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6月8日,第十届“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作品展在中国传媒大学1500人报告厅内完美地落下了帷幕。
对于“半夏的纪念”来说,2012年是特殊的一年。十年前,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在“非典”的特殊期间创作了大量原创影像作品,并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了第一个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原创作品展映活动。时值半夏,同学们借用鲁迅先生最喜欢的词语“纪念”,将活动命名为“半夏的纪念”,意在用充满想象的丰富创意和鲜明的专业特色来继承和发扬鲁迅先生所倡导的顽强意志和坚韧品质。
从2003年创办至今,半夏已经走到了第十个年头。从最初简陋的露天舞台开始,“半夏的纪念”在同学们一个个新的创意中逐渐成长起来。通过电视与新闻学院学生多年的探索与积累,“半夏的纪念”已经成为了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影像活动的原创品牌。
生活里的锐气
“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作品展是北京学生文化创意国际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每年选定一个主题,在网络上征集作品,号召各高校正式注册的在校学生围绕该主题,以影像的形式进行创作,通过评选、交流和展出,甄选出深具影响力的青年影像作品。
抛却意识形态误读与引诱,成功的纪录片作品大多本性共通—人性内涵与感性细节。生活从来不缺少题材,众多世界级大师都选择身边的世界作为对象,在他们的作品中,历史静静流淌于被拍对象的身上。综观古今,对比国内外,“远在天边” 和“近在咫尺” 的纪录片都曾创造奇迹。但对近在咫尺的生活来说,遥远而又陌生的世界虽然可以激发幻想和热情,但却无法给予关怀和共鸣。本届评委会主席、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何苏六表示:“今年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充满锐气。同时,无论是在作品题材还是在影像表达的手法上,都比往年更加多样化,可以说是对‘半夏’十周年的献礼。”
而从这里走出来的作品,也开始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四川国际电影节、德国波茨坦国际大学生电影节、法国FIPA国际电视节等众多国内外重要影像赛事中崭露头角。
同道而行
今年,第十届“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作品展由北京市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联合主办,主题是带有回顾色彩的“半夏十年——同知·同伴·同行”。
和往届不同的是,此届活动更加强调团队协作精神及对梦想的坚持,同时这次影展还特别增设了福特单元奖项——福特特别荣誉大奖和福特女性导演新锐奖。本届“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作品展共收到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香港浸会大学、纽约电影学院等近百所海内外高校的共一千余部参赛作品。其中来自海外的作品有110部,数量创历年之最。
本届评委之一,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审片部副主任陈真也在评审工作结束后表示,透过此届影展的一些作品,他看到了年轻影像创作者们的内心情感、表现能力和他们身上的时代气息与创新精神,他认为学生们独特的视角值得钦佩。
现场直击
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何苏六担任本届评委会主席,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审片部副主任陈真,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副总监周艳,中央新影集团总裁助理、副总编辑张跃,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节目部主任王晓斌,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申惠善(韩国),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周文、学院实践教学中心主任秦瑜明,广州纪录片大会评审团特别奖获得者、纪录片《活着》导演范俭,《大众DV》杂志执行主编郝大鹏共同参与评审工作。
最终,历经漫长而又艰苦的分组评审和集中评审两项环节,评委会最终从入围的119部影片中评选出44部提名作品和最佳长纪录片、最佳短纪录片、最佳剧情片、最佳音乐电视作品、最佳电视广告作品、最佳中学生作品、福特特别荣誉大奖、福特女性导演新锐奖8个单元奖,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编剧4个单项奖以及1个年度大奖。
同时,作为“半夏十年”的特别活动之一,大赛组委会还举办了“新媒介与青年影像”论坛。此次论坛是基于第十届“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作品展的平台,旨在为青年导演的人才发掘、青年影像创意产业的完善、中国青年影像国际化发展搭建一个专业的学术平台。
