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类非国有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根据国家文物局提供的数据,目前非国有博物馆数量已超过1600家,在全国博物馆(总数5354家)中占比近三成。但近年来,很多非国有博物馆发展陷入困境,面临着文物保护措施不足、社会关注度低、运营资金短缺、专业人才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其中有一些甚至正面对着“生存尴尬”。在这样的背景下,建川博物馆顺应时代发展,优化运作体系,提升供给能力,探索出了一条健康、良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2个场馆,把博物馆打造成群落
位于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的建川博物馆聚落,是目前国内收藏内容最丰富、建设規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民间资本投入最多的非国有博物馆。2005年开馆至今,在这片500亩的土地上,樊建川用近14年时间,建成并开放32座博物馆,截至目前收有1000多万件藏品,其中国家一级文物有425件。
建川博物馆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概念,将众多资源优化整合,汇集多业态文化与服务配套设施,打造了一个集藏品展示、教育研究、收藏交流、旅游休闲、影视拍摄、艺术博览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新形态博物馆和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馆以来,累计接待观众1300余万人次,成为弘扬抗战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和文化名片,先后获得了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201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最具文化遗产文化项目”奖、2017年中国休闲度假5U奖等多项荣誉和奖项。
建川博物馆所在的安仁镇距成都市区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如果建一座独立的博物馆,很难吸引一定规模的游客来此参观旅游,因此馆长樊建川引入了“聚落式博物馆群”的概念,通过集群式的规模组合,打破传统单体博物馆的限制,将规模化的博物馆群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实现“1+1>2”的效果。从2005年首次开馆时的5个场馆,以每年新增1—2个场馆的速度,至今已经打造了抗战类博物馆、红色年代博物馆、地震类博物馆、民俗类博物馆四大主题系列32个场馆,在空间上形成了一个博物馆聚落群。这种空间上的集聚和主题上的特色化、差异化,既丰富了游客的产品选择,降低了博物馆投资者的营销成本,也提高了博物馆的关注度。
建川博物馆聚落的场馆和2个主题广场分别由矶崎新、切斯特·怀东、邢同和、张永和、彭一刚、马国馨等国内外21名建筑大师、雕塑大师联手设计,各个场馆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广场内的精品雕塑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着游客前来参观。
10万件以上,用数量确保“文物说话”
建川博物馆里有一句标语:“我们不说话,让文物说话。”文物藏品是博物馆的魂,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陈列展览、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的效果,建川博物馆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不仅征藏有关抗战的历史文物,也征集当代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变迁、对时代有见证价值的物证,前后跨度百余年。博物馆每年征藏数量都在10万件以上,小到笔筒、烟盒、扇子、水壶、报纸、大哥大,大到飞机、坦克都在其收藏范围之内,其中包含对当代具有重要价值物证的抢救式征藏,围绕博物馆四个系列开展的普遍征藏以及对通过某一方面物证的发展变化和变迁、佐证社会发展的物证展开的专题性征藏。馆内收藏不仅题材特殊,其收藏规模也令人称道。目前建川博物馆的收藏品每一个类别的收藏数量都是以百、千甚至万来计的。仅仅是老地契,博物馆就有1万多张。种类繁多的藏品让观众看到了百年来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技等各方各面的发展和变化。
博物馆的陈列展览水平,直接影响到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进而影响到博物馆的竞争力和社会形象。建川博物馆结合当今社会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让陈列展览主体明确、特色突出,彰显文化品位。
在营造展出氛围方面,2005年开馆的不屈战俘馆,经过精心策划,营造出一种既感染观众,又深刻揭示陈列主题的文化氛围:以灰色为基调、高墙紧锁、部分铁栏作隔断,让观众达到身临其境的感受。
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方面,2015年1月,三寸金莲馆经调整后重新开放。有处大墙面是绵竹年画艺人创作的乡村风俗画,为了增强画面动感,采用多媒体互动展示系统,观众进入这个区域,感应系统自动启动。
在装置艺术创新方面,如日本侵华罪行馆的馆天坝中,是装置艺术“1931·日军蜂拥”,地面装置了近2000顶日军钢盔,寓意日本侵略者气势汹汹,蜂拥侵华。
3年扭亏,让博物馆发展跟上时代
建川博物馆有较强的网络营销意识。馆内建设有中、英、日文三种语言的官方网站,并开通查询功能。建川博物馆建立了微信公众号,樊建川本人开通了微博账号和抖音账号。这些网络营销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川博物馆的知名度。
同时,建川博物馆聚落还进行了多种渠道的营销。博物馆每年要制定宣传活动方案,抓住机遇开展几次到十余次的活动,每一个新馆开放、每一次抗战老兵的文物捐赠等活动,都会邀请媒体参加。
