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义广先生发表于《语文学习》2010年第5期的大作《“后序”正解》,对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指南录后序》课文的注释:“作者写这篇序之前,已经为诗集写了《自序》,故本篇称为‘后序’。(配套教参也有类似表述。)”疑窦丛生,郑先生在文中认为:《指南录自序》并不存在,并且《指南录后序》称为“后序”,是因为它被安排在了全书的末尾。笔者拜读《“后序”正解》之后,也颇生疑窦。先不揣谫陋,求教于大方之家。
首先,《指南录自序》赫然在目,有案可稽,并非“湮没无闻”。《自序》载在《文山先生全集》卷十三之卷首,而《“后序”正解》中郑先生认为,“课本注释中说的‘自序’并不存在”,“假如真的在《后序》之前有所谓‘自序’的话,那么这篇‘自序’何在?名家往往出名文,《指南录后序》写得如此精彩,想来‘自序’也不会差,为什么只有《后序》独存,而‘自序’却湮没无闻呢?”
其实,只是我们很少去研读《文山先生全集》罢了,众多的有关研究者著作中都提到了《自序》。譬如:修晓波先生著写的《文天祥评传》多次论及到《自序》;俞兆鹏、俞晖先生著写的《文天祥研究》详述文天祥《指南录》、《自序》及《后序》的写作经过;四川大学中文系古籍文学教研室选注的《宋文选》中《指南录后序》注释有:“卷首有《自序》和《后序》。”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指南录后序》注有:“据《四部丛刊》影印本《文山先生全集》卷十三卷首有自序二篇。”王水照先生编选的《唐宋散文精选》中《指南录后序》对“后序”注有:“此集前面有《自序》、《后序》两篇。本文即为《后序》(不在诗集之末)。”金启华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有:“前此已写过《自序》。”杨德恩《文天祥年谱》、沈起炜《文天祥》、万绳楠《文天祥传》等都论及到《自序》,等等。
其次,《指南录自序》并非画蛇添足。《“后序”正解》中郑先生认为,“如果文天祥已经为诗集写了‘自序’,那么这些内容肯定也是少不了的,这样一来,在《后序》中再不厌其烦的叙述自己出使北营,被扣押,逃归等经历,写自己创作诗歌的背景和原因,岂不是画蛇添足了吗?”
正如郑先生所猜测,“叙述自己出使北营,被扣押,逃归等经历”,“肯定也是少不了的”。《指南录自序》开头从离开吴门入卫守独松关落笔,按照时间顺序,叙述自己辗转流亡的艰险:于恭帝德祐二年正月初二日“引帐兵二千人诣行”,“元夕后,予所部兵皆聚于富阳”,“十九日,太皇除予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二十日至皋亭山,诘其帅前后失信”,“二月八日诸使登舟,忽北帅遣馆伴逼予同往,予被逼胁”,“至京口,留旬日”,“于二月晦,夜走真州”,“朔日(三月初一),守苗再成相见”,“初三日早,制司人来,乃出文书,谓丞相为赚城”,“苗不以为然,送予出门,劝奔淮西”,“自是,日夜奔南,出入敌冲”,“予至通,闻二王建元帅府于永嘉”,“狼狈憔悴之余,喜不自制,跋涉鲸波,将蹑屩以从意者”。
《指南录自序》文末有“德祐二年闰月日,庐陵文天祥自序”,表明《自序》写于德祐二年闰三月(农历三月后面的又一个三月),文天祥在通州等待泛海去永嘉有一段时间,反思了自己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同时,也是作者心迹的自白,是一封面对元军反间计,被扬州、真州、通州不信任的自我辩护书。文天祥从镇江逃出元军魔掌之后,在扬州、高邮、如皋等地流亡,历尽艰险,“无日而不可死”,终于来到尚未沦陷元军的通州。但是当时广有谣传,说文天祥已经降敌,到扬州、真州、通州等地意在“赚城”(游说宋军降元军)。通州太守对突然出现在通州城门口的文天祥等人是不信任的。《指南录后序》中也有同样记载“至通州,几以不纳死”。通州太守不了解站在他面前的是受命于危难之际的文丞相, 是誓死抗元不屈不挠的文天祥,文天祥出于无奈, 不得已而明说了自己的身份、经历,又写下这篇《自序》,表明自己的心迹。《指南录后序》中说:“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后序》告诉我们《指南录》分为四卷,到达通州时已写了三卷。文天祥利用在通州的短暂机会,整理了自己的诗文,更何况“跋涉鲸波”, 风高浪大,生死未卜,不知以后还有无机会续写,这篇《自序》既是危难情况下对已写诗文的序言,也是抒发真情的“遗文”,“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这难道是画蛇添足了吗?
