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在对大肠病变内镜治疗中通过应用无痛肠镜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0月~2020年4月本院76例大肠病变内镜治疗患者,依据内镜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普通肠镜治疗,同期观察组患者则运用无痛肠镜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术中临床指标监测结果以及舒适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平均操作时间、呼吸频率、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非常痛苦、比较痛苦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完全无痛苦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大肠病变内镜治疗中应用无痛肠镜技术,有利于提升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关键词:大肠病变;无痛肠镜;内镜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0-0213-01
近年来,随着临床诊疗技术的提升,大肠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随之提高,于内镜辅助下进行治疗有利于提高大肠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创伤性更小,因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然而患者在进行内镜治疗过程中由于疼痛感强烈,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伴随患者手术时间延长术后并发症风险随之上升,所以进一步对内镜治疗方案进行优化来缓解患者的痛苦非常关键[1]。近年来无痛肠镜的临床应用为大肠病变患者的无痛和微创治疗奠定了基础,以下将分析大肠病变内镜治疗中通过采用无痛肠镜技术的临床效果。
1资料以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抽取2018年10月~2020年4月本院76例大肠病变内镜治疗患者,依据内镜治疗方案分组,观察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22~76岁,均值为(46.5±1.2)岁。对照组: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龄21~78岁,均值为(46.4±1.3)岁。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2组患者均于术中密切心电监护,并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对照组患者应用普通肠镜治疗,观察心率和呼吸维持平稳后即可开始进镜。同期观察组患者则运用无痛肠镜治疗,在进行检查操作前,麻醉医师给予芬太尼(1.0ug/kg)静脉推注,丙泊酚(1.0~1.5mg/kg)行静脉缓注,达到镇静Ⅳ级后即可开始进镜操作。术中如有体动情况可继续追加丙泊酚。2组患者术中均进行结肠镜检查,明确病变后进行统一规范治疗,结合患者的病变情况相应采取治疗措施。2组患者手术后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以及呼吸频率等。观察组患者术后进行唤醒,并继续维持吸氧,直至完全清醒。
1.3评价标准:(1)统计2组患者的平均操作时间、呼吸频率、心率等监测结果;(2)于术后利用问卷调查法对2组患者关于术中舒适度情况进行调查,例如术中恐惧、心慌、紧张、头晕、腹胀以及牵拉不适感等发生情况,分为非常痛苦、比较痛苦和完全无痛苦。
1.4统计学方法:文中数据行SPSS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为(x-±s),组间数据行t/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中指标监测结果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平均操作时间、呼吸频率、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2.2 术中舒适度对比:观察组患者术中非常痛苦、比较痛苦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完全无痛苦率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大肠病变患者一经检出需及早进行切除治疗避免诱发大肠癌变,结肠镜是目前对于大肠病变患者检查与治疗的常用措施。然而普通肠镜的应用中患者保持清醒状态,在术中操作时肠道牵拉以及蠕动等过程中容易使患者产生恶心、腹胀以及腹痛等不良反应,甚至可能诱发肠痉挛对于术中视野产生影响,使得操作时间进一步延长,同时出血、肠系膜撕裂、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进一步上升[2]。再加上患者的紧张和恐惧等心理使得应激反应升高,容易造成术中心率加快以及血压水平升高,导致患者术中操作风险上升。无痛内镜技术是近年来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手段,通过运用无痛肠镜技术有利于提升患者术中耐受性,同时有利于缓解术中肠道蠕动,并降低患者对于牵拉等刺激操作的敏感度,可确保其心率等指标更为平稳,有助于维护患者术中操作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可降低相关并发症的风险[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中操作时间、呼吸频率以及心率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同时该组患者完全无痛苦占比高于对照组。表明无痛肠镜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大肠病变患者的内镜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大肠病变内镜治疗中应用无痛肠镜技术,有利于提升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参考文献
[1]徐建峰.无痛肠镜在大肠病变内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27):93,102.
[2]刘玲丽,何靖.门诊无痛肠镜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20,42(10):1566-1571.
[3]王飞,张洪印,刘汉博, 等.无痛肠镜与普通肠镜检查效果的对比分析[J].中国处方药,2020,18(4):163-165.
