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研究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p_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考古遗址公园是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模式,是新时期遗址保护理论和实践的有益探索。文章以禹会村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为例,分析讨论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中几个常见问题和解决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指以重要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①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要“规划先行”。张忠培先生在“2009大遗址保护·良渚论坛”上发言时指出:“要有一个经权威部门批准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蓝图,这个蓝图应具开放性和可易性,这个蓝图应时时、处处、事事留有回旋。”②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是其建设纲领性文件,影响深远。本文拟以禹会村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为例,分析讨论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中几个常见问题和解决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1 问题与对策研究
  考古遗址公园是近些年来大遗址保护的重要探索实践,在实现遗址保护和区域经济建设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1 问题分析
  ①千园一面,缺乏个性。自2010年以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每三年评定一次,共评定公布36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67处考古遗址公园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这些考古遗址公园无论是已经评定挂牌还是列入立项建设名单,都是独一无二的,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建成后考古遗址公园理应是百花竞放、各具特色。而参观调研时却发现部分遗址公园规划展示手段单一,景区大同小异。这种“千园一面”的景观设计与遗址本身所蕴藏的特有历史文化内涵相去甚远。
  ②商业娱乐化,喧宾夺主。在注重考古和遗址保护的主体功能的基础上,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时,适当融入一些文创开发、互动体验项目对于建成后运营开放有较好的帮助。然而,部分考古遗址公园园区内外配套开发建设缺乏深度规划,商业、娱乐项目与考古遗址公园内涵匹配融合度不够。
  ③重建设,轻保护、轻运营。一些地方在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时,或仓促上马,或贪多求大,或项目论证不充分等。往往项目建设备受关注,而核心的考古和遗址保护却被忽视,势必对遗址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纵观众多考古遗址公园,都不缺乏硬件设施,园区景色秀丽,展览幽雅,观感十足,几乎都达到A级景区标准,但是入园游客较少。这其中关键问题就是运营、宣传不够,吃住行、游娱购等旅游要素未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没有达到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标准。
  1.2 对策研究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大遗址保护问题,建设规划也应立足考古和遗址保护。在做好考古与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实施一些低影响、可逆性好的环境整治、展示工程、配套工程和预留空间,形成一个开放式公共空间,为地方、学者和公众提供相应展示发挥平台。
  ①不忘初心。考古遗址公园设立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大遗址保护。在做好遗址保护、考古发掘的基础上,为地方提供一个新的区域文化中心、新兴经济增长点,为市民提供一个游园。
  ②给遗址公园“减负”。应分清主次,适当优化调整园区内的娱乐项目。在园区内,应以考古和研究“挖掘”好故事,讲好故事;在园区外,地方政府应统筹规划设计与遗址公园历史文化内涵相匹配的文娱项目,做到园区内外的有机统一。
  ③重视运营。运营和旅游目的地的实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科学规划,并交由专业的团队组织实施。
  2 禹会村考古遗址公园规划设计
  2.1 遗址概况
