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地方戏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戏剧界同仁及戏剧管理者一起作出了很大努力。在“百度”里输入“地方戏曲发展”6个字,得到的搜索结果有280万个。除掉无关信息,这仍有着大量地方戏发展的动态报道、情况调查、理论研讨和对策举措。
而地方戏当下处境如何呢?可用4个字概括:不容乐观。
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努力不够,而是努力方向还不明晰。虽然,我们不能指望谁能拿出一剂药到病除的万灵神丹,但是我们又必须尽最大努力找准症状,开出有效药方。
我以为,当下,我们得退一步,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
1.什么是地方戏
地方戏,是一个区域文化概念。有关词典是这样定义的: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我国所有流行于一定地区、具有乡土色彩的戏曲剧种的通称。
《现代汉语词典》:产生在某一地区,用当地方言演唱,具有乡土色彩的剧种。
我个人更倾向于《现汉》的说法。这个定义三句话,第一句,从文化发生学角度,定义了空间的规定性;第二句指出了形态特征;第三句是综合美学特征。最后的“剧种”,是属概念。
2.地方戏的家底
我们说地方戏,一般是相对于“全国剧种”而言。
不过哪些剧种是全国性剧种,意见并不一致。这也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但是京剧、昆曲,是大家公认的全国剧种。那么换句话说,京昆之外的剧种,就是地方戏。
据上世纪50年代统计,全国有368个地方戏剧种;据2006年统计,还在流行的有267个。就是说,五十多年来,有100多个地方戏剧种消失。当然,这个数字也是动态的。比如近年来随着“非遗”的挖掘和保护,有个别消失剧种又复活;有的本来区别不大的剧种,不是向融合发展,反而分立旗号。不过总的趋势是急剧减少。
据专家统计,我们湖北省目前有22个剧种。还有几个“外来”剧种,比如鄂西北的豫剧、曲剧等。其实,这个“外来”,也是可以讨论的一个话题。
3.地方戏的发展
地方戏的发展,从来没有像当前这么急迫。因为生长于农耕文明的中国戏曲,正面临着现代化、全球化大潮的冲击,特别是我国近年来实施的城镇化战略,使乡土社会受到摧枯拉朽般的冲击,而戏曲又是依赖于演员、依赖于舞台表演的活态艺术,不能做形态固化,所以它面临的要么是消亡,要么是发展。
毫无疑问,发展,是我们的唯一抉择。
4.坚守与拓展
对于要不要发展,大家不存在任何分歧。但是在什么是发展上,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了。
一提发展,有人往往与拓展、创新联系起来,其实,坚守、继承,未必不是发展,甚至有时是更好的发展。比如,欧洲的“文艺复兴”,词的原意是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但是它却是“人文主义”发展和确立的一场革命;再如中唐开始的“韩愈古文运动”,倡导以先秦两汉内容充实的散文取代六朝华丽纤弱的骈文,所举旗帜也是“复古”,但它的实质,是推动文学前进的一场革新。
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将“祖制”神圣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创新。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砸烂旧世界,开创新天地的口号,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创新的同时如何继承传统的精华,却做得不够。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依然是高举创新旗帜,对戏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虽然使戏曲短时间内焕然一新,但是由于忽视了戏曲自身的发展规律,改革也带来了极大的副作用,甚至于有的失误再不加以纠正的话,将对地方戏造成致命伤害。
其实,创新和坚守,或者叫做保守,二者都是中性的,不应该简单地作出好坏优劣、先进落后的价值评判。
我以为,在目前阶段,地方戏的发展,应当是重在坚守、拓展。
5.坚守安身立命的家园
地方戏的发展,首先要开放心态,抑制“打造成全国性剧种”的冲动,包括豫、越、黄、评这些大剧种,都不应当将这作为战略目标,更不要说其他剧种。艺术的发展,是个依照自身规律,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人为的“打造”只能适得其反。地方戏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把根牢牢扎在脚下。
