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尊严与乞讨

来源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8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己的远方
  从诗文中看,陶渊明在从事农耕的时候,一点也没有觉得自己多么伟大和崇高,只是高兴和愉快而已。他这样做,妻子儿女和朋友或许还会感到惋惜,因为他们并不一定理解和赞同。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从官位转向平民生活肯定有些难言的苦恼,这必然是被动而不会是主动的。而陶渊明在记载中明明白白是主动辞官的,但是人们会认为他有说不出的苦闷,也就是说仍然是一种被动。这样说也可以,不过“苦闷”这个词包含的东西太多了,有点不分青红皂白。厌烦和轻视,还有对更高理想的追求,这算不算“苦闷”?
  在中国的文化里,什么都可以丢弃,唯有官职不可以。这是珍宝中的珍宝,前提中的前提,标准中的标准,失去了它就意味着失去了全部,再也无从谈起。这种文化就这一点来说是一种中蛊的魔怔的文化,既无法理喻也无可救药,是整个民族背负的沉疴。人们认为像陶渊明这样一定会很失落,他自己一时昏聩,也害了全家。
  是的,一个人要服从个人理念,完成个人的信念和追求,常常要牺牲与他共同生活的一大拨人的利益,甚至让人觉得有点不近情理、自私。做出这种决定的人自己也是痛苦的,其痛苦并不亚于一场蜕变的挣扎。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句话被后人强调得太多,所以也就放大了。因为这句话说得那么坚毅、解气,算是掷地有声。我们后来人在陶渊明这次痛快的发泄面前,会有同样的快感。但是我们却忘记了,一个人做出如此酣畅淋漓、斩钉截铁的社会宣示,背后肯定隐藏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东西。
  陶渊明经历了许多曲折,29岁踏上仕途,时间很短便返回,然后再接再厉尝试到中年。这种经历前后重复了四次,显现出曲折和蜿蜒的痕迹。最后一次的末尾才有那句痛快的宣示,但下半句的“向乡里小儿”常常被人省略了。因为这样讲就更简单,更直观,更通俗好解也更有力。但是“向乡里小儿”该怎么解释?如果将这句话做前后统一观,可知这里的“乡里小儿”是指那些简陋粗鄙的人,是没有基本文明和道德水准的官场人物,比如当时来彭泽巡视的那位督邮。就为了“五斗米”与这些“小儿”为伍,太不值了。
  陶渊明内心深处有知识分子的清高、细腻和洁净,他在文明和文化方面见过大世面,尽管忙碌在日常生活中,纠缠周旋于那些粗鄙的功利主义者当中,但生命底色和素质与他们差异太大了。完整地理解那句宣示,弄清它的起因与后果是非常重要的。在诗人的心中,有必要拿来时时对比日常庸俗、繁琐纠缠的官场的,就是记忆中不能泯灭的那片灿烂的原野,那份流连其中的自由与舒畅了。这些既有儿时记忆,也有生命诞生之初就已经存在的一些元素。只要这些元素还在血液里流动,他羁绊于官场就永远不会安宁,永远要被一个自由的声音隐隐地呼唤,最后也必定要迎着这声音走去,走向自己的远方。
  —杆老枪
  陶渊明辞官前因為要守住这“五斗米”,付出的代价到底有多大,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委屈个人的天性和兴趣去做事,先是令人沮丧,进而就是愤怒。这种扭曲感和压抑感不只是陶渊明,所有人都可能程度不同地体验过,都不愿忍受。但我们每个人忍受的时间、愤怒的强度,以及最终怎样去应对,会是千差万别的。
  放弃这“五斗米”的结局会怎样,大概诗人当时也无法预料。因为他的祖上毕竟有不算太薄的遗产,出过晋室屈指可数的权势人物曾祖父、名士外祖父以及做过太守的祖父,这样一个家族虽不能说是死而不僵的“百足之虫”,但总还算乡间的富裕之家。他到了晚年竟然是去要饭,被饿死,相信这连诗人自己都没有想到。一切的后果比原来预料的要严重许多倍,这就是人生的严酷本色。
  不过陶渊明乞食时并没有悔意,可见他觉得要饭也还不是最坏的,总比忍受官场的屈辱要好许多。因为他讨要食物,却并不需要听命于施舍者去做违心的事,甚至不需要去回报施舍者,不需要按照对方的要求去完成一系列极不情愿或讨厌的动作,既不受其差遣,也就不受其“役”。从这里对比一下,讨来的糊口之物比官场分配的俸禄使人更有一些尊严。要维持个人的生命就要吃饭,但是向谁讨要食物却是一个关键问题:是向野蛮武力维持强权的官府,还是向普通老百姓,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差别吗?陶渊明显然是明白这一点的。
