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蒙古民族以“马背上的民族”著称于世。蒙古马鞍具的制造已经发展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有自己生生不息的传承人。如今依然有许多手工艺人继承着祖辈制作马具的传统手艺。作者为了掌握科尔沁马具制作的全部过程,即材料选择、装饰手法、工艺流程等第一手材料,从2012年冬开始在科尔沁草原,就科尔沁马鞍制作及对其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等问题进行了田野调查,考察的重点是马鞍的制作。
关键词:科尔沁蒙古族工匠; 马鞍制作;材料;工艺;装饰
强悍的蒙古民族以“马背上的民族”著称于世。对蒙古族而言,马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它既是生活资料, 也是生产资料,同时也是战斗力。驰骋在蒙古高原上的匈奴、丁零、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和依然生活在蒙古高原上的蒙古族牧人,终年与马打交道,马是他们忠实的朋友、须臾不离的必备之物。成吉思汗和元朝时代横跨欧亚的广袤土地,都是马蹄耕耘的。正如格勒纳尔所说“蒙古人和他们的蒙古马永不分离,而且,他们是那么地相似,他们是同一个草原的儿子,吸取同样的养料,在同样的气候条件下经手着同一种锻炼。” 在《柏朗嘉宾蒙古行纪》中记载:“他们的孩子刚刚长到两、三岁的时候,便开始骑马而行、驾御马匹和纵马驰骋……少女和妇女也像男子一样敏捷地骑马和驰骋。”① 宋代赵珙在《蒙鞑备录》中也记载:“鞑人生长鞍马间,人自习战,自春徂冬,旦旦逐猎,乃其生涯。”②在蒙古史诗中, 英雄和马已经合二为一, 成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足见马在蒙古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牧人和马有着亲人、朋友般亲密的关系,他们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所以每一位牧人都精心装扮自己心爱的骏马。俗话说“女人们有钱戴在头上,男人有钱用在马上” 一匹训练有素的快马,配上一副雕花镶银的马鞍,一下子就抬高了主人的身价。蒙古族有一个习俗,小孩到了本命年时候,父母要给他备新马鞍、马嚼,以祝贺他‘手及马鞍,脚及马镫’。蒙古族匠人们用自己的双手能制出各种十分合体的马鞍,不但主人骑上舒服,连马也感到精神, 明代肖大亨在《北虏风俗》中写道:“今观胡儿王六岁时,即教之乘马。其鞍以木为之前后左右皆高五六寸,置儿于中虽马逸亦无倾跳之患也。”③ 比较讲究的马鞍,前后鞍桥都喜欢作各种装饰,绘制图案骨雕镶嵌和贝雕镶嵌。马鞍子上还有许多配件,如鞍鞠、鞍花、鞍软垫、鞍辔等等。鞍花和鞍辔等都用银或铜制作,具有突出的草原风格。不用看人,只要看看他的坐骑和马上的装扮,就可以知道主人个大概。这种浓厚的社会氛围和历史传统,导致创造了辉煌的鞍马文化。
对于蒙古马鞍的长处,宋朝人彭大雅在其名著《黑鞑事略》中,就有精辟的论述:“其鞍辔轻简,以便驰骋,重不盈七八斤,鞍之雁翅,前竖而后平,故折旋而膊不伤;镫圆,故足中立而不偏;底阔,故靴易入。缀镫之革,手揉而不硝,灌以羊脂,故受雨而不断烂,阔才逾一寸,长不逮四总,故立马转身至顺。”④经过千百年的锤炼,蒙古马鞍具的制造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有自己生生不息的传承人。故《元史》载:蒙古人“俗善骑射,用弓马之利取天下”。然而,科尔沁草原上的马具及科尔沁蒙古族工匠闻名天下,科尔沁马鞍曾经支持过僧格林沁消灭八国联军。至今依然有许多手工艺人继承着祖辈制作马具的传统手艺,继续着自己或专业或业余的工匠师傅活计。作者为需要掌握科尔沁马具制作的全部过程,即材料选择、装饰手法、工艺流程等第一手材料,从2012年冬开始在科尔沁草原,就科尔沁马鞍制作及对其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等问题进行了田野调查,考察的重点是马鞍的制作。
一、选择科尔沁马鞍的原因
首先,蒙古科尔沁部,是以成吉思汗之弟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为领主的部落集团。自古以来,科尔沁草原就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这里地域辽阔,物产丰饶,是蒙古民族肇兴之地,这里曾孕育出非常古老而又崭新的人类文明。哈萨尔子孙众多,后来逐渐分出科尔沁部,郭尔罗斯部、杜尔伯特部、阿鲁科尔沁部等诸部。他们人口众多,其文化习俗相近相同。如今,蒙古人中的四分之三是科尔沁蒙古人后裔,除了原清朝时期的哲里木盟十旗之外,还有阿鲁科尔沁旗、四子王旗、乌拉特三个旗、阿拉善左右旗、新疆和青海的和硕特部,均是科尔沁后裔。所以,从广义角度讲,科尔沁蒙古族马鞍,将能完全代表蒙古族。但是约定俗成,科尔沁蒙古族一般都指哲里木盟十旗,老百姓也说成是诺恩阿日本胡硕,即嫩江十旗。所以,科尔沁蒙古族的空间范围,一般应以这十个旗为限。但随着行政区划的演变,如今把原属昭乌达盟的奈曼旗、扎鲁特旗,以及库伦旗等地也划入了科尔沁范畴。对科尔沁部落的马具,特别是对马鞍制作进行田野调查,是比较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
