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盈利,也没有大规模融资,5个年轻的海归博士在深圳创立的“光启系”公司在短短5年左右便能举资数十亿元人民币欲收购上市公司控股权,成为这个以创业为荣的时代里一个另类的神话。
2015年3月,主营汽车座椅金属零部件的龙生股份在停牌3个月后宣布,拟以每股7.15元对10个确定对象定向发行10.07亿股,募集7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投资“超材料”智能结构及装备产业化项目,以及相关的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本次定增完成后,龙生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将从俞龙生变更为刘若鹏。
刘若鹏通过两个间接控制的公司——西藏达孜映邦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达孜映邦”)和深圳光启空间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光启空间技术”)参与了此次定增,两家公司将以现金方式一共认购41.5亿元。其中达孜映邦于3月31日刚成立,其唯一股东为深圳光启合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光启合众”)。
公告披露显示,分别成立于2011年12月和2014年7月的光启合众和光启空间技术在2014年度都没有盈利,其中光启空间技术还亏损近5300万元;而两家公司2014年营业收入之和不到750万元,资产总和不到1.2亿元,负债总和约5800万元(光启合众在上述各项数据中占比都很小)。羸弱的财务数据之下,光启合众和光启空间技术在本次定增中38.5亿元和3亿元的出资额从何而来呢?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定增方案修订稿发布,光启合众并没有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者其他机构,股东仍然是成立之初包括刘若鹏在内的5名年轻海归博士。
超材料研究能力调查
在美国顶级学术期刊《科学》杂志2010年12月17日出版的特刊中,超材料(Metamaterials)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十大洞见”中位列第九。在《科学》的介绍中,超材料的最大特色是能够让物体“隐形”。
一些媒体在对刘若鹏和光启系的报道中提到,出生于1983年的刘若鹏在25岁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隐形衣’,发表在《科学》杂志后引发轰动”。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在《科学》杂志官网以“ruopeng liu”为关键词搜索得到一篇发表于2009年1月16日刊物的文章,题为《Broadband Ground-Plane Cloak》,刘若鹏为第一作者。谷歌学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9日,该文被引用次数为840次,在超材料领域虽然不一定能称得上是第一流,却也可以进入前列。
而在《科学》“十大洞见”专题列举的4篇刊发于该杂志的超材料代表性文章中,刘若鹏的文章并未入选,但4篇文章中有一篇引用了刘若鹏的上述文章。
《科学》杂志之外,范围扩大到所有学术期刊,如果在谷歌学术以“ruopeng liu”为关键词搜索,排除不相关结果,可查到刘若鹏参与撰写的文章数量为50篇左右(不包括专利),大部分都是和超材料相关,发表时间集中在2007年到2009年,对应刘若鹏在杜克大学读博期间。
可搜到的50篇文章中,被引用过1次及以上的文章有28篇,被引用50次及以上的文章有7篇,而这7篇文章中刘若鹏担任第一作者的有4篇,影响最大的一篇非实验数据文章引用次数为101次。刘若鹏在《科学》上发表的文章并未出现在上述搜索结果中,但单独用谷歌学术搜索该文标题可找到文章,并显示对应作者为“R Liu”,这意味着可能会有一部分刘若鹏的文章因为搜索机制原因未能纳入上述统计。
不过,在杜克大学超材料和集成等离子体中心(CMIP)官方网页上以“ruopeng liu”进行搜索,返回的结果只有一条,内容即关于刘若鹏2009年1月份在《科学》上发表研究的介绍。如果谷歌学术搜索有遗漏,被遗漏文章的影响力很可能也不及《科学》上那篇文章的程度,否则学校官网应该也会作为新闻刊出。
刘若鹏回国后,很快就建立起了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下称“光启研究院”)和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光启创新”)。在这个阶段,其领导的光启团队研究能力就更多地体现在申请的专利和发明数量上。截至2015年6月9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中,共有2955个专利或发明由光启创新或光启研究院申请,其中获得授权且有效的专利或发明数量为1050个。
当然,这些专利或发明覆盖的方面不只有超材料。如果只看名称中含有“超材料”字样的专利或发明,截至6月9日,共有853个专利或发明由光启创新或光启研究院申请,其中获得授权且有效的专利或发明数量为237个,这两个数字在业内都处于压倒性优势地位:国内专利或发明申请中包含“超材料”字样的一共只有1034个,其中获得授权且有效的为279个,光启系分别占到了82.5%和84.9%。
