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豆根潜蝇主要危害中熟大豆品种的幼苗。其幼虫潜伏于大豆幼苗根部皮下蛀食,使被害根变粗变褐,有的皮层开裂,有的畸形增生成肿瘤,皮层腐烂,根瘤及侧根减少。受害严重的植株可能枯死,减产幅度大;受害轻的根部伤口愈合后,植株恢复生长,但根瘤较少,顶叶发黄,虽也结荚,但荚少,籽粒不够饱满,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减产。成虫也会危害大豆幼苗的子叶和真叶,被舐食和刺破的大豆幼苗,形成白色透明的小孔或枯斑。大豆根潜蝇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关系极大,最适宜发生的温度为20~25℃、湿度为60%~80%。土壤肥力高、豆苗生长旺盛的田块发生较重,重茬田也发生较重。
尽管南方种植大豆的地方根潜蝇的发生近几年刚刚露头,但局部地区发生面积较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其防治方法如下:
1.农业防治。在种植面积较集中的地区,可实行轮作换茬,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水旱轮作。增施磷、钾肥,促进根皮木质化,增强大豆抗虫性和恢复生长的能力。
2.土壤处理。在虫口密度较大的地方,在大豆播种前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处理土壤,每667平方米(1亩)用呋喃丹1公斤,拌细土撒入大田,然后翻耕入土。
3.药剂拌种。可用50%辛硫磷加多福合剂拌种,也可用种子重量0.2%的75%辛硫磷乳油兑水,边喷边拌,拌后闷4~6小时,阴干后播种。
4.田间施药。在大豆长出第一片复叶前喷药,7~8天后再喷药1次。可用90%晶体敌百虫乳油700~1000倍液喷雾或灌根,也可用80%敌敌畏乳剂800~1000倍液喷洒。(湖北省孝感市农业局 余宏章 邮编:432100)
尽管南方种植大豆的地方根潜蝇的发生近几年刚刚露头,但局部地区发生面积较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其防治方法如下:
1.农业防治。在种植面积较集中的地区,可实行轮作换茬,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水旱轮作。增施磷、钾肥,促进根皮木质化,增强大豆抗虫性和恢复生长的能力。
2.土壤处理。在虫口密度较大的地方,在大豆播种前可用3%呋喃丹颗粒剂处理土壤,每667平方米(1亩)用呋喃丹1公斤,拌细土撒入大田,然后翻耕入土。
3.药剂拌种。可用50%辛硫磷加多福合剂拌种,也可用种子重量0.2%的75%辛硫磷乳油兑水,边喷边拌,拌后闷4~6小时,阴干后播种。
4.田间施药。在大豆长出第一片复叶前喷药,7~8天后再喷药1次。可用90%晶体敌百虫乳油700~1000倍液喷雾或灌根,也可用80%敌敌畏乳剂800~1000倍液喷洒。(湖北省孝感市农业局 余宏章 邮编:43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