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里的“水”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an1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尼罗河、恒河、黄河……世界上每一个古老文明都离不开水的孕育。水,对于一个帝王之城来说更是意义重大,除了饮食、清洁、消防、护卫宫城这些重要的实际功用,紫禁城中的水还藏着很多古人对世界的理解和期盼。当我们在故宫中顺水而行,那些不曾知晓的往事,那些精细幽微的工匠心思,也会在粼粼波光中浮出水面。

故宫水源—源自玉泉山的白虎金水


  紫禁城内最著名的水源便是金水河,为了与天安门外的外金水河区分,也被称为内金水河。当你穿过午门,走入太和门广场,第一眼看到的便是自西向东流淌的金水河。与几乎笔直的外金水河不同,皇宫内的金水河呈现出柔美的弧线,若登上午门城墙俯瞰,会发现这弧线仿佛一张长弓,而河上的5道飞虹就像5支蓄势待发的箭。5座金水桥不仅极具美感,也传达着统治者对仁、义、礼、智、信的精神追求。
太和门广场的金水桥

  古人营造宫殿在选址上会考虑风水问题,一般会选择背山面水的位置建造皇宫等重要建筑。虽然可以从风水角度阐释出很多有利于国君、天下的选址理由,但实用因素不可或缺。水,便是要最优先考虑的。自然水源如果难以直接利用,人们便会开河凿渠将水引入宫城。这种规模的引水工程早在汉代就出现了。
  据清代《日下旧闻考》记载:“北京青龙水为白河,出密云南流至通州城。白虎水为玉河,出玉泉山,经大内,出都城,注通惠河,与白河合。”白虎是四象神兽之一,代指西方,文中“经大内”的白虎水便是金水河的源头。这条宫廷内唯一的河来自北京西北部的玉泉山,西方属金,金生丽水,“金水河”之名由此得来。
  这条河从紫禁城的西北流入,笔直向南流淌,河水西面是太监居所,河水东面则是内宫墙,一墙之隔便是后宫嫔妃的寝宫,这段金水河仿佛一扇屏风,将后宫与宦官居所分开。若展开一张故宫地图,我们会看到金水河经过笔直向南的河段之后,河水转向东流,河道也风格大变,从西到东可谓九曲十八弯。第一个大弯就是从武英殿前绕出一条弧线,这座宫殿在明清时期曾做过皇帝的外朝便殿,一国之君在此斋居、召见大臣、会见宗亲,虽然远离中轴线,但其地位颇为尊贵。明末,1644年春,闯王李自成占领北京,后兵败山海关,六月初在武英殿仓促举行称帝典礼。清兵入关后,摄政王多尔衮最初也是在武英殿处理军政事务。今日的武英殿早已没有了军政大事带来的紧张和喧嚣,如果你来到门前有河流过的武英殿,踏上紫禁城中最美的断虹桥,一定会感到这里因水而生的清凉和宁静。
  绕过武英殿,流至太和门广场的金水河,是人们最熟悉的一段流域,但你可能并不知道,明代时,这里并非如此沉静肃穆。那时,金水桥下栽种荷花,盛夏之时也有莲花映日、鱼戏荷叶的生机妙趣。金水河进入故宫东区之后,走向更加曲折,据说这种设计除了能给皇宫增加美感,还有更重要的消防考量。明朝宦官刘若愚的《明宫史》记载:“是河也,非谓鱼泳在藻,以资游赏,又非故为曲折,以耗物料,盖恐有意外火灾,则此水赖焉。”明代天启六年(1626)武英殿失火,就是凭着“金水”将火扑灭。清代太和殿、太和门、乾清门等地也都发生过火灾,在没有灭火剂的古代,自然只能依赖这流过大内的白虎金水。

精妙排水—百年大雨故宫为何不积水


  2016年夏,北京连日大雨,全市平均降雨212.6毫米,超过了2012年“7·21”特大暴雨,为多年所罕见。暴雨中,市区很多街道瞬间“成海”,但古老的紫禁城却排水顺畅,安然无恙,当时不少媒体还对此进行了报道。为什么现代化的城区排水系统还比不过近600年前设计的古老宫城呢?
  北京城的地势北高南低,城内河水向东南流,紫禁城所处位置比东南部的通州高20米,宫城西北还设置水闸,万一发生洪水,紫禁城外的护城河可以向东南方向泄洪,洪水不会进入皇宫。那么,遇上大暴雨,皇宫内的雨水如何快速排出呢?紫禁城的地面整体走势亦呈北高南低,北门神武门与南门午门高差约2米,这一高差为自然排水创造了有利条件。紫禁城内的排水沟渠全部通向金水河,金水河又与城墙外侧的护城河相连。可以说,紫禁城排水系统是北京城区排水系统的第一级,这是古代皇家地位的体现。