其次,科尔沁游牧文化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与纯游牧文化、农耕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这些交融与差异,才使得科尔沁游牧文化变得更加丰富而有生命力。古老的草原文明,也因为有科尔沁游牧文化的存在,而显得更加深邃和光辉灿烂。如今,在城市化与荒漠化的大背景下,科尔沁草原上的蒙古族人们依然饲养着心爱的马匹、制作着精美的马具。据史料记载,清朝前期的科尔沁草原完全是单一的游牧经济,所以几乎所有的牧人都或多或少的会做马具,只是有精致与粗糙、美观与实用之区别。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牧人对马具的审美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恰是这种功能的变化促成了马具制作工匠的职业化。也促进了科尔沁马具的多样性与多元文化因素。蒙古科尔沁马鞍因其制作独具特色、做工精致而闻名草原,被专称为“嘎拉达赤马鞍”。享誉海内外的蒙古族歌曲《雕花的马鞍》里所歌唱的雕花的马鞍就是科尔沁马鞍。歌曲里赞颂了科尔沁蒙古人的美德和豪放的性格。优美的旋律,富有内涵的词句,让人不仅联想起这里辉煌的过去,也让人们向往着璀璨的未来。制作马具的科尔沁蒙古族工匠扬名天下,至今依然有许多手工艺人继承着祖辈制作马具的传统手工艺,保留并传承着马背民族文化遗产的这一瑰宝。
笔者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在科尔沁草原上的几个市县,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的科右中旗、科右前旗,通辽市的科左中旗、科左后旗、扎鲁特旗,赤峰市的阿鲁科尔沁旗,吉林省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进行了田野调查。在逐一走访调查的过程中,有的师傅不在家,有的师傅年事已高、身体不适不能接待,其中,调查访问次数多,而且调查内容比较详细的是通辽市科左后旗茂道吐苏木哈根潮海嘎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套格敦白乙老人和科左后旗朝鲁吐镇的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明那老人。 姓名
年龄
民族
居住地
师承
专长
备注
套格敦巴乙尔⑤
69
蒙古族
通辽市科左后旗茂道吐镇哈根潮海嘎查
师从父亲
全套马鞍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明那⑥
67
蒙古族
通辽市科左后旗朝鲁吐镇
师从父亲
制作马鞍木工
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
满都呼⑦
53
蒙古族
通辽市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霍日格嘎查
师从父亲
全套马鞍
自己在家里做
舍楞⑧
76
蒙古族
通辽市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哈达嘎查
师从父亲
全套马鞍
已传授给儿子古尼嘎
额尔敦巴图⑨
66
蒙古族
通辽市扎鲁特旗旗白音巨日河嘎查宝日巨日河自然村
师从师傅
全套马具
自己在家里做
呼格吉勒图⑩
47
蒙古族
通辽市科科左中旗查干苏木
师从师傅敖斯尔
全套马具
被民族用品店聘请
我调查过的蒙古族手工艺人,都是在制作马具的某一方面比较突出,如科左后旗明那老人的特长是制作马鞍的木工活,制作科尔沁嘎拉答尺马鞍是他的专长;阿鲁科尔沁旗巴音吉日嘎拉擅长制作马具饰品;科右前旗中心屯的哈斯潮鲁擅长制作马镫;而科左后旗的套格敦白乙老人,则是以能做全套马具而闻名科尔沁草原内外。
套格敦白乙老师傅制作马具已有40多年,老人已记不清楚到底做了多少件,只记得有纪念意义的那几个。由于他的手艺在科尔沁草原乃至全国都十分有名,因此,老师傅现在制作马具的活计是应接不暇。他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展出的马鞍,现已被通辽市孝庄园文化旅游园区购置展览。老师傅讲他去参加世博会的时候带去了六个马鞍,有两个马鞍被内蒙古博物馆和文化厅购置去展览,另外三个被老人的三个儿子收藏。全部用传统材料,全部手工制作,全部传统工艺。2012年由文化部主办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上展出了自己的马鞍,并获得了金奖。
二、 科尔沁马鞍制作过程
蒙古马鞍的制作,是木工、皮毛、金属,甚至刺绣等多种工艺的综合。用常人的眼光来看,把五块木板对在一起就行了。但是,这里有个角度、宽窄、弧度的问题,而且在做的时候不断地变化,远不像人们想像的那般容易。
1、选材
二、 选材是制作马鞍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选料一般为自然林的柳树杈(其为树节处的瘤子)为原料(也有用多年生黑、白桦树和榆树制作的),经过精心挑选自身带有花纹的原料。和别的木料相比,柳树做的马鞍既轻便又结实,而且年头越长越发光亮。木材选好以后,一般在通风的地方放置3-4个月才能使用,这么做木头里面的水分被蒸发掉。然后在文火上熏烤除潮气,这样木材的硬度就减小,做出来的马鞍才不容易干裂、变形。一副马鞍一般只用五大块材料,两块凸形的叫左鞍板和右鞍板,两块倒U型的叫前鞍鞒和后鞍鞒和一块长方形的鞍梁。选带有树杈的柳树木块做前后鞍桥,这种树杈的自然木纹非常漂亮。
(图一)
2,粘合
第二步的工序是把选好的5块木材粘接。把精心挑出来的木料锯成两块长约52-55厘米、宽约18-20厘米、厚约5-7厘米的凸形木板,两块倒U型的树杈和一块30-32厘米的长方形鞍心。粘接多用鱼胶(或皮胶),鱼胶呈黄色,是动物胶中最好的一种黏结材料,而且这种胶的防水性很好。把胶熬制后一定要趁热使用,粘好之后用手按压几分钟后用铁夹子夹住,晒干几个小时,这样粘结效果才有保证。粘接的这道程序非常关键,如果粘合时稍微不注意形状就会出偏差,导致磨破马背。这种不用铁钉只用鱼皮胶粘合的马鞍从不开裂,也从不磨破马背。
(图二)
