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网漏损评价指标对比与改进

来源 :中国给水排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nqiu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快速城市化和淡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背景下,城镇供水管网漏损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漏损控制已经成为供水部门节水增效的重要内容。先进的检漏仪器、科学的管网管理技术、精细的管网压力调控方法等措施被引入到管网漏损控制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漏损的评价方法仍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对于管网的漏损状况缺乏正确认识。对比了漏损率、单位管长漏损量、管网漏失指数三个常用漏损评价指标,提出了漏损率达标度、管网漏损指数两个改进指标,讨论了用其评价我国目前情况下管网漏损状况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潜水搅拌器叶片间隙对搅拌效果有重要影响,是影响流场的一个重要参数。通过CFX软件对不同叶片间隙潜水搅拌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内部流场图、整个流场图以及外特性参数。对不同叶片间隙潜水搅拌器外特性参数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轴功率和出口流量不受叶片间隙的影响。潜水搅拌器的轴推力与搅拌效果呈正相关。随着叶片间隙的增加,有效搅拌比先增加后减小,最佳叶片间隙值为6 mm,对应的有效搅拌比为84.7%,单位有
期刊
针对地下水无机砷污染,借助批试验和柱试验,利用铁粉(325目)开展了零价铁去除五价砷的室内研究,探讨了初始pH值、无机阴离子、重金属和腐殖酸对除砷能力的影响,考察了动态运行条件下除砷效果及水质指标的变化。批试验结果表明,当pH值=3.7时,反应120 min后对As的去除率达到78.8%,而pH值=6.9时,反应120 min后去除率达到93.9%;溶液初始pH值显著影响零价铁除砷效果,且与酸性相
期刊
针对再生水厂原水高色度、高COD的特殊水质,提出了高锰酸钾预氧化+预氯化协同预处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预处理方法强化了混凝沉淀—微滤工艺对色度和COD的去除效果,同时提高了滤膜的反洗恢复率。结合水厂设备配置等因素,确定最佳预氯化投量为4~5 mg/L、最佳高锰酸钾投量为0.4~0.5 mg/L。
期刊
为提高水中蓝藻的混凝沉淀去除效果,采用深水循环井对水体进行预处理,使蓝藻气囊在深水压力作用下破裂,藻体失去气囊浮力,再经后续混凝沉淀去除。静态试验表明,随深水循环井深度的加大,混凝沉淀后各项出水指标浓度降低;当循环井深度为80 m、混凝剂[Al_2(SO_4)_3·18H_2O]投加量为30 mg/L时,对叶绿素a、COD_(Mn)和DOC的去除率分别为95.5%、62.1%和39%,出水浊度为1
期刊
针对氧化沟等不设置初沉池或超越初沉池的污水处理系统,研发污泥淤沙分离技术已成为提升活性污泥MLVSS/MLSS值的新技术思路。工作压力反映污泥淤沙分离器的运行能耗,研究了工作压力对分离分流污泥性质及分离性能的影响,以期通过工作压力的优化,实现节能模式下污泥淤沙分离系统的高效运行。结果表明:工作压力为0.05~0.2 MPa时,工作压力对分离分流污泥性质影响显著,分离器的分离度(溢流污泥的MLVSS
期刊
以内蒙古某电厂原水预处理系统项目为例,分析了城市中水作为电厂锅炉补给水水源的意义及对水质的要求。选择机械搅拌澄清池+曝气生物滤池的组合工艺处理城市中水,并对工艺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实践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出水水质达到火电厂水源水质要求。
期刊
雌激素广泛存在于生活污水中,对生态环境存在危害,污水处理工艺可部分去除,且具有生物硝化能力的处理工艺比常规工艺具有更高的去除效率。投加悬浮填料是污水厂提标升级的常用技术措施,可提升生物硝化能力。采用对照运行的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和序批式生物膜移动床工艺(SBMBBR)处理含200 ng/L雌酮(E1)、雌二醇(E2)和炔雌醇(EE2)的人工配水,SBMBBR和SBR反应器对EE2的去除率分别
期刊
以某城市污水厂初沉池出水为原水,采用中试规模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沉淀池/反硝化生物滤池工艺进行生物脱氮,重点考察了反硝化生物滤池的脱氮效果及C/N值对脱氮效率的影响,探讨了反硝化生物滤池再启动后的恢复情况,并构建了反硝化生物滤池脱氮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稳定运行期间反硝化生物滤池对TN的去除率为86.4%~96.5%,当2.5
期刊
2016年12月19日—20日,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的"2016泰山学术论坛———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专题会议在山东建筑大学成功举办。来自省内高校及环保企业等约5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论坛邀请到了来自国内外环境领域的十几位院士、专家和学者到会做学术报告和讲座。包括
期刊
北京一方面因城市规模扩张带来水资源绝对短缺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极端天气频发又常常出现逢雨必涝现象。"一少一多"现象都因水祸起,这就使得人们开始构思是否能在时间和空间上人为调节水量,将暴雨季过多的水量在城市内滞留、储存,既能避免城市内涝现象又可有效保存宝贵的水资源。通过对自然水循环的深刻认识,揭示人类只能在水循环的某些环节上(地下、地表径流)顺应自然去利用水,采取"用后即还(Use it and 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