中国之所以会产生几百个各具特色、异彩纷呈、为一定地域的大众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首先是由中国丰富多彩的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决定的。中国的政区划分,虽然考虑到了自然环境的因素,但其人为的成分相对要重些,这往往会造成部分政区划分和剧种分布不一致的情况出现。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在推进地方戏发展时,就要遵循剧种的历史沿革,坚守这个剧种赖以生存的地域,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是否向外拓展。即使拓展,也是以本地域为根据地,循序拓展,不要幻想一下成为全国剧种,甚至不能指望一下占领一片新的地域。比如新疆建设兵团,50年代一下成立了秦、豫、楚、吕等十多个剧团,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目前只剩下秦、豫两个戏曲剧种。
另外,在一些行政区划交界的边缘地带,当地有些剧种貌似“外来”,比如鄂西北的豫剧、曲剧,其实是政区发生变更造成的结果,是应当作为当地剧种来对待的,仅仅是在做统计时,由该剧种的中心区域来做。
再就是,地方剧种不要把赢得大奖、进京演出作为目标。剧团为了眼前利益,偶一为之未尝不可,但切不可当做成功的标志。不然,荣誉就成了陷阱。长久之计还是那句老话:不求闻达于庙堂,但愿怡然于乡野。这也要求戏剧管理者在制定评价机制时,尊重艺术规律,摒弃狭隘的功利观念。
6.坚守熟悉亲切的乡音
唱腔,是地方戏剧种之间相互区别的最重要特征。所以以前人们不说看戏,而说听戏。而唱腔,又建立在当地方言基础上,所以地方戏演唱只有坚守乡音乡调,才有陶醉听众的可能,否则,一个剧种变了味儿,当地听众便不认可。
“文革”中不少地方戏移植样板戏,有的为了靠近京剧原唱腔,不惜削足适履,结果既丢失了当地观众,也没赢得外地观众。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外地观众对地方戏“原汁原味”的要求,比本地观众更迫切。所以,为了照顾更大区域观众的欣赏,而放弃乡音方言,极可能是得不偿失。 7.坚守自己独特的美学特征
每个剧种,除了以歌舞演故事的共有特点外,都还具有自己独特的美学特征,这是自己通过独有的语言唱腔、舞台表演、师承传授、演出环境、剧本创作、观众的参与、当地的民风民俗等方方面面体现出来的。比如汉剧的雍容华贵、楚剧的乡土气息、豫剧的高亢激越、黄梅戏的婉转细腻,决定了每个剧种得以并立于世的理由。因此,每个剧种在向歌剧、舞剧、话剧等其他艺术学习、在向其他兄弟剧种学习时,务必坚守自己的特色,千万不能照搬。
比如中国戏曲本来是虚拟的,是写意的,戏随人走,景随人移,但是在向话剧学习舞台美术时,照搬了实景,束缚了演员的手脚,破坏了舞台的意境;再比如“文革”中地方戏搬演移植“样板戏”,使各剧种面貌趋同,结果造成了百戏一面、百花凋零的凄凉境况。
所以,地方戏在发展中一定要有足够的自信,从业者对艺术要有足够的敬畏之心。
戏剧管理者和创作者,还要看到每个剧种发展阶段的不同,从而分类管理,区别对待。比如对于已经越过成熟阶段的汉剧,和对于尚在成长完善中的荆州花鼓戏,所采取的对策当然应各有侧重。
8.坚守服务当地民众的宗旨
地方戏是靠一方民众创造、养育的,反过来也是为一方民众服务的。离开了当地民众的喜好,离开了当地的民俗乡风,离开了当地民众的生活,这个剧种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服务当地民众,就得将盯着大奖的目光、盯着领导专家好恶的目光、盯着大都市豪华舞台的目光收回来,服服帖帖为老百姓演戏。
服务当地民众,就得真正把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唱出他们的所思所想,而不是只盯着他们的腰包。
服务当地民众,就得给他们一个自由自在的看戏环境,而不是贪图豪华剧场,用规定约束观众。特别是在剧场的演出,取消“身高一米二以下儿童谢绝入内”的自杀性规定,使儿童从小就接受戏剧“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从而使观众代代相传,形成良性循环。“争取青年观众”这个口号喊了多年不见成效,恐怕问题就在于将艺术行政化,
当然,这些坚守,需要一些政策的支持。这不是要求行政干预艺术,而恰恰是为了减少行政干预,需要做些调整和部署,正像大熊猫要放归自然,需要予以野化一样。地方戏的坚守与回归,需要的是管理手段的革新与放权。60多年形成的体制机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易改变。但是只有改变,地方戏的发展才能健康顺利推进。
