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研讨中Molasync的应用及反思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ang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olasync是由Molamola(画擎科技)公司开发的运行于iOS平台的功能全面的协同笔记应用软件。其最新版本号为1.1,支持iOS7系统。笔者在近期参加的“一师一优课”晒课活动中,就将Molasync的协同功能应用于学生的分组研讨,实现了以小组为单位的组团式班级集体研讨,并在课后对其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反思。
  ● Molasync在课堂交流中应用的优点
  分组研讨、合作学习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之一,但各组任务相异、研讨结果不尽相同,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存在学习内容的缺失问题。而课堂汇总、组间交流,则能够使学习者产生思维碰撞,成为分组研讨必要的补充方式。
  Molasync支持多人协同工作,可以插入和批注各类文档,而且能够在同一块电子白板上完成内容讨论,并同时分享协同工作的成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各小组学生在同一个讨论平台进行实时协同研讨,并对研讨结果进行直接归纳、总结与分享。
  例如,笔者在参加“一师一优课”的活动中,讲授问题研究课《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时,第一个分组研讨环节为“中心城区和郊区,各自有哪些优势和问题”。各学习小组研讨相同的内容,并在分组合作的同时进行组间交流,形成了组团式的全班集体研讨。具体教学过程为教师把预先设计的任务单(研讨表)导入Molasync,并将各组的iPad预先加入协同。协同研讨的同时,各组将研讨结果用不同颜色的便签或文字输入方式填写进表格内。并通过AirDrop投送至教室屏幕,实时动态展示各组的研讨情况,图1为课堂协同研讨过程中主机上的截图。这样的课堂研讨,既能将研讨效果实时展现,又能及时进行组间交流,并将组内研讨和组间交流进行整合,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 基于Molasync的组团式课堂研讨操作
  Molasync既可以在AppStore内购买,还可以使用免费的功能精简版Mola lite,使用Mola lite可以加入MolaSync创建的协同任务。通过Molasync创建的所有内容都自动同步到云端保存,确保在联网状态下所有加入协同的设备上的记录保持最新。即使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也能够随时随地打开文档正常使用。
  1.课前准备——加入协同
  以一台iPad为主机,打开Molasync,新建Mola板。如下页图2所示,窗口右上角最右面的符号点开,可以发起协同,然后选择单页或者整版协同,生成协同号。
  发起协同后可以看见页面顶部中央会显示协同号,单页协同的左右两侧有分界线,并注明“以下区域为非协同区域,对方不可见”,并在下方有很小的“×”符号,点击即可删除协同。如果考虑文档的安全性,则可以设置协同密码或者设置为只读。
  其他iPad点击加入协同,输入协同号,就可以进入协同页面。在页面的右侧有活跃协同用户的头像显示(如图1)。
  2.课前准备——导入文档
  如下页图3所示,窗口左上角第二个符号点开,可以插入文档,也可以从外部导入文档。但插入的文档以图片形式存在,不能进行文字编辑。采用截图插入方式和插入PDF文件的效果基本上相同。笔者更推荐截图插入,这种方式可以将多余的空白部分除去,从而方便后续课堂研讨时的操作。
  文档插入后,进行解锁,然后调整图片大小或调整窗口画面的大小比例,上页图1显示的就是已经放大的画面。教师在课前准备的时候,要注意表格的主体部分不宜撑满窗口,要将其四周留出一定空间。
  3.课堂分组研讨——屏幕展示,文字输入
  开始课堂研讨后,首先由主机采用苹果系统的AirDrop将学生的研讨过程投送到教室屏幕,实现全程直播。研讨内容的输入,可以采用便签方式或文字输入方式。同时,教师要预先分配好各组便签的颜色,进而方便区分各组的研讨情况,使课堂研讨的效果更好。
  Mola板文字输入有个缺点,如果便签或文字框位于插入的表格位置,点击就会将图片格式的表格一起选中,无法输入文字。因此必须先将便签拖移到表格范围以外输入文字,等小组研讨内容输入完毕,再放进表格相应位置。如上页图1所示,研讨中就有位于表格范围内的便签由于当时无法输入而废弃,这在研讨结束后整理文档的时候可以删除。
  4.资料归集——文件整理编辑,导出文件
  课堂研讨结束后,教师可以在主机或者任何一台加入协同的iPad上编辑、整理文件内容,完成后并将内容锁定以避免误操作,操作中Molasync会自动保存。