第三步 砍制
晾晒完成之后的几块木板就要砍制了。民间没有模具和机器,全凭匠人的眼力和经验来完成,可以说是一种绝活。这也是民间手工艺的神秘性和个人风格所在。用大手锛子砍制作出轮廓以后,再用各种锛子一点点精细化。这个时候要注意手的力度,砍的尺寸要掌握好,力度过大会损坏原料而无法弥补。所以全凭师傅的眼力和经验来把握。把前鞍桥砍制成平缓的马蹄形,后鞍桥低平、宽大,而且弧度要比钱鞍桥大。这个特征与前后鞍桥都比较高、且鞍梁窄鞍座狭小的“孛尔只斤”式马鞍、“多伦” 式马鞍、“桑布马鞍”等马鞍不同,骑乘时更舒适。用锛子把有棱角的地方砍成圆弧形之后为了砍制的平整、光滑再用刮刀把鞍桥、鞍板有弧度的地方刮成平缓的弧度。然后用木锉打磨掉细小的棱角,而后再用砂纸打磨光滑。为了填充木材自身的瑕疵使鞍具表面变得均匀、平滑涂抹腻子,再用砂纸打磨。(图三)
(图三) 第四步 打孔
砍制出马鞍的雏形后在两个鞍板前后四个角的位置,按上下排列分别打2个孔,俗称“捎绳孔”,捎绳即栓东西的绳子。然后在左右鞍板下梁头的位置左右各钻1个小孔,这是“千斤坠孔”是用来拴马肚带的。在鞍板的下梁头中间位置并排钻3个小孔,并把这3个小孔打通,变成一个大孔叫做“镫皮孔”,是用来拴马镫的。总之,在前后鞍鞒和鞍板、鞍座相接的地方,前面打8个眼,后面打10个眼。每两个眼里,贯进一道湿牛皮钉,等到湿皮钉一干,就把它们硬绷绷箍成一个整体。后面所以要多打两个眼(也就是多加一道钉),因为后鞍鞒下面承受着人们臀部的压力,比较吃紧。
(图 四)
第五步 刷漆
染色和油漆是最后的一道工艺。裸鞍做出来之后为了更加美观按着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原料花纹的形状去刷油。油漆的颜色因人而异,多见的有红色的,预示着红红火火;有黑色的,象征着力量和权贵;有木头本色的,预示着 。除了这些颜色以外因个人的喜好不同而有多种颜色。刷完油漆后晾晒5个小时左右,一副精美的木马鞍的制作就大功告成了。
第六步 装饰
这样做出来以后,还是一副裸鞍,远远达不到能够使用的程度,还要精心装饰一番才能成为一幅完整的马鞍。在裸鞍的上面用皮子(栽绒布等厚料)包起来(也有不包的),下面要衬上屉子,左右加大韂小韂,前后穿上捎绳,才能成为一付完整的马鞍。这些东西看上去简单,却十分科学,处处闪烁着蒙古族牧人的大智慧。是实用性和装饰性的统一,科学与审美的结合。马鞍子各部位也有很多讲究美化装饰。如:前后鞍桥上饰以黄铜或银制作的边缘纹样和角隅纹样;镶嵌骨雕或贝雕。还有镶嵌各种图案的铜片或银片或全部用银制图案镶嵌在上面,并在上面布局各种色彩绚丽的宝石的。也有用景泰兰装饰图案的。其他部件也都装饰美化。讲究的座垫除了用高级的灯心绒做垫面外,还用色彩艳丽的锻子做垫面,在鞍桥软垫、鞍韂上常刺绣各种花鸟图案……用质地上等的材料制做的马鞍,价值连城。高头大马配上这种鞍具,真是金光闪闪,光芒四射,威风凛凛,令人惊叹不已。昔日用一匹马换一个马鞍者有之。现实生活中,蒙古族匠人们用自己的双手能制出各种十分合体的马鞍,不但主人骑上舒服,连马也感到精神。
1、系捎绳 捎绳一般是8根或16根,32根梢绳的马鞍是上等马鞍了。人骑马的时候,还可能在褡裢里多少装一点东西,同时驮在马身上,为了防止褡裢在人上、下马的时候被带下来,或者人不骑马的时候掉下去,就要用捎绳把它们捆上。在蒙古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里,这些捎绳每一根皮条都有不同的用途,牧人们把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依赖于捎绳的捆绑驮在马背上,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捎绳在蒙古语里叫“甘吉嘎”。
2、拴肚带 马肚带的功能是用条皮兜拴马肚子,使马鞍牢牢的固定在马背上。一副马鞍上,必须配备两肚带,前肚带从马的胸部下面、后肚带在马肚子下面揪紧。带扣环的肚带在左面鞍板下梁的“千斤坠孔”,右面的皮带上面有窟窿眼,或者用皮条辫成,以便像人的裤带那样随时可以捆紧。这样马鞍子才能稳稳地搭在马背上面。跑上二三十里以后,一般还要紧一次肚带。在蒙古语里,左边和右别的肚带叫法还有区别,左边有带卡子部分的叫奥楞,右边没有带卡子的部分叫哲里木。
(图五)
3、拴马镫
马镫是上下马及在马上乘骑时控制平衡的工具。马镫通常用铜、铁等金属制作。为了遮盖马镫皮绳和鞍座木架下边沿的皮垫叫“夹垫”。通常镫磨要用普通熟皮、香牛皮或毛毯制作。为了防止过度磨损,镫磨也要用泡钉装饰。
4、装马韂、马屉 除了木料还要选择上等的皮张制作马鞍的其它部件,皮革通常选择牛皮。这些部件有座面、大匹垫、吊带、蹬带等。把裁剪好的皮张粘贴在马鞍上,这张皮蒙语叫“德布西”。再经过上漆、穿孔、压边、固定等一道道工序把大皮垫(蒙语叫“古力么”)、吊带(蒙语叫“甘吉嘎”)、蹬带等物件一一配好。大韂由熟皮(或香牛皮)或栽绒毯等制作。上面有轧出来的各种民族图案,如祥云、纹样、文字等。前侧长约70厘米,后侧长约80厘米,上宽约45厘米,下宽约30厘米。呈现一个大U形,上端就用捎绳挽个疙瘩,固定在鞍板前后两个地方,不用另外打眼。挽疙瘩的地方嫌不雅观,上面罩上一个银鞍花,蒙古语叫着巴阿孛尔,没有大韂,骑士的腿就会直接接触马肚,让马汗把衣袍打湿。鞍鞯主要用来防止鞍座木架损伤马背。一般用45厘米左右宽的厚毛毡制作。这样就避免了皮质鞍鞯架在马背上不透气而导致马汗多生病的弊端。马镫由镫绳和镫盘组成,镫绳穿在前鞍鞒后面、鞍板前面的孔里,样子很像人们的裤带,一端有带卡子,一端有穿孔,可以根据骑士的腿长腿短,随时加以调整。为了防止镫绳磨破骑乘者的腿,要用一小片香牛皮或者栽绒等布料把它盖上,把它称之为小韂或者夹垫。小韂要用两个银泡钉固定在底座上包的料子下面,这种银泡钉叫达如勒嘎。小韂上也有图案,或刺绣或压成。马屉垫在马鞍的下面是紧贴马背上的马的衣服。它可以吸掉马背上的汗水。马屉一定要备两层毡子,一软一硬,称之为鞍屉,鞍屉有保护马背的作用。下面的软屉,用薄羊毛毡子或马鬃马尾做,厚约3—4公分。上面的硬屉,也要用各种好看的花纹装饰,有各种纹样(贺乌嘎拉吉)、各种图案及文字等。马鞍子上还有许多配件,如鞍鞠、鞍花、鞍软垫、鞍辔等等。这些部位都喜欢进行装饰,鞍花和鞍辔等都用银或铜制作,都具有突出的草原风格。