对于非国有博物馆来说,建设容易维系难,而其中最难的就是自身造血能力差。建川博物馆聚落每天的日常开销达10万元,着实压力不小。2006年,建川博物馆聚落的营业收入只有500多万元,亏损3000万元;2007年亏损1000万元;2008年亏损800万元;2009年建川博物馆的全年收入达到2000万,首次扭亏为盈;2009年以后博物馆收入逐年增长;2018年建川博物馆聚落共接待游客164.2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7319.52万元,门票收入2860.47万元。 从2006年开馆的严重亏损到2009年实现收支平衡,建川博物馆仅仅用了3年的时间,堪称奇迹。早在建川博物馆建设之初,樊建川就意识到博物馆的发展必须要跟上时代、以人为本,在给观众提供好的展览之外,还要提供好的休闲环境和综合服务,因此博物馆建设规划秉持着一条理念,就是通过博物馆的发展带动住宿、餐饮、文化、地产等多个产业项目发展。博物馆开馆后,在博物馆馆区内建设有主题特色餐饮、住宿设施,如红卫兵客栈、金桂公馆酒店、阿庆嫂休闲庄、龙门阵客栈、人民公社大食堂、飞虎队水吧等。博物馆区还提供其他收费的休闲娱乐设施,如自行车、骑马、出租两轮车、游船等,这些都构成了博物馆的重要收入来源。此外,博物馆利用丰富的文物藏品优势,盘活藏品资源,不断推出极具特色的纪念报纸、文化衫、搪瓷杯等文创产品,通过建川供销社、旅游商品店、纪念报展厅和建川淘宝店等方式销售,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做好加法,非国有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摆脱生存难题后,樊建川意识到,要做强做大博物馆,推动其良性发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通过既有资源和外来资源的优化、整合,实现博物馆文化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形成以博物馆为核心、结合文化艺术、文化旅游等产业的文化生态链,最终达到博物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发展目标。这一理念可以简单概括为“博物馆+”。
为了适应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发展需求,樊建川成立了四川安仁建川文化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从2010年开始对外承接策划、设计、修建、陈列、装饰等业务,至今,建川博物馆已发展成为集文化旅游项目投资管理、创意策划、规划设计、场馆建设、展陈施工、展品提供以及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博物馆提供商”,为一些大型的博物馆建设项目提供全套方案,甚至包括文物资源。文物收藏家、鉴定家马未都创办的观复博物馆也以“输出”而聞名业界,它主要输出的是品牌和管理,而建川博物馆主要输出的是策划、场馆建设、管理经验甚至文物。如果把观复博物馆的品牌输出看成是一个品牌连锁,建川博物馆的输出模式更类似于一家超市。建川博物馆对外承接的旅游策划、陈列展览业务,已经发展成为博物馆一个相对独立且逐步壮大的产业,也是建川未来数年主要的资金来源,“博物馆+提供商”模式既扩大了博物馆对外的影响力,又为博物馆的良性运行奠定了基础。
博物馆还需要广泛的社会力量去建设和维护。这里的社会力量包括博物馆公共关系网络、志愿者、博物馆事业爱好者等。社会力量不仅是博物馆进行教育的对象,也为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博物馆借助社会力量的优势、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挖掘社会力量的潜在功能,打造文博平台,树立品牌形象。
建川博物馆建馆以来,同全国各大城市的许多古玩收藏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一个文物征集网络平台。博物馆需要哪些展品实物,古玩收藏家有哪些藏品和信息,他们会经常互通情况。这样的征集形式有三个优点:一是免赴各地奔波之苦;二是征集空间大;三是方便快捷。2009年至今,建川博物馆在聚落内已成功举办了九届全国红色收藏交流会,为全国各地的收藏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
建川博物馆积极与科研单位合作,同四川西华大学合作,对馆藏“侵华日军家书” “希尔二战文物资料”进行翻译、研究,准备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合作出版。建川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签订协议,双方借助各自优势合作,在建川博物馆建立“二十世纪中国史研究中心”,开发建川博物馆的文字和影像文献,逐步实施数字化工程,为学者研究提供便利,同时围绕相关专题,开展学术研讨活动。
在与社会力量的交流合作中,建川博物馆不断强化其主体作用,明确其他社会力量的功能定位,促进了博物馆的功能建设。随着经济社会快速转型发展,建川博物馆要发挥更大作用就必须在经济领域做好文章,要办好、办强博物馆,必须依托自身,充分利用庞大的藏品资源、聚落的空间资源、塑造的品牌资源,将博物馆与其他业态有机融合,形成经济效益,带动区域经济的逐步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发挥“博物馆经济”的价值,形成与博物馆事业的良性互动和功能互补。
建川博物馆所在的大邑县安仁镇被中国博物馆协会命名为唯一的“中国博物馆小镇”。大邑是成都著名的旅游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包含红色旅游、农业园旅游、影视旅游、名人故居和传统手工艺等。建川博物馆的建成和开放推进了安仁镇古街、公馆庄园、农业园区的开发利用,使安仁镇成为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热点,为当地旅游与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带动了博物馆及周边城镇相关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集群效应。以建川博物馆为核心, 以“文化+旅游+城镇化”为理念, 融合安仁古镇的建筑文化、民国文化、乡绅文化、公馆文化, 以物质载体的形式展现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链接原有的博物馆资源,结合本土文化元素,形成了文博产业集聚区。
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建川博物馆的创新发展模式可以为其他博物馆提供一些经验,但如何找准自身定位和发展方向,树立科学的经营理念,依然是绝大多数非国有博物馆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