  若是你来故宫参观刚好赶上下雨,不要沮丧,一定要利用这个好机会亲身体验一下紫禁城极具匠心的排水系统。排水系统分为“明暗两线”,也就是明沟和地下排水两种方式。紫禁城中轴线上的三大殿、后三宫都采用明沟排水。这些大型建筑前都有宽阔的广场,地面看似平整,实际上中间高两侧低,北高南低,下雨天,雨水就会顺坡而下,流入地面的明沟,最后汇入金水河。当疾雨袭来,太和殿广场还会上演一出千龙吐水的好戏。太和殿拥有三层围有石栏杆的石台,石台上每根望柱下都有一个石龙头—螭首,其口内有中空的圆孔,大雨来时,1000多个螭首同时吐水,如白练翻滚,蔚为壮观。这些雨水也会顺着地势向南流,会分别经过太和殿广场东西两侧的体仁阁、弘毅阁,古代的工匠早就想到了流水会在这里受阻,所以,在这两阁的台阶下都砌有白石券洞,这样雨水便可顺利南流注入金水河。太和门广场上也有同样的白石券洞和明沟。
  故宫的地下水道则比较神秘,若没有行家指点,恐怕很难发现。但如果细心寻找,我们也能发现一些地下水道的蛛丝马迹。现在故宫博物院的出口,是紫禁城最北端的神武门,如果在这里停下脚步,可以看到内宫宫墙以北的地面上铺设着一条东西走向的石板道,这些石板下面就是一条地下水道。这条暗沟横贯紫禁城东西,西端通入西北城隍庙附近的金水河上游,东端注入清史馆内的金水河下游。紫禁城内像这样的地下水道还有很多,比如东六宫与宁寿宫之间的夹道下也有一条長长的地下沟渠,东一街、西一街等小巷内也都设有短距离的暗沟。这些精心设计的明沟暗渠将故宫内90多个院落连成整体,当雨季来临,72万平方米的皇城不仅不会让游客“看海”,还会成为古代建筑师展现智慧的最好舞台。

水上风景—天光入井与河上飞虹


  井与井亭
  鼎盛时期有上万人居住的紫禁城,日常生活用水量之大,可想而知。金水河虽然贯穿皇宫,但流域有限,所以故宫中还开凿了很多水井,为大内生活、消防用水提供保障。
  故宫中最著名的井是“珍妃井”,它位于紫禁城东北部的外东路。清末,因为支持光绪皇帝变法,珍妃触怒慈禧太后,被打入冷宫。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携光绪逃离京城,命太监把珍妃推入井中溺死。从此,一口无名之井变为了“珍妃井”,记录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宫廷悲剧。
神武门内的地下水道

  相传,故宫初建时凿有水井72眼,以象征北斗丛星中的“七十二地煞”。根据现在的研究者考证,整个紫禁城大约有80多口井,散落在各个院落之中,大部分都是无名井,默默藏于深宫。故宫中的井,井口上都有石盖板、井口石、木盖板,再加上铁锁,有的井上面还建有井亭, 防护严密。故宫中有28个井亭,它是一种类似凉亭的建筑。井亭的作用是保护水源,早在汉代就已出现。宋代井亭属于小木作,其全部构件均为木质,不用石材和瓦件。紫禁城中的井亭用料和制造工艺更加讲究,一般采用条石台基,四柱立于柱础之上,柱上施梁架。