(图六)
三、归纳这些实地调查的结果,有几点想法简述如下
首先,从保护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角度看,这样纯手工制作的人与物越来越少,保护是关键。从现实情况看,这些民间艺人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如何保护这些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根本要件之一就是在于人的活态传承。失去了传承人的活态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失去它的生命力。所以,对于科尔沁蒙古族马鞍这样的纯手工艺的传承来讲,人是最为重要的。如果掌握民间艺术和技艺的艺人日益减少或没有传人,那附着在人身上的这种遗产势必要断绝。在科尔沁马鞍制作工匠师傅的采访过程中了解到,老师傅们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徒弟。套格敦白乙老师傅的三个儿子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制作方法。还有四个喜欢马的年轻人跟老师傅做过。明那老人的女婿在空闲时帮老人制作马鞍。但许多年轻人在走出家园、视野开阔后,面对文化的多样性选择,逐渐失去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认为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很“土”,学了又不能够赚钱,所以不愿意学。在明那老人经营的手工作坊进行调查时发现,他所制作的科尔沁蒙古族马鞍质量和工艺都很好,他做一幅“嘎拉达赤”木马鞍至少10天时间才能完成,而最多只能卖400元,平均每天收人不到40元,除去原料成本等,一天的纯收人还不到30元,难以维持生计,面临倒闭的困境。所以年轻人都不愿意学,宁可出门去打工了。所以应该加大对传承人的扶持力度,同时还要注重对下一代准传承人的培养。政府应该向民间文化传承人和准传承人给各种形式的资助,对准传承人进行精心筛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视为职业。要专门为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人员核定编制,真正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落到实处。能有效的保护、传承,便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善举。 其次,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珍惜这样的手工艺劳动,支持这样的艺人发展,能弘扬民族精神,能唤醒民族的记忆和历史的良知,能创造真正的和谐社会。每一个民族,都毫无例外地坚持和弘扬自己的民族精神,以确立本民族的自信,进而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有了民族精神,可以加强民族的内部凝聚力,从而有效地促进本民族的巩固和发展。科尔沁马鞍制作手工艺是科尔沁草原蒙古牧人们在漫长的游牧生活中共同创造的成果,以及由这些成果扩大而成的草原文化气氛。正是这种独特的文化滋养着科尔沁草原牧人,影像着他们的心态,保护着民族文化,弘扬着民族精神。在文化、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进程导致不同文化差异的不断消失的今天,重视并倡导仅存的这些原生态的技艺,能有效地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有效地保护这些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最后,从艺术研究角度看,对现有的民族民间工艺技术进行及时的发掘整理,能记录现代社会民间手工艺发展的现状,也能就此回溯历史,逐渐恢复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历史全貌。因为那些创作和其传承者的专门知识与高妙的手段技艺才是当今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灵魂和链接点。因此,更需要大量的实地田野调查,应当走出书斋的实证研究,继续这种调查才能掌握实情,修成正果。
注释:
[1] 耿昇、何高济译:《柏朗嘉宾蒙古行纪》,中华书局,1985年P43
[2](宋)赵珙:《蒙鞑备录》,中华书局,1982年
[3](明)肖大亨:《北虏风俗》,(蒙文版),2012年P40
[4](宋)彭大雅撰,徐霆疏:《黑鞑事略》,中华书局,1982年 P28
[5]套格敦巴乙尔,通辽市科左后旗茂道吐镇哈根潮海嘎查 69岁 2013年3月采访
[6]明那,通辽市科左后旗朝鲁吐镇 67岁 2013年3月采访
[7]满都呼, 通辽市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霍日格嘎查 53岁 2013年4月采访
[8]舍楞,通辽市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哈达嘎查 76岁 2013年4月采访
[9]额尔敦巴图,通辽市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白音巨日河嘎查宝日巨日河自然村 66岁 2013年4月采访
