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数据的模糊信息处理系统

来源 :地震学报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dbsold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展示了一种带有信息处理系统的工作站.该系统有3种主要功能:从地震数据中检索信息;地震前兆检测;有关结果的图形显示.由于这些功能中充满了模糊性,因而有必要作适当的清晰化处理.该系统能接受从按阶次排列的单词结构中作出成功选择的指令,而各单词的含义则由相应的从属函数来确定.输出处的模糊度可用肉眼,例如通过颜色来识别.这种设计与上述功能中的动态数据变换相结合,能使本系统的操作更为容易.
其他文献
由梅世蓉、冯德益、张国民、朱岳清、高旭、张肇诚六位地震专家撰写的《中国地震预报概论》于今年6月由地震出版社出版发行.它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地震预报理论基础及预测预报方法的专著,也是我国20多年来地震预测预报工作的科学总结.全书共分五篇,三十六章,约80万字,275幅图.第一篇 绪论,论述我国地震活动概况和地震预报研究概况.以邢台、海城、唐山、松潘大地震及80年代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进展为线索,介
期刊
三江地区温度场模拟再现了该区趋于稳定的深部热状态和地表热响应特征.对断层作两种处理:一是作为定热源,模拟断层运动产生的摩擦热,断层的产热率为 q=μτ;二是作为热通道处理,模拟构造运动时期断层中有热液(如岩浆)存在的情况.在三江地区温度场有限元法模拟基础上,进行热应力有限元法模拟计算,获得了区内热应力大小(几兆帕至几十兆帕)和应力分布,对解释和预测本区地震提供了新的启示,温度和热岩石圈厚度变化大的
期刊
地球内部性质和结构是人们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对地球内部有了清楚的认识.才可能了解和解释发生于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对行星及太阳系的形成及演化提供更多证据.60年代随板块学说的建立,地学界研究的热点集中于岩石层,为了分析岩石层的形成、演化及运动的原因,必然要追踪到地球的深部.地球的内部研究应该包括三大方向:
期刊
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分析了云南省东部的小江断裂带强震及大震震源的空间分布,初步划分出7个相对独立的震源段或基本破裂单元.各段历史地震的时间间隔从总体上显示出带有不确定性的“时间可预报”复发行为.本文初步建立起该断裂带地震时间间隔的统计模型,引入了估算各段以上一次地震大小为背景的平均复发间隔的数学方法,由此估计出该带不同大小地震的给定信度的平均复发间隔区间.进一步提出一种适合于在具有准时间可预报复发为的
期刊
本文叙述了建筑结构振动控制的起源和设想,介绍了控制理论在建筑结构抗震中的应用和当前振动控制应用开发研究的现状,最后提出了该领域研究的前景展望和有待解决的主要理论和技术课题.
期刊
对地下深部导电率结构的了解有助于认识地下深处的物质成分、状态、结构、温度等.陈伯舫(1974)曾利用地磁台站资料研究过渤海西岸的导电率结构,指出昌黎一带以南地下60km 处有一低电阻层,电导率约为20Ω·m.祁贵仲等(1981)曾收集渤海周围25个地磁台站的地磁短周期变化事件,分析了该区的地磁短周期变化的异常特征,并推断在渤海中部存在(?)地幔高导层的隆起.然而,由于地磁台站较少,台站的空间分布也
期刊
聊古-1井位于聊考断裂带的北段.多年来的观测分析表明,影响该井氮氦比变化的干扰最主要的是气象因素降雨和井水流量.其中流量的影响存在着“记忆”滞后效应.用一般相关分析难以将这种影响排除干净.本文从系统论、控制论出发,对有记忆影响的流量因子采用褶积滤波方法进行处理,以最小二乘法为建立模型的判据,用动态灰箱分析法拟合并分析了观测系统的变化.在分析中用了4个状态变量:长趋势成分、年周期变化成分、井水流量影
期刊
地震目录是地球物理学、地震学、工程地震、地震地质、减灾与防灾等学科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中国拥有四千余年的地震史料记载和近百年的地震仪器记录.80年代前后,我国地震界陆续出版了近百种地震目录和地震史料汇编,其中全国性地震目录主要有5种,全球性地震目录主要有3种,区域性地震目录59种,地震史料汇编25种,但因条件所限,各有其特点与局限性.虽然全国性地震目录各版本都有较好的系统性和震级标度的均一性,但同
期刊
在对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波场的观测分析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充分利用弹性波场所蕴含的全部信息,用来解决生产、科研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的必要性.全波震相分析就是为适应这一高层次应用的需求而提出的.赵鸿儒等著的《全波震相分析》一书的出版,及时地满足了这方面的迫切需要.在科学研究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形势下,该书的出版,无疑为应用研究搭起一座具有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的金桥.所谓全波震相分析,即是以弹性波传播的理论为
期刊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国内和邻区以及全球的震情,本刊从1989年开始,每期刊登近期3个月的全球 M≥6和中国及邻近地区 M≥5的地震目录.本目录由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第九研究室陈培善研究员提供.本目录中的地震发震时刻按照国际惯例采用协调世界时(UTC);为方便中国读者,也给出北京时(BTC).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大致的参考地区名,它仅作查阅时参考,不包含任何政治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