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关注教学价值的提升。如何自始至终围绕活动目标设计与组织有效的活动;如何关注幼儿的真正兴趣与需要,引导幼儿多种感官全方位地主动参与学习,促进智能有效的发展是保证幼儿园教学有效的重要手段。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有效”是指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有效教学强调要关注学生,即有效教学必须坚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强化自主学习,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纵观当前幼儿园的科学探索教学,我们应怎样做才能保证探索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自始至终围绕活动目标设计与组織有效的活动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操作材料、设计教学程序、运用教学指导策略等时,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幼儿的学习特点紧紧围绕活动的目标进行,并需要思考、明确以下问题:
1.这一主题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幼儿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让幼儿通过探索了解某些现象、获得某方面的知识?还是重在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引发其更强烈的探究欲望?在以上课例中,如果教师在幼儿操作前,让幼儿进行充分的思考:你觉得哪些材料放到易拉罐里倒上适量的水,水就不会被倒出来?然后再让幼儿有目的地进行操作、总结,获得经验。
2.所选择的材料是否是达到完成目标的最佳材料?有没有更适合的材料?
3.所设计的教学程序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每一个环节是不是有必然的联系?重点环节的感知与质疑、探索与发现时间是否足够?有没有给幼儿相互交流和讨论的机会与时间?
4.运用的指导策略是否适当、有效?幼儿学习的兴趣、积极性是否得以激发?教师的引导、点拨是否恰到好处?是否能引发幼儿作深层的思索与探究?是否能适时提升幼儿的学习策略与学习经验,并在同伴中分享与交流?
总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从教学的目标出发,从幼儿的需要出发,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因为任何情境都不能游离于教学之外。
二、关注幼儿的真正兴趣与需要,给予恰当、有效的引导
观察幼儿、研究幼儿才能了解幼儿的真正兴趣与需要,把握幼儿的已有经验与水平。教师在确定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设计教学问题、选择教学方式等时,既要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与认知特点。平时,对幼儿反馈的信息要多加留意、洞察、分析。
如:中班科学探究活动“水宝宝不见了”,老师在介绍了提供的操作材料(水、水杯、易拉罐、毛巾、海绵、泡沫、塑料玩具)后说:“下面,请小朋友自己用各种材料试一试,看看水宝宝会不会不见了。”幼儿忙得不亦乐乎,纷纷动手将这个材料、那个材料放入易拉罐中。当老师请幼儿说说是怎么操作时,有的幼儿根本不能清楚地说出自己究竟在杯中放了哪些材料,得出了什么结果。其实教师的目的是想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感知认识、获得经验。可是,幼儿在整个操作活动中,只是忙于将材料放入易拉罐中,对玩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本无心去顾及自己操作的目的,经验当然无从谈起,也不可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可见,有效的引导,必须建立在幼儿的兴趣与关注点上。这样才能使教育与幼儿的兴趣点保持一致,将学习活动一步步引向深入,最终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呈现适宜有准备的材料,提高幼儿探究活动的深度和效度
探索活动往往由问题引起,而这些问题常常与环境和操作材料密切相关,所以在幼儿自由探索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探索情况及时创设环境、提供相关材料。材料的设置意义不仅因为它直接影响幼儿实验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更是因为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幼儿在与材料的活动中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
1.材料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生活。幼儿需要在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环境里进行学习和探究活动,而操作材料是直接和幼儿进行对话的对象。所以,选择的材料应该是幼儿熟悉的,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幼儿的探究进程,应避免因材料的生疏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幼儿要对新材料花费时间进行熟悉;还可能会对陌生的材料产生距离,不敢大胆操作;也许会因为材料的新奇而忽略了实验;可能因为不熟悉材料的特质错误操作而发生意外等等。
2.材料的准备要尊重儿童的需要。《纲要》中提出:要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做中学 ”活动的倡导者——韦钰博士提出 :有效的学习需要构筑在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之上。“做中学”活动强调以幼儿的经验出发,进行主动的探究活动,但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取向都不尽相同,对于同一个问题、同一现象的经验准备都是不一样的,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幼儿之间的差异,并要尊重幼儿个体的需要,在为他们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的前提下,创造条件让幼儿能操作自己喜欢并适合自己的材料,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探究操作的积极性,让每个幼儿的科学能力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有效发展。
3.材料投放要把握合适的时间。教师在活动中应及时了解幼儿真实、已有的相关经验,从而设计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实验,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的提高。做中学活动中的猜想或假设环节,就是让幼儿不借助材料,依靠自身原有的经验,发表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如果事先把材料摆放在醒目的操作台上,幼儿就会猜想到今天的活动会和这些材料有关,他们会放弃自己原有的经验和想法,漫无目的的猜测,这是有悖于“做中学”活动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因此,我们在活动中提倡材料置后、事先隐藏的原则,只有在幼儿充分发表想法和假设后,再出现活动中所需要操作的材料是比较恰当的。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所要注意的问题不止是以上几点,材料引起活动,活动发展思维。课堂教学中设计和选择的供儿童探究的材料,能否体现所要学习的概念、规律,具有科学性;能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使他们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摆弄来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具有可接受性;能否符合幼儿的认识兴趣,使材料具有趣味性和普遍性……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在材料投放时应该思考的,只有这样,通过提供适宜的材料才能提高幼儿探究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姚利民有效教学优势初探》,外国教育研究,2002.2.6-9
[2] (美)R.加涅,L.布里格斯,W.韦杰著,皮连生、庞维国等译《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3] 《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有效”是指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有效教学强调要关注学生,即有效教学必须坚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强化自主学习,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纵观当前幼儿园的科学探索教学,我们应怎样做才能保证探索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自始至终围绕活动目标设计与组織有效的活动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操作材料、设计教学程序、运用教学指导策略等时,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幼儿的学习特点紧紧围绕活动的目标进行,并需要思考、明确以下问题:
1.这一主题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幼儿学习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让幼儿通过探索了解某些现象、获得某方面的知识?还是重在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引发其更强烈的探究欲望?在以上课例中,如果教师在幼儿操作前,让幼儿进行充分的思考:你觉得哪些材料放到易拉罐里倒上适量的水,水就不会被倒出来?然后再让幼儿有目的地进行操作、总结,获得经验。
2.所选择的材料是否是达到完成目标的最佳材料?有没有更适合的材料?