作者简介:刘青,新疆第六师五家渠医院内镜室护士,1972年5月出生,女 ,汉族,河南扶沟人,大专学历,职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消化内镜方面。
关键词:大肠病变;无痛肠镜;内镜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197.324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0-0213-01
近年来,随着临床诊疗技术的提升,大肠病变的诊断准确率随之提高,于内镜辅助下进行治疗有利于提高大肠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创伤性更小,因此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然而患者在进行内镜治疗过程中由于疼痛感强烈,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伴随患者手术时间延长术后并发症风险随之上升,所以进一步对内镜治疗方案进行优化来缓解患者的痛苦非常关键[1]。近年来无痛肠镜的临床应用为大肠病变患者的无痛和微创治疗奠定了基础,以下将分析大肠病变内镜治疗中通过采用无痛肠镜技术的临床效果。
1资料以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抽取2018年10月~2020年4月本院76例大肠病变内镜治疗患者,依据内镜治疗方案分组,观察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22~76岁,均值为(46.5±1.2)岁。对照组:38例,男19例/女19例:年龄21~78岁,均值为(46.4±1.3)岁。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2组患者均于术中密切心电监护,并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对照组患者应用普通肠镜治疗,观察心率和呼吸维持平稳后即可开始进镜。同期观察组患者则运用无痛肠镜治疗,在进行检查操作前,麻醉医师给予芬太尼(1.0ug/kg)静脉推注,丙泊酚(1.0~1.5mg/kg)行静脉缓注,达到镇静Ⅳ级后即可开始进镜操作。术中如有体动情况可继续追加丙泊酚。2组患者术中均进行结肠镜检查,明确病变后进行统一规范治疗,结合患者的病变情况相应采取治疗措施。2组患者手术后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以及呼吸频率等。观察组患者术后进行唤醒,并继续维持吸氧,直至完全清醒。
1.3评价标准:(1)统计2组患者的平均操作时间、呼吸频率、心率等监测结果;(2)于术后利用问卷调查法对2组患者关于术中舒适度情况进行调查,例如术中恐惧、心慌、紧张、头晕、腹胀以及牵拉不适感等发生情况,分为非常痛苦、比较痛苦和完全无痛苦。
1.4统计学方法:文中数据行SPSS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为(x-±s),组间数据行t/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中指标监测结果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平均操作时间、呼吸频率、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2.2 术中舒适度对比:观察组患者术中非常痛苦、比较痛苦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完全无痛苦率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大肠病变患者一经检出需及早进行切除治疗避免诱发大肠癌变,结肠镜是目前对于大肠病变患者检查与治疗的常用措施。然而普通肠镜的应用中患者保持清醒状态,在术中操作时肠道牵拉以及蠕动等过程中容易使患者产生恶心、腹胀以及腹痛等不良反应,甚至可能诱发肠痉挛对于术中视野产生影响,使得操作时间进一步延长,同时出血、肠系膜撕裂、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进一步上升[2]。再加上患者的紧张和恐惧等心理使得应激反应升高,容易造成术中心率加快以及血压水平升高,导致患者术中操作风险上升。无痛内镜技术是近年来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手段,通过运用无痛肠镜技术有利于提升患者术中耐受性,同时有利于缓解术中肠道蠕动,并降低患者对于牵拉等刺激操作的敏感度,可确保其心率等指标更为平稳,有助于维护患者术中操作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同时可降低相关并发症的风险[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术中操作时间、呼吸频率以及心率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同时该组患者完全无痛苦占比高于对照组。表明无痛肠镜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大肠病变患者的内镜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大肠病变内镜治疗中应用无痛肠镜技术,有利于提升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参考文献
[1]徐建峰.无痛肠镜在大肠病变内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27):93,102.
[2]刘玲丽,何靖.门诊无痛肠镜的研究进展[J].河北医药,2020,42(10):1566-1571.
[3]王飞,张洪印,刘汉博, 等.无痛肠镜与普通肠镜检查效果的对比分析[J].中国处方药,2020,18(4):163-165.
作者简介:刘青,新疆第六师五家渠医院内镜室护士,1972年5月出生,女 ,汉族,河南扶沟人,大专学历,职称: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消化内镜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