂餐厅点餐对话,记下功能句型;运用掌握的功能句型进行点餐对话。
3.情感目标:积极与同学合作,培养合作精神;了解餐厅服务及就餐基本礼仪。
以上所列的教学目标人文关怀中有一定的渗透,但并未具体化,修改后如下: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关于餐厅食物的相关词汇,如burger,steak等,想出更多与食物相关的词,并加以记忆;掌握点餐相关功能句型,如“Would you like to order now?”,补充生活中常用句型如“Let’s go Dutch.”等。
2.能力目标:听懂餐厅点餐的对话,记下功能句型;运用所掌握的功能句型进行点餐对话;尝试自行设计场景并表演点餐对话。
3.情感目标:积极与同学合作,培养合作精神;发挥想象,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活与学习融会贯通;了解餐厅服务及就餐的基本礼仪与中西方就餐文化的差异。
修改后的教学目标更细化且侧重学习与生活的结合;尊重了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想象,鼓励学生自由设计场景;要求学生通过合作与表演学习点餐,突出了职业学校教学的服务性能。
二、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渗透人文关怀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教师可用以下三方面原则展开教学实践。
(一)一视同仁,尊重个体差异
职高学生自制力相对较差,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行为习惯特点,以不犯原则性错误为前提,肯定每位学生积极的一面。学生英语水平有差异,教师在课堂中应注意难易结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设计教学。
以我曾任教的英语1班和英语4班为例。任教之初我并未重视两班在英语基础上的差异,一样上课、作业与考试,但一段时间后两班差异明显。问题的出现提醒我对教学设计等环节进行反省。经过不断微调,我对两个不同的班级采用分层教学模式,1班侧重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课后作业强调学生的主动性,4班侧重于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巩固,课后的作业循序渐进少,量多次,收效显著。
(二)鼓励创新,激发学生想象
中考复习使学生沉浸在题海中而忽略课堂气氛,丰富多彩的思想被“哑巴英语”束缚。
在Unit 6 Would you like to order?Listening and speaking,Dialogue B的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创设有意义的点餐场景并表演。学生兴趣浓厚,合作积极,设计了在肯德基、必胜客、新四方等生活中常见餐馆中的点餐对话,表演生动形象,同时将课文所学的句型充分利用到表演中,真正体现了英语学习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师生平等,营造轻松氛围
职高学生由于水平参差不齐,会有一部分学生讨厌学习导致许多老师对他们无能为力。教师应以包容一切的博大胸怀去接纳每一位学生,用心引导、细心教育。
同样是在Unit 6 Would you like to order ?Listening and speaking,Dialogue B,针对英语1班与英语4班的水平差异,笔者在教学输入环节进行了增减,调整活动难度,引导自主学习,鼓励自由提问,整堂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综上所述,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积极探索英语作为一门活生生的语言该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笔者认为“一视同仁,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创新,激发学生想象;师生平等,营造轻松氛围”是三个比较有用的原则。希望与各位读者共同探讨之。
参考文献:
[1][法]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二商务印书馆,1978.
[2]于凤栖.卢梭思想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3]雷蒙·特魯松.卢梭传[M].李平祖,何三雅,译.商务印书馆,1998.
[4][美]萨利·肖尔茨.卢梭[M],李中译,贾安伦,译.中华书局,2005.
[5]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关 键 词] 英语教学;人文关怀;教学目标;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4-0059-01
英语是人文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存在文化、历史等方面与母语教学的冲突与联系。新时代的英语教学要倡导以人为本,注重文化、历史的渗透,形成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在教学目标设置与课堂实践中渗透人文关怀。
一、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中渗透人文关怀
笔者以高等教育出版社《英语基础模块1》Unit 6 Would you like to order?Listening and speaking Dialogue B的教学目标设置为例,讨论如何在该环节中渗透人文关怀。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关于餐厅食物的相关词汇,如burger,steak等;掌握点餐的相关功能句型,如“Would you like to order now?”等。
2.能力目标:听懂餐厅点餐对话,记下功能句型;运用掌握的功能句型进行点餐对话。
3.情感目标:积极与同学合作,培养合作精神;了解餐厅服务及就餐基本礼仪。
以上所列的教学目标人文关怀中有一定的渗透,但并未具体化,修改后如下: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关于餐厅食物的相关词汇,如burger,steak等,想出更多与食物相关的词,并加以记忆;掌握点餐相关功能句型,如“Would you like to order now?”,补充生活中常用句型如“Let’s go Dutch.”等。
2.能力目标:听懂餐厅点餐的对话,记下功能句型;运用所掌握的功能句型进行点餐对话;尝试自行设计场景并表演点餐对话。
3.情感目标:积极与同学合作,培养合作精神;发挥想象,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活与学习融会贯通;了解餐厅服务及就餐的基本礼仪与中西方就餐文化的差异。
修改后的教学目标更细化且侧重学习与生活的结合;尊重了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想象,鼓励学生自由设计场景;要求学生通过合作与表演学习点餐,突出了职业学校教学的服务性能。
二、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渗透人文关怀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教师可用以下三方面原则展开教学实践。
(一)一视同仁,尊重个体差异
职高学生自制力相对较差,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行为习惯特点,以不犯原则性错误为前提,肯定每位学生积极的一面。学生英语水平有差异,教师在课堂中应注意难易结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设计教学。
以我曾任教的英语1班和英语4班为例。任教之初我并未重视两班在英语基础上的差异,一样上课、作业与考试,但一段时间后两班差异明显。问题的出现提醒我对教学设计等环节进行反省。经过不断微调,我对两个不同的班级采用分层教学模式,1班侧重于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课后作业强调学生的主动性,4班侧重于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巩固,课后的作业循序渐进少,量多次,收效显著。
(二)鼓励创新,激发学生想象
中考复习使学生沉浸在题海中而忽略课堂气氛,丰富多彩的思想被“哑巴英语”束缚。
在Unit 6 Would you like to order?Listening and speaking,Dialogue B的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创设有意义的点餐场景并表演。学生兴趣浓厚,合作积极,设计了在肯德基、必胜客、新四方等生活中常见餐馆中的点餐对话,表演生动形象,同时将课文所学的句型充分利用到表演中,真正体现了英语学习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师生平等,营造轻松氛围
职高学生由于水平参差不齐,会有一部分学生讨厌学习导致许多老师对他们无能为力。教师应以包容一切的博大胸怀去接纳每一位学生,用心引导、细心教育。
同样是在Unit 6 Would you like to order ?Listening and speaking,Dialogue B,针对英语1班与英语4班的水平差异,笔者在教学输入环节进行了增减,调整活动难度,引导自主学习,鼓励自由提问,整堂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综上所述,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积极探索英语作为一门活生生的语言该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笔者认为“一视同仁,尊重个体差异;鼓励创新,激发学生想象;师生平等,营造轻松氛围”是三个比较有用的原则。希望与各位读者共同探讨之。
参考文献:
[1][法]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二商务印书馆,1978.
[2]于凤栖.卢梭思想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3]雷蒙·特魯松.卢梭传[M].李平祖,何三雅,译.商务印书馆,1998.
[4][美]萨利·肖尔茨.卢梭[M],李中译,贾安伦,译.中华书局,2005.
[5]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