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In的大数据新玩法

来源 :创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xus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我相信任何一个对科技略有兴趣的人,都不会对大数据这个词语感到陌生。尽管大多数人并不一定知道它的确切含义,但仍然会为它可能为这个世界带来的变化而感到振奋。这正是大数据的迷人之处。
  作为一个在大数据名词出现前就已在相关领域工作的人(我的研究生课程是用全美最快的并行电脑来构建三维气候模型,以模仿大气物理过程和化学反应),我很高兴地看到,大数据已渐为人知,并已展示出强大威力。与此同时,令人失望的是,大数据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市场营销,而非用于创造对商业及人类社会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这也是我开始在LinkedIn上自称大数据宣传者和执行者的原因。在最近参加的一些活动和会议上,我已开始用这样的称号介绍自己。
  今天我想谈的是一个叫EOI(Empower/Optimize/Innovate,即助力、优化、创新)的分析架构,这是LinkedIn的商业分析团队利用大数据手段来持续推动商业价值的方法。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一分析架构:

E:助力信息分享


  在该层面,业界常规的做法是,根据商业伙伴提出的问题予以专门分析,比如“去年、上月或上周我们赚了多少钱”、“导致核心业务表现指数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等。这可能是大多数人对分析一词的定义。的确,这种分析对业务发展很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管理者做出基于此类数据的决策,至少可以促使他们考虑使用数据来做决策。
  很多分析团队在解决这类问题上花费了大量时间。但随着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问题来了——分析师会对一遍遍重复类似的分析感到厌倦。避免厌倦的方法之一是,尽可能多地利用技术手段简化分析流程,并尽可能将分析步骤自动化,比如自动化数据清理、自动化数据格式转化等。这样他们就可以腾出时间去做更有意思的事情——发掘更多可洞悉事物本质的结论并为商业伙伴提供相关决策参考。
  一个典型案例是我们团队推出的一个名叫“Merlin”的内部分析网站。该网站是为LinkedIn销售团队建立的,其功能是自动生成结论型信息,一键搜索后,团队成员可迅速将此类信息分享给客户。每天有数千名来自销售团队的工作人员在使用这个网站,完全自助式获取数据、指标、报告、图表等。由于对地面销售业务给予了巨大支持而且前者因此得到了可观的经济回报,该项目被公司管理层评选为2011年LinkedIn十大最具改革力案例之一,并获得了公司国际销售部门授予的“影响力奖”。

O:优化业务表现


  该领域包括更多高级分析工作,比如基于商业假设的深入分析、市场推广定位以及用户倾向模型的建立等,用于回答类似“如果我们这样做,会发生什么”、“最好的结果是什么”等问题。尽管这类分析执行起来通常要花费更长时间,但也会在业务上带来更多回报。更重要的是,因为几乎总是要从E,即“助力”环节建立起来的知识基础起步,所以分析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数据本质,并可将其与实际业务需求有效结合。
  业界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当一个分析团队想跳过“助力”环节直接进入O,即“优化”环节时,往往会遭遇缺乏数据基础架构和基本商业知识的情况,最终必须回过头来夯实基础,然后才能进入下一步。一个关于“优化”的典型案例是,我们为LinkedIn高级账户业务建立的倾向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我们利用用户身份、用户行为和社交图谱数据来为邮件营销行为区分人群属性。该模型已成为对LinkedIn最大线上业务在市场营销层面的核心驱动力。