  井亭也有等級差别,建筑体量也不同,紫禁城最大的井亭位于故宫西南侧的浴德堂。该井亭开间5米,高7米,位于浴德堂西北,四角攒尖,顶覆金色琉璃瓦。浴德堂在紫禁城中显得十分特别,它位于武英殿西侧,是宫城内唯一的具有阿拉伯风格的建筑,因此有人推断浴德堂是乾隆皇帝为其宠妃香妃特地建造的,里面的穹窿开间是香妃沐浴的地方。传说香妃来自回部,其夫君造反,被清军打败,香妃被掳到皇宫,乾隆对其一见倾心,还特意为香妃修建宝月楼以讨其欢心,但香妃不为所动,郁愤而终。其实,乾隆皇帝并没有一个名为香妃的嫔妃,但其40多位后妃中的确有一位比较特殊—她就是来自新疆的维族妃子容妃。容妃和卓氏来自叶尔羌(位于今新疆地区)回部,是传说中的香妃的原型,但容妃并没有任何与香妃类似的传奇经历,宫中的宝月楼也是在她入宫前一年就已经修建完成。浴德堂位于紫禁城外朝,在武英殿附近,也不可能成为嫔妃的浴室。据考证,武英殿曾在清代成为皇家的印刷厂,浴德堂的穹窿顶建筑,很可能是供印刷书籍、蒸熏纸张之用。有史书记载“西侧有井亭一座,悬石槽引水入锅,烧热水入室”,这也说明了浴德堂井亭的作用。
  古代没有自来水,生活用水全靠从水井中汲取,取水工作相当繁重,还好工匠们也为太监宫女们设计了方便的汲水工具。故宫的西井亭装有一个定滑轮,这个装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让打水者更容易用力;而东井亭使用的却是在农村常见的辘轳,这种打水用具非常省力,即便是柔弱的宫女也能借此取水。现在东井亭内已经看不到辘轳了,但是,在井台上可以看到两个孔,证明那里曾有支撑辘轳的支架。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曾言:“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可见,在清代,辘轳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据此推测,故宫中应该还有不少用于取水的辘轳。
  桥之美
  水,让紫禁城多了一分柔和秀美;桥,让水多了一分精致意蕴。
  金水河上的5座汉白玉石拱桥是紫禁城中形制最大、最壮丽的桥。金水河将太和门广场分出内外,金水桥又将其联系成一个空间整体。5座石桥的中间一座御道桥最宽、最长、最高,桥上的望柱雕刻龙云图案,其余4座桥的望柱为火焰图案,体现等级不同。金水桥藏着一个视觉秘密,那就是它的位置完全合乎人们的最佳水平视域(人的视域为60度夹角)。伫立于桥的南侧,刚好可以看到太和门及东西两侧的昭德门、贞度门,同时,5座金水桥也在视野之中。当人们走过金水桥,昭德门、贞度门便从最佳视域中消失,所见的是主体建筑太和门。这一视觉的变化恰好产生于金水桥所处的位置,体现了古代工匠令人惊讶的高超建造技艺。
太和门的望柱头