  如图4所示,课后,教师可以使用主机选择图片或PDF格式导出,并能够用E-mail发送,同时还支持百度云、Google Drive、Dropbox、iTunes等。
  ● 问题反思
  课堂教学是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尽管在iPad未来教室运用MolaSync进行课堂研讨有明显的优势,但其不足和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必须在不断修正Bug的基础上才能真正适应教学的需求。
  1.通过Internet实现协同,效果受制于网络条件
  MolaSync的协同功能是基于Internet网络实现的,尽管在离线状态下也可以使用,但要顺利实现课堂研讨,必须保证网络畅通。网络带宽、网络实时状态都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而过多的iPad加入协同,也会造成拥堵。笔者建议一般在上课时,分小组研讨,各组配备一台iPad,全班5~6台,可以有效保证网络通畅。同时,期望将来Molamola在软件升级后,能够利用AirDrop功能实现协同,这不仅可以彻底避免Internet网络的不稳定性,也减少了网络资源的占用。
  2.不能在MAC系统使用
  Molasync运行于iOS平台,而无计算机版本。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只能先使用ipad再用AirDrop推送到教室屏幕。而在上课状态下,iPad会经常出现掉线情况,这就影响了正常教学的流畅性。因此,希望将来Molasync能有MAC版本,能够在教室的计算机上操作,以便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使用。
  3.文字的输入和导出略有不足
  如前文所述,文字输入框或者便签如果与图片重叠,点击时会同时选中图片,导致文字不能输入,期望版本升级的时候可以修复。并且Molasync只能导出图片和PDF文件,不能用文字处理软件编辑。期望版本升级的时候可以增加文本导出功能,为资料的整理提供更多便利。
其他文献
国内数据新闻人才短缺,多数高校的培养模式雷同。分析知名网站数据新闻栏目的内容、招聘需求,发现数据新闻的生产不仅需要编程等技术,更需要用各类专业知识,解读不同领域数据
“信息素养”一词的出现,表明信息技术课程将不再是单纯的操作技术课,而要更多关注学生的情感、文化和精神需求。李艺教授将信息技术课程分为四种课型:理论课、技能课、实验课和作品制作课。对于作品课,李艺教授指出“技能学习与训练是为作品服务的,是指向作品的”。作品又是为作品制作者即学生服务的,挖掘信息技术作品课中学生的情感文化和精神内涵需求是信息技术作品课的核心。  ● 情感文化和精神内涵的挖掘方向  1.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与血IgE、肺功能水平分析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其中支气管哮喘急
目的比较噻托溴铵2种给药方案对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噻托溴铵,晚间给药1次,5μg/次,观
本文主要从应用型高校目前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设置、计算机教育的发展趋势、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出发,对应用型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
目的探究尿常规检验中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联合检验的应用情况.方法共计抽取100例进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入我院进行检测,所有患
目的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快速检测在血站血液采集前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来我血站的献血人员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60例,采血前无需进
编者按::新的一年,“高手论技”继续伴随大家前行,身处一线的你,就那些技术上最常遇到的故障、最需要解决的难题、最成熟的应用……都可以在此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是继续围观还是现身说法,新浪微群http://q.t.sina.com.cn/264976,期待您的共同参与。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人性化,我们的许多工作便利了,这其中驱动程序功不可没,但作为幕后英雄,却甚少为人关注。在此,主持人和嘉宾将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