  王弘、檀道济都给陶渊明送过酒,他们都是官场人物,不同的是前一个他接受了,后一个他拒绝了。想象中可能王弘在气息上让陶渊明更能接受。此外还有一个接受的时间、地点和现场气氛问题。如果刺史檀道济送他“粱肉”是在一个不合适的时间,说了不得当的话,或者恰巧碰上陶渊明正在非常激烈的心理状态之下,比如发着脾气,那么拒绝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同样是食物,要看谁给、怎么给、在什么时候给。这要看陶渊明的尊严所能够承受的范围。陶渊明的晚年是极其绝望、悲伤和愤怒的,所以这种来自官方的施舍可能会极大地刺激他。
  从“久在樊笼里”的苦闷到“采菊东篱下”的闲适,这中间经过了多少挣脱和张望,包含了一次次决心,直到最后的冲决。这是走向自由、找回个人尊严的过程。两种生活方式反差太大了,在这里,对一种理想境遇的向往和对另一种压抑的厌恶是成正比的,越是爱这闲适和自由,越是不能忍受折腰的屈辱。
  如果“粱肉”和尊严不可兼得,也只有舍粱肉而取尊严了。
  这时候的陶渊明当然是相当冲动的,即所谓的不够理智。但这样的时刻也许只有这样了,因为人总有“不理智”的时候,因为人一般来说总是太“理智”了。让我们理解诗人的“不理智”,痛惜他同时也宽容他吧。
  陶渊明的田园生活看起来平淡恬然,实际上大部分时间可能并不如此。这只是我们从他留给后人的最明亮动人的那些文字中感受的,以至于永难忘怀。但是只要深入理解诗人本身,弄清一些生活细节,就会改变许多既成的看法。
  诗人不但不是完全淡然的人,反而直接就像是一杆老枪。这杆老枪随着岁月的增加,无数事件的积累和叠加,正在一点一点充填火药。而到了檀道济赠他“粱肉”的时候,这杆老枪的火药也填完了,于是他就扣响了扳机。
  有时候一个人内心充满了矛盾冲突,会让人感受到其中的不可调和。我们津津乐道的这个“采菊”人,这个双腿叠放卧于北窗下的“羲皇上人”,是绝对不会激烈如此、危险如此的,他该是一个笑吟吟的、最好接近的人,怎么可以像一个即将爆炸的火药筒一样?
  这一切也只有回到文本中去感受了。如果我们像诗人一样挣扎了六十年;如果我们也躺在那儿忍受和等待;如果我们也忍饥受冻,睁大一双午夜不眠的焦干的眼睛,那么就会相信他真的有可能变成一杆老枪的。
  (如夏摘自中华书局《陶渊明的遗产》)
其他文献
Background. DisuloneTM (dapsone +iron oxalate) is a sulfone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numerous skin diseases. We report two cases of hepatosiderosis secondary to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angiotensinⅡreceptor antagonist on 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 activat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
有报道称原虫、蠕虫感染可引起荨麻疹、瘙痒、皮炎等皮肤过敏性疾病。为了解寄生虫感染与皮肤过敏是否有关 ,2 0 0 0年 3月~ 2 0 0 2年 4月 ,调查了2 18名反复出现荨麻疹、瘙
如果说士之能狂是魏晋人物与生俱来的特点,那么盛唐之狂则是遍及全社会的普遍文化现象。和魏晋相较,唐人之狂发自内心的本性之狂要多一些。也可以说是属于天性的烂漫之狂。飞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解析:春秋时,晋献公偏爱自己的妃子骊姬,并听信她的谗言,封她为夫人,还立了骊姬的儿子做太子。但献公原来
调查了我院2000~2003年110例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死亡患者医院感染的状况,总结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0例患者中,男84例,女26例,年龄9~83岁,平均(46.4±14.4)岁。急性重型
患者,男性,74岁,常规来全科医生处体检。患者自诉反复便秘和腹泻60余年。患者6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便秘和腹泻反复发生。有时大便时肛门疼痛,为撕裂样,便时疼痛,便后消失
本文报告我院2003-01~11收治的2例腹膜后淋巴结结核的诊治经过,以供借鉴.
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四》:“每暮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勿令知也。”解析:梁国的大夫宋就,曾做过边县县令,边县与楚国相邻。梁国的边亭与楚国的边亭都种瓜。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