(耿广恩,湖北省文联,编审)
而地方戏当下处境如何呢?可用4个字概括:不容乐观。
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努力不够,而是努力方向还不明晰。虽然,我们不能指望谁能拿出一剂药到病除的万灵神丹,但是我们又必须尽最大努力找准症状,开出有效药方。
我以为,当下,我们得退一步,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
1.什么是地方戏
地方戏,是一个区域文化概念。有关词典是这样定义的: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我国所有流行于一定地区、具有乡土色彩的戏曲剧种的通称。
《现代汉语词典》:产生在某一地区,用当地方言演唱,具有乡土色彩的剧种。
我个人更倾向于《现汉》的说法。这个定义三句话,第一句,从文化发生学角度,定义了空间的规定性;第二句指出了形态特征;第三句是综合美学特征。最后的“剧种”,是属概念。
2.地方戏的家底
我们说地方戏,一般是相对于“全国剧种”而言。
不过哪些剧种是全国性剧种,意见并不一致。这也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但是京剧、昆曲,是大家公认的全国剧种。那么换句话说,京昆之外的剧种,就是地方戏。
据上世纪50年代统计,全国有368个地方戏剧种;据2006年统计,还在流行的有267个。就是说,五十多年来,有100多个地方戏剧种消失。当然,这个数字也是动态的。比如近年来随着“非遗”的挖掘和保护,有个别消失剧种又复活;有的本来区别不大的剧种,不是向融合发展,反而分立旗号。不过总的趋势是急剧减少。
据专家统计,我们湖北省目前有22个剧种。还有几个“外来”剧种,比如鄂西北的豫剧、曲剧等。其实,这个“外来”,也是可以讨论的一个话题。
3.地方戏的发展
地方戏的发展,从来没有像当前这么急迫。因为生长于农耕文明的中国戏曲,正面临着现代化、全球化大潮的冲击,特别是我国近年来实施的城镇化战略,使乡土社会受到摧枯拉朽般的冲击,而戏曲又是依赖于演员、依赖于舞台表演的活态艺术,不能做形态固化,所以它面临的要么是消亡,要么是发展。
毫无疑问,发展,是我们的唯一抉择。
4.坚守与拓展
对于要不要发展,大家不存在任何分歧。但是在什么是发展上,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了。
一提发展,有人往往与拓展、创新联系起来,其实,坚守、继承,未必不是发展,甚至有时是更好的发展。比如,欧洲的“文艺复兴”,词的原意是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但是它却是“人文主义”发展和确立的一场革命;再如中唐开始的“韩愈古文运动”,倡导以先秦两汉内容充实的散文取代六朝华丽纤弱的骈文,所举旗帜也是“复古”,但它的实质,是推动文学前进的一场革新。
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将“祖制”神圣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创新。五四新文化运动及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砸烂旧世界,开创新天地的口号,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创新的同时如何继承传统的精华,却做得不够。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依然是高举创新旗帜,对戏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虽然使戏曲短时间内焕然一新,但是由于忽视了戏曲自身的发展规律,改革也带来了极大的副作用,甚至于有的失误再不加以纠正的话,将对地方戏造成致命伤害。
其实,创新和坚守,或者叫做保守,二者都是中性的,不应该简单地作出好坏优劣、先进落后的价值评判。
我以为,在目前阶段,地方戏的发展,应当是重在坚守、拓展。
5.坚守安身立命的家园
地方戏的发展,首先要开放心态,抑制“打造成全国性剧种”的冲动,包括豫、越、黄、评这些大剧种,都不应当将这作为战略目标,更不要说其他剧种。艺术的发展,是个依照自身规律,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人为的“打造”只能适得其反。地方戏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把根牢牢扎在脚下。