  故宫中最古老的桥位于太和门广场西侧,武英殿东面,名为断虹桥,它也是宫城中最精美的桥。桥栏柱上雕刻着姿态各异的小石狮,白玉石栏板上则有精美的花卉行龙图案,桥面并没有特别隆起,乘坐轿子在桥上通过的帝王、后妃,甚至可以忽略桥的存在。令人不解的是,金水河仿佛是特意转了一个弯,从断虹桥下经过。的确,金水河是为桥而来,因为这是一座先于河存在的桥。在明朝人修建皇宫之前,这座石桥已经存在了,它可能是元代皇宫正门外的桥。断虹桥与两旁古老茂盛的十八槐相互映衬,以秀雅的风姿默望着三朝统治者的风雨沧桑。
  从西向东,顺金水河而行,我们还能看到不少石桥,如武英门外的三座石桥,形制类似太和门前的金水桥,显示出武英殿作为皇帝便殿的地位和威严。协和门旁有一座半壁桥,只在一面有石栏板,造型非常奇特;文华殿后通往文渊阁的单拱石桥则架设在一池碧水的中央;再向东,南三所的三座门外也架设着三座石桥,通往皇子们居住的宫殿。紫禁城内还有许多无名古桥,经过几百年的风雨,有些早已不见当年风貌。
  天一生水,水生万物。水,无形而有力,生生不息,蕴含着利万物而不争的精神意象。紫禁城的建造者也贡献了所有的巧思,用柔美的河流、神奇的排水系统、精巧的井亭、雅致的桥梁……将水的实用价值和精神内涵发挥到极致。无论是日复一日的宫廷起居,还是百年不遇的暴雨来袭,紫禁城仿佛一位云淡风轻的老人,以水一般的通透自在,默望着深宫中的悲欣往事和高堂上的世易时移。
其他文献
在人们眼中,双飞的蝴蝶就像是一对如影随形的恩爱夫妻,它们的爱情得到了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热情讴歌。“梁祝化蝶”是关于蝴蝶的最负盛名的传奇,寄托了人们对爱情永存的向往。春丛认取双栖蝶  跟许多民间传说一样,“梁祝化蝶”的传说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已很难考证。“化蝶”最早出现在东晋史学家干宝的志怪小说《搜神记》中。晚唐李商隐的《青陵台》中有“莫讶韩凭为蛱蝶,等闲飞上别枝花”的诗句。对李商隐的这首诗的解释众说纷
是谁最早命名了“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这个名称在中国家喻户晓,但却是一个德国人的“发明”,他的名字叫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在1860年到1872年间,李希霍芬曾在亚洲许多地方旅行,并在中国有7次远行。1873年,李希霍芬回国。他用后半生大部分精力撰写了一部5卷鸿篇巨制:《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正是在1877年出版的《中国》第一卷中,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并在地
“万能猪”是科学家们培育的一种克隆猪,其体内导致猪器官与人血不相容的猪DNA片段已被敲除,因此它们的器官可以移植到人体中。从理论上说,这种器官移植到人身上不会出现排斥反应,如果能够实现,将为深受供体短缺困扰的人类器官移植带来全新的希望。异体器官移植的迫切性  关于器官移植,目前主要有两个分支:一个是同种异体器官移植,即接受器官移植的受体和供体是同一种类(例如都是人),但他们具有不完全相同的遗传基因
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虫类、两栖类及鱼类在内的很多脊椎动物群体数量正在大幅下降,这种快速衰退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中美一项新研究认为是从120多年前,当时正是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研究人员使用新的群体遗传学模型等研究方法,分析了2700多种脊椎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数据,其中600多种被归类为濒危动物。结果显示,平均而言,濒危脊椎动物的群体数量从19世纪末开始大规模下降,速度是每10年種群规模下降大约25%。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術协会、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报科学编辑记者学会、上海科技传播协会、北京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的支持。超级真菌被美国列为“紧急威胁”,传染性极强  流言:超级真菌被美国列为“紧急威胁”,中国已有18例确认感染,传染性极强。  真相:流言中的“超级真菌”,其
不久前,世界经济论坛在对全球各国男女平等情况进行指数化之后,发布了一份关于《2016年全球男女平等国家排名》的报告。据了解,本次受调查的国家共有144个,其中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中国排名第99位、日本排名第111位、韩国则排在第116位,相比2015年均有所下降。本次男女平等国家排名是通过计算各国的经济、教育、政治和健康4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本次排名前十的是冰岛、芬兰、挪威、瑞典、爱尔兰、卢旺达、菲
在直翅目昆虫(因前、后翅的纵脉直而得名)中有许多种类都能发出鸣叫声,如蝗虫、蚱蜢、螽斯、蟋蟀等。其中最善鸣的当数被誉为“田园歌星”的蟋蟀、螽斯两大类。  蟋蟀俗称蛐蛐,它作为一种鸣虫,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蟋蟀科鸣虫中,油葫芦的名声最大,它常被放在葫芦中饲养,全身油光锃亮,鸣声如油从葫芦中倾泻而出,因而得名。油葫芦品类繁多,常见品种有体色偏黑的“墨葫芦”,体色偏棕的“红葫芦”,以及“琵琶
2017年1月3日上午,河南开封杞县平城乡村民王新春在麦田干活时,发现地里有一只飞不动的大[狂][鸟],河南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救护科科长邓大军认为,由于持续雾霾,大[狂][鸟]无法看清远处的猎物,不能正常采食,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最终掉落田间。  但是,也有网友认为,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大[狂][鸟]是因为雾霾遮天蔽日而找不到食物饿坏的。  目前,雾霾损害人的健康并危及生命已经有大量的研究结果,但雾霾对
激素是高等生物产生的一类信号分子,动植物都有。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微少,作用却非常重要,生物的繁殖、体温、血糖的调节等活动都与之密不可分。  1853年,法国科学家巴纳德在研究犬类动物的消化液后,发现肝脏具有多种不可思议的功能,这是对激素最早的探究。人类第一次分离出激素是在1902年,英国人贝里斯和思达林将狗小肠黏液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物质注入其他动物体内,结果发现即使在饥饿状态下动物也能分泌胰液;于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不靠谱  饮酒对人体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有部分研究称,适量饮酒对健康有益。但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指出,摄取酒精没有“安全剂量”,即使只摄取少量酒精,也会增加患上严重疾病的风险。研究收集了195个国家和地区1990~2016年间的居民饮酒概况,是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研究发现,丹麦饮酒人口比例最高,97%成年男性有饮酒习惯,亚洲国家则以韩国称冠。在各地区中,罗马尼亚男性饮酒量最高,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