3.所设计的教学程序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每一个环节是不是有必然的联系?重点环节的感知与质疑、探索与发现时间是否足够?有没有给幼儿相互交流和讨论的机会与时间?
4.运用的指导策略是否适当、有效?幼儿学习的兴趣、积极性是否得以激发?教师的引导、点拨是否恰到好处?是否能引发幼儿作深层的思索与探究?是否能适时提升幼儿的学习策略与学习经验,并在同伴中分享与交流?
总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从教学的目标出发,从幼儿的需要出发,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因为任何情境都不能游离于教学之外。
二、关注幼儿的真正兴趣与需要,给予恰当、有效的引导
观察幼儿、研究幼儿才能了解幼儿的真正兴趣与需要,把握幼儿的已有经验与水平。教师在确定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设计教学问题、选择教学方式等时,既要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与认知特点。平时,对幼儿反馈的信息要多加留意、洞察、分析。
如:中班科学探究活动“水宝宝不见了”,老师在介绍了提供的操作材料(水、水杯、易拉罐、毛巾、海绵、泡沫、塑料玩具)后说:“下面,请小朋友自己用各种材料试一试,看看水宝宝会不会不见了。”幼儿忙得不亦乐乎,纷纷动手将这个材料、那个材料放入易拉罐中。当老师请幼儿说说是怎么操作时,有的幼儿根本不能清楚地说出自己究竟在杯中放了哪些材料,得出了什么结果。其实教师的目的是想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感知认识、获得经验。可是,幼儿在整个操作活动中,只是忙于将材料放入易拉罐中,对玩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本无心去顾及自己操作的目的,经验当然无从谈起,也不可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可见,有效的引导,必须建立在幼儿的兴趣与关注点上。这样才能使教育与幼儿的兴趣点保持一致,将学习活动一步步引向深入,最终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呈现适宜有准备的材料,提高幼儿探究活动的深度和效度
探索活动往往由问题引起,而这些问题常常与环境和操作材料密切相关,所以在幼儿自由探索时,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探索情况及时创设环境、提供相关材料。材料的设置意义不仅因为它直接影响幼儿实验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更是因为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幼儿在与材料的活动中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
1.材料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生活。幼儿需要在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环境里进行学习和探究活动,而操作材料是直接和幼儿进行对话的对象。所以,选择的材料应该是幼儿熟悉的,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幼儿的探究进程,应避免因材料的生疏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幼儿要对新材料花费时间进行熟悉;还可能会对陌生的材料产生距离,不敢大胆操作;也许会因为材料的新奇而忽略了实验;可能因为不熟悉材料的特质错误操作而发生意外等等。
2.材料的准备要尊重儿童的需要。《纲要》中提出:要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做中学 ”活动的倡导者——韦钰博士提出 :有效的学习需要构筑在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之上。“做中学”活动强调以幼儿的经验出发,进行主动的探究活动,但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取向都不尽相同,对于同一个问题、同一现象的经验准备都是不一样的,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幼儿之间的差异,并要尊重幼儿个体的需要,在为他们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的前提下,创造条件让幼儿能操作自己喜欢并适合自己的材料,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探究操作的积极性,让每个幼儿的科学能力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有效发展。
3.材料投放要把握合适的时间。教师在活动中应及时了解幼儿真实、已有的相关经验,从而设计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实验,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的提高。做中学活动中的猜想或假设环节,就是让幼儿不借助材料,依靠自身原有的经验,发表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如果事先把材料摆放在醒目的操作台上,幼儿就会猜想到今天的活动会和这些材料有关,他们会放弃自己原有的经验和想法,漫无目的的猜测,这是有悖于“做中学”活动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因此,我们在活动中提倡材料置后、事先隐藏的原则,只有在幼儿充分发表想法和假设后,再出现活动中所需要操作的材料是比较恰当的。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材料的投放所要注意的问题不止是以上几点,材料引起活动,活动发展思维。课堂教学中设计和选择的供儿童探究的材料,能否体现所要学习的概念、规律,具有科学性;能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使他们有能力通过对材料的摆弄来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具有可接受性;能否符合幼儿的认识兴趣,使材料具有趣味性和普遍性……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在材料投放时应该思考的,只有这样,通过提供适宜的材料才能提高幼儿探究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姚利民有效教学优势初探》,外国教育研究,2002.2.6-9
[2] (美)R.加涅,L.布里格斯,W.韦杰著,皮连生、庞维国等译《教学设计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3] 《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