专利检索系统还显示,光启系开始大批量申请专利或发明的时间为2010年底,这或许意味着早在2014年中登陆香港资本市场以前,光启系就已经得到了大手笔投资,否则难以如此快的速度展开研发和专利、发明申请。
然而,在超材料专利和发明的数量比例上占优势,或许不一定是因为光启系的研发能力超群,可能只是因为别人没有得到类似规模的投资。事实上,国内从事超材料研究的机构或组织还有数家,其中如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实力也十分强劲,不难设想一旦超材料的商业化获得突破,肯定会有更多资本投入到该领域进行竞争,到时光启系能否继续保持先发优势也是未知数。
换言之,光启系在国内超材料领域的领先,可能也归因于在当前商业化未能突破的情况下,有资本愿意承担前期探索的成本。
基于梦想的资本运作
在龙生股份本次定增交易中,光启系将采取独家无偿许可的方式,将超材料智能结构及装备相关专利及专有技术注入到募投项目实施主体——龙生股份新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新栋梁科技,相关研发及经营团队与机构等也将全部进入新栋梁科技。
和光启系整体研发覆盖范围相比,龙生股份募投产品主要为地面行进装备超材料智能结构和可穿戴式超材料智能结构。光启系的其他主要研发领域还包括:智能光子、超级Wi-Fi和临近空间等,这些领域也涉及到超材料技术的应用,但从公告内容看,相关团队和业务暂不会一起注入到龙生股份。
2014年6月,光启系旗下New Horizon等以每股0.08港元认购香港上市公司英发国际定向增发新股和优先股,并获得英发国际控股权,总对价3.48亿港元,首期对应支付款项约1.39亿港元,其中New Horizon占0.94亿港元。这笔资金由New Horizon通过抵押英发国际股权得到的贷款支付,相当于光启创新首期未付分文。而所募得的资金中,0.55亿港元将用于委托光启创新开发临近空间飞行器。光启系计划通过香港上市实现探索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商业化,盈利方式为在临近空间提供低成本通讯服务。增发方案公布复牌后,英发国际(后改名光启科学)股价在3个多月时间内最高增长了近18倍。
借助光启科学平台,光启系于2014年12月还先后宣布将分别斥资数亿港元投资澳大利亚马丁飞行喷射包和加拿大公司Solar Ship,获得两家公司的控股权。这两家公司都有创新的业务,但和光启科学一样都没有盈利。
尽管刘若鹏表示光启拥有美好的远景和梦想,而且光启正在开发的业务也确实充满前景——例如谷歌也有临近空间的气球项目——但其建立在一个又一个的商业化假设上,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谷歌有着现金流充裕、利润丰厚的主营业务,但光启系没有,这就是最根本的区别。一旦商业化遇阻,不管是在哪个上市平台,光启系的股价都可能出现暴跌。
2015年3月,主营汽车座椅金属零部件的龙生股份在停牌3个月后宣布,拟以每股7.15元对10个确定对象定向发行10.07亿股,募集72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投资“超材料”智能结构及装备产业化项目,以及相关的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本次定增完成后,龙生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将从俞龙生变更为刘若鹏。
刘若鹏通过两个间接控制的公司——西藏达孜映邦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达孜映邦”)和深圳光启空间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光启空间技术”)参与了此次定增,两家公司将以现金方式一共认购41.5亿元。其中达孜映邦于3月31日刚成立,其唯一股东为深圳光启合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光启合众”)。
公告披露显示,分别成立于2011年12月和2014年7月的光启合众和光启空间技术在2014年度都没有盈利,其中光启空间技术还亏损近5300万元;而两家公司2014年营业收入之和不到750万元,资产总和不到1.2亿元,负债总和约5800万元(光启合众在上述各项数据中占比都很小)。羸弱的财务数据之下,光启合众和光启空间技术在本次定增中38.5亿元和3亿元的出资额从何而来呢?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定增方案修订稿发布,光启合众并没有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者其他机构,股东仍然是成立之初包括刘若鹏在内的5名年轻海归博士。
超材料研究能力调查
在美国顶级学术期刊《科学》杂志2010年12月17日出版的特刊中,超材料(Metamaterials)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十大洞见”中位列第九。在《科学》的介绍中,超材料的最大特色是能够让物体“隐形”。
一些媒体在对刘若鹏和光启系的报道中提到,出生于1983年的刘若鹏在25岁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隐形衣’,发表在《科学》杂志后引发轰动”。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在《科学》杂志官网以“ruopeng liu”为关键词搜索得到一篇发表于2009年1月16日刊物的文章,题为《Broadband Ground-Plane Cloak》,刘若鹏为第一作者。谷歌学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9日,该文被引用次数为840次,在超材料领域虽然不一定能称得上是第一流,却也可以进入前列。
