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确认违法判决是行政诉讼中的判决方式之一,也是《行政诉讼法》在实施适用中容易发生纰漏的一点。现阶段我国行政诉讼确认违法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如判决的结论适用性比较混乱等。所以,针对这一问题需要进行不断的分析和探索,找出确认违法判决现实问题的有效解决路径和方法,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提高依法行政的效率和水平,保障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个人利益的稳妥实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确认违法判决是行政诉讼中的判决方式之一,也是《行政诉讼法》在实施适用中容易发生纰漏的一点。现阶段我国行政诉讼确认违法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如判决的结论适用性比较混乱等。所以,针对这一问题需要进行不断的分析和探索,找出确认违法判决现实问题的有效解决路径和方法,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提高依法行政的效率和水平,保障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个人利益的稳妥实现。
其他文献
2012年,我国在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中增设了行为保全制度。该制度的设立对完善我国民事保全制度,保护当事人的权益免受侵害具有重要意义。但因立法的简单及司法解释的不够精细,直接影响到行为保全制度功能的正常发挥。本文从我国行为保全制度的概述着手,分析当下行为保全制度适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善我国行为保全制度的几点建议。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物质资源,更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增长,房屋拆迁问题也愈发的显现出来,其中涉及的问题与争议也是很多,如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问题也是有着极大的关注点。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是土地利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但是就收回问题而言存在着许多法律问题。依照法律法规收回土地使用权,是人民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的职责。
有这么一位村支书,他心直口快、说话直来直去,总让人感觉“讨人嫌”。但提到他给村里带来的变化,却是人人都夸赞。他,就是保康县歇马镇河东村党支部书记黄洪波。
黑恶势力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犯罪形式之一。近年来,特别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各级政法机关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的高度出发,重拳出击、高压严打,沉重打击了黑恶势力犯罪气焰。但同时,为了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为了攫取更大的经济利益,黑恶势力将犯罪触角逐渐向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延伸,其活动轨迹、犯罪手段等呈现新的规律特点,给打击防范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本文试对当前重点行 业重点领域黑恶势力犯罪的特点及原因做一个剖析,对进一步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黑恶势力打、防、管、控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
1963年,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枫桥经验”的生命力也在于不断的实践和创新。“枫桥经验”从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57个春秋。它根植于基层,泽惠于社会,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控申检察部门是检察机关的窗口部门,与矛盾面对面,在斗争最前沿。如何在坚持法治中做到以人为本,如何在解决法律问题的同时令群众心服口服,如何在新时代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中贡献检察力量,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检察人思考的问题。
2018年10月26日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确立为一项基本原则和重要制度,在进一步落实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刑事案件宽严相济、促进公正、提高诉讼效率等各个方面都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张军检察长强调要“全面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切实发挥检察机关的主导作用”,这指明了检察机关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当中的作用和地位的主导性。
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包括法治能力的提升、法治制度的创新和实施等。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弥补了公益受损时,通过司法监督行政机关履职的空白,促进行政机关依法履职,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该项制度的确立,有利于行政管理法律、诉讼制度、检察制度的完善,同时也提升了治理能力,促进了法治进程,意义重大。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虽然以法律形式予以确立,但是仅是行政诉讼法里面其中一条里的一款,不够全面,如检察机关的地位、受案范围、举证责任等需进一步作出规定,笔者据此,谈谈自己的理解并提出完善建议。
减刑假释制度在我国法律法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社会义主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及司法体制不断改革中,减刑假释制度在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有效解决,在保证减刑制度完善的同时能充分发挥出作用,进而提升我国刑罚有序开展并有效落实到实处。
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认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以刑法规定为依据,即是否符合刑法对某一犯罪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而犯罪构成要件是由一些犯罪构成要件要素构成,包括违法要素和责任要素。其中危害行为、行为主体和危害结果(包括现实危险)是一切犯罪构成要件的必备要素。简言之,认定某一行为构成犯罪必须要有上述要素。其中,行为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均可以由自然人施,单位只是作为部分犯罪的行为主体。本文以单位受贿罪为例,浅析认定某一单位成为犯罪主体的基本路径。
我国刑法已经对协助组织卖淫罪的具体行为进行了细化规定,但由于现实中涉淫类案件的犯罪形式复杂多样,加之理论界对组织卖淫罪、协助组织卖淫罪及容留卖淫罪三罪的范围界定与罪名适用,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文围绕组织卖淫罪的基本特征,厘清其与协助组织卖淫罪、容留卖淫罪的界限,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