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妈妈,我还在想,你就说出来了,我不喜欢,我要自己和他说话!”
对于“代劳”,我特别有感触。不是因为看见了一个5岁的孩子还在被妈妈喂饭,也不是因为听说小学老师都直接用微信把作业布置给家长了,而是因为有一天碰到一位母亲说:“我最近在帮孩子交朋友。”
这一类的“代劳”显得随意自然,尤其对小孩子,看着就像在帮不得不帮的忙,但其实它对孩子情商的发育有极深远的负面影响。
邀请谁,拒绝谁
荷兰小学里有一种文化叫做 “课后约会”。也许是因为放学早,又没有家庭作业的原因吧,每天放学后同学们都三三俩俩去某个孩子家里一起玩;家长不跟着去,只负责接送。
女儿Rebecca刚开始上学的时候还不到四岁,每天放学都看见其他同学去约会,她非常羡慕,经常闹着要请同学来家里玩。
我没有多想,就打电话给几个家长问问他们的孩子要不要某天放学后来我家玩。让我很惊讶的是,所有的家长都跟我说:不能确定,要问问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有没有约,还有,愿不愿意去Rebecca家玩。
我晚上忐忑不安地等回复,还好,三个孩子中有一个能来,另外两个中有一个已经有约,还有一个不愿意来玩。而Rebecca这边也不是特别“满意”,因为其实她是想请的是这三个孩子以外的某个孩子。
这件不尴不尬的事件让我意识到一个问题,我做了个没头没脑的中介。这是孩子和孩子自己的事情,我在中间插了一脚,添了乱。
于是我告诉Rebecca,她可以邀请同学来家里玩,前提是最多两个人,而且只能是星期三和星期五;如果她不去邀请,或是没有邀请到,放学后没有人和她玩,她也不能抱怨。因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要尊重每个人自己的计划。
这样说定后,事情变得简单多了,星期三和星期五放学的时候,要不就是Rebecca去同学家玩,要不然就是小朋友来我们家,我只接接送送,准备饮料饼干。至于女儿想邀请谁,如何请,要去谁家玩,怎么处理别人对她的拒绝,理论上都是她自己的事情了。
她处理得很好,远远超出我的想象,虽然时不时也需要指点和安慰,但谁不需要那些呢?
她在聊天,由她主导
每个星期天我们全家都会去教会,进门时负责欢迎的人会和我们握握手,顺带简单地聊聊天,问问这周过得怎么样。
我每次打完招呼都会驻足,看那个欢迎的人伸出手去和Rebecca和Hendrik握一握,并问他们一两个小问题。Rebecca心情好的时候会回他两句,两个人开个玩笑什么的。但有的时候她会低着头缄口不言;我因为不好意思,会立马搭话,要不然就让Rebecca赶紧回答人家,或者替她答了。
有一次,我又替Rebecca答了一个关于体操课的问题,话音还没落,她就急了:“妈妈,我还在想,你就说出来了,我不喜欢,我要自己和他说话!” 我听了赶紧道歉,然后闪到一边,让女儿和负责欢迎的人聊天。
其实帮小孩回答大人的问话,街头巷角比比皆是,但有谁想过,这在孩子眼里这也许是一种很让人厌烦的行为?
本来是在和孩子说话,问话人想听的是那个小孩的回答,他的语气,描述和逻辑;而回答与否、怎么回答也是孩子的权利。两个人在对话中建立起的关系和感情也是很宝贵的可以延续的东西,甚至有可能是友谊的第一步。那么家长插一脚进来,岂不是太不像话了?
这件事情上我学到的就是,不去代劳孩子与别人的聊天,不论对方是成人还是孩子。
打伞和骑车,哭闹与理智
我家的孩子很少像钻了牛角尖一样不停地哭,不知道是不是他們一这样哭我就会说:“要真的想哭就好好哭一会,哭完我们谈谈。”
有次下雨,Rebecca要打着伞骑自行车去上学,因为伞和自行车都是新的,哪个都不舍得放下。但问题是,她需要两只手扶车把,所以要不然选择打着伞走路,要不然选择穿雨衣骑车;在这种极度纠结的状态下,她准备要哭。而我还是那句话,“想哭就好好哭,哭完我们谈谈。”
也许Rebecca也属于理性类女性,直接跳过哭的环节,跑来咨询我——
Rebecca:妈妈,我想打伞,又想骑车。
我:可以啊,有什么问题?
Rebecca:可是我不会一边骑车一边打伞。
我:原来如此,那我们这个星期六去练习,好不好?
Rebecca:好,那现在怎么办?
我:现在就要么打伞走路,要么骑车穿雨衣。
Rebecca:如果我穿雨衣骑车的话,可以把伞放在书包里,去学校给同学看吗?