[10]呼格吉勒图, 通辽市科左中旗查干苏木 47岁 2013年6月采访
本文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13)《内蒙古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学科调查研究》的资助。
关键词:科尔沁蒙古族工匠; 马鞍制作;材料;工艺;装饰
强悍的蒙古民族以“马背上的民族”著称于世。对蒙古族而言,马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它既是生活资料, 也是生产资料,同时也是战斗力。驰骋在蒙古高原上的匈奴、丁零、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和依然生活在蒙古高原上的蒙古族牧人,终年与马打交道,马是他们忠实的朋友、须臾不离的必备之物。成吉思汗和元朝时代横跨欧亚的广袤土地,都是马蹄耕耘的。正如格勒纳尔所说“蒙古人和他们的蒙古马永不分离,而且,他们是那么地相似,他们是同一个草原的儿子,吸取同样的养料,在同样的气候条件下经手着同一种锻炼。” 在《柏朗嘉宾蒙古行纪》中记载:“他们的孩子刚刚长到两、三岁的时候,便开始骑马而行、驾御马匹和纵马驰骋……少女和妇女也像男子一样敏捷地骑马和驰骋。”① 宋代赵珙在《蒙鞑备录》中也记载:“鞑人生长鞍马间,人自习战,自春徂冬,旦旦逐猎,乃其生涯。”②在蒙古史诗中, 英雄和马已经合二为一, 成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足见马在蒙古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牧人和马有着亲人、朋友般亲密的关系,他们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所以每一位牧人都精心装扮自己心爱的骏马。俗话说“女人们有钱戴在头上,男人有钱用在马上” 一匹训练有素的快马,配上一副雕花镶银的马鞍,一下子就抬高了主人的身价。蒙古族有一个习俗,小孩到了本命年时候,父母要给他备新马鞍、马嚼,以祝贺他‘手及马鞍,脚及马镫’。蒙古族匠人们用自己的双手能制出各种十分合体的马鞍,不但主人骑上舒服,连马也感到精神, 明代肖大亨在《北虏风俗》中写道:“今观胡儿王六岁时,即教之乘马。其鞍以木为之前后左右皆高五六寸,置儿于中虽马逸亦无倾跳之患也。”③ 比较讲究的马鞍,前后鞍桥都喜欢作各种装饰,绘制图案骨雕镶嵌和贝雕镶嵌。马鞍子上还有许多配件,如鞍鞠、鞍花、鞍软垫、鞍辔等等。鞍花和鞍辔等都用银或铜制作,具有突出的草原风格。不用看人,只要看看他的坐骑和马上的装扮,就可以知道主人个大概。这种浓厚的社会氛围和历史传统,导致创造了辉煌的鞍马文化。
对于蒙古马鞍的长处,宋朝人彭大雅在其名著《黑鞑事略》中,就有精辟的论述:“其鞍辔轻简,以便驰骋,重不盈七八斤,鞍之雁翅,前竖而后平,故折旋而膊不伤;镫圆,故足中立而不偏;底阔,故靴易入。缀镫之革,手揉而不硝,灌以羊脂,故受雨而不断烂,阔才逾一寸,长不逮四总,故立马转身至顺。”④经过千百年的锤炼,蒙古马鞍具的制造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有自己生生不息的传承人。故《元史》载:蒙古人“俗善骑射,用弓马之利取天下”。然而,科尔沁草原上的马具及科尔沁蒙古族工匠闻名天下,科尔沁马鞍曾经支持过僧格林沁消灭八国联军。至今依然有许多手工艺人继承着祖辈制作马具的传统手艺,继续着自己或专业或业余的工匠师傅活计。作者为需要掌握科尔沁马具制作的全部过程,即材料选择、装饰手法、工艺流程等第一手材料,从2012年冬开始在科尔沁草原,就科尔沁马鞍制作及对其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等问题进行了田野调查,考察的重点是马鞍的制作。
一、选择科尔沁马鞍的原因
首先,蒙古科尔沁部,是以成吉思汗之弟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为领主的部落集团。自古以来,科尔沁草原就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地方,这里地域辽阔,物产丰饶,是蒙古民族肇兴之地,这里曾孕育出非常古老而又崭新的人类文明。哈萨尔子孙众多,后来逐渐分出科尔沁部,郭尔罗斯部、杜尔伯特部、阿鲁科尔沁部等诸部。他们人口众多,其文化习俗相近相同。如今,蒙古人中的四分之三是科尔沁蒙古人后裔,除了原清朝时期的哲里木盟十旗之外,还有阿鲁科尔沁旗、四子王旗、乌拉特三个旗、阿拉善左右旗、新疆和青海的和硕特部,均是科尔沁后裔。所以,从广义角度讲,科尔沁蒙古族马鞍,将能完全代表蒙古族。但是约定俗成,科尔沁蒙古族一般都指哲里木盟十旗,老百姓也说成是诺恩阿日本胡硕,即嫩江十旗。所以,科尔沁蒙古族的空间范围,一般应以这十个旗为限。但随着行政区划的演变,如今把原属昭乌达盟的奈曼旗、扎鲁特旗,以及库伦旗等地也划入了科尔沁范畴。对科尔沁部落的马具,特别是对马鞍制作进行田野调查,是比较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
其次,科尔沁游牧文化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与纯游牧文化、农耕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这些交融与差异,才使得科尔沁游牧文化变得更加丰富而有生命力。古老的草原文明,也因为有科尔沁游牧文化的存在,而显得更加深邃和光辉灿烂。如今,在城市化与荒漠化的大背景下,科尔沁草原上的蒙古族人们依然饲养着心爱的马匹、制作着精美的马具。据史料记载,清朝前期的科尔沁草原完全是单一的游牧经济,所以几乎所有的牧人都或多或少的会做马具,只是有精致与粗糙、美观与实用之区别。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牧人对马具的审美功能有了更高的要求,恰是这种功能的变化促成了马具制作工匠的职业化。也促进了科尔沁马具的多样性与多元文化因素。蒙古科尔沁马鞍因其制作独具特色、做工精致而闻名草原,被专称为“嘎拉达赤马鞍”。享誉海内外的蒙古族歌曲《雕花的马鞍》里所歌唱的雕花的马鞍就是科尔沁马鞍。歌曲里赞颂了科尔沁蒙古人的美德和豪放的性格。优美的旋律,富有内涵的词句,让人不仅联想起这里辉煌的过去,也让人们向往着璀璨的未来。制作马具的科尔沁蒙古族工匠扬名天下,至今依然有许多手工艺人继承着祖辈制作马具的传统手工艺,保留并传承着马背民族文化遗产的这一瑰宝。