“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文天祥将泛海南归新作的诗文编为第四卷补充进去,因写作背景、诗文内容有所不同,文天祥写作了《后序》,以发《自序》未尽之意,两序互为补充。《自序》措词较为平易、质朴,用史传实录式语言,笔调抑郁、哀怨,遭人误解的苦楚, 但是凛然正义于字里行间,而《后序》用语则注意润饰, 长短句错落有致,富有文采,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后序》令人荡气回肠。两序文都是写在敌寇入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之际,虽九死其犹未悔,文天祥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与民族气节, 光彩照人。
再次,《“后序”正解》中郑先生认为:“它与现代诗文集中经常出现的“跋”大致相同,因为写在著作之后,故有此称。”笔者以为,《指南录后序》并不是“写在著作之后”才称为“后序”的,应是与前面所写的《自序》相区别开来。郑先生所引的杜泽逊教授观点:“先秦两汉时期,作者序大都在后头,例如《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叙传》、《说文解字叙》,都在末尾。”请注意杜教授强调的是在“先秦两汉时期”。在《文山先生全集》中,卷首有《自序》和《后序》,上文已引,四川大学中文系古籍文学教研室选注的《宋文选》注释有:“卷首有《自序》和《后序》。”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有:“据《四部丛刊》影印本《文山先生全集》卷十三卷首有自序二篇。”王水照先生编选的《唐宋散文精选》注有:“此集前面有《自序》、《后序》两篇。本文即为《后序》(不在诗集之末)。”足资比勘。
另外,《自序》、《后序》在《指南录》集卷首,相似的解释,除了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外,还有沪教版高中第六册及试编本第四册等,笔者以为以上教科书的解释甚确。
[作者通联: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首先,《指南录自序》赫然在目,有案可稽,并非“湮没无闻”。《自序》载在《文山先生全集》卷十三之卷首,而《“后序”正解》中郑先生认为,“课本注释中说的‘自序’并不存在”,“假如真的在《后序》之前有所谓‘自序’的话,那么这篇‘自序’何在?名家往往出名文,《指南录后序》写得如此精彩,想来‘自序’也不会差,为什么只有《后序》独存,而‘自序’却湮没无闻呢?”
其实,只是我们很少去研读《文山先生全集》罢了,众多的有关研究者著作中都提到了《自序》。譬如:修晓波先生著写的《文天祥评传》多次论及到《自序》;俞兆鹏、俞晖先生著写的《文天祥研究》详述文天祥《指南录》、《自序》及《后序》的写作经过;四川大学中文系古籍文学教研室选注的《宋文选》中《指南录后序》注释有:“卷首有《自序》和《后序》。”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指南录后序》注有:“据《四部丛刊》影印本《文山先生全集》卷十三卷首有自序二篇。”王水照先生编选的《唐宋散文精选》中《指南录后序》对“后序”注有:“此集前面有《自序》、《后序》两篇。本文即为《后序》(不在诗集之末)。”金启华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注有:“前此已写过《自序》。”杨德恩《文天祥年谱》、沈起炜《文天祥》、万绳楠《文天祥传》等都论及到《自序》,等等。
其次,《指南录自序》并非画蛇添足。《“后序”正解》中郑先生认为,“如果文天祥已经为诗集写了‘自序’,那么这些内容肯定也是少不了的,这样一来,在《后序》中再不厌其烦的叙述自己出使北营,被扣押,逃归等经历,写自己创作诗歌的背景和原因,岂不是画蛇添足了吗?”