I:探索创新模式


  在硅谷,每个人都会因“创新”而兴奋。LinkedIn的分析团队有很多创新。我们坚信,衡量分析团队创新水准高下的终极标准是其对公司核心业务影响力的大小。当我们评估一项创新或风险项目的发展潜力时,我们会关注其在未来 1~3年的潜在商业影响,主要评价指标是它的营收、利润、用户黏性、访问量增幅等。我们还要确保影响力巨大的商业活动可以利用我们项目的研究成果,从而快速验证我们的分析解决方案在市场上是否可行,而非为创新而创新。
  一个最新案例是,我们和公司市场部共同建立的企业用户兴趣指数,对那些有可能成为LinkedIn的企业型客户,在预期上进行排序。该项创新的关键在于,结合加权后的公司内部个人层面分值,以及B2B销售流程中决策者的影响,可得出该企业转化为LinkedIn客户的可能性。该系统建立迄今,一直被我们的地面销售团队广泛采用,有效提高了客户转化率,对销售额和工作效率的提升均颇有助益。
  自倡导这一分析架构以来,我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在合理的EOI架构下,资源配比情况是怎样的。事实上,根据分析团队工作进展和公司所处发展阶段,花费在EOI上的分析资源也各有不同,据此可大致绘出一条高低起伏的配置曲线。此中关键在于,在E、O、I任何一个层面,你至少都要投入能够产生实际作用的资源,并设计一个你认为对于现阶段业务增长能够发挥最佳效果的配置比例。总体而言,基于我和行业内众多分析师同事的讨论结果,合理的资源分配比例一般是 E>O>I,对于年均业务增速在两位数以上的企业来说,尤其如此。
  (原文来自LinkedIn网站)——翻译/本刊记者 史翔宇
其他文献
10亿美元估值!曾几何时,这是一个让创业公司可望不可及的数字,即便是上市成功的公司,如果市值达到10亿元金也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  然而,在2014年,许多公司在上市前的估值就已经达到或超过10亿美元。而10亿美元也正在成为衡量一家公司是否成功的新标准之一。看看今年新进入10亿美元俱乐部的新贵们吧,它们和前辈相比,有以下几点新特征。  第一,达到10亿美元的时间大大缩短。京东、点评等公司,都是经历
期刊
唐岩到网易比我早得多。我去网易前别人跟我说唐岩这人挺好玩的,跟他接触以后,发现确实是有点好玩。  他有几个特色。一是他的思维方式通常跟别人不太一样,做事情的方法也会有点不一样。他掌握的信息量多,逻辑能力强,就会挑战一般人的常识和固有的成见。二是做事时他比较能抓住重点:大部分人做了很多无意义的事情,他能够在这些事情上做减法。  我2005年到网易开始和唐岩共事,从当时的汇报程序上,我和李甬算唐岩的领
期刊
2011年7月中旬我第一次见到唐岩,当时和他谈完就觉得做社区他们可能会有一定的特点。首先,当时对于陌生人交友这个大市场我们是无比看好的,其次,陌陌初期产品做得非常好,用户反馈也不错。  在我们看来,陌陌上线之初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对细节的处理上,一看就是团队非常懂、把握住用户需求去做的。同时期的其它社交应用功能叠加很多,而对于真正想社交的人来说大多是不必要的。陌陌不同于它们,非常简单。  陌陌能够做
期刊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剧组做演员助理。2012年我们在上海拍《结婚你准备好了吗》,是吴秀波主演的。影视基地在郊区,因为无聊,我那会儿把陌陌当作一个纯聊天工具在用。  剧组每天的工作特别累,大家很少聊天。你只知道你周围的人是哪个部门的,除了打个招呼大家就没真正聊过天。陌陌上有一个功能是可以看到距离,收工回酒店之后我打开陌陌,就会看到有人离我零点几千米,点开他头像一看,这不就是住我隔壁的人吗?他也会看你的
期刊
一年来,市场变化很大:  第一,其实大家可以看到,58同城业务增速是快的。我们今年基本上实现了翻倍增长。这比我们想象得要快。我们发现,每个细分领域如能深入做下去,市场潜力都比较大。我们自己经营的房产、招聘等品类,你完全看不到速度减缓的趋势。所以我感觉,往前每走一步,路就更宽一筹。  第二,大家会发现,我们专注在分类信息上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那些做品牌客户的垂直网站,这两年没那么强了,已不在风口浪
期刊
1992年,我买的第一台车就是二手车,一辆伏尔加。我研究二手车行业的创业机会是从1999年开始的。当时我就想,能不能用互联网的方式来卖二手车?那时真没法做,因为二手车行业从业者,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没人用电脑,一个用电脑的都没有。  在这十几年的历史当中,中国二手车交易行业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售车全部靠人的经验。售车的第一个环节是检测车况,由评估师检测完后进行估价。评估师都是靠自学,没有师傅教
期刊
时代已然不同  中国互联网行业基本面已经和前些年不太一样了,上面的空间已经打开。  前些年,中国互联网总体上的发展还是跟美国有一定差距,尤其在PC年代。大家叫copy to China——国外有一个模式,在国内拷贝一下,跟着国外往前走。当然,有些可以,比如Google、YouTube;有些不太可以,比如Facebook。Facebook在国外很成功,但在国内各种各样的模仿者中,至今还没有一个学出来
期刊
陌陌出世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工程施工,从2000年到2003年。之后我就跑去外面打工,在长沙呆了一年。单位曾希望找我回去,不过我这人心太野,如果利益不足够大,要委屈自己我就不太做得到。  我特别怀念2005年以前的QQ。就是那种开放性:在娄底那种小地方,好像第一次看港片发现有投币电话的感觉。那之后你的心思就不在这个环境里了,总觉得外面才是属于你的世界。  当时做工程最惨的是老觉得这个时代的变化跟你
期刊
人类在工业革命之前,完全一派“恒纪元”景象,而工业革命对当年各个国家而言,是一场“乱纪元”的开始。今天全世界的商业格局,正在进入“乱纪元”状态,世界上有无穷无尽的行业会被改变,很多营销玩法都变了,创业者该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思维提高灵敏度,真正进入互联网营销模式?  在10月30日的第24期百度创业家沙龙上,受邀来到现场的雕爷频频发表炸裂观点。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是彻底的变革,身处“乱纪元”
期刊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通讯制造业有四百余家,同时还有国外的“七国八制”,华为只是其中之一。到90年代四百家变成了“巨大中华”四家,华为是成立最晚、实力最弱的唯一一家民营企业。再到本世纪初,华为超越竞争对手,成功登顶,成为世界通讯制造企业的老大。今天的辉煌,基于过去的苦难。在以往的成长过程中,华为到底做了什么?到底做对了什么?  有个流传已久的段子,版本众多,谁人首创,已经无法考证。  段子的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