表达的立场
参与论坛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及青年影像创作者,围绕“青年影像思想与力量、立场与表达”为议题展开进行交流。这是“半夏的纪念”第一次举办学术论坛,且参与者均是来自业内的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陆绍阳就《用青年影像提升视频网站品牌》为题发表讲话,从开拓“拍客”文化切入,谈到了如何动员、引导青年作者从一个简单的创造者转变成为整合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副教授雷建军通过《影像和故乡》的演讲,结合自己的创造和研究,大大地开阔了年轻人对于影像的意义和功能的理解。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前新闻副总裁Peter M Herford,韩国KBS驻华外国记者协会董事朴晋范,朝日电视台中国总局长青木俊宪分别以《美国青年电影发展现状》、《技术发展和青少年影像的关系》和《媒体变革时代的青年影像表达》为题发表讲话。
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审片副主任陈真就青年创作者“说”的内容和责任点出了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批判精神。中国传媒大学的三位老师——秦瑜明、周文和刘红梅,也分别提出了自己对于多媒体迅猛发展形式下关于影像权利与义务的思考。
纪录片《活着》的作者、青年导演范俭,杭州亚洲青年影展节目总监、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硕士单佐龙,中国人民大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硕士丁步亭等创作者从自身的创作经历出发,探讨了青年影像的感性诉求与理性坚持、纪录片创作的国际合作等方面的话题。
中视科华有限公司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史江平和本刊执行主编郝大鹏也围绕着青年影像与青年成长、青年影像的独立表达、用青年影像提升视频网站等主题发言。
活动最后,何苏六副院长当场宣布,今后每届影展盛典都会举办论坛,他郑重地说道:“虽然我们落后了十年,但是论坛的影响力绝不会亚于影展的盛典。”
Always on the road
我们相信,真正热爱影像的年轻人都怀抱着一份美好的梦想。
因为,影像承载着创作者的期许,记录着梦想的每一次付出。在影像里,我们能够发现创作者的真诚。就像“半夏的纪念”的宣传语所说:“影像不仅可以给梦想一个盛放的契机,更给梦想一种留存的方式。因为梦的支撑,影像才有其诞生的可能。也正是因为有了影像的见证,梦才多了一丝传承的色彩。”
我们也期许着,已经走过十年风雨的“半夏”,必将以更加成熟与开放的姿态迎接每一位真诚的创作者,为观众带来更多更精彩的作品。
对于“半夏的纪念”来说,2012年是特殊的一年。十年前,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在“非典”的特殊期间创作了大量原创影像作品,并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了第一个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原创作品展映活动。时值半夏,同学们借用鲁迅先生最喜欢的词语“纪念”,将活动命名为“半夏的纪念”,意在用充满想象的丰富创意和鲜明的专业特色来继承和发扬鲁迅先生所倡导的顽强意志和坚韧品质。
从2003年创办至今,半夏已经走到了第十个年头。从最初简陋的露天舞台开始,“半夏的纪念”在同学们一个个新的创意中逐渐成长起来。通过电视与新闻学院学生多年的探索与积累,“半夏的纪念”已经成为了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影像活动的原创品牌。
生活里的锐气
“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作品展是北京学生文化创意国际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每年选定一个主题,在网络上征集作品,号召各高校正式注册的在校学生围绕该主题,以影像的形式进行创作,通过评选、交流和展出,甄选出深具影响力的青年影像作品。
抛却意识形态误读与引诱,成功的纪录片作品大多本性共通—人性内涵与感性细节。生活从来不缺少题材,众多世界级大师都选择身边的世界作为对象,在他们的作品中,历史静静流淌于被拍对象的身上。综观古今,对比国内外,“远在天边” 和“近在咫尺” 的纪录片都曾创造奇迹。但对近在咫尺的生活来说,遥远而又陌生的世界虽然可以激发幻想和热情,但却无法给予关怀和共鸣。本届评委会主席、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何苏六表示:“今年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充满锐气。同时,无论是在作品题材还是在影像表达的手法上,都比往年更加多样化,可以说是对‘半夏’十周年的献礼。”
而从这里走出来的作品,也开始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四川国际电影节、德国波茨坦国际大学生电影节、法国FIPA国际电视节等众多国内外重要影像赛事中崭露头角。
同道而行
今年,第十届“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作品展由北京市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联合主办,主题是带有回顾色彩的“半夏十年——同知·同伴·同行”。
