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12日,四川汶川8级特大地震震惊全国,破坏性巨大,重灾区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遇难人数截止至发稿时已达6万人以上,财产损失更是无法统计。众多中国车企在踊跃赈灾的同时,自己也成为受害者。尤其是灾难发生后。受灾地区车企承受更大压力。一方面他们需要从参与者的角度参加灾后援救,另一方面他们需要多方化解灾害对自身造成的负面影响。
那么,5.12大地震究竟对国内车市影响几何?
四川周边地区汽车业遭重创
四川一汽丰田距离震中汶川映秀直线距离不到60公里,是距离震中最近的汽车生产企业。受地震影响,该企业已停产数日。5月19日虽短暂复工,但受余震影响再次停产。绵阳也是此次受灾较重地区,华晨汽车绵阳生产基地也受损严重,至今未能恢复生产。长安福特马自达及重庆力帆、长安铃木尽管也受到地震影响。但工厂厂房和生产设备未遭破坏,估计生产不会受太多影响。
除此之外,位于成都周边的汽车销售目前几乎处于全面瘫痪状态,包括东风标致、广州本田、上海大众以及上海通用的经销商在成都以及周边灾区的4s店大多数处于无限期停业状态,位于重灾区的德阳、彭州、温江等地区的4s店及展厅、车辆均受到不同程度损坏,总体损失数千万元。地震发生之后,为了救助从灾区转来的伤员,成都车管所已经停止新车上牌工作,转由其他经销商代为上牌。预计川渝周边地区的汽车销售恢复差不多要等到震后一个月左右,而地震造成的首要冲击将是汽车行业成本可能继续攀升。
四川作为全国私家车第三大消费市场,成都对于众多汽车企业来说,不仅仅是销量的巨大支撑,还对西南市场有辐射作用和风向标意义。此次地震灾害,不仅直接影响到当地的购买力,同时由于各类资金大量向支援灾区倾斜,也会间接影响其他地区机构消费者乃至私家车消费者今后一段时期的购买计划,此外四川灾后的巨大重建预计会继续冲击潜在的公务车购买。
即使车企迅速恢复生产,但灾后汽车物流体系必然受到考验,川渝地区集中了许多汽车和零部件厂商,交通要道的中断、阻塞,企业的产品能否运得出来?生产所需的零部件能否送得进去?同时物流运输要服从国家向灾区运送救灾和灾后重建的物资,进出的物流将受考验。由于联动效应作用,川渝地区物流成本上升,同样会延伸到与该地区厂家相关的其他整车和零部件企业。
对国内车市运行将产生负面影响
汶川特大地震引发的道路中断,基础设施被毁,影响的不仅是川渝境内的整车企业。由于川渝地区聚集大量零部件企业,与辖区外地区的整车企业联系紧密,一旦物流中断,受灾害影响车企可能扩展至更大地区。很多国内汽车制造商生产计划也在这场灾难中受到影响。由于绵阳发动机厂受损严重,比亚迪从那里采购的发动机零配件,被迫紧急寻找替代品。神龙在绵阳的一个为新爱丽舍供应转向柱的零部件企业厂房倒塌,神龙需要尽快寻找替代产品,不排除从法国直接采购相关零部件的可能。本田公司设在武汉与广州的合资工厂14日停止了部分生产,原因是成都的日企厂商因震灾中断了零件供货。
此次大地震暴露出国内汽车工业供应体制还存在较大缺陷。一些企业没有实现就近配套,一旦出现危机,可能出现零部件供应中断,生产瘫痪。此外,在突发事件面前,一些厂商没有应急措施,甚至没有后备零部件,加上物流、采购和计划系统衔接出现问题,最终造成停产和限产。
此次大地震灾难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给二元体制下本已相对脆弱的中西部经济再加压力。房屋坍塌,路桥损毁,大量基础设施亟待重建,这对水泥、钢材等基本材料形成巨大需求,但如此一来,无疑会继续拉高目前已经高企的原材料的成本,包括钢材、PP件在内的原材料成本可能会在下半年迎来更大的增幅。
车市信心正在恢复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地震对车企造成的影响基本上局限在川渝周边地区,即使是成都、重庆等直接受灾区域的厂商也只是遭遇“阶段性”受阻,目前车市信心正在恢复。虽然目前的汽车消费处于停滞状态,但是市场对于汽车刚性的需求是存在的。德阳、绵阳、什邡、都江堰这些地方受灾情况不同,但购买力都很强。预计今年6~9月份,用于运输生产资料的车辆消费和私车消费都会有一个爆发式增长。
“灾后经济”对于中国汽车行业并不陌生,问题是在经济转型、调控紧缩和灾后重建一连串因素作用下,车企必须找准自身定位,积极调整应对,准确解读政策走向和把握市场预期,企业应该适当调整在四川地区全年的销售目标,这样经销商的压力也会减轻。地震之后,上海通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对四川境内所有授权经销商二季度按照最高标准进行返利。哈飞、东风本田、雪佛兰等品牌减少对经销商的考核,调低今年在成都的销售目标。有些企业还加大紧俏资源对成都的供应,例如东风本田CRV目前优先供应成都市场。
可以说,2008年的困难是中国汽车厂家在年初所不能完全预料到的,地震带来的灾难突如其来,带来的影响更是估计不足。在困难的形势下,惟有坚持降低成本的策略,保证良性的现金流,才能在未来的一年内保存自己,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