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富国策”最初为近代西方经济学科输入中国时的译名.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对外交涉的需要,在京师设置了同文馆,以培养外交人才.1869年,京师同文馆聘请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为总教习.1876年,丁韪良参照西方学制,进行课程改革,设置了八年制和五年制两份课程表,其中最后一年皆有“富国策”一科.至于为何将“富国策”放在最后一年开设,据《大清会典》记载,当学完前几年课程,即修完外语与格致学后,“则习公法或富国策”,“富国策,农工商之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