笔者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6月在科尔沁草原上的几个市县,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的科右中旗、科右前旗,通辽市的科左中旗、科左后旗、扎鲁特旗,赤峰市的阿鲁科尔沁旗,吉林省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进行了田野调查。在逐一走访调查的过程中,有的师傅不在家,有的师傅年事已高、身体不适不能接待,其中,调查访问次数多,而且调查内容比较详细的是通辽市科左后旗茂道吐苏木哈根潮海嘎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套格敦白乙老人和科左后旗朝鲁吐镇的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明那老人。 姓名
年龄
民族
居住地
师承
专长
备注
套格敦巴乙尔⑤
69
蒙古族
通辽市科左后旗茂道吐镇哈根潮海嘎查
师从父亲
全套马鞍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明那⑥
67
蒙古族
通辽市科左后旗朝鲁吐镇
师从父亲
制作马鞍木工
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
满都呼⑦
53
蒙古族
通辽市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霍日格嘎查
师从父亲
全套马鞍
自己在家里做
舍楞⑧
76
蒙古族
通辽市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哈达嘎查
师从父亲
全套马鞍
已传授给儿子古尼嘎
额尔敦巴图⑨
66
蒙古族
通辽市扎鲁特旗旗白音巨日河嘎查宝日巨日河自然村
师从师傅
全套马具
自己在家里做
呼格吉勒图⑩
47
蒙古族
通辽市科科左中旗查干苏木
师从师傅敖斯尔
全套马具
被民族用品店聘请
我调查过的蒙古族手工艺人,都是在制作马具的某一方面比较突出,如科左后旗明那老人的特长是制作马鞍的木工活,制作科尔沁嘎拉答尺马鞍是他的专长;阿鲁科尔沁旗巴音吉日嘎拉擅长制作马具饰品;科右前旗中心屯的哈斯潮鲁擅长制作马镫;而科左后旗的套格敦白乙老人,则是以能做全套马具而闻名科尔沁草原内外。
套格敦白乙老师傅制作马具已有40多年,老人已记不清楚到底做了多少件,只记得有纪念意义的那几个。由于他的手艺在科尔沁草原乃至全国都十分有名,因此,老师傅现在制作马具的活计是应接不暇。他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展出的马鞍,现已被通辽市孝庄园文化旅游园区购置展览。老师傅讲他去参加世博会的时候带去了六个马鞍,有两个马鞍被内蒙古博物馆和文化厅购置去展览,另外三个被老人的三个儿子收藏。全部用传统材料,全部手工制作,全部传统工艺。2012年由文化部主办的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上展出了自己的马鞍,并获得了金奖。
二、 科尔沁马鞍制作过程
蒙古马鞍的制作,是木工、皮毛、金属,甚至刺绣等多种工艺的综合。用常人的眼光来看,把五块木板对在一起就行了。但是,这里有个角度、宽窄、弧度的问题,而且在做的时候不断地变化,远不像人们想像的那般容易。
1、选材
二、 选材是制作马鞍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选料一般为自然林的柳树杈(其为树节处的瘤子)为原料(也有用多年生黑、白桦树和榆树制作的),经过精心挑选自身带有花纹的原料。和别的木料相比,柳树做的马鞍既轻便又结实,而且年头越长越发光亮。木材选好以后,一般在通风的地方放置3-4个月才能使用,这么做木头里面的水分被蒸发掉。然后在文火上熏烤除潮气,这样木材的硬度就减小,做出来的马鞍才不容易干裂、变形。一副马鞍一般只用五大块材料,两块凸形的叫左鞍板和右鞍板,两块倒U型的叫前鞍鞒和后鞍鞒和一块长方形的鞍梁。选带有树杈的柳树木块做前后鞍桥,这种树杈的自然木纹非常漂亮。
(图一)
2,粘合
第二步的工序是把选好的5块木材粘接。把精心挑出来的木料锯成两块长约52-55厘米、宽约18-20厘米、厚约5-7厘米的凸形木板,两块倒U型的树杈和一块30-32厘米的长方形鞍心。粘接多用鱼胶(或皮胶),鱼胶呈黄色,是动物胶中最好的一种黏结材料,而且这种胶的防水性很好。把胶熬制后一定要趁热使用,粘好之后用手按压几分钟后用铁夹子夹住,晒干几个小时,这样粘结效果才有保证。粘接的这道程序非常关键,如果粘合时稍微不注意形状就会出偏差,导致磨破马背。这种不用铁钉只用鱼皮胶粘合的马鞍从不开裂,也从不磨破马背。
(图二)
第三步 砍制
晾晒完成之后的几块木板就要砍制了。民间没有模具和机器,全凭匠人的眼力和经验来完成,可以说是一种绝活。这也是民间手工艺的神秘性和个人风格所在。用大手锛子砍制作出轮廓以后,再用各种锛子一点点精细化。这个时候要注意手的力度,砍的尺寸要掌握好,力度过大会损坏原料而无法弥补。所以全凭师傅的眼力和经验来把握。把前鞍桥砍制成平缓的马蹄形,后鞍桥低平、宽大,而且弧度要比钱鞍桥大。这个特征与前后鞍桥都比较高、且鞍梁窄鞍座狭小的“孛尔只斤”式马鞍、“多伦” 式马鞍、“桑布马鞍”等马鞍不同,骑乘时更舒适。用锛子把有棱角的地方砍成圆弧形之后为了砍制的平整、光滑再用刮刀把鞍桥、鞍板有弧度的地方刮成平缓的弧度。然后用木锉打磨掉细小的棱角,而后再用砂纸打磨光滑。为了填充木材自身的瑕疵使鞍具表面变得均匀、平滑涂抹腻子,再用砂纸打磨。(图三)