中国之所以会产生几百个各具特色、异彩纷呈、为一定地域的大众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首先是由中国丰富多彩的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决定的。中国的政区划分,虽然考虑到了自然环境的因素,但其人为的成分相对要重些,这往往会造成部分政区划分和剧种分布不一致的情况出现。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在推进地方戏发展时,就要遵循剧种的历史沿革,坚守这个剧种赖以生存的地域,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是否向外拓展。即使拓展,也是以本地域为根据地,循序拓展,不要幻想一下成为全国剧种,甚至不能指望一下占领一片新的地域。比如新疆建设兵团,50年代一下成立了秦、豫、楚、吕等十多个剧团,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目前只剩下秦、豫两个戏曲剧种。
另外,在一些行政区划交界的边缘地带,当地有些剧种貌似“外来”,比如鄂西北的豫剧、曲剧,其实是政区发生变更造成的结果,是应当作为当地剧种来对待的,仅仅是在做统计时,由该剧种的中心区域来做。
再就是,地方剧种不要把赢得大奖、进京演出作为目标。剧团为了眼前利益,偶一为之未尝不可,但切不可当做成功的标志。不然,荣誉就成了陷阱。长久之计还是那句老话:不求闻达于庙堂,但愿怡然于乡野。这也要求戏剧管理者在制定评价机制时,尊重艺术规律,摒弃狭隘的功利观念。
6.坚守熟悉亲切的乡音
唱腔,是地方戏剧种之间相互区别的最重要特征。所以以前人们不说看戏,而说听戏。而唱腔,又建立在当地方言基础上,所以地方戏演唱只有坚守乡音乡调,才有陶醉听众的可能,否则,一个剧种变了味儿,当地听众便不认可。
“文革”中不少地方戏移植样板戏,有的为了靠近京剧原唱腔,不惜削足适履,结果既丢失了当地观众,也没赢得外地观众。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外地观众对地方戏“原汁原味”的要求,比本地观众更迫切。所以,为了照顾更大区域观众的欣赏,而放弃乡音方言,极可能是得不偿失。 7.坚守自己独特的美学特征
每个剧种,除了以歌舞演故事的共有特点外,都还具有自己独特的美学特征,这是自己通过独有的语言唱腔、舞台表演、师承传授、演出环境、剧本创作、观众的参与、当地的民风民俗等方方面面体现出来的。比如汉剧的雍容华贵、楚剧的乡土气息、豫剧的高亢激越、黄梅戏的婉转细腻,决定了每个剧种得以并立于世的理由。因此,每个剧种在向歌剧、舞剧、话剧等其他艺术学习、在向其他兄弟剧种学习时,务必坚守自己的特色,千万不能照搬。
比如中国戏曲本来是虚拟的,是写意的,戏随人走,景随人移,但是在向话剧学习舞台美术时,照搬了实景,束缚了演员的手脚,破坏了舞台的意境;再比如“文革”中地方戏搬演移植“样板戏”,使各剧种面貌趋同,结果造成了百戏一面、百花凋零的凄凉境况。
所以,地方戏在发展中一定要有足够的自信,从业者对艺术要有足够的敬畏之心。
戏剧管理者和创作者,还要看到每个剧种发展阶段的不同,从而分类管理,区别对待。比如对于已经越过成熟阶段的汉剧,和对于尚在成长完善中的荆州花鼓戏,所采取的对策当然应各有侧重。
8.坚守服务当地民众的宗旨
地方戏是靠一方民众创造、养育的,反过来也是为一方民众服务的。离开了当地民众的喜好,离开了当地的民俗乡风,离开了当地民众的生活,这个剧种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服务当地民众,就得将盯着大奖的目光、盯着领导专家好恶的目光、盯着大都市豪华舞台的目光收回来,服服帖帖为老百姓演戏。
服务当地民众,就得真正把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唱出他们的所思所想,而不是只盯着他们的腰包。
服务当地民众,就得给他们一个自由自在的看戏环境,而不是贪图豪华剧场,用规定约束观众。特别是在剧场的演出,取消“身高一米二以下儿童谢绝入内”的自杀性规定,使儿童从小就接受戏剧“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从而使观众代代相传,形成良性循环。“争取青年观众”这个口号喊了多年不见成效,恐怕问题就在于将艺术行政化,
当然,这些坚守,需要一些政策的支持。这不是要求行政干预艺术,而恰恰是为了减少行政干预,需要做些调整和部署,正像大熊猫要放归自然,需要予以野化一样。地方戏的坚守与回归,需要的是管理手段的革新与放权。60多年形成的体制机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易改变。但是只有改变,地方戏的发展才能健康顺利推进。
(耿广恩,湖北省文联,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