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的顶好公司(Foremost)是世界著名的乳制品加工和销售厂商,在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公司。公司的目标是成为食品行业的跨国经营的大公司,并向消费者提供富于营养的乳制品。顶好公司在1956年就进入了泰国市场,经过近40年的苦心经营,1995年,其在泰国的销售额达到了4亿美元,成为在泰国市场上经营最成功的外国食品公司。它的成功之道是“巧妙适应”。
把握本土趋势
1956年,顶好公司与泰国当地的三个合作者建立起泰国第一家乳制品加工厂。那时,牛奶和冰淇淋还不为泰国消费者所熟识。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泰国民众关注乳制品,了解乳制品的丰富营养,以及如何保证乳制品的新鲜和无菌。特别是,如果第三个问题不解决,民众可能会将产生的不良饮用后果归罪于顶好公司的头上,这将会影响公司在泰国的营销计划。
顶好公司结合自身和当地的各种资源,让自己的雇员和低价招募的、经过培训的人员分别到泰国的学校去。这些学校经过了认真的选择,以确保在校学生的家庭背景适应于其产品的推广和消费。顶好公司的特派销售人员不厌其烦地为学校的师生们讲授卫生及营养方面的知识,同时与校方密切接触,向在校学生提供高质廉价的乳制品。上述举措,产生的效果连顶好公司都感到惊讶:将学校作为营销重点的策略,使得整个泰国城市的乳制品销量出现了激增。一般而言,大部分人在坚持饮用一段时间的乳制品后,都会明显感觉身体状况的好转和改善。对于儿童的效果则更为显著,而儿童消费群体是最大的也是最广泛的。因此,凡是各国针对儿童制作的食用商品,要么其质量上乘,确有实用功效,要么其口感好或口味奇特。仅仅追求包装的花哨,内藏赠品玩具,或许可争得一时的风光,但热销不会长久。顶好公司的产品,同时具备了多种优良特征。
20世纪70~80年代,泰国政府认识到了国民身体素质落后的问题,因而制定了“学童奶计划”。所谓的“学童奶计划”就是政府保证让下一代喝到成长中必需的一定量的新鲜牛奶。这个计划就成了顶好公司在泰国发展的助推器。
造就本土终端
顶好公司初入泰国市场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冷冻问题。要保证销量的稳定,乳品必然要在零售商那里摆放一定的时间,那么街头食品店如何保持乳制品不变质、冰淇淋不融化呢?顶好公司对这一难题的解决办法,后来成为世界其他乳制品和冷饮公司的榜样。顶好公司将冰柜廉价出售给食品店,每台冰柜价格不超过10美元,但只允许存放顶好公司的商品。当然,顶好公司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顶好公司的大量产品是通过手推车方式销售的,这符合泰国人的消费习惯。由公司提供给小贩使用的手推车非常灵活方便。小贩们每天清早到公司的仓库取车并提货,然后走街串巷去销货,晚上再将车送回仓库并与公司按比例分账。在妥协于手推车这种传统的当地零售方式时,顶好公司也在思考如何将此方式做得更好。他们用鲜艳的色彩和图案来装扮手推车,设计得既有地方色彩又不失现代性,使之与当地土里土气的手推车区分开来。
发挥自家零售的魅力
顶好公司并非任何举措都按当地习惯设计,它深知自己的外国公司形象。它要在异国土地上倡导美国文化,树立与当地公司不同的形象。顶好公司有大量自营的零售店,它们从装潢到服务方式都是美国式的。店内用现代化的冷冻设施制作完全美国口味的乳制品,光顾这些美式零售店的客人络绎不绝。在这里,他们认为自己体验了美国的生活方式。
为培养自营零售店的管理和销售人员,顶好公司的驻泰人员一边学习泰语,一边教当地雇员学习英语。为使泰国雇员更好地掌握销售技巧和管理方法,公司还选派他们去美国总部进行培训,总部也经常派员到泰国培训当地雇员。很多泰国雇员将在顶好公司工作视为荣耀,他们认为在顶好公司是充满活力和希望的。