而在《科学》“十大洞见”专题列举的4篇刊发于该杂志的超材料代表性文章中,刘若鹏的文章并未入选,但4篇文章中有一篇引用了刘若鹏的上述文章。
《科学》杂志之外,范围扩大到所有学术期刊,如果在谷歌学术以“ruopeng liu”为关键词搜索,排除不相关结果,可查到刘若鹏参与撰写的文章数量为50篇左右(不包括专利),大部分都是和超材料相关,发表时间集中在2007年到2009年,对应刘若鹏在杜克大学读博期间。
可搜到的50篇文章中,被引用过1次及以上的文章有28篇,被引用50次及以上的文章有7篇,而这7篇文章中刘若鹏担任第一作者的有4篇,影响最大的一篇非实验数据文章引用次数为101次。刘若鹏在《科学》上发表的文章并未出现在上述搜索结果中,但单独用谷歌学术搜索该文标题可找到文章,并显示对应作者为“R Liu”,这意味着可能会有一部分刘若鹏的文章因为搜索机制原因未能纳入上述统计。
不过,在杜克大学超材料和集成等离子体中心(CMIP)官方网页上以“ruopeng liu”进行搜索,返回的结果只有一条,内容即关于刘若鹏2009年1月份在《科学》上发表研究的介绍。如果谷歌学术搜索有遗漏,被遗漏文章的影响力很可能也不及《科学》上那篇文章的程度,否则学校官网应该也会作为新闻刊出。
刘若鹏回国后,很快就建立起了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下称“光启研究院”)和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光启创新”)。在这个阶段,其领导的光启团队研究能力就更多地体现在申请的专利和发明数量上。截至2015年6月9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系统中,共有2955个专利或发明由光启创新或光启研究院申请,其中获得授权且有效的专利或发明数量为1050个。
当然,这些专利或发明覆盖的方面不只有超材料。如果只看名称中含有“超材料”字样的专利或发明,截至6月9日,共有853个专利或发明由光启创新或光启研究院申请,其中获得授权且有效的专利或发明数量为237个,这两个数字在业内都处于压倒性优势地位:国内专利或发明申请中包含“超材料”字样的一共只有1034个,其中获得授权且有效的为279个,光启系分别占到了82.5%和84.9%。
专利检索系统还显示,光启系开始大批量申请专利或发明的时间为2010年底,这或许意味着早在2014年中登陆香港资本市场以前,光启系就已经得到了大手笔投资,否则难以如此快的速度展开研发和专利、发明申请。
然而,在超材料专利和发明的数量比例上占优势,或许不一定是因为光启系的研发能力超群,可能只是因为别人没有得到类似规模的投资。事实上,国内从事超材料研究的机构或组织还有数家,其中如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实力也十分强劲,不难设想一旦超材料的商业化获得突破,肯定会有更多资本投入到该领域进行竞争,到时光启系能否继续保持先发优势也是未知数。
换言之,光启系在国内超材料领域的领先,可能也归因于在当前商业化未能突破的情况下,有资本愿意承担前期探索的成本。
基于梦想的资本运作
在龙生股份本次定增交易中,光启系将采取独家无偿许可的方式,将超材料智能结构及装备相关专利及专有技术注入到募投项目实施主体——龙生股份新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新栋梁科技,相关研发及经营团队与机构等也将全部进入新栋梁科技。
和光启系整体研发覆盖范围相比,龙生股份募投产品主要为地面行进装备超材料智能结构和可穿戴式超材料智能结构。光启系的其他主要研发领域还包括:智能光子、超级Wi-Fi和临近空间等,这些领域也涉及到超材料技术的应用,但从公告内容看,相关团队和业务暂不会一起注入到龙生股份。
2014年6月,光启系旗下New Horizon等以每股0.08港元认购香港上市公司英发国际定向增发新股和优先股,并获得英发国际控股权,总对价3.48亿港元,首期对应支付款项约1.39亿港元,其中New Horizon占0.94亿港元。这笔资金由New Horizon通过抵押英发国际股权得到的贷款支付,相当于光启创新首期未付分文。而所募得的资金中,0.55亿港元将用于委托光启创新开发临近空间飞行器。光启系计划通过香港上市实现探索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商业化,盈利方式为在临近空间提供低成本通讯服务。增发方案公布复牌后,英发国际(后改名光启科学)股价在3个多月时间内最高增长了近18倍。
借助光启科学平台,光启系于2014年12月还先后宣布将分别斥资数亿港元投资澳大利亚马丁飞行喷射包和加拿大公司Solar Ship,获得两家公司的控股权。这两家公司都有创新的业务,但和光启科学一样都没有盈利。
尽管刘若鹏表示光启拥有美好的远景和梦想,而且光启正在开发的业务也确实充满前景——例如谷歌也有临近空间的气球项目——但其建立在一个又一个的商业化假设上,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谷歌有着现金流充裕、利润丰厚的主营业务,但光启系没有,这就是最根本的区别。一旦商业化遇阻,不管是在哪个上市平台,光启系的股价都可能出现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