(图三) 第四步 打孔
砍制出马鞍的雏形后在两个鞍板前后四个角的位置,按上下排列分别打2个孔,俗称“捎绳孔”,捎绳即栓东西的绳子。然后在左右鞍板下梁头的位置左右各钻1个小孔,这是“千斤坠孔”是用来拴马肚带的。在鞍板的下梁头中间位置并排钻3个小孔,并把这3个小孔打通,变成一个大孔叫做“镫皮孔”,是用来拴马镫的。总之,在前后鞍鞒和鞍板、鞍座相接的地方,前面打8个眼,后面打10个眼。每两个眼里,贯进一道湿牛皮钉,等到湿皮钉一干,就把它们硬绷绷箍成一个整体。后面所以要多打两个眼(也就是多加一道钉),因为后鞍鞒下面承受着人们臀部的压力,比较吃紧。
(图 四)
第五步 刷漆
染色和油漆是最后的一道工艺。裸鞍做出来之后为了更加美观按着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原料花纹的形状去刷油。油漆的颜色因人而异,多见的有红色的,预示着红红火火;有黑色的,象征着力量和权贵;有木头本色的,预示着 。除了这些颜色以外因个人的喜好不同而有多种颜色。刷完油漆后晾晒5个小时左右,一副精美的木马鞍的制作就大功告成了。
第六步 装饰
这样做出来以后,还是一副裸鞍,远远达不到能够使用的程度,还要精心装饰一番才能成为一幅完整的马鞍。在裸鞍的上面用皮子(栽绒布等厚料)包起来(也有不包的),下面要衬上屉子,左右加大韂小韂,前后穿上捎绳,才能成为一付完整的马鞍。这些东西看上去简单,却十分科学,处处闪烁着蒙古族牧人的大智慧。是实用性和装饰性的统一,科学与审美的结合。马鞍子各部位也有很多讲究美化装饰。如:前后鞍桥上饰以黄铜或银制作的边缘纹样和角隅纹样;镶嵌骨雕或贝雕。还有镶嵌各种图案的铜片或银片或全部用银制图案镶嵌在上面,并在上面布局各种色彩绚丽的宝石的。也有用景泰兰装饰图案的。其他部件也都装饰美化。讲究的座垫除了用高级的灯心绒做垫面外,还用色彩艳丽的锻子做垫面,在鞍桥软垫、鞍韂上常刺绣各种花鸟图案……用质地上等的材料制做的马鞍,价值连城。高头大马配上这种鞍具,真是金光闪闪,光芒四射,威风凛凛,令人惊叹不已。昔日用一匹马换一个马鞍者有之。现实生活中,蒙古族匠人们用自己的双手能制出各种十分合体的马鞍,不但主人骑上舒服,连马也感到精神。
1、系捎绳 捎绳一般是8根或16根,32根梢绳的马鞍是上等马鞍了。人骑马的时候,还可能在褡裢里多少装一点东西,同时驮在马身上,为了防止褡裢在人上、下马的时候被带下来,或者人不骑马的时候掉下去,就要用捎绳把它们捆上。在蒙古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里,这些捎绳每一根皮条都有不同的用途,牧人们把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依赖于捎绳的捆绑驮在马背上,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捎绳在蒙古语里叫“甘吉嘎”。
2、拴肚带 马肚带的功能是用条皮兜拴马肚子,使马鞍牢牢的固定在马背上。一副马鞍上,必须配备两肚带,前肚带从马的胸部下面、后肚带在马肚子下面揪紧。带扣环的肚带在左面鞍板下梁的“千斤坠孔”,右面的皮带上面有窟窿眼,或者用皮条辫成,以便像人的裤带那样随时可以捆紧。这样马鞍子才能稳稳地搭在马背上面。跑上二三十里以后,一般还要紧一次肚带。在蒙古语里,左边和右别的肚带叫法还有区别,左边有带卡子部分的叫奥楞,右边没有带卡子的部分叫哲里木。
(图五)
3、拴马镫
马镫是上下马及在马上乘骑时控制平衡的工具。马镫通常用铜、铁等金属制作。为了遮盖马镫皮绳和鞍座木架下边沿的皮垫叫“夹垫”。通常镫磨要用普通熟皮、香牛皮或毛毯制作。为了防止过度磨损,镫磨也要用泡钉装饰。
4、装马韂、马屉 除了木料还要选择上等的皮张制作马鞍的其它部件,皮革通常选择牛皮。这些部件有座面、大匹垫、吊带、蹬带等。把裁剪好的皮张粘贴在马鞍上,这张皮蒙语叫“德布西”。再经过上漆、穿孔、压边、固定等一道道工序把大皮垫(蒙语叫“古力么”)、吊带(蒙语叫“甘吉嘎”)、蹬带等物件一一配好。大韂由熟皮(或香牛皮)或栽绒毯等制作。上面有轧出来的各种民族图案,如祥云、纹样、文字等。前侧长约70厘米,后侧长约80厘米,上宽约45厘米,下宽约30厘米。呈现一个大U形,上端就用捎绳挽个疙瘩,固定在鞍板前后两个地方,不用另外打眼。挽疙瘩的地方嫌不雅观,上面罩上一个银鞍花,蒙古语叫着巴阿孛尔,没有大韂,骑士的腿就会直接接触马肚,让马汗把衣袍打湿。鞍鞯主要用来防止鞍座木架损伤马背。一般用45厘米左右宽的厚毛毡制作。这样就避免了皮质鞍鞯架在马背上不透气而导致马汗多生病的弊端。马镫由镫绳和镫盘组成,镫绳穿在前鞍鞒后面、鞍板前面的孔里,样子很像人们的裤带,一端有带卡子,一端有穿孔,可以根据骑士的腿长腿短,随时加以调整。为了防止镫绳磨破骑乘者的腿,要用一小片香牛皮或者栽绒等布料把它盖上,把它称之为小韂或者夹垫。小韂要用两个银泡钉固定在底座上包的料子下面,这种银泡钉叫达如勒嘎。小韂上也有图案,或刺绣或压成。马屉垫在马鞍的下面是紧贴马背上的马的衣服。它可以吸掉马背上的汗水。马屉一定要备两层毡子,一软一硬,称之为鞍屉,鞍屉有保护马背的作用。下面的软屉,用薄羊毛毡子或马鬃马尾做,厚约3—4公分。上面的硬屉,也要用各种好看的花纹装饰,有各种纹样(贺乌嘎拉吉)、各种图案及文字等。马鞍子上还有许多配件,如鞍鞠、鞍花、鞍软垫、鞍辔等等。这些部位都喜欢进行装饰,鞍花和鞍辔等都用银或铜制作,都具有突出的草原风格。
(图六)
三、归纳这些实地调查的结果,有几点想法简述如下