我:可以,只要你记得带回来。
最后,Rebecca高高兴兴骑车上学去了,书包里也装着她的新雨伞。
作为家长,我也可以挺身而出,替她 “解决”,比如她骑车,我也在旁边撑伞。但同样的纠结会接二连三地发生,钻牛角尖式的哭泣也必将随之而来。
相反,如果我们把分析并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自己只是起到激励和引导的作用,不大幅度地代劳,那孩子能力的增长和情感的成熟也许会来的早些,快些。
对于“代劳”,我特别有感触。不是因为看见了一个5岁的孩子还在被妈妈喂饭,也不是因为听说小学老师都直接用微信把作业布置给家长了,而是因为有一天碰到一位母亲说:“我最近在帮孩子交朋友。”
这一类的“代劳”显得随意自然,尤其对小孩子,看着就像在帮不得不帮的忙,但其实它对孩子情商的发育有极深远的负面影响。
邀请谁,拒绝谁
荷兰小学里有一种文化叫做 “课后约会”。也许是因为放学早,又没有家庭作业的原因吧,每天放学后同学们都三三俩俩去某个孩子家里一起玩;家长不跟着去,只负责接送。
女儿Rebecca刚开始上学的时候还不到四岁,每天放学都看见其他同学去约会,她非常羡慕,经常闹着要请同学来家里玩。
我没有多想,就打电话给几个家长问问他们的孩子要不要某天放学后来我家玩。让我很惊讶的是,所有的家长都跟我说:不能确定,要问问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有没有约,还有,愿不愿意去Rebecca家玩。
我晚上忐忑不安地等回复,还好,三个孩子中有一个能来,另外两个中有一个已经有约,还有一个不愿意来玩。而Rebecca这边也不是特别“满意”,因为其实她是想请的是这三个孩子以外的某个孩子。
这件不尴不尬的事件让我意识到一个问题,我做了个没头没脑的中介。这是孩子和孩子自己的事情,我在中间插了一脚,添了乱。
于是我告诉Rebecca,她可以邀请同学来家里玩,前提是最多两个人,而且只能是星期三和星期五;如果她不去邀请,或是没有邀请到,放学后没有人和她玩,她也不能抱怨。因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们要尊重每个人自己的计划。
这样说定后,事情变得简单多了,星期三和星期五放学的时候,要不就是Rebecca去同学家玩,要不然就是小朋友来我们家,我只接接送送,准备饮料饼干。至于女儿想邀请谁,如何请,要去谁家玩,怎么处理别人对她的拒绝,理论上都是她自己的事情了。
她处理得很好,远远超出我的想象,虽然时不时也需要指点和安慰,但谁不需要那些呢?
她在聊天,由她主导
每个星期天我们全家都会去教会,进门时负责欢迎的人会和我们握握手,顺带简单地聊聊天,问问这周过得怎么样。
我每次打完招呼都会驻足,看那个欢迎的人伸出手去和Rebecca和Hendrik握一握,并问他们一两个小问题。Rebecca心情好的时候会回他两句,两个人开个玩笑什么的。但有的时候她会低着头缄口不言;我因为不好意思,会立马搭话,要不然就让Rebecca赶紧回答人家,或者替她答了。
有一次,我又替Rebecca答了一个关于体操课的问题,话音还没落,她就急了:“妈妈,我还在想,你就说出来了,我不喜欢,我要自己和他说话!” 我听了赶紧道歉,然后闪到一边,让女儿和负责欢迎的人聊天。
其实帮小孩回答大人的问话,街头巷角比比皆是,但有谁想过,这在孩子眼里这也许是一种很让人厌烦的行为?
本来是在和孩子说话,问话人想听的是那个小孩的回答,他的语气,描述和逻辑;而回答与否、怎么回答也是孩子的权利。两个人在对话中建立起的关系和感情也是很宝贵的可以延续的东西,甚至有可能是友谊的第一步。那么家长插一脚进来,岂不是太不像话了?
这件事情上我学到的就是,不去代劳孩子与别人的聊天,不论对方是成人还是孩子。
打伞和骑车,哭闹与理智
我家的孩子很少像钻了牛角尖一样不停地哭,不知道是不是他們一这样哭我就会说:“要真的想哭就好好哭一会,哭完我们谈谈。”
有次下雨,Rebecca要打着伞骑自行车去上学,因为伞和自行车都是新的,哪个都不舍得放下。但问题是,她需要两只手扶车把,所以要不然选择打着伞走路,要不然选择穿雨衣骑车;在这种极度纠结的状态下,她准备要哭。而我还是那句话,“想哭就好好哭,哭完我们谈谈。”
也许Rebecca也属于理性类女性,直接跳过哭的环节,跑来咨询我——
Rebecca:妈妈,我想打伞,又想骑车。
我:可以啊,有什么问题?
Rebecca:可是我不会一边骑车一边打伞。
我:原来如此,那我们这个星期六去练习,好不好?
Rebecca:好,那现在怎么办?
我:现在就要么打伞走路,要么骑车穿雨衣。
Rebecca:如果我穿雨衣骑车的话,可以把伞放在书包里,去学校给同学看吗?
我:可以,只要你记得带回来。
最后,Rebecca高高兴兴骑车上学去了,书包里也装着她的新雨伞。
作为家长,我也可以挺身而出,替她 “解决”,比如她骑车,我也在旁边撑伞。但同样的纠结会接二连三地发生,钻牛角尖式的哭泣也必将随之而来。
相反,如果我们把分析并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自己只是起到激励和引导的作用,不大幅度地代劳,那孩子能力的增长和情感的成熟也许会来的早些,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