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初中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十分广泛,是保障教学效果以及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手段和措施,同时对该教学模式的应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并且能够推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合作;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4-212
一、“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一)“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问题是思考的方向,思考是进步的渠道、是创新的前提,学生的发展离不开问题的引导。应用“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要通过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相互启发、相互帮助,集合小组所有成员的智慧,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并在此过程中回顾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合理分组是前提,通过合理分组可以促进组内合作以及组间的竞争。要对小组成员合理分工,让小组成员能够各尽其职,积极为小组作贡献。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合作的技巧,也要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并相互质疑。
(二)应用现状
“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十分显著,但在其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最为明显的便是课堂秩序混乱,学生的讨论要么偏离主题,要么出现冷场。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意识不强,出现意见相左的情况,往往会各执己见,甚至产生激烈的争执,没能相互协调、相互帮助。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对该教学模式的认识不足,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效果。而且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干预过多,使得这种教学模式丧失了最基本的意义和价值。
二、“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措施
(一)科学设置问题
自主合作探究需要围绕相关问题来开展,这使得问题的设定至关重要。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应深入挖掘课文中蕴含的人文性,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想要表达的人文意图,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教师设置的问题既要具有趣味性,也要具有挑战性,这样才能提升学生讨论的积极性。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针对相关问题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然后结合小组所有成员的智慧,整理出最佳答案。以《背影》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可以设置以下相关问题和学习任务:“了解课文背景”、“了解作者本人”、“课文中提到背影的次数”、“分析每次描写背影的作用”、“作者通过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等。这些问题的设置,能够引导学生的预习活动,并且这些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能够逐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尽心讨论,学生之间的答案相互补充,最终在合作的氛围下完成对这篇课文的学习。
(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
应用“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应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指导,要求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认真倾听,接纳正确意见,辩解错误意见。要求学生要善于思考,对问题要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要确保小组合作的公平性,每名小组成员都要承担学习任务,并且都有发表自己看法和意见的机会。以《背影》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你对父爱的认识”为主题进行讨论,针对这一问题,不同的学生必然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因此讨论也会非常激烈。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一方面要注重维持课堂秩序,另一方面要确保每名小组成员的发言机会,这样才能使小组的最终答案集合所有成员的智慧。
(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其核心在于探究,无论是“自主”还是“合作”最终都是为“探究”服务,因此,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至关重要,这是达成教学目标以及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只有学生具备较强的探究能力,才能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果,进而为其终身学習奠定基础。以《聪明人傻子和奴才》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傻子是否真的傻?”“聪明人是否真的聪明?”等,不仅要求学生找到答案,而且要说明为什么?再比如,教师在讲解“以物喻人”的描写方法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该方法的作用是什么、优势体现在那些方面、哪些物能代表人的哪些品质等?这种方式,并不是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来深入探究知识,既能使学生掌握知识,也能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结束语
“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该模式可以营造更加和谐的课堂氛围,更加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银娟.曲红花.韩雪.李妍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8.
[2]高志文,张润林,文传福,付兵,练敏. 自主合作探究“五环”教学模式研究[J]. 教育科学论坛,2015,No.34717:32-35.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合作;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4-212
一、“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一)“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问题是思考的方向,思考是进步的渠道、是创新的前提,学生的发展离不开问题的引导。应用“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要通过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相互启发、相互帮助,集合小组所有成员的智慧,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并在此过程中回顾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合理分组是前提,通过合理分组可以促进组内合作以及组间的竞争。要对小组成员合理分工,让小组成员能够各尽其职,积极为小组作贡献。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合作的技巧,也要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并相互质疑。
(二)应用现状
“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十分显著,但在其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最为明显的便是课堂秩序混乱,学生的讨论要么偏离主题,要么出现冷场。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意识不强,出现意见相左的情况,往往会各执己见,甚至产生激烈的争执,没能相互协调、相互帮助。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对该教学模式的认识不足,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效果。而且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干预过多,使得这种教学模式丧失了最基本的意义和价值。
二、“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措施
(一)科学设置问题
自主合作探究需要围绕相关问题来开展,这使得问题的设定至关重要。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应深入挖掘课文中蕴含的人文性,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想要表达的人文意图,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教师设置的问题既要具有趣味性,也要具有挑战性,这样才能提升学生讨论的积极性。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针对相关问题要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然后结合小组所有成员的智慧,整理出最佳答案。以《背影》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可以设置以下相关问题和学习任务:“了解课文背景”、“了解作者本人”、“课文中提到背影的次数”、“分析每次描写背影的作用”、“作者通过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等。这些问题的设置,能够引导学生的预习活动,并且这些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能够逐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尽心讨论,学生之间的答案相互补充,最终在合作的氛围下完成对这篇课文的学习。
(二)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
应用“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意识。应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指导,要求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认真倾听,接纳正确意见,辩解错误意见。要求学生要善于思考,对问题要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要确保小组合作的公平性,每名小组成员都要承担学习任务,并且都有发表自己看法和意见的机会。以《背影》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你对父爱的认识”为主题进行讨论,针对这一问题,不同的学生必然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因此讨论也会非常激烈。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一方面要注重维持课堂秩序,另一方面要确保每名小组成员的发言机会,这样才能使小组的最终答案集合所有成员的智慧。
(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其核心在于探究,无论是“自主”还是“合作”最终都是为“探究”服务,因此,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至关重要,这是达成教学目标以及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只有学生具备较强的探究能力,才能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成果,进而为其终身学習奠定基础。以《聪明人傻子和奴才》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傻子是否真的傻?”“聪明人是否真的聪明?”等,不仅要求学生找到答案,而且要说明为什么?再比如,教师在讲解“以物喻人”的描写方法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该方法的作用是什么、优势体现在那些方面、哪些物能代表人的哪些品质等?这种方式,并不是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来深入探究知识,既能使学生掌握知识,也能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
结束语
“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该模式可以营造更加和谐的课堂氛围,更加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银娟.曲红花.韩雪.李妍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8.
[2]高志文,张润林,文传福,付兵,练敏. 自主合作探究“五环”教学模式研究[J]. 教育科学论坛,2015,No.34717: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