正如郑先生所猜测,“叙述自己出使北营,被扣押,逃归等经历”,“肯定也是少不了的”。《指南录自序》开头从离开吴门入卫守独松关落笔,按照时间顺序,叙述自己辗转流亡的艰险:于恭帝德祐二年正月初二日“引帐兵二千人诣行”,“元夕后,予所部兵皆聚于富阳”,“十九日,太皇除予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二十日至皋亭山,诘其帅前后失信”,“二月八日诸使登舟,忽北帅遣馆伴逼予同往,予被逼胁”,“至京口,留旬日”,“于二月晦,夜走真州”,“朔日(三月初一),守苗再成相见”,“初三日早,制司人来,乃出文书,谓丞相为赚城”,“苗不以为然,送予出门,劝奔淮西”,“自是,日夜奔南,出入敌冲”,“予至通,闻二王建元帅府于永嘉”,“狼狈憔悴之余,喜不自制,跋涉鲸波,将蹑屩以从意者”。
《指南录自序》文末有“德祐二年闰月日,庐陵文天祥自序”,表明《自序》写于德祐二年闰三月(农历三月后面的又一个三月),文天祥在通州等待泛海去永嘉有一段时间,反思了自己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同时,也是作者心迹的自白,是一封面对元军反间计,被扬州、真州、通州不信任的自我辩护书。文天祥从镇江逃出元军魔掌之后,在扬州、高邮、如皋等地流亡,历尽艰险,“无日而不可死”,终于来到尚未沦陷元军的通州。但是当时广有谣传,说文天祥已经降敌,到扬州、真州、通州等地意在“赚城”(游说宋军降元军)。通州太守对突然出现在通州城门口的文天祥等人是不信任的。《指南录后序》中也有同样记载“至通州,几以不纳死”。通州太守不了解站在他面前的是受命于危难之际的文丞相, 是誓死抗元不屈不挠的文天祥,文天祥出于无奈, 不得已而明说了自己的身份、经历,又写下这篇《自序》,表明自己的心迹。《指南录后序》中说:“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后序》告诉我们《指南录》分为四卷,到达通州时已写了三卷。文天祥利用在通州的短暂机会,整理了自己的诗文,更何况“跋涉鲸波”, 风高浪大,生死未卜,不知以后还有无机会续写,这篇《自序》既是危难情况下对已写诗文的序言,也是抒发真情的“遗文”,“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这难道是画蛇添足了吗?
“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文天祥将泛海南归新作的诗文编为第四卷补充进去,因写作背景、诗文内容有所不同,文天祥写作了《后序》,以发《自序》未尽之意,两序互为补充。《自序》措词较为平易、质朴,用史传实录式语言,笔调抑郁、哀怨,遭人误解的苦楚, 但是凛然正义于字里行间,而《后序》用语则注意润饰, 长短句错落有致,富有文采,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后序》令人荡气回肠。两序文都是写在敌寇入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之际,虽九死其犹未悔,文天祥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与民族气节, 光彩照人。
再次,《“后序”正解》中郑先生认为:“它与现代诗文集中经常出现的“跋”大致相同,因为写在著作之后,故有此称。”笔者以为,《指南录后序》并不是“写在著作之后”才称为“后序”的,应是与前面所写的《自序》相区别开来。郑先生所引的杜泽逊教授观点:“先秦两汉时期,作者序大都在后头,例如《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叙传》、《说文解字叙》,都在末尾。”请注意杜教授强调的是在“先秦两汉时期”。在《文山先生全集》中,卷首有《自序》和《后序》,上文已引,四川大学中文系古籍文学教研室选注的《宋文选》注释有:“卷首有《自序》和《后序》。”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有:“据《四部丛刊》影印本《文山先生全集》卷十三卷首有自序二篇。”王水照先生编选的《唐宋散文精选》注有:“此集前面有《自序》、《后序》两篇。本文即为《后序》(不在诗集之末)。”足资比勘。
另外,《自序》、《后序》在《指南录》集卷首,相似的解释,除了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外,还有沪教版高中第六册及试编本第四册等,笔者以为以上教科书的解释甚确。
[作者通联: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