  禹会村遗址又名“禹墟”,位于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马城镇禹会村及前郢村,涂山南麓,淮河和天河之间,面积约为200万平方米。遗址年代跨双墩文化、龙山文化等多个时期,其中主体遗存年代为龙山文化时期。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记》等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尚书·皋陶谟》有“(禹)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的记载。2006—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蚌埠市文物管理局对禹会村遗址展开多次考古调查和发掘,清理发掘出土的一系列大型祭祀遗迹、遗物等,在年代、特征、传说等方面与史书记载的有关大禹事迹高度吻合,从考古学上印证了“禹会诸侯”事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探索淮河流域史前文明、研究夏代前期历史文化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
  2.2 规划策略
  ①整体保护,最小干预。严格保护禹会村遗址的遗存本体、整体格局及完整的自然地理形貌,所有保护和展示工作严格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并具备可逆性。
  ②价值优先,系统诠释,遗产活化。以价值研究为根本出发点,通过构建完整的价值阐释体系,准确、充分地向公众诠释遗产价值。同时从遗址中提取不同的设计元素,深度融入园区中,形成禹会村遗址形象,实现考古遗址活化利用,拓展遗址的价值传播渠道和途径。
  ③考古先行,加强研究。考古工作成果是遗址公园建设需严格遵循的依据。随着遗址公园建设工作的推进,同步加强考古和研究工作,以丰富遗产的展示内容和遗产价值的展示深度。
  ④多方共赢。如何协调遗址公园与土地、人口的矛盾,是目前面临的一大挑战。对此,规划拟在现有农田的基础上进行更新提升,考虑安置人口的再就业,同时依托园区南部古镇,完善配套服务,与相关景区的联动,实现多方的共赢。
  2.3 总体布局
  2.3.1 管理服务区
  管理服务区是公众参观游览的起点,也是综合展示禹会村遗址文化内涵的区域。主要包括由公园入口广场、管理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等组成管理服务设施。
  2.3.2 遗址核心展示区
  即遗址公园的核心区域。针对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采用地表景观标识、模拟复原等多种展示方法,再现其历史形制、格局、生产生活、文化面貌,以及遗址的考古工作历程。
  2.3.3 农田景观区
  结合公园东侧淮河、天河水利风景区的现状水体与农田,打造集中展示古代农业、水田、旱田等农业种植为主的大地农田景观观赏系列活动区,如适时策划开展农业采集、原始捕捞等活动,为公园增添活力。
  2.3.4 公园预留区
  规划留白区,避免因为村民的生产活动对遗址造成破坏,为远期发展与考古工作开展预留空间。同时也作为农业文化展示和特色餐饮、住宿、观光体验活动的场所。
  2.4 重要节点
  2.4.1 龙山文化遗存展示节点
  该节点主要是对遗址龙山文化时期祭祀遗存进行展示。通过对遗址本体保护修缮,在地表模拟复原考古现场的大型祭祀遗存,结合植物标识、半开放的空间围合、VR/AR等数字化展示、数字化手法复原模拟等手段综合展示聚落形态及考古发掘工作场景。
  2.4.2 禹会村遗址博物馆(含考古工作站)
  运用陈列展示、历史场景复原、模拟展示、微缩景观、VR技术、互动体验等方式,综合展示禹会村遗址文化内涵、发展脉络、考古成果和历史意义等。
  2.4.3 配套服务中心
  主要是利用征遷腾退的村舍建筑,植入配套服务功能。通过对选择保留下来的建筑与院落改造更新,融入禹会村遗址的文化元素和符号,以文化展陈为主,兼有制陶、陶玉等文化体验,不定期举办相关的学术讲座、主题活动、情景表演等,增强遗址活力。
  2.4.4 公共考古体验园
  该节点分为公共考古现场与模拟探方两部分内容。公共考古现场主要面向社会,选取部分考古发掘现场作为节点,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让观众实际参与到现场工作中来。模拟探方主要面对中小学生和幼儿,用模拟的手法再现考古现场,让中小学生了解考古工作,发现和体验考古乐趣,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到专业的科学知识。
  3 结语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建设规划时应从实际出发,以考古为基础,深入发掘遗址历史文化内涵,突出个性,统筹推进,使遗址保护与区域经济建设共赢。
其他文献
摘 要:博物馆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机构,是人类收藏过去的重要场所。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博物馆展柜的实物展览已不再是传播信息的唯一途径,新媒体以其广泛性、便捷性、及时性和互动性等特点,颠覆了传统的宣传思维,已经成为博物馆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  关键词:博物馆;新媒体;信息传播;文化建设  目前我国已然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微信、QQ、微博等各种网络平台已
期刊
摘 要:隋代佛教空前兴盛,存世的佛造像数量也非常之多。作者尝试以蚌埠市博物馆所藏两件隋代铜造像为例,通过探究佛造像的特点以及鉴定方法,浅析隋代佛造像的发展。  关键词:隋代;铜造像;佛教  1 佛造像文物介绍  1.1 隋“开皇十三年”铜造像  该铜造像(图1)为本馆旧藏,工作人员于1979年自本市废品回收站拣选。其底座长2.5厘米,高9.8厘米,背光宽3.3厘米,重52克,铜质。佛像为立佛,束发
期刊
