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与断代研究工作坊”会议在莫高窟召开

来源 :敦煌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shuhui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促进敦煌晚期石窟及其分期、断代的研究,敦煌研究院院级课题重点项目"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与断代"(项目编号:2020-SK-ZD-01)课题组于6月26至28日在敦煌莫高窟举办了为期4天的学术会议.此次会议采用小范围的研讨与交流方式,围绕敦煌晚期石窟的主题,就敦煌晚期石窟相关的历史、宗教、文化、石窟、壁画、文献、石窟断代等展开了热烈讨论.
其他文献
伏俊琏著《敦煌文学写本研究》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21年5月出版.该书精选50多个敦煌文学写本,对各写本上所有信息进行全面著录,包括写本正面和背面抄写的全部内容乃至杂写、涂画等.同时,也关注写本的性质用途、装帧形式、纸质和书写工具等.该书尤其重视对写本的整体观察,认为一个文学写本也是一个"生命体".
期刊
5月22日,在甘肃省社科规划办的组织下,我院马德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敦煌遗书数据库建设》结题评审会在兰州分院顺利召开.评审专家组由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郑炳林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杨宝玉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刘屹教授,西华师范大学国学院院长伏俊琏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刘再聪教授组成,伏俊琏教授任专家组组长.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省社科规划办主任李庆武,敦煌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廖士俊,敦煌研究院科研处处长陈港泉研究员及项目首席专家、各子课题负责人、
期刊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号召,推动敦煌吐蕃历史文化研究进一步发展,拓展敦煌学研究的新方向和新思路,由敦煌研究院主办、敦煌文献研究所和科研管理处共同承办的"第二届敦煌吐蕃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21年10月23—24日在线上召开.
期刊
杭州烟霞洞罗汉造像是五代吴越国罗汉造像的典型代表.2021年,浙江省博物馆历史文物部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钱江管理处在烟霞洞新发现了9处五代吴越国时期的罗汉造像题记.题记显示烟霞洞罗汉造像群开凿于吴越广顺三年(953)左右.十八罗汉,是目前我国现存最早的十八罗汉造像,表明烟霞洞造像与《法住记》的关系十分密切.
2021年12月6日,由中国期刊协会、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等共同主办的"2021中国学术期刊未来论坛"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行.会议发布了最新2021"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名单.《敦煌研究》再次入选"2021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期刊
主要利用儒家经典、佛道典籍及相关传世文献对"十恶"诸种"恶行"的含义和文化渊源进行了考释,对其深层的价值观念进行了解析,并联系唐代相关蒙书,对其童蒙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化的意图进行了分析.认为所谓"十恶"实为有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勤俭"的十种不良行为,也就是说决定家庭贫富与贵贱的关键是"勤俭",正好反映了在中晚唐自魏晋以来的士族已经衰落,门第观念已不是主导社会价值的决定因素.对普通大众而言,家庭成员是否能辛勤劳作、勤事家务,养成"勤俭"等良好家风,才是决定一个家庭富贵贫贱的关键
立足于出土秦汉历表类简册的整体特点,从简牍材质形制、书法风格及抄本特点等方面的一致性入手,对《悬泉汉简(壹)》中13枚残简的具体内容进行了细致考证,局部复原5件年代可考的册书.并初步指出"历日"主要用于查看日期和时日禁忌,与近世流行的"宪书""皇历"并无太大区别;而"质日"则兼具"历日"与"记事簿"的双重功能,与今日流行的台历较为接近.二者之别,主要在是否记事或预备记事.
《观象敦煌:罗氏档案中的莫高窟与榆林窟》集结了罗寄梅1943—1944年在敦煌拍摄的大约三千张黑白照片,由普林斯顿大学唐氏东亚艺术研究中心首次全套整理出版,用定制的图文编辑和相关的研究成果,呈现出罗氏照片的综合面貌,是一套研究敦煌石窟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期刊
2021年11月,由敦煌研究院承担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丝绸之路中国段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展示与交流平台建设"完成了全部研究任务,"丝绸之路中国段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展示与交流平台"(网址:http://www.silkroadshow.cn)开始上线试运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