和往届不同的是,此届活动更加强调团队协作精神及对梦想的坚持,同时这次影展还特别增设了福特单元奖项——福特特别荣誉大奖和福特女性导演新锐奖。本届“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作品展共收到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香港浸会大学、纽约电影学院等近百所海内外高校的共一千余部参赛作品。其中来自海外的作品有110部,数量创历年之最。
本届评委之一,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审片部副主任陈真也在评审工作结束后表示,透过此届影展的一些作品,他看到了年轻影像创作者们的内心情感、表现能力和他们身上的时代气息与创新精神,他认为学生们独特的视角值得钦佩。
现场直击
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何苏六担任本届评委会主席,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审片部副主任陈真,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副总监周艳,中央新影集团总裁助理、副总编辑张跃,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节目部主任王晓斌,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申惠善(韩国),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周文、学院实践教学中心主任秦瑜明,广州纪录片大会评审团特别奖获得者、纪录片《活着》导演范俭,《大众DV》杂志执行主编郝大鹏共同参与评审工作。
最终,历经漫长而又艰苦的分组评审和集中评审两项环节,评委会最终从入围的119部影片中评选出44部提名作品和最佳长纪录片、最佳短纪录片、最佳剧情片、最佳音乐电视作品、最佳电视广告作品、最佳中学生作品、福特特别荣誉大奖、福特女性导演新锐奖8个单元奖,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编剧4个单项奖以及1个年度大奖。
同时,作为“半夏十年”的特别活动之一,大赛组委会还举办了“新媒介与青年影像”论坛。此次论坛是基于第十届“半夏的纪念”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作品展的平台,旨在为青年导演的人才发掘、青年影像创意产业的完善、中国青年影像国际化发展搭建一个专业的学术平台。
表达的立场
参与论坛的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及青年影像创作者,围绕“青年影像思想与力量、立场与表达”为议题展开进行交流。这是“半夏的纪念”第一次举办学术论坛,且参与者均是来自业内的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陆绍阳就《用青年影像提升视频网站品牌》为题发表讲话,从开拓“拍客”文化切入,谈到了如何动员、引导青年作者从一个简单的创造者转变成为整合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副教授雷建军通过《影像和故乡》的演讲,结合自己的创造和研究,大大地开阔了年轻人对于影像的意义和功能的理解。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前新闻副总裁Peter M Herford,韩国KBS驻华外国记者协会董事朴晋范,朝日电视台中国总局长青木俊宪分别以《美国青年电影发展现状》、《技术发展和青少年影像的关系》和《媒体变革时代的青年影像表达》为题发表讲话。
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审片副主任陈真就青年创作者“说”的内容和责任点出了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批判精神。中国传媒大学的三位老师——秦瑜明、周文和刘红梅,也分别提出了自己对于多媒体迅猛发展形式下关于影像权利与义务的思考。
纪录片《活着》的作者、青年导演范俭,杭州亚洲青年影展节目总监、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硕士单佐龙,中国人民大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硕士丁步亭等创作者从自身的创作经历出发,探讨了青年影像的感性诉求与理性坚持、纪录片创作的国际合作等方面的话题。
中视科华有限公司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史江平和本刊执行主编郝大鹏也围绕着青年影像与青年成长、青年影像的独立表达、用青年影像提升视频网站等主题发言。
活动最后,何苏六副院长当场宣布,今后每届影展盛典都会举办论坛,他郑重地说道:“虽然我们落后了十年,但是论坛的影响力绝不会亚于影展的盛典。”
Always on the road
我们相信,真正热爱影像的年轻人都怀抱着一份美好的梦想。
因为,影像承载着创作者的期许,记录着梦想的每一次付出。在影像里,我们能够发现创作者的真诚。就像“半夏的纪念”的宣传语所说:“影像不仅可以给梦想一个盛放的契机,更给梦想一种留存的方式。因为梦的支撑,影像才有其诞生的可能。也正是因为有了影像的见证,梦才多了一丝传承的色彩。”
我们也期许着,已经走过十年风雨的“半夏”,必将以更加成熟与开放的姿态迎接每一位真诚的创作者,为观众带来更多更精彩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