摘 要:博物馆集中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既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又是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博旅游正作为一种时下潮流革新着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文章以南京城墙为例,探寻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模式,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新需求。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博物馆;南京城墙  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以研究、教育、欣赏为目的征集、保护、研究、
期刊
摘 要:契丹民族的南迁对于契丹民族具有重要的意义。南迁的契丹民族接受和学习先进的汉文化,契丹民族的南迁对于契丹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燕云十六州的割让,使契丹获得了一个富饶而广阔的农业区,丰富的农业产品满足了契丹贵族的日常生活需要, 激发了他们对于农业生产的兴趣,大量契丹人向南迁徙对于契丹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契丹民族;南迁;民族融合  1 契丹民族形成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迁徙促进了各
期刊
摘 要:文化是对一个国家综合实力进行衡量的主要指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红色文化是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一个国家、民族必须要对自己的文化有信心,因为这是对自身民族文化的一种充分肯定。因此,需关注红色旅游对红色文化的宣传作用,探究红色旅游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及意义,从而更好地建设红色旅游体系,发展红色文化。  关键词:红色旅游;红色文化;文化传承 
期刊
摘 要:收藏界普遍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红山玉器中很少出现鸡骨白,并认为红山文化的鸡骨白玉器皆为仿品,很多藏家对红山文化鸡骨白玉器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因鸡骨白玉器一般玉质受损过重,细节缺失,玉性损伤,光气不纯,它的鉴别难度较一般玉器更大。再加上鸡骨白本身难以盘玩,很多鸡骨白红山玉器因此受到冷落,价值難以发掘。上述诸多原因使红山文化鸡骨白玉器的价值受到大大的低估,进而被冰封雪藏,甚至不少精品流失海外。文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国内公众考古研究与实践开展得如火如荼。考古学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公众考古学界关注的重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与新发现为切入点,连续多日推出《三星堆新发现》直播特别节目,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仅从2021年3月20日首日播出情况来看,此次央视推出的直播节目与以往大众传媒报道考古发现与研究不同,在节目内容上强调专业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以宏大的时空视角整体推介
期刊
摘 要:纵观博物馆陈展诸多成功之作,光环境都是一个特殊环节和重要因素,光环境塑造了视觉传达和心理审美及情感共振的联结。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往往是因为灯光的效果被忽视或运用不合理。科学、环保、舒适、凸显展览特色的灯光日益成为展厅光环境主流。文章以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专题展区“风范长存—毛泽东遗物展”为例,阐述光环境的塑造和光效果的表达。  关键词:光环境;保护;舒适  博物馆中的人物类纪念馆是展示革命
期刊
摘 要:博物馆的宣传教育活动是实现历史文化与受众交流、促进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文章以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宣传教育为例,以“纪念历史,保持初心”为宣传教育主题,促进党员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牢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牢记历史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关键词:纪念历史;保持初心;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宣传教育  在全国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刻,以“不忘初心,
期刊
摘 要:公共部门编外人员管理因“临时工现象”引发广泛关注。由于合同期限、经济激励、發展空间、社会地位等原因,编外人员在工作积极性、履职能力、行为规范性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通过加强对编外人员专业培训、建立合理的薪酬与考核制度、探索通过劳务派遣方式等措施改进公共部门编外人员的管理。  关键词:博物馆;编外人员;激励机制  近年来,由于围殴商户、暴力执法、临时工成为突发事件挡箭牌①等现象层出不穷,编外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