了解和适应当地的文化氛围,不断搭建与当地人沟通的桥梁,这使得顶好公司得到了巨大的长期回报。在泰国,顶好公司已经成为牛奶的代名词。
把握本土趋势
1956年,顶好公司与泰国当地的三个合作者建立起泰国第一家乳制品加工厂。那时,牛奶和冰淇淋还不为泰国消费者所熟识。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泰国民众关注乳制品,了解乳制品的丰富营养,以及如何保证乳制品的新鲜和无菌。特别是,如果第三个问题不解决,民众可能会将产生的不良饮用后果归罪于顶好公司的头上,这将会影响公司在泰国的营销计划。
顶好公司结合自身和当地的各种资源,让自己的雇员和低价招募的、经过培训的人员分别到泰国的学校去。这些学校经过了认真的选择,以确保在校学生的家庭背景适应于其产品的推广和消费。顶好公司的特派销售人员不厌其烦地为学校的师生们讲授卫生及营养方面的知识,同时与校方密切接触,向在校学生提供高质廉价的乳制品。上述举措,产生的效果连顶好公司都感到惊讶:将学校作为营销重点的策略,使得整个泰国城市的乳制品销量出现了激增。一般而言,大部分人在坚持饮用一段时间的乳制品后,都会明显感觉身体状况的好转和改善。对于儿童的效果则更为显著,而儿童消费群体是最大的也是最广泛的。因此,凡是各国针对儿童制作的食用商品,要么其质量上乘,确有实用功效,要么其口感好或口味奇特。仅仅追求包装的花哨,内藏赠品玩具,或许可争得一时的风光,但热销不会长久。顶好公司的产品,同时具备了多种优良特征。
20世纪70~80年代,泰国政府认识到了国民身体素质落后的问题,因而制定了“学童奶计划”。所谓的“学童奶计划”就是政府保证让下一代喝到成长中必需的一定量的新鲜牛奶。这个计划就成了顶好公司在泰国发展的助推器。
造就本土终端
顶好公司初入泰国市场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冷冻问题。要保证销量的稳定,乳品必然要在零售商那里摆放一定的时间,那么街头食品店如何保持乳制品不变质、冰淇淋不融化呢?顶好公司对这一难题的解决办法,后来成为世界其他乳制品和冷饮公司的榜样。顶好公司将冰柜廉价出售给食品店,每台冰柜价格不超过10美元,但只允许存放顶好公司的商品。当然,顶好公司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顶好公司的大量产品是通过手推车方式销售的,这符合泰国人的消费习惯。由公司提供给小贩使用的手推车非常灵活方便。小贩们每天清早到公司的仓库取车并提货,然后走街串巷去销货,晚上再将车送回仓库并与公司按比例分账。在妥协于手推车这种传统的当地零售方式时,顶好公司也在思考如何将此方式做得更好。他们用鲜艳的色彩和图案来装扮手推车,设计得既有地方色彩又不失现代性,使之与当地土里土气的手推车区分开来。
发挥自家零售的魅力
顶好公司并非任何举措都按当地习惯设计,它深知自己的外国公司形象。它要在异国土地上倡导美国文化,树立与当地公司不同的形象。顶好公司有大量自营的零售店,它们从装潢到服务方式都是美国式的。店内用现代化的冷冻设施制作完全美国口味的乳制品,光顾这些美式零售店的客人络绎不绝。在这里,他们认为自己体验了美国的生活方式。
为培养自营零售店的管理和销售人员,顶好公司的驻泰人员一边学习泰语,一边教当地雇员学习英语。为使泰国雇员更好地掌握销售技巧和管理方法,公司还选派他们去美国总部进行培训,总部也经常派员到泰国培训当地雇员。很多泰国雇员将在顶好公司工作视为荣耀,他们认为在顶好公司是充满活力和希望的。
了解和适应当地的文化氛围,不断搭建与当地人沟通的桥梁,这使得顶好公司得到了巨大的长期回报。在泰国,顶好公司已经成为牛奶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