首先,从保护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角度看,这样纯手工制作的人与物越来越少,保护是关键。从现实情况看,这些民间艺人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如何保护这些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根本要件之一就是在于人的活态传承。失去了传承人的活态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失去它的生命力。所以,对于科尔沁蒙古族马鞍这样的纯手工艺的传承来讲,人是最为重要的。如果掌握民间艺术和技艺的艺人日益减少或没有传人,那附着在人身上的这种遗产势必要断绝。在科尔沁马鞍制作工匠师傅的采访过程中了解到,老师傅们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徒弟。套格敦白乙老师傅的三个儿子也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制作方法。还有四个喜欢马的年轻人跟老师傅做过。明那老人的女婿在空闲时帮老人制作马鞍。但许多年轻人在走出家园、视野开阔后,面对文化的多样性选择,逐渐失去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认为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很“土”,学了又不能够赚钱,所以不愿意学。在明那老人经营的手工作坊进行调查时发现,他所制作的科尔沁蒙古族马鞍质量和工艺都很好,他做一幅“嘎拉达赤”木马鞍至少10天时间才能完成,而最多只能卖400元,平均每天收人不到40元,除去原料成本等,一天的纯收人还不到30元,难以维持生计,面临倒闭的困境。所以年轻人都不愿意学,宁可出门去打工了。所以应该加大对传承人的扶持力度,同时还要注重对下一代准传承人的培养。政府应该向民间文化传承人和准传承人给各种形式的资助,对准传承人进行精心筛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视为职业。要专门为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人员核定编制,真正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落到实处。能有效的保护、传承,便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善举。 其次,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珍惜这样的手工艺劳动,支持这样的艺人发展,能弘扬民族精神,能唤醒民族的记忆和历史的良知,能创造真正的和谐社会。每一个民族,都毫无例外地坚持和弘扬自己的民族精神,以确立本民族的自信,进而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有了民族精神,可以加强民族的内部凝聚力,从而有效地促进本民族的巩固和发展。科尔沁马鞍制作手工艺是科尔沁草原蒙古牧人们在漫长的游牧生活中共同创造的成果,以及由这些成果扩大而成的草原文化气氛。正是这种独特的文化滋养着科尔沁草原牧人,影像着他们的心态,保护着民族文化,弘扬着民族精神。在文化、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进程导致不同文化差异的不断消失的今天,重视并倡导仅存的这些原生态的技艺,能有效地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有效地保护这些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最后,从艺术研究角度看,对现有的民族民间工艺技术进行及时的发掘整理,能记录现代社会民间手工艺发展的现状,也能就此回溯历史,逐渐恢复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历史全貌。因为那些创作和其传承者的专门知识与高妙的手段技艺才是当今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灵魂和链接点。因此,更需要大量的实地田野调查,应当走出书斋的实证研究,继续这种调查才能掌握实情,修成正果。
注释:
[1] 耿昇、何高济译:《柏朗嘉宾蒙古行纪》,中华书局,1985年P43
[2](宋)赵珙:《蒙鞑备录》,中华书局,1982年
[3](明)肖大亨:《北虏风俗》,(蒙文版),2012年P40
[4](宋)彭大雅撰,徐霆疏:《黑鞑事略》,中华书局,1982年 P28
[5]套格敦巴乙尔,通辽市科左后旗茂道吐镇哈根潮海嘎查 69岁 2013年3月采访
[6]明那,通辽市科左后旗朝鲁吐镇 67岁 2013年3月采访
[7]满都呼, 通辽市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霍日格嘎查 53岁 2013年4月采访
[8]舍楞,通辽市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哈达嘎查 76岁 2013年4月采访
[9]额尔敦巴图,通辽市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白音巨日河嘎查宝日巨日河自然村 66岁 2013年4月采访
[10]呼格吉勒图, 通辽市科左中旗查干苏木 47岁 2013年6月采访
本文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13)《内蒙古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学科调查研究》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